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7日,北京——在剛剛結束的春節假期裡,由馮小剛執導的央視馬年春晚,引發了諸多的熱議。這些熱議許多都源自於對節目的創新,同樣,在今年節目收視評估實踐上,央視馬年春晚也進行了創新。與往年只與傳統研究公司合作不同,央視在今年首次引進專注於網際網路廣告大數據的第三方廣告技術公司秒針系統,在原有電視直播的基礎上,增加網絡同步直播收視監測,並首次啟用「全媒體收視率」這一全新指標,對春晚全媒體收視傳播效果進行監測評估,此舉將是電視節目收視評估史上的新裡程碑。
網際網路時代,受眾對於節目多渠道的收視需求日趨增長,驅使節目內容的主要輸出方傳統電視臺更想全面監測節目在多渠道的收視情況,反映節目真實的傳播價值,改變現今以節目內容版權輸出為主的交易模式,從而反哺節目的再次製作。
但是全媒體測量中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在跨屏、跨終端之間找到打通的衡量指標。本屆央視春晚全媒體測量, 把傳統電視衡量收視的主要指標 「收視時長」引入到網際網路視頻收視的評估,突破網際網路以往主要以曝光量(PV)和獨立訪客量(UV)為指標,也突破了網際網路節目內容目前指數化(Index)評估模式,從而打通了節目內容在傳統電視和網際網路不同播出終端的收視評估體系。全媒體收視率評估體系的建立,實現了節目全媒體的傳播影響力和營銷價值的統一評估。
通過全媒體收視監測的數據顯示,2014年央視春晚直播的全媒體收視率達33.15%,其中電視收視率為30.98%,網際網路收視率達2.17%(網絡直播收視率是指平均每分鐘通過網際網路收看某節目視頻直播的網民佔全國觀眾的百分比),網際網路方面,網絡視頻直播累計觀看人數達1.1億人,最高同時在線人數達1625萬人,網民總收視時長為1.215億小時,人均收看時長為66分鐘。
傳統電視收視率是在確定的市場,通過統計抽樣後的樣本戶來推及所有電視用戶的收視行為。而網際網路收視率是通過網際網路全流量的數據監測和實時分析得出,因為沒有預先設定分析範圍,從而會得到更加全面的發現與洞察。例如通過秒針系統監測的馬年春晚網際網路收視發現:美國華人通過網絡直播看央視春晚的人數最多,佔海外總收視人數的33%,其次為日本和加拿大,分別佔12%和9%。
當然實現節目內容網際網路全流量的監測,首先需要對全網用戶行為有足夠的覆蓋率,其次可以對網際網路全流量數據進行實時數據挖掘並產生實時數據結果。目前市場上已經能同時做到這兩點的網際網路技術公司鳳毛麟角。秒針系統是目前中國市場上最大的大數據廣告技術供應商,特別是在網際網路廣告監測領域,佔有超過70%的市場份額,從2008年開始為超過200家國際500強企業和國內一流品牌企業提供網際網路廣告監測服務,已經累積覆蓋了近5億網際網路用戶行為數據,日均處理數據超過3TB,每三天的數據量相當於一個美國國會圖書館。
秒針系統CEO祝偉表示:「能夠成為中央電視臺的合作夥伴,我們感到非常榮幸。央視作為國家電視臺,一直是中國電視行業節目創新和收視評估體系創新的引領者。我希望秒針未來能用更領先、更科學的技術手段,通過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幫助更多媒體更好地評估自身節目的輸出價值,提供最客觀、最準確的數據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