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計程車司機》
本片於2017年韓國票房8971萬,位列年度票房榜首,豆瓣評分9.1分。影片以1908年光州事件作為背景,講述司機金四福和德國記者皮特的故事。光州事件爆發後,德國記者皮特為揭露韓國政府的殘暴鎮壓行徑,冒險飛至漢城,以十萬美金的報酬吸引窮困的漢城司機金四福載他前往光州。金四福起初是一個不關心時局的小市民,只想賺錢撫養女兒。後來在光州目睹了政府軍鎮壓普通人所做出的殘忍的行徑後卻控制媒體,宣揚群眾反動欺騙國民這一行為,為了將真相向大眾揭露、保護像自己一樣的普通人,金四福在激烈思想鬥爭後改變了自己,拼命將皮特送出光州。
這部影片並不宣揚偉人式的救國,而是彰顯了小人物的光輝:我們都是普通人,但是為了國家,為了家人,我們會由弱變強,戰無不勝!
2.《素媛》
本片為2013年觀影人次近280萬人次的一部催淚治癒系影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豆瓣評分高達9.2。電影講述的是在一個下雨天,一個未成年少女在上學的路途中遭受性侵,心理和身體受到了致命打擊。後來在父母、同學和社會人士的共同安慰下,通過不斷的努力、細緻的照顧,最終慢慢使得小女孩重新癒合,走出心理陰影。
影片並未著重於罪犯手段的殘忍和人性的泯滅,而是側重於講述在災難發生後,父母對於開導女兒走出困境所做出的一系列努力,充斥於劇情的不是滿滿的譴責和仇恨,更多的是暖心和關懷。生命中除了陰暗的雨天,還有溫馨的陽光。影片播出後,韓國社會反響巨大,激起了全社會對於未成年身心健康的關懷的浪潮。
3.《熔爐》
電影於2011年上映,這是一部震驚韓國的血淚之作。對於這部影片談票房和評分已經沒有絲毫意義,因為他對於韓國的影響是空前的,影片的問世直接推動了韓國的法制化進程。和《素媛》不同,這部影片直擊觀者心靈,敢於撕開社會的遮羞布,揭露社會罪惡、司法系統腐朽醜陋的面孔,血淋淋呈現在大眾面前的是多麼赤裸的現實,看完電影後才發現,我們所置身的社會是多麼的骯髒和不堪!
影片暴露的是自從2000年長達五年的光州一所聾啞人學校中發生的暴力虐待和性侵事件,不僅教輔員和校長的所作所為殘忍無情,案件進入審判程序中,「前官禮遇」等潛規則體現司法體系的腐朽以及罪犯的逍遙法外更是讓人痛失所望。
電影播出後,因為其產生的轟動效應,韓國掀起了一系列的立法運動,涉事案件被重新審理,涉案人員被重新起訴,立法院為保障未成年人和殘障人士權益,通過了《性 暴力犯罪處罰特別法部分修訂法律案》,加重了對於此類違法犯罪的處罰。一部電影影響一個國家,改變一個社會在此前難以想像,而在韓國居然真正發生。影片的灰藍色調使得全片都浸潤在悲傷的氛圍之中,讓社會大眾接受著靈魂的拷問,陷入反思。
4.《辯護人》
本片是2014年首部突破千萬觀影人次,也是韓國歷史上第9部人次突破千萬的真實事件改編電影,也是小編最喜歡的韓國電影。電影以韓國前總統盧武鉉曾擔任「釜林事件」辯護律師的故事為原型,講述了一個沒有學歷和背景的稅務律師宋佑碩為了賺錢改變命運對其他事情毫不關心,後來由於曾受恩惠的飯店大嬸的兒子因參加讀書會而被控訴為左翼分子遭受喪失人權的迫害,走上了為自由民主奔走的律師道路。影片播出僅僅兩個月後,輿論法院當局主動重審案件,最後宣布涉案人員全部無罪釋放。
宋佑碩作為一個毫不起眼的匹夫,但是卻演繹了匹夫救國的偉大劇目。歷史發展進程中,國家法治可以暫時不健全,但是對於人權的保障和自由、民主的嚮往必將是一代一代國民為之拋頭顱、灑熱血的奮鬥理想。國家法治的先行者,縱然深陷囹圄,也請相信,司法公正終將到來,法治道路終將平坦!
《計程車司機》和《辯護人》兩部電影由我最愛的韓國影帝宋康昊主演,詮釋了平凡人物的偉大功勳,宋大叔的每部影片都是經典,強烈推薦!
這四部感動韓國的絕佳影片,以真實事件改編,敢於揭露社會陰暗,鞭笞罪惡人性。在韓國影視界,諸如此類對於韓國社會造成重大影響的作品燦若星河,讓我一改對於韓國肥皂劇的陳舊觀念。作品直擊社會的黑暗面,拷問人性的最深處,就這一方面而言,使得我對於大韓民族肅然起敬。
社會的黑暗,正如人性中最糜爛的一部分,時不時地會散發惡臭,但是要想健康地活著,必將這腐朽的爛肉曝露在陽光下消滅,我們不會因為畏懼痛苦而停下,所渴求的也即是影片《熔爐》中一句臺詞所述:「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喜歡小編作品的可以分享,支持一下小編哦,小編會堅持自主創作有態度的高質量作品,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