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16日訊「由抑鬱症引起的軀體疼痛症狀長久以來一直沒有引起患者和醫生的足夠重視。在抑鬱患者中,疼痛性軀體症狀發病率很高。世界精神衛生聯合會的一項研究表明,69%被診斷為抑鬱的患者在就醫時的主訴症狀是不明原因的軀體症狀;確診患者中有43%承受著慢性疼痛性軀體症狀。
」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精神衛生研究所所長趙靖平教授日前在美國禮來公司和德國勃林格殷格翰公司最新抗抑鬱藥欣百達中國上市會上指出。
趙靖平教授介紹,承受著軀體疼痛的抑鬱患者平均會拖延11個月才去就診,而且平均5次就診後才能被正確診斷為抑鬱。72%的患者直到被診斷為抑鬱才認識到長期困擾他們的軀體症狀是和抑鬱症密切相關的。30%的抑鬱患者在正確的診斷之前,通常要經受5年的軀體症狀困擾。伴隨抑鬱患者最常見和最痛苦的軀體疼痛為頭痛、背痛、不明確的疼痛、胃腸道疼痛等。抑鬱的軀體疼痛使患者默默承受痛苦,對其身心健康和社會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受軀體疼痛症狀困擾的抑鬱患者平均每年喪失19個工作日,工作量會降低26%。
與此同時,目前醫學界對於抑鬱的軀體疼痛方面的診斷情況也不容樂觀。世界精神衛生聯合會的同一項研究表明,軀體疼痛症狀可能降低抑鬱的診斷率。約有73%的醫生在面對伴有疼痛症狀的患者時會擔心誤診,只有38%的醫生會想到軀體症狀是抑鬱的一個症狀。欣百達能對人腦中兩種重要的神經遞質—五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進行雙重作用,從而有效地治療抑鬱的情緒症狀和軀體症狀。五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這兩種神經遞質的失衡被認為可以導致很多臨床症狀,如抑鬱情緒(包括悲傷,絕望,無助和無用感),焦慮,疼痛等等。
(責任編輯:安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