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不要彩禮的姑娘,我想起的第一個人是《裸婚時代》中的童佳倩。為了和劉易陽結婚,沒有彩禮、沒有婚房、沒有車子,她還是開開心心把自己嫁了。
離婚時劉易陽說,「8年戀愛,1年婚姻,愛情最終敗給了細節。」裸婚的童佳倩,不要彩禮的童佳倩,離開婆家時除了女兒什麼也沒帶走。
曾經,我就是那個不要彩禮的姑娘。結婚的時候婆婆就給了一萬塊,讓我買兩件新衣服。那一萬塊,我花兩千多給前夫買了西裝,花五百多給他買了皮鞋,花三千多拍了婚紗照,結婚的戒指還花了六十塊。
我的婚姻敗了,敗了好幾年了。
以自己過來人的身份,我想告訴所有女子,結婚的時候必須要彩禮。彩禮的數字不需要太大,但是那個數字必須足以讓婆家肉疼才可以。三萬五萬,不痛不癢,即使你倆有一天離婚了,人家還有錢給兒子另娶一房媳婦。只有彩禮錢讓他們覺得「疼」了,才不會在婚後的日子看輕你。畢竟,你是花了很多「錢」買來的,沒了你,他們再也支付不起額外的彩禮錢了。
現實生活中,有多少善良與體貼的姑娘,為了體諒男友家條件不好,彩禮只是象徵性地要了一點點。其實,有時是姑娘們自己多心了,就算人家給兒子準備了一百萬結婚用,也不可能告訴你的。反倒是你自己,好心好意為人家著想,然後給自己挖了一個坑。
當你把彩禮的價格說得很低時,他們會以為你上趕子非要嫁給人家兒子,不會領你的情,反而認為自己的兒子有本事。姑娘們,別傻了。
關於彩禮的問題,價格多少必須讓婆家先說個數字,主動說數字的那一方是被動的。如果由女方家提的話,多少沒法平衡,根據婆家給的數字再修改女方更不容易吃虧。
身邊有位朋友因為無意中看到婆婆發的朋友圈,原定的婚禮取消了。她就屬於那種太過好心的人,以為男友家條件不好,他的父母又沒有退休金,彩禮只要了兩萬。她根本不知道,十幾年前公婆就是做生意的,雖然沒有穩定的退休金,存款一點都不少。
有一次她看男友的手機,發現未來婆婆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還是我兒子有能耐,找的媳婦只要兩萬彩禮,都學學吧。」從這句話裡,她覺得婆婆對她一點尊重都沒有,完全無視她的好心,她的兩萬彩禮成了她炫耀的笑話。這樣的婆婆,將來在一起也會矛盾重重。
我跟她說,這婚不結就對了。
我離婚的時候,除了幾萬塊的外債什麼也沒帶走。也許這段婚姻的結局,在一萬塊彩禮中早就註定了。
女人不該指著彩禮發家,但是彩禮也是必須要有的。多或少,一看當地的彩禮水平,二看男方家的經濟水平。如果對方把彩禮從八萬降到六萬,六萬降到三萬,那你最後可能連兩萬也拿不到。這樣的婚姻,有幸福嗎?
很多事情不是錢的問題,而是錢的背後所透露出的本質。公婆對兒媳必須是尊重的,男友對你必須是疼愛、寵愛的,能夠在婚後將小家與大家畫一條明確的界限,這樣的婚姻才有可能幸福。
不要彩禮不是善良,不是體諒,不是好心,而是先讓自己失了地位、沒了尊嚴。不要彩禮不意味著嫁給了愛情,一個真正愛你的男人,一定不會讓你在彩禮的問題上有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