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速食包的秘密 看完後你可能會有所改變

2020-12-19 中國食品安全網

摘要:外賣在改變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外賣的廉價速食讓不會做菜的餐館,能得到無數好評,速食包裡面的廉價肉質品影響人的身體健康,用長時間冷凍的方式為已經產生異味的肉類祛味,無良商家似乎永遠有辦法將所有食材"變廢為寶"。


  

外賣正在悄然改變著三代中國人的生活方式。無論你是學生、還是白領、亦或是退休老人,外賣都可以讓生活變得更簡單。

資料圖

沒有了做飯、洗碗、收拾廚房,想吃什麼,只要打開手機下個單,送餐小哥很快就將美食送到你手上。可那些看上去色澤誘人香氣撲鼻的美食,真的就像它們的外表一樣嗎?

近日微博上一個題為《廉價外賣速食包的秘密》的視頻,又把食品安全問題炸到了公眾眼前!

不會做菜的餐館卻日銷上百單,一個不會做菜的商家,在外賣平臺上一天還有幾百單的銷量,三個人忙不過來。而且還能得到無數食客的好評,聽上去很"荒唐",對不對?

資料圖

但這個時代,荒唐的事太多了。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做不到。不看這篇文章,可能你永遠想像不到你每天吃到的外賣是怎麼做出來的。

原來很多外賣商家的菜根本就不是自己做的!只需要購買廉價速食包,然後將其澆在飯上再放入微波爐叮一下就算完事兒了。

據業內人士透露,不僅是外賣商家,不少茶餐廳、咖啡館使用冷凍速食包出餐品早已是行業公開的秘密。"外賣要求出餐送餐快,加上一些商圈不允許油煙、明火,直接購速食包的話,可以省去廚房佔地面積,節約人力成本高、初次投入大的問題,口味也相對可控。"

資料圖

一份外賣整個流程不超過5分鐘吧。甚至有使用速食包的商家坦言:"我自己也不會做飯啊!"看來現在想開餐館也很"簡單了",不用找切菜員更不用請大廚,一鍋大米飯就能撐起一家店。

外賣速食包本身沒任何問題,無非是一種方便的食品加工手段,不過速食包的製作過程,卻是有大問題!

外賣速食包堪比"垃圾堆裡撿垃圾""我們那個肉,便宜貨,遠低市場價……"外賣速食包的生產廠家內,一位工作人員正用鏟子從一池血水中往外撈排骨粒。

在拍攝者詢問這些肉是否能保存幾個月時,工作人員直接表示——"這排骨粒都快放一年了"。

我們的肉都便宜得很,進了十幾噸,賣給那些外賣商家——"就是圖便宜,買得多"。

爆料視頻中,拍攝者還找到了這家位於安徽合肥的料理包生產廠家名為槓崗香的管理人員,該工作人員更是直接表示:"我們這裡就一個冷庫,庫裡面就是零下七八度,行不行也就這樣了。"

"這個庫裡面,夏天進來都出汗,跟桑拿房一樣。很多原料買多了,不到保質期就壞了。"那麼大家猜猜,在這樣的工廠中,那些保存不當,還沒到保質期就壞了的原料們,最後去哪兒了呢?

答案是:我們消費者的嘴裡!幾口大鍋放上油,所有食材都放進去一通炸:"就油炸就行,油炸3分鐘"。保證你什麼味道也吃不出來!

在配料醃製車間,員工表示:"我們往牛肉中注射大豆蛋白,就是為了增加重量,那牛肉其實根本就沒法吃了"。在血水中反覆掏洗已經放置一年的排骨粒,還要在其中摻加一些大骨頭,連他們自己的工作人員都表示:"這排骨,只有骨頭沒有肉"。

用長時間冷凍的方式為已經產生異味的肉類祛味,無良商家似乎永遠有辦法將所有食材"變廢為寶"。

這些菜噁心,我們自己都不想吃,最後這些食物進入包裝車間,工作人員將其包裝後銷往各地的餐館。

資料圖

"我們的菜沒有一個是炒的,炒菜好麻煩,全都是炸過一遍的,我們包的我們自己都不想吃",槓崗香的工作人員說。

你不知道的是,這裡的魚香肉絲生產出來成本只有五六毛錢,到了市場上轉手就賣十幾二十塊。

"目前,槓崗香料理包行業在全國是排在第一梯隊的,日產量我們是最高——我們一天40萬份,其中外賣超過50%,主要是做外賣的。"

"我們在每個省都有代理商,一個月華東地區銷售額大概一千多萬,其中有幾百萬份外賣。"

記者查詢發現,電商平臺上有很多冷凍料理包類商品,電商網站上銷售數據顯示,各類料理包在5-10元不等,涉及幾十種菜餚,銷售最高的單品累計銷量超18萬份。該公司銷售人員直言,他們的速食包主要用於製作蓋飯,料理包種類很多,月銷大概在500萬份。

其實這並不是餐飲業第一次被爆出來使用料理包了,早在今年八月就有媒體曝光稱外賣商家使用料理包,只是當時的大家還並不知道原來所謂的料理包製作過程如此噁心。

在曝光視頻中,還有一個細節讓人揪心——在使用料理包的商家中,有一份訂單上備註著:"微辣,孕婦吃,乾淨一點"。只不過這樣的備註,顯得毫無用處。(高杉)

相關焦點

  • 廉價速食包加熱變外賣
    注射大豆蛋白的牛肉、放了一年的排骨粒、反覆醃製的冷凍肉……日前,一則廉價外賣速食包再加熱的視頻在網上熱傳,視頻顯示,以冷凍一年的排骨為原料的速食包流向了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商家。記者調查發現,目前網上有大量廉價速食包熱賣,全部標有「外賣」、「快餐」、「便當」等關鍵詞,且部分產品無「質量安全」標識。從商品評價看,這些速食包的購買群體多為從事餐飲服務的商家,外賣行業食品安全問題亟待監管。
  • 你吃的外賣可能是廉價速食包!真相觸目驚心!
    視頻曝光後,美團、餓了麼兩大外賣平臺均發布公告,稱在第一時間將使用該品牌產品的商家全部下線、督促所有平臺商家對進貨渠道進行自查。你是不是還在心存僥倖?萬一自己是那個漏網之魚呢?讓你看看人家的業務能力和業務範圍,你大概就知道自己中招的概率了!有木有感到心慌慌?不過,也不用太過擔心,官方給出的調查結論能讓我們安心不少。
  • 外賣速食包,看了還敢餓嗎?
    關於食品最近有個視頻,說美團的平臺點的外賣是廉價速食包簡單加工的,加工過程網友們看了這個還敢餓嗎?然後很多網友紛紛轉發這玩意真的不敢再點外賣了,讓我很揪心的。加班的戰鬥力大減,但是仔細看了一下,之後發現這個視頻裡的好像也沒有顯示那個速食包加工企業有什麼違規操作甚至違法行為,還有待於當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進一步的調查取證,然後才能定論。至於很多網友指責說這個廉價速食包而是萬惡之源,這個還真不是,大家還真誤會了。
  • 你點的外賣也許是速食包
    近日網上流傳的視頻顯示,在速食包行業,排在全國第一梯隊、日產量40萬份的安徽槓崗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環境惡劣
  • 我們吃的外賣,有多少用了速食包?
    外賣似乎已經成為我們日常飲食的一部分了,有些朋友,無論是午餐,還是晚餐,都喜歡點外賣解決,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外賣不僅簡單省事,而且花樣多,口味好!但是,今天,我們百家號:圖報在網上看了一組有關外賣的視頻之後,才發覺這外賣裡面大有文章,換句話說,我們吃的外賣,不一定是現燒現賣的,而很有可能是使用了速食包加熱速成的!
  • 外賣「速食包」不能成監管「盲區」
    涉事地食藥監部門現場檢查稱,未發現過期食品原料和成品,但餓了麼、美團已經宣布——第一時間將使用該品牌「速食包」的商家全部下線。  隨著人們餐飲習慣的改變,以外賣形式解決吃飯問題的人群日益擴大。外賣作為餐飲服務的新業態,近幾年以快捷、實惠等特點受到很多人的青睞,市場發展潛力巨大。根據有關機構的調查,2017年中國在線外賣市場規模達2000多億元。然而,這巨大潛力背後也暗藏著安全隱患。
  • 外賣速食包模式要嚴厲追問
    這兩天被曝光的一家主供外賣的合肥速食包食品公司,讓廣大食客倒足了胃口。網傳視頻顯示,這家日銷產品40萬份的食品公司,不僅生產條件髒亂差,食品原料也不合格。目前,合肥市食藥監部門已介入調查,餓了麼、美團外賣兩大平臺也已緊急排查並下線曾使用涉事公司速食包的商家。
  • 外賣使用「速食包」顧客應有知情權
    況且售賣「速食包」,是外賣出現前就有的現象,不能有了外賣就禁止。  而一些消費者也認為,只要菜餚包衛生安全、不影響外賣口味,外賣是不是搭售「速食包」,無所謂。因此也有輿論認為,外賣「速食包」只是外賣的一個小瑕疵而已,並不違法,沒必要太過苛求。事實真是這樣的嗎?
  • 廉價速食包加熱變外賣 部分產品竟無「質量安全」標識
    注射大豆蛋白的牛肉、放了一年的排骨粒、反覆醃製的冷凍肉……日前,一則廉價外賣速食包再加熱的視頻在網上熱傳,視頻顯示,以冷凍一年的排骨為原料的速食包流向了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商家。記者調查發現,目前網上有大量廉價速食包熱賣,全部標有「外賣」、「快餐」、「便當」等關鍵詞,且部分產品無「質量安全」標識。
  • 外賣用「速食包」,就是錯的嗎?到底要不要扼制?
    最近的有個視頻好像挺驚悚的,餓了麼、美團等平臺點的外賣是廉價速食包簡單加工的,加工過程黑幕重重,看了之後你還敢餓嗎,然後很多網友也紛紛的轉發說「哎呀,看完真的不敢再點外賣了」。這讓我很揪心吶,畢竟咱們上班族離了外賣加班的戰鬥力簡直要銳減。
  • 收到外賣時如何判斷是不是用「速食包」的?向外賣小哥詢問這句話
    收到外賣時如何判斷是不是用「速食包」的?向外賣小哥詢問這句話。,然而在外賣非常火的同時也是存在著許許多多的是非,像是最近就經常有聽到人們在討論著「速食料理包」這個事情,小丫剛開始還不知道是什麼,在了解過後也是嚇了一跳了,只因這個「速食料理包」就跟平時我們所吃的外賣有關了,有工廠就是專門是在製作這種速食料理包的,看到這種速食料理包的製作環境你還吃嗎?
  • 你吃的外賣可能不是商家自己做的?而是商家使用速食包加熱包裝的
    今天在微博熱搜上面看到一個熱點話題,廉價外賣速食包的秘密一拍客臥底合肥一家大型料理包廠一周,拍下觸目驚心的鏡頭……負責人聲稱:日產40萬份料理包一半用於外賣,僅華東地區外賣月銷量就達你吃的外賣並不是商家自己做的?外賣商家使用速食包,加熱後再包裝,通過美團,餓了麼平臺大量售出。在拍客上傳的視頻中,該公司員工稱,「我們那個肉,遠低市場價,進來了十幾噸,賣給那些外賣商家。排骨粒都放了快一年了,就是圖便宜,一下子幹了十來噸嘛。」 有配料醃漬車間員工說,「牛肉往裡面注射大豆蛋白,加20%,提高重量,牛肉都沒法吃了。原料過水解凍後,直接醃製。」
  • 外賣小哥爆料:想知道你的外賣是不是速食包,問老闆這句話就行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大家很少在家開火做飯,多數人都在外面吃一口草草了事,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外賣行業應運而生,主要受眾人群也是學生和上班族,食堂飯菜吃膩了,可以在宿舍訂餐,嘗嘗新鮮口味。而上班族經常加班,到家沒有時間和精力做飯,這時只需一部手機,半小時外賣就送到家門口,方便了很多人。外賣行業如此受歡迎,加入這個行業的商家也多了,人們可選的飯菜種類也變多,盒飯、麻辣燙等等都能吃到,這就免不了有黑心老闆,在顧客不到店裡的情況下,借著外賣小哥的手,送去的食物都不衛生,更嚴重的是還有很多老闆直接用現成的速食包,根本不是先做的食物。
  • 又一起外賣事故;速食料理包,外賣騎手;食品衛生安全為什麼不能得到...
    原因是:速食料理包 在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中搜索「速食料理包」,它們千篇一律的介紹都是什麼「方便」,「快捷」,「美味」。可是有幾個人真的知道那些料理包的原材料是用什麼做的嗎? 網紅爆款店鋪的飯菜之所以色香味俱全,大部分是料理包的功勞。速食料理包的原料基本上都是用冷凍肉做的。冷凍肉,顧名思義,需要長期做冷凍處理。
  • 廉價速食包再加熱搖變外賣,外賣平臺食品安全問題頻現
    11月16日,一則廉價外賣速食包再加熱的視頻在網上流傳,視頻顯示,這些以冷凍一年的排骨為原料的速食包的銷售群體為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商家。視頻中的這家製作廉價外賣速食包的工廠叫合肥槓崗食品有限公司,從視頻中看該工廠設備較簡陋。
  • 「超噁心」外賣速食包接力「髒酒店」刷屏!事件出現反轉?最後真相...
    你吃的外賣並不是商家自己做的?車間生產工藝還有更專業的同志在看。但衛生條件不是很樂觀。外賣使用「速食包」而不明示是否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趙佔領律師認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知情權包括生產地、日期、質量、規格等,經營者使用速食包的行為超出了一般大眾的消費認知,不符合法律對經營商品進行完整、準確告知的要求。我認為,如果外賣平臺使用「速食包」這種方式的,需要單獨去提示消費者。
  • 美團、餓了麼最怕的來了,外賣很多是速食餐包做的,趕快告訴親友
    不得不說,網際網路真的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就比如美團和餓了麼,它們兩的興起及壯大就足以證明傳統的飲食習慣已經在開始慢慢地改變。雖然美團跟餓了麼給了我們吃遍天下美食的便利。不過在它們給予我們方便的同時,也是有一些弊端的。
  • 如何判斷外賣是不是「速食包」,只需要問外賣小哥這一句話!
    隨著點外賣APP的發展,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卻也有了不好的現象,前段時間爆出一個不好的消息,自從有了外賣以後就有了一種速食包,行業的興起。說到素食吧,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以前大家都以為吃了個蓋飯都是店家炒好的菜雖然不至於乾淨,但卻很新鮮。
  • 以為廚師現炒,實際是速食包加熱 這樣的外賣你還敢吃嗎?
    目前視頻真偽還有待認定,當地食藥監部門現場檢查稱未發現過期食品原料和成品,但餓了麼、美團已經宣布第一時間將使用該品牌速食包的商家全部下線。到底有多少外賣餐廳在使用廉價速食包?如果並非現炒現賣的菜品,是否應該向消費者明示?截至記者發稿時為止,食藥監部門和外賣平臺都沒有明確說法。
  • 外賣速食包生產過程曝光!工作人員自己都不想吃…
    近日,有不少媒體報導了一則名為《揭秘廉價外賣速食包:生產過程令人作嘔》的視頻,拍攝者在安徽合肥一家大型料理包生產廠臥底一周,拍下一幕幕所謂「觸目驚心」的畫面。在視頻中,拍攝者稱這家外賣速食包生產企業存在「原料不合格」、「生產過程髒亂差」等問題,日銷40萬份,而且主要供應的是外賣商家。視頻一出,引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