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7成抑鬱患者有軀體疼痛症狀

2020-12-20 搜狐網

  人民網北京4月16日訊「由抑鬱症引起的軀體疼痛症狀長久以來一直沒有引起患者和醫生的足夠重視。在抑鬱患者中,疼痛性軀體症狀發病率很高。世界精神衛生聯合會的一項研究表明,69%被診斷為抑鬱的患者在就醫時的主訴症狀是不明原因的軀體症狀;確診患者中有43%承受著慢性疼痛性軀體症狀。

」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精神衛生研究所所長趙靖平教授日前在美國禮來公司和德國勃林格殷格翰公司最新抗抑鬱藥欣百達中國上市會上指出。

  趙靖平教授介紹,承受著軀體疼痛的抑鬱患者平均會拖延11個月才去就診,而且平均5次就診後才能被正確診斷為抑鬱。72%的患者直到被診斷為抑鬱才認識到長期困擾他們的軀體症狀是和抑鬱症密切相關的。30%的抑鬱患者在正確的診斷之前,通常要經受5年的軀體症狀困擾。伴隨抑鬱患者最常見和最痛苦的軀體疼痛為頭痛、背痛、不明確的疼痛、胃腸道疼痛等。抑鬱的軀體疼痛使患者默默承受痛苦,對其身心健康和社會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受軀體疼痛症狀困擾的抑鬱患者平均每年喪失19個工作日,工作量會降低26%。

  與此同時,目前醫學界對於抑鬱的軀體疼痛方面的診斷情況也不容樂觀。世界精神衛生聯合會的同一項研究表明,軀體疼痛症狀可能降低抑鬱的診斷率。約有73%的醫生在面對伴有疼痛症狀的患者時會擔心誤診,只有38%的醫生會想到軀體症狀是抑鬱的一個症狀。欣百達能對人腦中兩種重要的神經遞質—五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進行雙重作用,從而有效地治療抑鬱的情緒症狀和軀體症狀。五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這兩種神經遞質的失衡被認為可以導致很多臨床症狀,如抑鬱情緒(包括悲傷,絕望,無助和無用感),焦慮,疼痛等等。

(責任編輯:安世者)

相關焦點

  • ...患者就醫多因身體疼痛抗抑鬱新藥可同時治療情緒症狀和軀體症狀
    近八成的抑鬱患者是因為一些無緣無故的頭痛、背痛、胃腸紊亂引起的不適而就醫,這與人們通常認為的抑鬱症狀只表現為情感低落、絕望、自責等情感症狀大相逕庭。這是筆者日前從德國禮來公司和德國勃林格殷格翰公司舉行的最新抗抑鬱藥欣百達產品上市會上了解到的信息。
  • 這些表現是抑鬱症的軀體症狀!
    抑鬱症是一種具有情感症狀與軀體症狀的慢性復發性疾病。據統計,幾乎半數以上的抑鬱症病人會有疼痛性軀體症狀,事實上,可能有很大一部分抑鬱症患者通常僅以軀體症狀而在綜合性醫院消化科、心血管科、神經內科、中醫科等就診,問題在於疼痛性軀體症狀常常掩蓋了原有疾病,使臨床醫生不易及時做出抑鬱症診斷,從而造成了抑鬱症的低識別率。那麼抑鬱症有哪些常見的軀體症狀呢?
  • 抑鬱症:焦慮抑鬱會引起哪些軀體症狀?如何才能緩解它們?
    患者的自身體會是:不僅僅情緒焦慮或者說低落絕望,還伴隨著這些嚇人的軀體症狀,使得自己一度陷入在了恐病、疑病的心理當中。 很多焦慮抑鬱症患者,因為這些軀體症狀,把自己嚇得異常得焦慮。以為自己得了重大疾病一樣,從而陷入到了一種無止境的恐懼和恐慌中。
  • 抑鬱症真的會導致軀體疼痛嗎?主任帶你了解一下!
    抑鬱症一般有兩組症狀,心理症狀和軀體症狀。據調查,43%的重性抑鬱症患者有一種以上的慢性疼痛。在普通人群中,17%的慢性疼痛者患重性抑鬱症;在疼痛診所,64%的慢性疼痛者患重性抑鬱症。據報導,重度抑鬱發作患者中,伴發疼痛症狀者比無疼痛症狀者的抑鬱程度更加嚴重,疼痛明顯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患這種病的人,往往身體有疼痛感,心慌、耳鳴、腹部不適,但主要以疼痛為主要症狀。疼痛可以出現在身體的各個部位,常見的有頭疼、心前區疼、腰疼及四肢的關節疼痛等,病人常對疼痛點說不清楚。抑鬱症為什麼會導致軀體疼痛?
  • 軀體症狀障礙的治療 || 大象案例討論
    DSM-5的軀體症狀障礙的診斷標準為:1、一個或多個軀體症狀,患者為此非常痛苦,日常生活受影響;2、與症狀的嚴重程度並不相符的想法;或明顯焦慮;或花費過多時間和精力;軀體症狀障礙的幾個特點,在孩子身上也得到一定的體現。1、軀體症狀障礙患者的情緒狀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疼痛症狀。
  • 轉換型癔症:一種把心理壓力轉換為軀體症狀的失常
    (4)癔症症狀易變且多樣,不能用一般器質性疾病解釋。(5)轉換症狀:在遭遇無法解決的問題和衝突時產生不快心情,以轉化成軀體症狀方式出現。轉換型癔症診斷時除排除器質性疾病外,還須注意與其他精神障礙鑑別,如焦慮及抑鬱,特別是軀體形式障礙,軀體形式障礙患者存在各種軀體不適主訴症狀,但缺乏相應器質性病變基礎,臨床上常易與轉換型癔症相混淆。
  • Psycho Med:新研究揭示軀體症狀與大腦功能的關係
    2019年4月4日 訊 /生物谷BIOON/ --根據最近一項研究,大腦功能連接的改變可能有助於理解導致軀體症狀障礙(SSD)的神經生物學變化。SSD患者一直擔心被誤解為醫學疾病的身體症狀。該研究包括18名患有SSD的患者和20名健康對照:13名女性和5名男性,平均年齡47歲。
  • 軀體意識疼痛可能是血清素缺乏引起的
    軀體意識是一種專注於身體狀況的正念。通常,增強的軀體意識常常伴有「醫學上無法解釋的症狀」,例如頭痛,噁心便秘,皮膚發癢或關節酸痛。這種病也常與纖維肌痛,類風溼關節炎和顳下頜疾病有關。但是,尚不清楚身體意識增強的原因,這就是為什麼它經常被歸類為心理或「想像中的」問題的原因。
  • 抑鬱症竟可引發頭痛、軀體不適?疼痛原因不明更要引起重視
    頭暈頭痛都是抑鬱症常見的軀體症狀,65%的病人都會有,並且他們不會感覺到心理上的疾病。有些患者可能說自己有漂浮的感覺,或者頭痛有嚴重的緊縮感,像是腦袋被箍住一樣。  抑鬱症造成的頭痛與神經內科疾病造成的症狀有一定的區別,抑鬱的頭痛沒有規律,常為持續性、遊走性的頭痛,如果排除了顱內佔位、感染,就要考慮到這是由於抑鬱症造成的頭痛。
  • 抑鬱症的表現 抑鬱十大症狀的表現
    3、軀體或生物學症狀:抑鬱病人常有食慾減退、體重減輕、睡眠障礙、性功能低下和心境晝夜波動等生物學症狀,很常見,但並非每例都出現。  焦慮症和抑鬱症的區別  1、抑鬱症常伴有焦慮症狀:抑鬱症常伴有焦慮症狀,但抑鬱症以抑鬱為主,焦慮往往只是抑鬱症患者表現出來的一種情緒反映,同時還伴有其他情緒反映,如強迫、疑病、恐懼等。臨床中可用症狀量表進行測試,分清症狀的主次。
  • 綜合醫院抑鬱、焦慮與軀體化症狀的識別與處理(完整版)
    在臨床實踐中,有很多這樣的患者,多種不適,反覆檢查沒異常的讓醫生頭痛的患者。這些患者往往是抑鬱、焦慮或者軀體化症狀患者。抑鬱、焦慮等情緒症狀常被家屬及患者忽視或者被軀體症狀掩蓋,常常反覆就診於心血管、呼吸、耳鼻喉、消化、泌尿等科室,所以需要各科醫生提高對這些問題的識別能力。
  • 如何了解並接受自己的軀體症狀,走出失眠、焦慮、抑鬱症
    最近寫的稿子都是關於讓大家了解失眠、焦慮、抑鬱的本質,其本質就是心理的原因,從內心上接受這些病症所帶來的軀體症狀,不要害怕與恐懼,以平常心態認識到這些症狀所產生的原因,並從心理的角度完全走出來。長期保持這樣的狀態,導致身體內分泌失調,大腦神經遞質開始分泌紊亂,軀體症狀反覆出現。這時,你已經無法再靜下心來去了解認識自己的症狀,軀體症狀所帶來的痛苦折磨已經佔據了你全部的注意,這時有人再對你說讓你保持平靜,保持冷靜,這沒什麼難的,你會更加的痛苦和反感【如果你也是失眠、焦慮、抑鬱症患者,那你一定會深有感觸】。
  • 抑鬱症不只是不開心,軀體也會有反應,異常全佔,你或已經抑鬱了
    在這個快節奏且壓力大的社會中,每個人都有抑鬱的可能,特別是完美主義者和男性。很多人對抑鬱症的了解不深,認為只是不高興而已,並不是病。但其實抑鬱症不僅僅是不高興,它既有情緒方面的表現,軀體方面也會出現一些不適反應,一旦出現抑鬱的跡象,最好及時做個檢查。
  • 我國抑鬱症患者佔全球五分之一,已成國人重要的疾病負擔!
    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周脈耕等通過分析全球疾病負擔2017年數據發現,抑鬱症已成國人重要公共衛生問題:2017年我國有5636萬名抑鬱症患者,佔全球總病例的21.3%,約為五分之一,其中女性和55歲以上老年人是高危人群。
  • 抑鬱焦慮症的表現症狀 抑鬱焦慮症的表現症狀有哪些
    抑鬱焦慮症的表現症狀早期肺炎的症狀並不是單一的,需要知道的是,肺炎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而不同類型之間的症狀則會有一定的差異,當然,作為肺炎來說,一些基礎症狀還是存在的,比如常見的咳嗽等,下面就肺炎的症狀表現進行具體介紹:1、呼吸困難肺炎會導致呼吸困難,由於肺實變通氣不足
  • 走進抑鬱症患者的世界,科學抗抑鬱
    走進抑鬱症患者的世界今天我們將走進抑鬱症患者的世界,看看抑鬱症有哪些症狀,切身感受抑鬱症患者的痛苦,科學幫助抑鬱症病友走出抑鬱下面是抑鬱症患者常見幾大症狀:情緒低落 情緒低落是抑鬱症最常見的症狀之一,也是其核心症狀。患者大多數表現為情趣低落,感覺心情壓抑,提不起精神,經常哭泣,無愉快感,典型的抑鬱表情為憂傷,額頭緊鎖,雙眉呈川字形。
  • 治療青少年軀體症狀和相關疾病的最佳方案「臨床必備」
    軀體症狀及相關疾病(SSRDs)是以軀體症狀為特徵,與軀體疾病不一致並受心理因素影響的一組精神疾病。它們在兒科中很常見,根據具體情況,其患病率從13%到50%不等。在所有年齡段中,SSRD每年佔衛生保健支出的近20%。
  • 近三成青少年有抑鬱風險:孩子"不乖"可能是抑鬱
    近三成青少年據有關調查顯示,近三成青少年有抑鬱風險,抑鬱症也正在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十年前,在我們心理精神科的門診上,一天只會碰到2-3個青少年,但現在一天的門診病例有三分之一都是青少年抑鬱問題。」袁勇貴主任表示,青少年抑鬱離我們並不遙遠。
  • 焦慮、抑鬱有哪些臨床表現?
    當患者出現以上症狀時,應引起高度重視,儘快就醫,家屬應給與更多的陪伴和關心。2、抑鬱有哪些臨床表現?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臨床可見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鬱,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殺的企圖或行為,甚至發生木僵;部分患者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長者數月或數年,多數病例有反覆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症狀或轉為慢性。
  • Front Aging Neurosci:AD患者抑鬱症狀的神經解剖學基礎
    除了認知領域的漸進性損傷之外,神經精神症狀(NPS)和行為障礙也是AD患者的常見問題。在AD患者中常見四種神經精神亞症狀:精神病(妄想,幻覺和睡眠障礙),情感症狀(抑鬱和焦慮),冷漠(食慾和食慾障礙)和活動過度。大約一半的AD患者在臨床過程中至少經歷過一次抑鬱發作。核磁共振成像(MRI)被認為是確定疾病階段和評估AD進展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