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又到了新人扎堆結婚的季節了。
結婚,本來是人生一大喜事,可因為沒有足夠的彩禮錢,不少準備步入婚姻殿堂的青年最終不得不分手。彩禮是一項傳統民俗,可是近年來部分地方的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的「天價彩禮」已經漸漸失去了它的本來意義。有媒體報導,不少地區由於彩禮過重,不少大齡男青年娶不起媳婦。即使娶了,許多家庭一人結婚,全家負債,從而出現嚴重返貧現象,嚴重影響了家庭和睦幸福與社會穩定和諧。
那麼,煙臺目前的彩禮是什麼情況?大家又對此有什麼看法呢?記者近日對100名市民進行了採訪和調研,煙臺的彩禮錢一般在1萬至6萬,而寓意「三家一起發」的3.18萬則是普遍數字,也有不少年輕人認為彩禮多少都無所謂,只要兩個人感情好就行了。
如此看來,煙臺姑娘,還是可以娶得起的。
部分農村訂婚,起步價30萬
「心情真的很鬱悶,談了五年的戀愛,最終還是輸在了彩禮錢上。難道結個婚真就這麼困難,我就註定要單身一輩子麼?」上面這段文字,是記者的菏澤好友李一天昨天在微信朋友圈發出的,記者隨即回復詢問當地的彩禮錢是多少,而得到的答案確實讓記者驚了一把。10萬?15萬?都不是,答案是30萬,可以稱得上是「天價彩禮」了。
李一天是一名90後小夥子,當兵退伍後回了菏澤農村老家,在當地縣裡找了一份工作,閒來的時候就幫家裡種種地。「我和我女友從小就認識,在部隊裡就談戀愛了,現在算算有五年了,我以為我們會掙脫彩禮的束縛,沒想到最後還是敗在這上面了。」李一天說,自己的父母為了讓他能體面地將媳婦迎進門,去年還專門把家裡的兩層樓瓦房推倒,拿出家底後又東拼西借一共花了20多萬元,蓋了個三層小樓。「新房眼看著蓋好了,原本想商量下我女友家裡少要點彩禮錢,可是她們家就是不鬆口,要我們家拿出30萬,我是真的拿不出來,估計我倆是沒戲了。」
記者了解到,近幾年全國「天價彩禮」現象已非常普遍,尤其在農村。據媒體報導,在甘肅平涼,彩禮錢從5萬到20萬不等;河南淅川部分農村訂婚起步價30萬元。一些地方既要「一動不動」(即小汽車加房子),還要「萬紫千紅一片綠」(即:10000張5元鈔,1000張100元鈔,外加若干張50元鈔)
攀比和面子作祟,貧窮是主因
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多位全國人大代表表示,提及當前中國年輕人的婚戀成本,輿論聚焦的多是城裡年輕人面對高房價的「望樓興嘆」。實際上,面對「天價彩禮」,農村青年的婚戀壓力一點也不輕。
「相比於我結婚時彩禮的3萬元,這幾年農村的彩禮數額變化很大,少則十來萬多則幾十萬元。」全國人大代表、「最美孕婦」彭偉平來自皖北宿州市靈璧縣高樓鎮高莊村,她認為,當今農村彩禮水漲船高,攀比之風盛行,面子問題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在送彩禮上太過吝嗇或者送不起彩禮,一般被認為是家裡太窮或者父母處事太小氣。
全國人大代表、宿州市農科院研究員楊傑分析,在農村不少生養了女兒的家庭,希望從彩禮中收回養育女兒的成本,以後養老有保障,「還有的希望存下這筆錢,以後給兒子結婚用,這也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彭壽更一針見血地指出,農村出現的「天價彩禮」,說到底還是有些地方太過貧窮的結果。
煙臺彩禮錢不多,3.18萬為普遍數字
看了各地的「天價彩禮」,令人著實捏了一把冷汗。那麼,煙臺的彩禮一般是多少,煙臺的男子又是否能娶上媳婦呢?
記者通過對100位煙臺市裡及周邊縣市區及農村剛結婚或準備結婚的市民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彩禮錢為1萬至6萬的較多,佔據了90%以上,而寓意「三家一起發」的3.18萬則為普遍的彩禮數字,也有幾位家庭條件不錯的給到8.8萬、10.1萬甚至更多。
28歲的曲小霜是去年結婚的,夫妻兩人都是蓬萊的,當時男方去女方家定親時就給了三萬一千八百元。「我們那邊結婚給三萬一千八的屬於正常的,也有家庭條件不是太好的給一萬零一,其實彩禮嘛,就是個形式,當時我婆婆將彩禮錢給了我媽,我媽直接又給我們小夫妻。」曲小霜說。
曲小霜告訴記者,煙臺的彩禮錢並不是太多,但是她身邊有好幾個山西、河南在煙臺工作的朋友都因為彩禮錢的事情分過手。「我的一個挺好的河南姐們,和煙臺一個小夥處對象,最後都要談婚論嫁了,卻因為女方的父母要20萬的彩禮錢最終分了手,男方就覺得煙臺的彩禮錢根本沒有那麼多,認為要那麼多就是賣女兒,最後就因為這個彩禮錢沒有一個好結局。」
除了彩禮錢,調查結果顯示,煙臺人想要結婚,房子是標配,只要有房,無論全款還是貸款,一切都好商量。此外,煙臺還有給「三金「的習俗,大部分人表示給不給都不在意。
也就是說,煙臺姑娘,較外地的「天價彩禮」來說,還是娶得起的。
只要兩人感情好,彩禮多少無所謂
「我們都是二十一世紀的人了,什麼彩禮不彩禮的,兩個人感情好就行了。」在調查中,也有部分年輕人表示,彩禮雖然是一項傳統民俗,但是現在並不應該刻意追求,也就是說對方如果家庭條件不錯就可以多給,家庭條件不好也可以不給,不需要強求,畢竟日子是兩個人共同經營的,不是單靠彩禮錢的。
打算今年8月結婚的煙臺白領楊苗苗告訴記者,自己和男友從來就沒商量過彩禮錢的事情,雙方父母也從未討論過。「我倆是認為真沒有必要專門去討論彩禮錢,我們這代孩子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要來要去的也沒什麼意思,別再因為個彩禮錢弄得兩家不高興,所以我覺得是沒必要張口要,只要兩個人感情好,比什麼都重要。」楊苗苗說。
當然,接受調查的煙臺市民幾乎都是80、90後,大家思想還是比較開放,再加上煙臺經濟和某些地方相比還算富裕,所以父母並不指望彩禮錢而發家致富。(記者 安益 攝影報導)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5-692298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