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壞難「料」!速食料理包暗訪視頻引發「外賣族」擔憂

2020-12-19 大眾網

近日,一則「噁心外賣日銷40萬份」的視頻在網上盛傳。視頻揭露外賣平臺上一二十元的蓋澆飯,竟然出自四五元的速食料理包,而且生產這種料理包的企業存在肉製品過期、牛肉裡注射大豆蛋白、用手攪拌醬汁等現象。雖然同一天涉事企業安徽槓崗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槓崗香」)回應稱視頻所反映的情況不屬實,競爭對手有策劃惡意炒作,並且視頻存在被修剪處理的嫌疑。11月22日,合肥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也再次通報調查處理結果,未發現過期食品原料和成品,但企業生產過程控制存在問題,給予責令停產停業的行政處罰。不過,有關速食料理包外賣的討論卻持續保持熱度,並引發了「外賣族」的擔憂。爭議之下的料理包外賣將何去何從?

外賣平臺上哪些食品是由速食料理包加工的,讓消費者摸不著頭腦。

料理包暗訪視頻引發熱議

網上流傳的視頻顯示,半成品速食包生產企業安徽槓崗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環境惡劣,現場人員稱排骨粒都快放一年了,掉在地上的肉也撿起來直接醃製,醬汁則用手直接攪拌。

視頻一經傳出,在網上立刻引發熱議,經常吃外賣的網友更是「炸了鍋」。不少網友甚至表示:「隔著屏幕都想吐。」美團、餓了麼兩大外賣平臺也均發布公告,稱在第一時間將使用該品牌產品的商家全部下線、督促所有平臺商家對進貨渠道進行自查。

隨後,合肥市食藥監部門介入調查,並於11月17日發布調查通報稱,合肥槓崗香食品有限公司依法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營業執照》等相關資質,排骨、牛肉、大豆蛋白等食品原料進貨驗證資料齊全,未發現過期食品原料和成品,大豆蛋白的使用符合相關規定。

但這並沒有打消網友們的疑慮,紛紛對調查結果表示懷疑。11月22日上午,合肥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再次通報調查處理結果。通報稱,該企業依法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營業執照》等相關資質。該企業庫存的排骨、牛肉、大豆分離蛋白等食品原料進貨驗證資料齊全,未發現過期食品原料和成品。查閱一年來的冷庫溫度監測記錄未發現異常。

不過,通報也指出,該企業生產過程控制存在下列問題:生產車間地面破損不平整,有積水。生產環節操作存在不規範:部分待解凍物料直接接觸地面;拌揉醃製中存在半成品落地,撿起後直接使用;徒手轉運醃製物料及料液,轉運工具直接放置地面;接觸過地面的託盤疊放於半成品上。人員衛生管理不規範:部分操作工工作服不整潔,包裝工口罩佩戴不規範,包裝操作時使用手機。對此,給予責令停產停業的行政處罰。目前,合肥市食藥監部門已啟動全市肉製品生產企業專項檢查工作,進一步排查食品安全隱患。

「一鍋大米撐起一家店」

一段有關速食料理包的暗訪視頻,再次引發了一場針對外賣行業的討論。而記者調查發現,隨著外賣行業的競爭加劇,以及對出餐速度和成本控制的要求,速食料理包應用得非常普遍。

有餐飲從業者透露,因為使用料理包可以簡化產品加工流程,提高出餐效率,因此很多外賣商戶會選擇通過加工料理包的方式開展外賣業務。有些做煲仔飯之類的快餐企業,進入上升期後的第一選擇就是放棄店內現場加工,轉為訂購速食料理包。靠這個捷徑,兩年能新開20家店,假如全是店內現場加工,成本會很高。不過,餐飲經營者使用速食料理包的行為超出了一般大眾的消費認知,也成為商家的「絕對隱私」。

更有曾就職外賣平臺的管理人員接受採訪時說:「外賣平臺至少得有兩三成商戶在部分菜品中使用過速食包,而且近年來這一規模還在擴大。」

在網絡平臺上,記者搜索發現,各種口味的料理包應有盡有,買回來只需加熱一下澆在做好的米飯上就行。如此簡單的操作方式,對於沒有任何烹飪技術的人員來說,也完全可以開一家外賣店。甚至有從業者調侃:「一鍋大米就能撐起一家店。」

不過,也有餐飲行業人士表示,很多品牌型餐飲企業也是通過中央廚房將部分菜品加工成半成品後再送往門店再加工後銷售的,這種模式本身並沒有問題,並且確實能幫助提高門店產能以及外賣出餐效率。但其中不乏一些不法商戶在沒有實體店也沒有合規操作間的情況下濫用料理包,這就會造成很多食品衛生安全隱患。

運輸不用冷鏈,加熱不拆袋

在外賣和快餐行業應用越來越多的速食料理包都是如何流通的呢?

快餐從業者說,速食料理包不在超市、農貿市場等市民常去購物的渠道流通,大多都是餐飲店直接從供應商和廠家那裡訂貨。「現在網上搞這種批發的廠家很多。」

記者從網絡批發平臺搜索發現,各式各樣的料理包非常多,像紅燒小排、咖喱雞肉、農家小炒肉、梅菜扣肉、魚香茄子等等,種類繁多,價格也是非常便宜。220克的紅燒帶魚料理包,價格只有4.9元;170克的農家小炒肉料理包,價格只有6.2元。這些料理包被外賣商家加熱後,再配上一份米飯,價格至少賣到十五六元。

而記者以外賣商家的名義和料理包廠家交流時,則更是讓人對市場的一些外賣質量感到擔憂。這家地址在廣東的銷售經理給記者發了一份報價單,其中一些包含肉製品的料理包,價格大都在4—7元之間。並表示,訂購640包或者貨款滿3500元就包物流,單需要去物流點自提。

因運輸的大多是冷凍的包裝食品,記者詢問是否是冷鏈運輸時,這名銷售經理明確表示是普通物流,3天左右就能到山東。記者懷疑料理包會化凍變質時,他稱,解凍的情況會有的,但不影響使用,夏天也一樣運輸。

對於加工方式,這名銷售經理推薦「水煮加熱」。記者表示,帶著塑膠袋加熱會產生異味並不健康時,他稱:「塑膠袋特殊的,100攝氏度左右的溫度沒問題。」

對於塑膠袋加熱是否影響健康的問題,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厲曙光教授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塑化劑跟塑料的結合,不是非常牢固的一種化學結合,塑化劑很容易在塑料裡面遷移層,對食品造成汙染。這種遷移有兩個前提條件,一個是在油性的環境,就是包裝的這個食物裡面含有比較高的油性;另一個就是加熱,加熱以後它會遷移到食物裡面去。而不管是普通塑膠袋還是食品袋,都含有塑化劑。

用料理包加工應明示消費者

速食料理包的使用越來越多,但對此領域的監管還是空白。由於料理包大多不是市面流通,直接從廠家到了商家廚房,因此監管存在一定難度。另外,在外賣平臺或餐館,基本沒有商家會明確告知消費者。

有律師表示,餐飲商家能否使用速食包,目前並沒有相應規定,但商家要尊重消費者知情權。生產地、日期、質量、規格、加工工藝等都需要商戶明確告知,否則會誤導消費者,以為餐品都是現場製作的。相比現場製作,速食包增加了食品受到汙染的機會,因此更需要遵守食品安全相關法規。

但記者從幾大外賣平臺搜索發現,沒有一家明確標識是使用料理包製作。

律師認為,如果是現場製作食品,一般情況下不需要單獨去註明,因為這是符合消費者通常的認知。但如果採用的是料理包,它是需要單獨去提示,否則消費者通常的理解,是現場製作的食品。

有業內人士建議,對餐飲單位要提出明廚亮灶的要求,監管部門也應該出臺新規,要求外賣平臺商戶必須公布使用食材和工藝的詳情。

「現階段要想遠離速食包菜品,最簡單的方式是先去實體店體驗,通常付款後十分鐘內就能出餐,店內又看不到大鍋急炒場景的,很可能就是用了速食包。對於店面難尋,或者幾乎沒有堂食的平臺商戶更要格外警惕。」餐飲業內人士提醒說。

相關焦點

  • 料理包外賣,好壞難「料」
    近日,一則「噁心外賣日銷40萬份」的視頻在網上盛傳。視頻揭露外賣平臺上一二十元的蓋澆飯,竟然出自四五元的速食料理包,而且生產這種料理包的企業存在肉製品過期、牛肉裡注射大豆蛋白、用手攪拌醬汁等現象。雖然同一天涉事企業安徽槓崗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槓崗香」)回應稱視頻所反映的情況不屬實,競爭對手有策劃惡意炒作,並且視頻存在被修剪處理的嫌疑。
  • 劣質「料理包」橫行,有多少廉價外賣見不得人?
    來源:證券時報近日,有暗訪視頻爆出合肥一家食品有限公司生產劣質料理包,該公司生產條件髒亂差,食品原料也不合格,卻實現日銷40萬份,主要用於外賣。隨後,合肥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回應表示,已了解到此事,目前正在調查中。
  • 你吃的外賣可能是廉價速食包!真相觸目驚心!
    還有一種高效率的方式——速食包。這兩天,合肥一生產外賣速食包的公司成了「網紅」。現場視頻既讓人震驚,也令人作嘔↓這段視頻是拍客暗訪時拍攝的。視頻顯示,車間裡生產條件髒亂差,食品原料也不合格。至於視頻曝光的料理包和食品原料,正在抽樣送檢。目前,涉事公司已主動要求停產自查。這種速食包對大家而言應該並不陌生,飛機餐就位列其中。至於能否使用速食包做外賣,國家對此並沒有相應規定。有業內人士指出,面對龐大的外賣訂單需求,用速食包再加熱已經屬於正常情況。某外賣平臺前公關總監也表示,只要保證食品安全,平臺方並不會要求商家公布加工方式。
  • 然玉:劣質「料理包」橫行 有多少廉價外賣見不得人?
    來源:證券時報近日,有暗訪視頻爆出合肥一家食品有限公司生產劣質料理包,該公司生產條件髒亂差,食品原料也不合格,卻實現日銷40萬份,主要用於外賣。隨後,合肥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回應表示,已了解到此事,目前正在調查中。
  • 封面評論 | 劣質「料理包」充斥廉價外賣,有尊嚴的便利生活依舊遙遠
    □蔣璟璟近日,有暗訪視頻曝出合肥某公司生產劣質料理包,該公司生產條件髒亂差,食品原料也不合格,卻實現日銷40萬份,主要用於外賣。(澎湃新聞)此前,早就有新聞曝出,外賣食品許多是速食菜餚包,很久之前就做好,只是在售賣前加熱一道而已。這些「速食包」儘管也引發了消費者的極大反感,但至少還是商家自製、自儲、自銷,品質上相對還算有點保障。與之相較,最近被媒體披露的「速食料理包」就惡劣許多了,它們由上遊廠家集中製作而直接為餐飲商家拿來所用,其生產過程衛生狀況惡劣、食品原材料疑點重重。
  • 廉價速食包加熱變外賣
    注射大豆蛋白的牛肉、放了一年的排骨粒、反覆醃製的冷凍肉……日前,一則廉價外賣速食包再加熱的視頻在網上熱傳,視頻顯示,以冷凍一年的排骨為原料的速食包流向了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商家。記者調查發現,目前網上有大量廉價速食包熱賣,全部標有「外賣」、「快餐」、「便當」等關鍵詞,且部分產品無「質量安全」標識。從商品評價看,這些速食包的購買群體多為從事餐飲服務的商家,外賣行業食品安全問題亟待監管。
  • 收到外賣時如何判斷是不是用「速食包」的?向外賣小哥詢問這句話
    ,然而在外賣非常火的同時也是存在著許許多多的是非,像是最近就經常有聽到人們在討論著「速食料理包」這個事情,小丫剛開始還不知道是什麼,在了解過後也是嚇了一跳了,只因這個「速食料理包」就跟平時我們所吃的外賣有關了,有工廠就是專門是在製作這種速食料理包的,看到這種速食料理包的製作環境你還吃嗎?
  • 外賣速食包生產過程曝光!工作人員自己都不想吃…
    近日,有不少媒體報導了一則名為《揭秘廉價外賣速食包:生產過程令人作嘔》的視頻,拍攝者在安徽合肥一家大型料理包生產廠臥底一周,拍下一幕幕所謂「觸目驚心」的畫面。在視頻中,拍攝者稱這家外賣速食包生產企業存在「原料不合格」、「生產過程髒亂差」等問題,日銷40萬份,而且主要供應的是外賣商家。視頻一出,引發關注。
  • 料理包風波過後,你還敢吃外賣嗎?
    視頻一下子就火了,前有馬桶抹布擦漱口杯,後有料理包霸佔外賣平臺,我們的生活還會好麼?當然,作為全國最主流的外賣平臺,餓了麼和美團身經百戰,第一時間發表聲明,立即下架使用該品牌的外賣商家。甚至我們專門去店裡吃的海底撈、黃記煌的底料、食材,也都是工廠加工好,可以拆包裝直接上桌的。。但是,為什麼我們看完那個視頻,心裏面有一種再也不想吃外賣的感覺呢?
  • 日產40萬份…這些噁心的料理包,可能就是你叫的外賣!
    常看新聞的朋友可能知道早前有媒體曾報導:那些你曾點過的外賣有可能是外賣料理包(也稱速食包)加工成的……>有網友表示震驚也有網友表示如果幹淨衛生符合標準外賣料理包也可以接受而昨天(16日)一段暗訪視頻瘋傳
  • 外賣真快 不僅配送快 烹飪更快 劣質速食料理包 微波2分鐘便出爐
    11月16日,網上曝光一安徽的食品企業,專門生產劣質的調料包,而且工作環境極其的髒亂差,一天卻有40萬份的生產能力。而一多半的料理包流通到了外賣市場。僅僅銷往華東地區的一個月就多達300萬份。商家接到消費者的外賣訂單後,無需烹飪,只需將此類劣質的料理包放入微波爐兩分鐘,一份精緻的外賣的就做好了,通過暗訪,一個商家一天能銷售到300多份,生意火爆到忙都忙不過來。成本價4-5塊錢的料理包,經微波爐一加熱,配送到消費者手中就是十幾元甚至幾十元不等。而商家也坦言,他們的製作過程完全是背著配送平臺的。
  • 外賣速食包模式要嚴厲追問
    這兩天被曝光的一家主供外賣的合肥速食包食品公司,讓廣大食客倒足了胃口。網傳視頻顯示,這家日銷產品40萬份的食品公司,不僅生產條件髒亂差,食品原料也不合格。目前,合肥市食藥監部門已介入調查,餓了麼、美團外賣兩大平臺也已緊急排查並下線曾使用涉事公司速食包的商家。
  • 又一起外賣事故;速食料理包,外賣騎手;食品衛生安全為什麼不能得到...
    可是他直接放棄,為什麼… 在這裡我就想問問外賣平臺和那些外賣店:你們還有良心嗎?你們還是人嗎?原因是:速食料理包 在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中搜索「速食料理包」,它們千篇一律的介紹都是什麼「方便」,「快捷」,「美味」。可是有幾個人真的知道那些料理包的原材料是用什麼做的嗎? 網紅爆款店鋪的飯菜之所以色香味俱全,大部分是料理包的功勞。速食料理包的原料基本上都是用冷凍肉做的。冷凍肉,顧名思義,需要長期做冷凍處理。
  • 外賣&料理包的野蠻發展史
    這兩天被曝光的外賣料理包事件,給料理包甚至外賣行業都貼上了「髒亂差」的標籤。短時間內給行業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這個亂象是剛剛才出現的嗎?有句話:「當你在家中發現了一隻蟑螂的時候,你家其實早就有一窩了」。所以,料理包形成今天這種亂象,不是近期的,而是經過了幾年的發展逐漸才演變成今天這個業態,今天就大家聊一聊,料理包行業的前世今生。
  • 日銷40萬份的外賣速食包了解一下!你選擇吃還是不吃?
    近日,有不少媒體都報導了一則名為《揭秘廉價外賣速食包:生產過程令人作嘔》的視頻,拍攝者在安徽合肥一家大型料理包生產廠臥底一周,拍下一幕幕所謂「觸目驚心」的畫面。在視頻中,拍攝者稱這家外賣速食包生產企業存在「原料不合格」、「生產過程髒亂差」等問題,日銷40萬份,而且主要供應的是外賣商家。
  • 外賣速食包的秘密 看完後你可能會有所改變
    近日微博上一個題為《廉價外賣速食包的秘密》的視頻,又把食品安全問題炸到了公眾眼前!不會做菜的餐館卻日銷上百單,一個不會做菜的商家,在外賣平臺上一天還有幾百單的銷量,三個人忙不過來。而且還能得到無數食客的好評,聽上去很"荒唐",對不對?資料圖但這個時代,荒唐的事太多了。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 外賣料理包爆衛生醜聞,個別現象還是行業規則?
    外賣料理包也稱速食包,它們被做成外賣,通過餓了麼、美團等外賣平臺大量售出。梨視頻的拍客臥底合肥一家大型料理包廠一周,拍下觸目驚心的一幕。而公司負責人聲稱:日產40萬份料理包一半用於外賣,僅華東地區外賣月銷量就達300萬份,業務覆蓋全國。
  • 重口味「料理包」:外賣商家為何「打死也不吃」?
    外賣平臺上售價15~20元不等的「美味」,竟然出自成本只有3~5塊錢的速食「料理包」? 隨著一條「噁心外賣日銷40萬份」的視頻在網上瘋傳,無數網友也為之揪心和噁心。《北京日報》刊登了一篇「外賣速食餐成監管盲區」文章,也針對這種現象發出了質疑:到底有多少外賣餐廳在使用廉價速食包?如果並非現炒現賣的菜品,是否應該向消費者明示?
  • 廉價速食包加熱變外賣 部分產品竟無「質量安全」標識
    注射大豆蛋白的牛肉、放了一年的排骨粒、反覆醃製的冷凍肉……日前,一則廉價外賣速食包再加熱的視頻在網上熱傳,視頻顯示,以冷凍一年的排骨為原料的速食包流向了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商家。記者調查發現,目前網上有大量廉價速食包熱賣,全部標有「外賣」、「快餐」、「便當」等關鍵詞,且部分產品無「質量安全」標識。
  • 「超噁心」外賣速食包接力「髒酒店」刷屏!事件出現反轉?最後真相...
    有可能是外賣料理包(也稱速食包)加工成的……直播中點擊進入一起「飲茶傾計」這個行業的利潤空間有多大?該工廠工作人員透露拿魚香肉絲為例,外賣料理包成本才五六毛錢,拍客自稱想做他們代理,可以給到的批發價為3.3元,而市場上一份魚香肉絲蓋澆飯正常要十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