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窮不能窮教育,「落榜生」農家女:我想圓我大學夢,能否破例?

2020-12-11 純兒老師

近日,教育部曝光的幾起教育事件中,包括受害人陳春秀——因被人冒名頂替而成為「落榜生」16年的高中生。該事件引發了廣大網友關注,以及山東省教育部的重視,作為責任方的山東理工大學也站出來回應了。

「落榜生」農家女的16年時光

在一些小縣城甚至農村,因為貧窮和教育落後,「靠知識改變命運」成為了他們唯一的出路。父母願意不辭辛勞就是希望孩子能夠考上大學,走出農村到大城市去,闖出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不要一輩子被困在農村裡做農耕。歷經十二年寒窗苦讀的陳春秀,等來的卻是「落榜」的結果

因為家庭貧困,沒有條件復讀。陳春秀像其他受教育水平低的孩子一樣,早早地出來從事著諸如「餐廳服務員、工廠流水線工人……」最基層的工作,現在從事著幼兒園教師。日復一日十六年過去了,因為「落榜」她一直在過著「不屬於自己的生活」。

再窮不能窮教育,堅信知識改變命運

儘管「被落榜」,但是陳春秀從未停止過自己對於學習生涯道路上前進的步伐,她參加了成人高考,通過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在2020年5月2日,陳春秀收到了曲阜師範大學錄取通知。

採訪中,陳春秀說道「就算窮吃的,也不會讓自己的孩子窮學習,對孩子的學習情況和學習質量很重視。」這十六年裡,經歷了社會的摸爬滾打,陳春秀深刻地體會到了沒有知識的儲備以及相應的學歷,可以提供給自己選擇的生活屈指可數。

不斷提升自己,不斷的學習是陳春秀一直以來的願望,她也用實際行動參加成人高考,來告訴的她的孩子知識改變命運,活到老學到老。」

「落榜生」陳春秀:我想圓我的大學夢

命運總愛給我們開玩笑,就在查詢自己被師範大學錄取的喜悅中,也得知了一個「大驚喜。」原來早在2004年,陳春秀就已經通過了普通高考被「山東理工大學」錄取了。因為一個錯誤,使得冒牌的「陳春秀」和「落榜生」陳春秀的一生就此改變,不僅僅影響了兩個人的命運,也連帶著改變了與他們相關係的所有人。

在這件事情被曝光後,陳春秀唯一的心願就是「圓大學夢」。但是作為這件事情的責任人「山東理工大學」卻因為陳春秀的年齡等原來,直接拒絕了她,並聲稱「無此先例。」

學校應該賠償並保護學生的權利,而不是簡單圓夢

首先,我們必須清楚的是,造成這件事情的主要責任人是「山東理工大學」。因為學校在審核高考錄取學生時的不嚴謹,直接導致了悲劇的發生。十六年的光陰,如果沒有冒名頂替的發生,陳春秀該會為自己描繪出怎麼樣的人生風景呢?不一定很美,但是在獲得了大學的教育和學歷後,一定過著比這十六年來所經歷的苦難少。

學校先是以果斷的態度回絕,後又表示積極協調,幫助陳春秀圓夢。難道學校不能為自己的錯誤開此先例嗎?何樂而不為呢?

不管能否破例圓夢,都要從根源去解決問題

問題還是沒有解決,錯誤並不在陳春秀,也不是在於幫助她圓夢就能解決。而是需要學校對於自身的錯誤進行表態以及對於該「落榜生」真誠的道歉和相應的賠償。涉事的冒名頂替者以及不合法的中介都需要嚴抓、嚴管、嚴懲。

學校對於學生身份以及相關信息的核對也需要一套完整的體系和系統。這些都是需要不斷的完善的。每一件事情的背後,我們要儘可能地從根源去解決問題。該出臺的政策和法律法規不能少,需要的相關部門也要到位。人生沒有這麼多個十六年,對於諸如「冒名頂替」等教育事件,我們應該去去重視去減少避免再發生的可能。

最後,對於「落榜生」陳春秀對自己的學習道路以及對孩子學習的重視態度,都值得我們去學習。相信知識改變命運,活到老學到老。學習與年齡並沒有關係,或許會因為年齡的增加而接受能力變弱,但是只要願意去學,去行動,一定都會有所收穫。

對於「落榜生」陳春秀事件,你又有什麼看法呢?歡迎評論區一起交流哦~

相關焦點

  • 種田文推薦:穿越成農家女,家窮不要緊,我有空間在手!
    種田文推薦:穿越成農家女,家窮不要緊,我有空間在手!大家好,非常感謝小可愛們在百忙之中點開小編的這篇文章,小編真的是榮幸之至。小編每天都給大家分享精彩的小說,希望大家都能喜歡。今天小編推薦:種田文推薦:穿越成農家女,家窮不要緊,我有空間在手!穿越之終歸田園簡介:現代女子帶著空間,穿越成農家女。家窮不要緊,我有空間在手;孤兒不要緊,我有妹控二哥一枚;五皇子看上不要緊,我有男主一隻。看我如何賣花致富。大棚蔬菜,連鎖酒店,花魁青樓,服裝設計,親情愛情,一樣也不能少。
  • [北極行記]一座城教會我的事 之 (5):再窮不能窮教育
  • 任正非:中美貿易戰根源在教育,再窮不能窮教育
    國家的未來就是教育,一個國家強大的硬設施固然重要,但靈魂在於文化、在於哲學、在於教育,沒有這層軟的土壤,任何莊稼不能生長。如果不從農村的基礎教育抓起,沒有從一層層的基礎教育抓起,我們國家就不可能在世界這個地方競爭。2、「再窮不能窮老師」和「再窮不能窮未來」是一個道理。
  • 陝西貧困縣建立「豪華」學校:投資達7.1億元,再窮不能窮教育
    著名童話書《小王子》裡面有這麼一段話,說的是大人對美麗的認知,說大人不能理解一座有著天藍色牆壁,紅色屋頂的房子有多好看,卻能感覺到一座五百萬建造的房子有多麼豪華。這一規律也適合社會中的很多現象,就像今天要說的這所中學,我說學校裡面有4層噴泉,這噴泉是削掉一部分真山建造的,可能你看不出這有多麼豪華,但我如果說這座噴泉花費了200多萬才建造成功,相信你能馬上理解。
  • 一雙1299的童鞋引起家庭戰爭,媽媽:再窮不能窮孩子,我錯了嗎?
    作為寶媽,雖對這些沒有很深的研究,但是我也知道,一雙名牌鞋都在千元以上,一身阿迪耐克可能要趕上許多家庭一個月的花銷,怎麼可能會是爛大街呢?雖然現在家庭生活普遍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普通家庭還是佔大多數啊。然而在現實中的校園中,阿迪耐克確實幾乎爛大街了。
  • 被頂替上大學,窮苦農家女背後故事令人感動
    被頂替學籍的農家女,家裡真的窮,就當時的情況而言,是一點指望都沒有的那種窮。不過村子裡的人貧富差距不大,當周圍的人都窮的時候,你也就感覺不出來多苦來。有了對比後 ,窮對孩子來說打擊是巨大的,小學大多在村裡上,家家吃的都是饅頭夾鹹菜,但上了中學就不一樣了,你要去鎮上或縣裡去上學,別人買各種小零食時,你只能繼續低頭啃鹹菜。
  • 任正非專訪全文:再窮不能窮老師,再窮也要對未來投資
    任正非的父母都是鄉村教師,卻從小叮囑他「今生今世不準當老師」,任正非沒有走上教師的道路,但他對於教育的觀點依然令人振聾發聵。任正非說,「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再窮也不能窮老師,再窮也要對未來投資。如果我們的教育像日本、北歐、德國一樣,我們國家還擔心什麼和美國競爭的問題。
  • 再窮不能窮教育?一半同學出國遊學,我家孩子也得去
    「我也很心疼孩子,但是我對學習這件事一點不敢怠慢,多花點錢沒問題,但是別人家孩子有的,我家孩子也要有」。無獨有偶,據杭州當地媒體報導,一名六年級小學生參加了學校組織的英國遊學活動,這是他第一次出國。家長表示這次是「被逼急了」,「現在才知道,兒子小學6年,全班竟然只有他一個人沒出過國。」
  • 貧困縣7.1億建造豪華中學,只因「再窮不能窮教育」?
    有句話說,「再窮不能窮教育」,或許陝西省商洛市鎮安縣政府就是這麼想的,所以哪怕剛剛摘掉貧困縣帽子不到一年,他們就咬牙拿出了7.1億的巨款造出了一座豪華中學。有人根據鎮安縣上年財政給他們算了一筆帳:2019年地方財政收入不過1.78億元,即使每年償還5000萬元欠款也要12年之久。
  • 你偷的不是我的教育,是我的一生
    弗洛伊德曾經說過:「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誤,全盤皆輸,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還不如弈棋,不可能再來一局,也不能悔棋。」她本可以好好照顧自己的未來,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但上帝不公平,命運捉弄她,所以她沒能實現她上大學的夢想。
  • 7.1 億建校,再窮不能窮教育,所以,噴泉的作用是什麼?
    圖片只是參考不是說沒有正規學校讀書,而是小學那時候人多,而教室又不夠大家分,那麼一至三年級就只能在祠堂先讀著,後面再轉去學校繼續學業到後面村裡被列為扶貧對象,選地修建新學校,那是已經差不多是要多大學的年紀了,只是一個小學,留守兒童其實也沒那麼多了,學校也就建的比較普通了,足夠的教室以及體育設施足以!當然,更多的是沒有那麼多錢來支持一般學校建漂亮點甚般不會受太大質疑,畢竟「再窮不能窮教育」。當然這句口號是個人都能說,可那些看起來就是很多餘的建築,真的很有必要嗎?
  • 貧困縣建「豪華」學校,再窮不能窮教育,但教育也該腳踏實地
    雖然小編不知道清華是什麼樣子,但是確實很多大學的環境是比不上這所學校的環境的,很多大學宿舍甚至可以用「破舊」來形容。的確,雖說「再窮不能窮教育」,把學校裝扮得漂亮點也無可厚非,但不得不說這件事情也反映出一些問題。教育應該腳踏實地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外在環境只要能夠保證學生和教師的基本生活需要就可以了,如果過分在環境上下功夫往往會得不償失。試想,一所學校的領導整天都在想著怎麼把學校建得更豪華,那麼在思考教學方面事情的時間是不是會相應地減少?
  • 看了鎮安中學,才知道什麼叫豪華中學,這就是再窮不能窮教育嗎?
    我們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家孩子,從小學到大學,都上名校、讀好班,最好是學校硬體設施也是最一流的那種。理想很豐滿,現實卻骨感。國內絕大多中小學,乃至不少大學,硬體設施卻很一般。在一些偏遠貧困山區,一所學校就只有幾間教室,無運動設施,無配套服務,甚至很多學校連圍牆都沒有,可用簡陋來形容的中小學,一抓一大把。我們這一輩人,很多都是在這樣的學校成長的。
  • 穿越:現代女帶著空間穿成農家女,家窮不要緊,看她如何花樣致富
    穿越:現代女帶著空間穿成農家女,家窮不要緊,看她如何花樣致富大家好,今天小編又來給大家推書了,今天小編特地精選了四本好看小說的送給大家,其中第1本:《穿越之終歸田園》說的是現代女帶著空間穿成農家女,家窮不要緊
  • 「要提高老師待遇,再窮不能窮教師!」任正非為何對教師念念不忘
    要提高老師待遇,再窮不能窮教師,要讓優秀的人才願意去當老師,讓優秀的孩子願意學師範,這樣就可以實現「用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任正非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人?看下圖:再看看馬雲怎麼評價:馬雲說,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企業界的低調是出了奇的,尤其在媒體們都在關注阿里巴巴上市的那段時間,低調的他似乎已經被大眾遺忘,儘管華為的盛名婦孺皆知。但低調並不代表低能,如果說我馬雲是位成功的企業家,那毋庸置疑,任正非就是位偉大的企業家;如果說我馬雲是位偉大的企業家,那毋庸置疑,任正非就是比馬雲更偉大的企業家。
  • 任正非說,再窮不能窮老師。你怎麼看?
    他在接受央視《面對面》採訪時,沒有過多地談華為,也沒有說華為受打壓多麼的難,說得最多的是教育。反覆強調基礎教育的重要性,多次說應該提高教師待遇,尤其是鄉村教師。說了一句令無數教師感動的話:再窮不能窮教師。是呀,一個國家的希望是在於教育,教育搞好了怎麼可能不強大?只有優秀教師才能培養出優秀學生。如果我們也像發達國家一樣重視教育,超過他們是遲早的事。重視教育從哪些方面入手呢?
  • ...扶貧好政策圓了我孩子的大學夢丨黎平縣尚重鎮西迷村村民楊再深
    我叫楊再深,是黎平縣尚重鎮西迷村貧困戶,今年55歲,侗族人,我的祖祖輩輩都生活在大山深處的西迷侗寨,年年重複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因為家裡有四個在校生,教育負擔重,因學致貧。2014年,經本人申請,通過村鎮的精準識別,我們家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 熱評丨「再窮不能窮教育」背不動7.1億元的鍋
    樂見地方把錢花在教育上,再窮不能窮教育。但近來媒體報導,陝西鎮安縣花7.1億元修豪華中學,這樣的大手筆卻很難讓人「樂」得起來,這錢雖然花在教育和學校上,卻讓人覺得困惑和彆扭。當地年財政收入才1.78億元,作為深度貧困縣剛脫貧摘帽,7.1億元的投入讓當地背上了巨額債務。改善山區教育條件當然好,但一些與教學無關的豪華設施,削平真山建假山,修建瀑布群、帶豪華包間的食堂,似乎毫無必要。
  • 笨鳥先飛莫脫節,再窮不能窮教育
    農村是最缺教育的地方,家家戶戶不怎麼重視教育,都是相互模仿,他反映的是農村整體教育水平,以前掃除文盲教育在農村展開,為了發展國民經濟,落後的文化必須得到整治。說實話那個時候文化真的很落後,別說文化落後,什麼都很落後,看戲、聽戲、廣播、電視、收音機、報紙、書、自行車,記得車子在小的時候還不是機動的,那時候速度、載重都跟不上,但卻是很稀罕,那個時候的貧窮是無法想像的,餓死的餓死,凍死的凍死,吃穿住行樣樣沒法保障,基礎設施落後 ,窮的真的叮噹響,簡直活成了野生動物---最原始的生存。
  • 再窮不能窮教育,不是舉債建豪華校園的藉口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原本,作為剛摘帽的深度貧困縣,堅持優先發展教育,對教育捨得投入,是值得稱道的一件事。早在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就在《關於加快中西部教育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提出,各地要根據人口變化趨勢和城鎮化建設規劃,合理布局普通高中。當地新建鎮安中學的一個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城區學位不足問題,大力改善山區教育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