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曝光的幾起教育事件中,包括受害人陳春秀——因被人冒名頂替而成為「落榜生」16年的高中生。該事件引發了廣大網友關注,以及山東省教育部的重視,作為責任方的山東理工大學也站出來回應了。
「落榜生」農家女的16年時光
在一些小縣城甚至農村,因為貧窮和教育落後,「靠知識改變命運」成為了他們唯一的出路。父母願意不辭辛勞就是希望孩子能夠考上大學,走出農村到大城市去,闖出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不要一輩子被困在農村裡做農耕。歷經十二年寒窗苦讀的陳春秀,等來的卻是「落榜」的結果。
因為家庭貧困,沒有條件復讀。陳春秀像其他受教育水平低的孩子一樣,早早地出來從事著諸如「餐廳服務員、工廠流水線工人……」最基層的工作,現在從事著幼兒園教師。日復一日十六年過去了,因為「落榜」她一直在過著「不屬於自己的生活」。
再窮不能窮教育,堅信知識改變命運
儘管「被落榜」,但是陳春秀從未停止過自己對於學習生涯道路上前進的步伐,她參加了成人高考,通過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在2020年5月2日,陳春秀收到了曲阜師範大學錄取通知。
採訪中,陳春秀說道「就算窮吃的,也不會讓自己的孩子窮學習,對孩子的學習情況和學習質量很重視。」這十六年裡,經歷了社會的摸爬滾打,陳春秀深刻地體會到了沒有知識的儲備以及相應的學歷,可以提供給自己選擇的生活屈指可數。
不斷提升自己,不斷的學習是陳春秀一直以來的願望,她也用實際行動參加成人高考,來告訴的她的孩子「知識改變命運,活到老學到老。」
「落榜生」陳春秀:我想圓我的大學夢
命運總愛給我們開玩笑,就在查詢自己被師範大學錄取的喜悅中,也得知了一個「大驚喜。」原來早在2004年,陳春秀就已經通過了普通高考被「山東理工大學」錄取了。因為一個錯誤,使得冒牌的「陳春秀」和「落榜生」陳春秀的一生就此改變,不僅僅影響了兩個人的命運,也連帶著改變了與他們相關係的所有人。
在這件事情被曝光後,陳春秀唯一的心願就是「圓大學夢」。但是作為這件事情的責任人「山東理工大學」卻因為陳春秀的年齡等原來,直接拒絕了她,並聲稱「無此先例。」
學校應該賠償並保護學生的權利,而不是簡單圓夢
首先,我們必須清楚的是,造成這件事情的主要責任人是「山東理工大學」。因為學校在審核高考錄取學生時的不嚴謹,直接導致了悲劇的發生。十六年的光陰,如果沒有冒名頂替的發生,陳春秀該會為自己描繪出怎麼樣的人生風景呢?不一定很美,但是在獲得了大學的教育和學歷後,一定過著比這十六年來所經歷的苦難少。
學校先是以果斷的態度回絕,後又表示積極協調,幫助陳春秀圓夢。難道學校不能為自己的錯誤開此先例嗎?何樂而不為呢?
不管能否破例圓夢,都要從根源去解決問題
問題還是沒有解決,錯誤並不在陳春秀,也不是在於幫助她圓夢就能解決。而是需要學校對於自身的錯誤進行表態以及對於該「落榜生」真誠的道歉和相應的賠償。涉事的冒名頂替者以及不合法的中介都需要嚴抓、嚴管、嚴懲。
學校對於學生身份以及相關信息的核對也需要一套完整的體系和系統。這些都是需要不斷的完善的。每一件事情的背後,我們要儘可能地從根源去解決問題。該出臺的政策和法律法規不能少,需要的相關部門也要到位。人生沒有這麼多個十六年,對於諸如「冒名頂替」等教育事件,我們應該去去重視去減少避免再發生的可能。
最後,對於「落榜生」陳春秀對自己的學習道路以及對孩子學習的重視態度,都值得我們去學習。相信知識改變命運,活到老學到老。學習與年齡並沒有關係,或許會因為年齡的增加而接受能力變弱,但是只要願意去學,去行動,一定都會有所收穫。
對於「落榜生」陳春秀事件,你又有什麼看法呢?歡迎評論區一起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