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批賣「剩菜」,料理包式外賣會不會被淘汰?

2021-01-09 i黑馬

被批賣「剩菜」,料理包式外賣會不會被淘汰?

2018-08-15 08:54 餐飲

「外賣菜餚包是10天前的剩菜」的言論,讓消費者恐慌

微波爐復熱式的料理包外賣被媒體狂批?

「你點的外賣是10天前炒的剩菜?」

「外賣菜餚包有毒?」……

媒體起的各種驚悚的標題,也引發了食客對料理包外賣的吐槽不滿,「花了錢沒有買到現做的餐食,反而買的是經微波爐復熱的外賣」。

而餐飲業內人士,對微波爐復熱式的料理包技術的態度也是有贊成、有反對的,料理包的發展前景 需要靠市場驗證, 但從現階段來看,它能在餐飲業存在,自然有其存在的價值。

1對料理包欠缺了解,造成消費者的誤解

「外賣菜餚包是10天前的剩菜」的言論,讓消費者恐慌

此次料理包刷屏事件中,不少媒體都以「你點的外賣可能是10天前炒的」為標題。

在自帶熱度的食品安全話題下,這個標題自然能吸引網友的注意,網友很容易把料理包和過往的外賣黑作坊等聯繫起來。

因此,又掀起一番食品安全的恐慌潮。

「非現炒」讓消費者感覺被騙

在此次事件中,媒體和網友都把火力對準了「外賣餐食不是現場炒出來的」這一點上。

這屬於業內人士心知肚明、但消費者被蒙在鼓裡,因此才會出現「業內人士覺得稀疏平常,而網上卻炸開了鍋」的反應。

也就是說,消費者覺得被騙了,在一般消費者的想像中,自己訂的餐是經由廚師小哥現場翻炒,最終以熱氣騰騰的形式被外賣小哥送到手上的,卻沒想到,自己心心念念的外賣是簡單加熱就完成了的,這讓他們惱火,一些消費者明確表示「難以接受」。

因對料理包沒有太多認知,對食品安全和營養存疑問

即便,在料理包刷屏期間,有一些媒體站出來「闢謠」,為料理包正名,也無法一時半會兒讓消費者接受。

在人們的認知中,食品就意味著添加劑,添加劑就意味著不健康,而他們對料理包技術也沒有太多了解,這就使得「料理包不健康」這種理念大有市場。

一些消費者覺得划不來,「買料理包加熱,我自己也能做」

有些媒體報導,料理包進價很便宜,賣得卻很貴,這讓很多消費者覺得很虧,「買料理包加熱,我自己也能做,為什麼還要專門點外賣?」

但其實,餐飲的經營成本並不能這麼算,再加上,很多餐企還會對料理包進行再次的配搭,這也需要投入和成本。

2、料理包相關的產業或將受影響

其實,料理包屬於食品技術的一種,現在的技術水平也在不斷提升,無論是食品安全還是美味度;只是,在消費者的認知裡,和現做的餐食相比,料理包的營養和美味自然不夠。

而料理包從最初田間的食材到顧客的餐桌,是有一個產業鏈的,一旦消費者開始排斥「料理包」,或者有意識地區分「現做餐食」與料理包,料理包的市場就沒那麼好了,小到餐飲店大到工廠,料理包相關的產業多多少少都會受到影響。

3、從被淘汰到自成市場,料理包在發展

第一批料理包式外賣店已經被淘汰了

其實,2-3年前,外賣行業就流行了一輪料理包模式。

當時的外賣處於野蠻生長期,各大外賣平臺忙於搶商戶、發補貼,商家忙於引流、打折,都無暇顧及產品,料理包橫行,但此時的技術還未達標,終於因為品控沒有達到,那些沒有辦法品控的外賣店都被淘汰了。

料理包自成市場

市場是有自淨功能的,沒有辦法品控的料理包死了,但技術尚可的料理包留了下來。

其實,從市場的角度來說, 料理包滿足了那部分吃飯想快、又想便宜的顧客的需求 ,因此,在餐飲行業佔據一定的市場。

在這種剛需之下,料理包產業也自然有存在的必要。

現場炒製成快餐新方向

伴隨著消費升級的浪潮,鮮食、明廚亮灶被提及地越來越多,口感欠佳的料理包,自然也難以俘獲廣大消費者的心。

而且,現在有一個趨勢,一些堅持「現場炒制」的快餐店越來越受歡迎,中國人吃飯講究煙火味,現場炒制的烹飪方式是根植在中國人的血液和文化習慣裡的。

現炒是鎖鮮的重要法寶,料理包模式也要在門店留最後一道工序

像麥肯這種同樣堅持料理包模式的餐企,為什麼就能被消費端接受?

麥肯的後廚總是忙碌的狀態,而他們的忙碌絕不止於加熱,而是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炸薯條等動作。

甭管是煎炸,還是蒸煮,它能鎖住餐食的營養和美味,當消費者的味蕾初初接觸漢堡、薯條等時,也自然能感知到;而純用微波爐加熱,就自然會把美味犧牲掉。

即便方便食品的始祖——方便麵,最後一道工序都還要用開水泡開。

效率與美味很難兼得,但美味終究是餐飲的靈魂,再加上中國人對現場炒制餐食的熱愛,料理包模式要想更好存活,恐怕最好還是要堅持在門店保留最後一道工序。

4料理包是中餐發展的必然產物?

在標準化、去廚師化的大環境下,料理包應運而生

以蓋澆飯為例,一份料理包的進價 在5-7元 左右,魚香肉絲、梅乾菜扣肉、紅燒牛腩等常見的爆款產品應有盡有,而且 3-5分鐘 就能出餐。

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加速,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壓力增大,對效率的追求也越來越高,要快、要便宜還要美味。

而,對餐飲行業來說,「三高一低」愈演愈烈,外賣誕生以後,要求更高了,比如,要更好地控制成本和出品,還要具備應對訂單暴漲的能力。

因此,在這種 「中餐標準化、去廚師化、降人工成本」的 大環境下,成本低、出品快且穩定的料理包應運而生。

美國日本都經歷了標準化的過程

要知道,料理包是中餐標準化的一種形式,美國餐飲產業70%實現了標準化,日本則達到了90%。

按照「日本餐飲的今天,就是25年後的中國餐飲」的理論來說,料理包模式也是中國餐飲發展的一個必經的過程。

麥當勞、肯德基也是料理包模式的擁躉者,只有漢堡片、炸雞都提前做成了半成品形態,才能快速滿足源源不斷的顧客需求。

中餐連鎖要發展也是如此,在直營店、加盟店快速攻城略地的當下,料理包必然是其中的重要法寶,海底撈等連鎖企業能做到所有門店一個口味,也是因為早早就把配料的比例給 提前「料理」好了。

3、有些料理包可能比「餐食」更安全

目前市面上的料理包技術,主要有冰凍和常溫2種。

冰凍的原理,和超市裡的速凍餃子類似,屬於熱加工後速凍處理、冷鏈運輸,製作成本較低、口味還原度高,保質期很長,但由於運輸時需保持-18℃冷鏈運輸,所以運輸成本較高。

常溫,採用的是「高溫高壓殺菌+真空鋁箔包裝」技術,能實現更好的品控,製作成本比冰凍技術高,但運輸和儲藏成本較低,保質期一般為半年。

其實,料理包更接近「食品」,而非「餐食」,餐飲店現場製作餐食,環節複雜、隱患偏多,在某種程度來說,食品的安全衛生更容易得到把控。

料理包也是如此,整套流程的製作、保存、復熱等環節都達標了,質量也就得到了保證。而且有 些料理包相關公司質檢要求也很嚴格

小結:

微波爐復熱式的料理包技術,作為餐飲業發展的一個階段性的產物,它有自身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今後的技術,也會越來越成熟,所以,沒有必要抓住「現場炒制」不放。

但,中國的餐飲業在不斷發展,更美味更健康的追求也不會變,料理包想要存活,最好還是在門店保持最後一道工序,由此,才能保證味道。

因為,倘若所有的產品都是微波爐復熱式的料理包,那麼該餐企在市場上也將毫無競爭力。 

相關焦點

  • 「滔哥漫看」外賣料理包泛濫,一臺微波爐就淘汰了廚師
    喜歡點外賣的年輕人,總是美滋滋地認為,外賣解脫了親自做菜,增加了工作娛樂時間,是商業模式進步帶來的福祉。任何事物會有兩面性,我們在享受外賣快餐的便捷福祉時,同時促成了餐飲業「料理包」泛濫。有新聞報導,80%外賣餐飲都使用「料理包」。料理包也叫成品菜,生產商將新鮮食材燒制後,經過高溫殺菌或冷凍可以長期存儲,用餐時只需要解凍、加熱,再配上米飯就可以做蓋澆飯、煲仔飯。所有的中餐、西餐都能做成料理包。料理包為何能淘汰廚師?
  • 外賣&料理包的野蠻發展史
    這兩天被曝光的外賣料理包事件,給料理包甚至外賣行業都貼上了「髒亂差」的標籤。短時間內給行業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這個亂象是剛剛才出現的嗎?有句話:「當你在家中發現了一隻蟑螂的時候,你家其實早就有一窩了」。所以,料理包形成今天這種亂象,不是近期的,而是經過了幾年的發展逐漸才演變成今天這個業態,今天就大家聊一聊,料理包行業的前世今生。
  • 蓋澆飯外賣都是料理包做的?試吃6元1袋外賣料理包,味道出人意料
    一直以來我偶然聽說,很多外賣商家為了賺取利潤和提高出餐速度,都是在網上買的那種提前經過加工然後冷凍的,半成品的料理包。於是我去網上隨便一搜,發現果然有很多商家在賣,名字就叫外賣料理包。咱們平常吃的魚香肉絲、滷肉飯、黑椒牛柳這些只要五六塊錢就能買到一份,更別說那些兩三塊錢的了。
  • 痛批「料理包」快餐,教你如何避免垃圾外賣
    每日生產四十萬份的「料理包」快餐,這些快餐無論都是以什麼樣的銷售方式,都銷去了哪裡,最終矛頭都指向了老百姓。也就是每天就有四十萬的人吃著今人作嘔的垃圾食品。視頻中是合肥一家快餐料理包的生產廠家。叫做「槓崗香」,小編在五六年前就打聽過這種快餐模式,也與此廠家的銷售經理有過一些對話,當時就大致了解了這種「料理包」的生產原理。
  • 3元料理包加熱賣20元,你平時點的外賣,是不是用料理包做的?
    外賣 事實上,很多專門做外賣的商鋪,根本沒有廚房,店老闆甚至不會做飯,他們提供的外賣都是用「料理包」製作出來的。這些成本只有3~5塊錢的速食料理包,搖身一變成了外賣平臺賣15元~20元的手作料理。那麼這些料理包都是用什麼東西製作出來的,人們食用這些料理包,會不會有什麼隱患呢?
  • 那個做火鍋的海底撈出抱枕賣料理包了,不務正業的海底撈讓人害怕!
    這次,海底撈推出的方便菜餚包括12 款經典好菜,4 款精選靚湯,有川味熱辣的宮保蝦球、新派辣子雞丁,粵式清淡的番茄土豆燒牛肉、山藥青筍木耳,還有人氣午餐酸菜魚、大盤雞…… 和一般的中式快餐料理包不同,海底撈的方便菜餚將料包和食材分開裝,以辣子雞丁這道菜為例,熟雞肉、辣椒花椒、醬汁就分開裝在
  • 料理包外賣,好壞難「料」
    「一鍋大米撐起一家店」  一段有關速食料理包的暗訪視頻,再次引發了一場針對外賣行業的討論。而記者調查發現,隨著外賣行業的競爭加劇,以及對出餐速度和成本控制的要求,速食料理包應用得非常普遍。  有餐飲從業者透露,因為使用料理包可以簡化產品加工流程,提高出餐效率,因此很多外賣商戶會選擇通過加工料理包的方式開展外賣業務。
  • 重口味「料理包」:外賣商家為何「打死也不吃」?
    外賣平臺上售價15~20元不等的「美味」,竟然出自成本只有3~5塊錢的速食「料理包」? 隨著一條「噁心外賣日銷40萬份」的視頻在網上瘋傳,無數網友也為之揪心和噁心。《北京日報》刊登了一篇「外賣速食餐成監管盲區」文章,也針對這種現象發出了質疑:到底有多少外賣餐廳在使用廉價速食包?如果並非現炒現賣的菜品,是否應該向消費者明示?
  • 料理包做的外賣你會吃嗎?
    《2020~2024年中國料理包市場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料理包行業市場規模達到71.10億元。成品速凍、常溫解凍、加熱即食,餐飲料理包方便快捷,贏得了巨大的市場。    但與此同時,不少消費者心中也有疑惑:長時間採用低溫保存的食物是否會導致食品安全問題?
  • 料理包風波過後,你還敢吃外賣嗎?
    一家外賣店,日訂單量幾百上千,每個單子都是半個小時到,還要滋味棒、賣相好,如果不靠料理包這種現成的東西,不然呢?所以說,料理包這種東西高速增長,一點也不奇怪啊。。就跟滴滴出現後,衍生出專門培養司機的公司一樣,料理包也只是餐飲行業飛速發展的必然產物。
  • 這樣的外賣你敢吃嗎?揭露料理包製作黑幕
    這樣的外賣你敢吃嗎?揭露料理包製作黑幕   素材取自網絡,文章原創,歡迎關注。   這麼多年,食品安全事件屢屢發生。
  • 料理包式快餐正全面潛入你的胃
    往全景式的後廚操作臺一看,我發現了這家餐廳和普通餐廳最大的區別是,後廚並沒有放置菜板和菜刀等廚具。 某火鍋品牌在今年3月宣布,在北京開放了系列方便菜餚,包括宮保蝦球、辣子雞丁、番茄土豆燒牛肉在內的12款經典菜式,以及4款湯品。 外賣點的番茄炒蛋,沒吃出鍋氣 「我是比較愛嘗鮮的,說實話,這種料理包解救了像我這樣不會做飯的手殘黨。」
  • 揭秘:你點了30塊錢的外賣,可能成本只有3塊的料理包
    文:小人物當鋪看見餐廳的老闆將一份料理包扔到了熱水裡,在熱水裡翻滾了幾下大約3分鐘左右,他取出了料理包。然後用一個外賣盒子開始盛飯,然後將剛剛取出來的料理包撕開,澆在飯盒裡的飯上,這樣一碗熱騰騰地外賣就做好了,然後貼上單子,等待取貨的騎手。
  • 合肥「髒外賣」調查結果公布 專家:料理包式快餐「不可怕」
    原標題:食藥監部門通報合肥「髒外賣」調查結果 專家稱料理包式快餐「不可怕」新華社合肥11月23日電(記者鮑曉菁)合肥市食藥監局22日通報稱,合肥槓崗香食品有限公司生產流程符合標準規定,食品原料和成品均合格,但生產細節管理不到位
  • 對外賣行業簡餐料理包的一些看法
    很多做餐飲的老闆最開始關注到料理包的時候,應該是以17年發生在合肥的槓崗香料理包生產製作環境骯髒,原材料劣質,甚至為了節省成本選用不知道多少年前的殭屍肉來製作紅燒排骨,紅燒牛肉等等料包。當天,這家原先並不被大眾熟悉的生產料理包公司登上熱搜榜,備受輿論質疑。本次事件發生後,迅速在網上發酵,各大新聞媒體也爭相報導。
  • 你所點的外賣,店家只需1碗米飯2根青菜,再配上冷凍速食包!
    小猴子告訴大熊,現在不需要請廚師,有現成的冷凍速食包,只要加熱一翻就能出外賣了。開始時不做上門生意只做外賣,等掙到錢後再請幾個廚師大幹一場。就這樣,大熊被小猴子說服,在學校附近的一個商業區內找了一間不顯眼而且比較小的鋪子。簡單布置一番開始聯繫外賣平臺,最終以低價開始搶佔市場,現在每天中午也能出五六十份外賣了。
  • 40萬盒外賣料理包遭曝光,生產過程讓商家都「作嘔」!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連回家吃飯的時間都沒有,都是在公司隨便點些外賣,所以這幾年外賣行業迅速崛起。看似好像是這些做外賣的飯店賺大發了,但是其實最賺錢的並不是他們,而是那些銷售外賣料理包的商家!什麼是理包呢?料理包就是一些做好的成品菜,餐飲店買回來這些料理包只需要加熱一下就可以賣給顧客吃了。但是這些商家卻說「這種料理包我們自己看了都想吐!」生產過程讓商家都「作嘔」!這是為什麼呢?
  • 外賣很大程度的方便了消費者,但是料理包製成的外賣能吃嗎?
    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多服務於消費者的APP大量被研發,很多會用手機的人,都可以實現足不出戶就能完成購物的操作。而很多人由於工作忙,隨意就會點上一分外賣,由外賣小哥送貨上門,從而吃上一份美味的飯菜,十分的方便。
  • 料理包不能「料理」掉監管
    日前,鄭州的知名外賣商家魏家涼皮、米多面多等被爆出看似新鮮的外賣食品其實並非現炒現做。11月27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採訪了米多面多、魏家涼皮兩商家,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已經在整改之中,將會在線上線下對所有顧客做出告知,讓大家在以後下單時及時知曉哪些食品使用了速凍料理包。
  • 你吃的外賣可能是料理包化凍加熱做的!青島就有
    剛才新聞中,我們提到的那個料理包,前段時間在網絡上就被推上了風口浪尖,行動員接下來,就在我們青島市的外賣加工點和餐飲網點,進行了詳細的調查。   就在上一家外賣商家店旁的板房內還藏著一家賣炸雞的商家,一名工人正在坐在馬紮上,地上擺放著一大盆中雞肉,他在用剪刀剪雞肉上的油脂,遠遠看去,剪刀已經鏽跡斑斑。整個操作過程,同樣沒有任何的防護措施,沒有口罩也沒有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