在日常生活中,洗髮水是大家經常會用到的一個東西。但是你是否有注意過自己用的洗髮水是國產的還是外國品牌?相信不少人日常使用最多的、最耳熟能詳的應該就是海飛絲、潘婷、飄柔等這些品牌了。
但是,可能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這些被不少人當作「國貨」的洗髮水其實都是外國品牌,像飄柔、海飛絲、沙宣、潘婷等都是美國寶潔公司的。因此,也不難看出,我國的洗髮水市場可以說已經被外國品牌「佔領」。
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僅美國的寶潔公司和荷蘭與英國的聯合利華公司旗下的洗護產品,就已經佔據了我國近70%的洗髮水市場份額。
那麼,到底是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是我們的洗髮水品牌不夠多嗎?還是對於這方面的關注度不夠呢?其實不然,據統計,我國目前的國產洗髮水品牌就有4000多個,而生產洗髮水的廠家也有高達2000多個,因此並不存在說投入不夠或是重視度不夠的問題。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的大部分市場份額還是被外資企業搶走,讓人非常尷尬。而正是在這個時候,一個國產洗髮水品牌「崛起」了,那就是阿道夫。
這個國產品牌憑藉著其「模糊」的身份,在外資企業佔領的市場下脫穎而出,更是在中國洗髮水電商10大品牌中,佔據了一席之地。
之所以說其身份「模糊」,是因為這個「國產」產品除了瓶身上「阿道夫」三個字的中文以外,其他的幾乎全部都是英文。
因此,不少人也會將其誤認為外國品牌,就像我們常見的名創優品、元気森林一樣,其實都是不折不扣的國產品牌。
2013年才創立的阿道夫,憑藉著「模糊」的身份和與消費者講故事等營銷方式,在短短幾年時間裡就迅速在線上平臺爆火,成為了不少人追捧的「網紅」品牌。
據相關數據顯示,阿道夫的線上全年營銷額已經突破了15億元,一度超過了海飛絲、飄柔等外資品牌,登上了線上品牌第一的位置。可以說是國產洗髮水中的「驕傲」了。
其實,這麼多年以來除了阿道夫,我國的不少國產洗髮水品牌也都曾與外資品牌在市場份額的搶佔上做過努力。要知道,在寶潔發展的巔峰時期,曾一度佔據了我國50%的市場份額,而像蒂花之秀、拉芳、霸王等洗髮水也都曾「風光一時」,搶回了不少市場份額。
據悉,當年隨著國貨的崛起,「不可一世」的寶潔在洗髮水上的市場份額曾一度從50%跌到了30%。但是好景不長,國產品牌在紅火之後,又逐漸沒落,而市場份額又逐漸被寶潔等一眾外企佔據。
對於這樣的現象,有專業人士就表示,我國的國產品牌之所以很難與外資品牌抗衡,一方面是由於國外品牌發展時間長,在受眾的認可度和使用習慣方面佔據著一定的優勢。
另一方面,則是由於不少國產品牌總想著賺了「快錢」就走,沒有要深耕品牌的想法,也就使得不少原本可以發展得很好的國產品牌最後無奈「消失」。
這次的阿道夫似乎火爆程度遠高於前幾年的國產品牌,但其是否會繼續深耕品牌我們不得而知,只希望在未來的市場上,我們能看到越來越多的國產品牌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