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的外賣可能是料理包化凍加熱做的!青島就有

2020-12-23 騰訊網

  外賣平臺的配餐,選擇性很大,很多看起來也不錯作為上班族,午飯、晚飯,很多都靠點外賣來解決。足不出戶,動動手指,就可以吃到心儀的飯菜,不得不說,點外賣真是方便。

  但是前段時間,外地媒體就曝光過,外賣配餐製作環境差,就連原材料,都有作假的可能。就在我們身邊,觀眾何先生打來電話,說是自己前段時間,一次點外賣經歷,讓他非常不愉快。

  何先生表示,自己是購買了浮山後名叫25塊半的外賣小店製作的外賣,在食物咯到牙齒後,並沒有找到異物,但是牙齒受損嚴重,他第一時間找到了外賣店家,讓他沒想到的是,外賣店竟然是一個簡陋板房,老闆的態度也讓他難以接受。

  

  隨後何先生投訴到了相關部門,經過調解商家賠付何先生三百元錢,事情暫時告一段落。

  何先生的擔心有沒有道理呢?行動員在網上搜索,確實發現了何先生訂餐的這家外賣店鋪,僅僅是餓了麼平臺的月銷量就高達1780單,訂餐平臺顯示地址在市北區富源三路附近,而通過平臺點擊商家有實體照片,看起來應該是一個實體店,那麼實際情況真是何先生描述的那樣嗎?

  就如之前何先生所說,行動員在附近轉了一圈又一圈,最終在一個有著汽車修理的小院裡,發現了這家外賣店鋪,和網上的樓房圖片不同,這家外賣,就處於一間板房中,圖片中的餐椅行動員也沒有發現,而且招牌,廚房也與想像中的差距巨大。而菜品中的澆頭也就是炒菜,都是來自泡在熱水裡的加熱包。

  行動員表示想要定餐,店員說這事得老闆做主,不過,雖然俺們這地方不好找,可外賣的包裝卻很專業,保溫袋餐盒看著都很高檔。訂餐選這個準沒錯。

  行動員在裡面簡單看了一下,上午加熱過沒賣完的料理包依舊泡在水裡,水溫涼下來了之後,上面的油脂稍微有些凝固,另一邊的冰柜上堆放著早就已經放好的配菜,沒有相應的保鮮措施不說,店員也沒有佩戴口罩,手套以及帽子。

  店員說,店內的料理包有從棗莊東營進貨的,有從福建進貨的,口味穩定,出餐也方便,可是塑料製品裝著的餐食,經過高溫蒸煮加熱並存放,看著還是讓人有些不安心。

  何先生的事情通過協商解決了,可是,誰又會是下一個何先生呢?剛才新聞中,我們提到的那個料理包,前段時間在網絡上就被推上了風口浪尖,行動員接下來,就在我們青島市的外賣加工點和餐飲網點,進行了詳細的調查。

  就在上一家外賣商家店旁的板房內還藏著一家賣炸雞的商家,一名工人正在坐在馬紮上,地上擺放著一大盆中雞肉,他在用剪刀剪雞肉上的油脂,遠遠看去,剪刀已經鏽跡斑斑。整個操作過程,同樣沒有任何的防護措施,沒有口罩也沒有手套。行動員在網上查詢,這家店鋪的銷售量也高達1000多單,沿著小院往裡走,另一家銷售近2000單的蓋澆飯店鋪也映入眼帘。

  這家店名叫米多面多,在青島有不少的連鎖店,而菜品種類也是蓋澆飯類,聽到行動員想要訂貨,店員很積極,主動給行動員介紹了起來,在板房中間的操作臺上,還放置著一些正在化凍的料理包,產地河南,生產廠商是鄭州拙卓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靠著牆面的大冰櫃中,堆滿了這樣的料理包。行動員在料理包上看到上面寫著化凍四小時內要加熱食用,不可重複冰凍,隨後行動員購買了一份18元的魚香肉絲蓋飯。

  工作人員麻利的製作外賣,從一個保溫整箱中拿出了早已做好的米飯,再從保溫桶中拿出了帶著包裝,看起來泡了很久的料理包,最後在操作臺的抹布上,用剪刀剪開料理包蓋在飯上,並加上早已準備在盆裡的玉米粒和油菜,一份外賣就做成了。而這些外賣店鋪中除了米飯青菜是自製產品外,剩下的全部都是成品加熱,一番暗訪下來,一個小小院落中,就有如此多的板房成了外賣店鋪,如此這般,確實是符合了快的要求,只是這樣的飯菜下肚,衛生,安全誰來保證?

  一個熱線電話,我們竟然意外發現青島市的外賣有了新變化,原本不會做飯的經營者,也可以變身美食老闆,銷量高高的背後卻讓消費者一頭霧水,我們並不是說這樣的冷凍外賣不健康,而是認為這樣的料理方式該透明,應該由消費者選擇,我也在網上進行了搜索,可惜的是,這些外賣商家並沒有註明。

  這段時間,外賣這個詞始終在大家的手機熒幕,在網上熱搜的風口浪尖,對於料理包也是褒貶不一,前段時間一家網絡媒體對於料理包的一則調查,讓料理包這三個字和外賣真正的連接。

  視頻中一家外賣的店鋪,購買料包通過微波加熱,變身完美蓋澆飯,同時,料理包的生產廠家也坦言,自己的料理包很多應用於外賣行業。視頻中的工廠畫面更是讓大家直呼不敢再點了

  視頻中工廠的衛生,以及添加劑的情況,讓人看了難以接受,我們的行動員也到市面上進行調查,料理包為何成為外賣的新寵兒,而這之中到底有多亂呢?

  同樣是網上高銷量的店鋪,在北仲2路這家青年食客的外賣店裡,也擺放著不少的大冰櫃,行動員表示要買外賣,選擇了外賣種類後,廚房裡微波爐叮的一聲,暴露了料理包的存在。

  這位加盟商表示,自己的產品很正規,由公司統一配送,或者自己取貨,料包新鮮可靠,事情真的如此嗎?行動員在網上搜索,發現青年食客的總部就在寧夏路,而且看圖片店鋪還不小,隨後行動員以要加盟的身份趕了過去。

  第一次探訪老闆表示去了上海學習,和行動員約好第二天早上店裡見面詳談。第二天早上八點半,行動員如約來到店鋪,老闆還沒到,工作人員已經為午飯早早的準備了起來。

  工作人員拿出了速食湯包,在衝著紫菜蛋花湯,他們說雖然現在準備早了些,可到了中午,生意好到忙不過來,所以先衝好放保溫箱裡,中午直接使用,而行動員注意到,這家商鋪門口寫著青年食客和米多面多的牌子,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青年食客是這家店老闆的自創品牌,而米多面多是加盟的,如此一來,一個廚房兩家店面,收入自然也是雙倍的,本以為是現場加工的正規店面,竟然是小作坊的加熱產品。而就是這兩家店鋪,在網上可以說是好評如潮。

  在平臺如此多消費者的好評,似乎成為了這兩家外賣店鋪披著的羊皮,而這羊皮下這外賣的真相,店家就不擔心會被消費者發現嗎?說起這個,店員顯得非常自信。

  看得出來,店員對於料理包已經習以為常,正說著老闆來了。

  老闆坦言,現在市面上的蓋澆飯類快餐都是統一套路,所以只要了解了基本操作,剩下的只需要如法炮製就萬事大吉了。

  買家秀和賣家秀...

  因此說,如果可以,

  儘量不要懶、不要懶、不要懶

  自己做、自己做、自己做(青島新聞網)

相關焦點

  • 青島外賣黑幕曝光!這些網紅外賣竟然是料理包做的!
    有了「外賣料理包」,煮鍋米飯就能開店?這樣的黑心外賣,青島也有!而就在昨天,青島市食藥監局亮出2018年成績單:今年前10個月,青島下架5200餘家不合格外賣店。這些黑心外賣,有的甚至是網紅產品,為何屢禁不止?食品安全,任重道遠!前段時間,外地媒體就曝光過,外賣配餐製作環境差,就連原材料,都有造假的可能。
  • 您的外賣可能是半年前做的,使用料理包卻對外稱:現做的!
    外賣是大家經常點的東西,不知道大家平時點外賣都習慣點哪幾家的餐呢?外賣也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而開始廣為人知,從前我們吃飯需要自己做或者出去到飯店裡面吃,而現在只要有一個手機就能完成瀏覽、下單、付款等步驟,最後坐在家裡等飯送上門即可。可是這些外賣真的都是合格食品嗎?他們都是現做的嗎?
  • 料理包做的外賣你會吃嗎?
    《2020~2024年中國料理包市場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料理包行業市場規模達到71.10億元。成品速凍、常溫解凍、加熱即食,餐飲料理包方便快捷,贏得了巨大的市場。    但與此同時,不少消費者心中也有疑惑:長時間採用低溫保存的食物是否會導致食品安全問題?
  • 外賣行業大揭秘:3塊錢料理包,承包你的滷肉飯!
    有多少料理包,進了你的胃?當你打開外賣,看到一份熱氣騰騰的滷肉飯,享受美味的同時或許還會聯想一下大廚烹製的畫面。但你或許怎麼也想不到,自己花30元點的滷肉飯竟然是用成本3元的料理包加熱做成的。現做飯?都是料理包罷了什麼是料理包?
  • 料理包外賣,好壞難「料」
    不過,有關速食料理包外賣的討論卻持續保持熱度,並引發了「外賣族」的擔憂。爭議之下的料理包外賣將何去何從?料理包暗訪視頻引發熱議  網上流傳的視頻顯示,半成品速食包生產企業安徽槓崗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環境惡劣,現場人員稱排骨粒都快放一年了,掉在地上的肉也撿起來直接醃製,醬汁則用手直接攪拌。  視頻一經傳出,在網上立刻引發熱議,經常吃外賣的網友更是「炸了鍋」。
  • 你吃的外賣可能都是料理包?杭州一餐館剛開業,就有人上門推銷它!
    外賣為什麼越來越快?也許你不知道,「料理包」也是幕後功臣之一。 料理包廠家 被問最多是「適合外賣嗎」 「口味和外賣一樣」、「累計服務10萬以上的餐飲客戶」、「加熱就可以吃」……打開手機,點開各家電商平臺,隨手一搜,一鍵就能擁有大江南北、各色風味的料理包。
  • 3元料理包加熱賣20元,你平時點的外賣,是不是用料理包做的?
    但你們發現了嗎,有些店鋪的外賣口味非常相像,而且吃起來總覺得有一種塑料的怪味,這讓人忍不住懷疑,自己點的這份外賣到底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這些成本只有3~5塊錢的速食料理包,搖身一變成了外賣平臺賣15元~20元的手作料理。那麼這些料理包都是用什麼東西製作出來的,人們食用這些料理包,會不會有什麼隱患呢?
  • 你吃的外賣,可能是5元一份的菜餚包加熱做成的!相關規定尚空白
    用菜餚包做外賣引爭議 電商出售半成品一份僅約5元專業人士表示能否使用菜餚包做外賣尚未有相應規定在能否使用菜餚包做外賣方面,國家目前尚未有相應規定。有消費者認為,關鍵是品質,只要符合食品健康標準,可節約時間。新時代,新的模式和產品是不可避免的。但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對消費者來說,用半成品「菜餚包」製作標準餐食也存在一定安全隱患。消費者在外賣網站上購買的「外賣」,很有可能是用半成品「菜餚包」加熱後做成的。
  • 你吃的外賣可能不是商家自己做的?而是商家使用速食包加熱包裝的
    今天在微博熱搜上面看到一個熱點話題,廉價外賣速食包的秘密一拍客臥底合肥一家大型料理包廠一周,拍下觸目驚心的鏡頭……負責人聲稱:日產40萬份料理包一半用於外賣,僅華東地區外賣月銷量就達你吃的外賣並不是商家自己做的?外賣商家使用速食包,加熱後再包裝,通過美團,餓了麼平臺大量售出。在拍客上傳的視頻中,該公司員工稱,「我們那個肉,遠低市場價,進來了十幾噸,賣給那些外賣商家。排骨粒都放了快一年了,就是圖便宜,一下子幹了十來噸嘛。」 有配料醃漬車間員工說,「牛肉往裡面注射大豆蛋白,加20%,提高重量,牛肉都沒法吃了。原料過水解凍後,直接醃製。」
  • 廉價速食包再加熱搖變外賣,外賣平臺食品安全問題頻現
    11月16日,一則廉價外賣速食包再加熱的視頻在網上流傳,視頻顯示,這些以冷凍一年的排骨為原料的速食包的銷售群體為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商家。視頻中的這家製作廉價外賣速食包的工廠叫合肥槓崗食品有限公司,從視頻中看該工廠設備較簡陋。
  • 料理包風波過後,你還敢吃外賣嗎?
    沒想到吧,別看有些外賣表面上風風光光,其實背地裡就是這種料理包放進微波爐裡叮一下,放兩根青菜和半個雞蛋。看起來色香味俱全的外賣,居然只有米飯是現做的。。看了這料理包的製作過程,這特麼誰還敢吃外賣?!做三個菜還不得折騰一個多小時。即使差評君知道了外賣中有可能用各種劣質料理包、原料不新鮮、製作環境髒亂差,差評君也只能選個價格更高的點,看起來更有保障一些的外賣。就跟網友說的一樣,外賣這東西,對於都市快節奏的白領和壓根沒有做飯條件的學生來說,沒法割捨。
  • 20元點的外賣滷肉飯,竟然是用料理包做的,你還敢吃嗎?
    現在出門只要帶一部手機,買東西、坐車、吃飯很是方便,而且手機裡的導航,也不會讓你走丟了。其實,小編覺得應該是五大發明,還有一個就是外賣了,因為外賣也給我們的生活改善了很多。以前,如果工作忙,錯過了吃飯的時間,只能挨餓直到工作完成才能吃飯。還有一些不會做飯的人,天天下館子,吃方便麵,影響人體健康。
  • 外賣無罪,料理包無辜躺槍,這些事情你應該清楚
    有一半是用在外賣店,日銷40萬份,成交量還不小。視頻下方的評論區炸鍋了,有人感到憤慨:外賣店使用料理包顛覆了餐飲都是現炒這個刻板印象;有人感到恐慌:外賣還能吃嗎?甚至有些外賣黨拿卸載外賣APP立誓——吃外賣是不可能了,這輩子再也不會點!
  • 廉價速食包加熱變外賣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網上有大量廉價速食包熱賣,全部標有「外賣」、「快餐」、「便當」等關鍵詞,且部分產品無「質量安全」標識。從商品評價看,這些速食包的購買群體多為從事餐飲服務的商家,外賣行業食品安全問題亟待監管。
  • 蓋澆飯外賣都是料理包做的?試吃6元1袋外賣料理包,味道出人意料
    很多蓋澆飯外賣都是低成本料理包做成的是不是這些外賣就是用的這種半加工的料理包製作的呢?於是我就在網上買了十包,拿回家裡自己做,看看做出來和平常咱們吃的外賣口感和各方面到底一樣不一樣!真的比我平時點的大部分蓋澆飯外賣要好吃些,可能是我買的這家料理包稍微貴一點,食材和味道也好一點。
  • 外賣料理包,看了價錢之後,你還敢吃嗎
    這幾天,有關民生的重大新聞熱點莫過於「廉價外賣生產過程的秘密。重要的是,如此廉價的料理包盡然日銷40萬,數量之大,令人乍舌!生產好的料理包的主要賣給以外賣銷售為主的商家。當商家購買到寮禮包後,直接加熱,在用米飯作為主食,做成以蓋澆飯為主的套餐系列進行銷售,然後顧客通過外賣平臺下單,最後,把這些不健康的食物吃到自己肚子裡面。就像上圖那樣,只要有料理包,再多一個盛飯兼煮青菜的阿姨,一個簡單的、快捷的、以蓋澆飯或者炒菜套餐為主要商品的外賣店就弄好了。
  • 外賣&料理包的野蠻發展史
    這兩天被曝光的外賣料理包事件,給料理包甚至外賣行業都貼上了「髒亂差」的標籤。短時間內給行業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這個亂象是剛剛才出現的嗎?有句話:「當你在家中發現了一隻蟑螂的時候,你家其實早就有一窩了」。所以,料理包形成今天這種亂象,不是近期的,而是經過了幾年的發展逐漸才演變成今天這個業態,今天就大家聊一聊,料理包行業的前世今生。
  • 20元的外賣滷肉飯是用4元的料理包做的,看完你還敢吃外賣嗎?
    在現在生活中很多人因為方便,所以就比較喜歡叫外賣,甚至很多時候一天好幾頓的外賣,這些對於上班族來說都已經成為家常便飯了吧,但是呢近日卻在網上爆出一個關於外賣快餐的消息,據悉有人表示說這外賣其實是使用外賣料理包做成的,而且料理包價錢低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速食料理包暗訪視頻引發「外賣族」擔憂
    「一鍋大米撐起一家店」一段有關速食料理包的暗訪視頻,再次引發了一場針對外賣行業的討論。而記者調查發現,隨著外賣行業的競爭加劇,以及對出餐速度和成本控制的要求,速食料理包應用得非常普遍。有餐飲從業者透露,因為使用料理包可以簡化產品加工流程,提高出餐效率,因此很多外賣商戶會選擇通過加工料理包的方式開展外賣業務。
  • 重口味「料理包」:外賣商家為何「打死也不吃」?
    現場烹炒成本高,廉價速食需求大「小微餐飲商家是外賣平臺、消費者之間的夾心餅,要活下去只可能通過料理包來降低成本。」一位不願意透露身份的餐飲行業從業者告訴懂懂筆記,外賣餐飲商家使用速食「料理包」並非個例,這種現象早已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