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中院依法審理全國首例利用網際網路侵害隱私權民事公益訴訟案

2021-01-11 澎湃新聞
保定中院依法審理全國首例利用網際網路侵害隱私權民事公益訴訟案

2020-12-03 13: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0年12月3日,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不公開開庭審理了保定市人民檢察院訴被告張某東等65人利用網際網路侵害隱私權公益訴訟案,當庭判決被告張某東等人卸載並終止使用涉案侵權軟體;停止售賣涉案侵權軟體的行為,並消除售賣行為造成的影響;清除、刪除利用涉案侵權軟體獲取的視頻、圖片等信息、數據,停止一切使用上述信息、數據的行為,並消除保存、使用行為造成的影響;在國家級媒體公開賠禮道歉。該案系全國首例利用網際網路侵害隱私權民事公益訴訟案。

經審理查明:2016年9、10月份,被告廖某星利用E語言程序編寫製成「天巡」軟體,該軟體具有破解、侵入監控設備進行偷窺等功能,通過網絡掃描埠、登錄監控設備並調用監控設備圖片。廖某星使用該軟體破解、侵入他人攝像頭並將軟體掛在網上供他人下載使用。2017年4、5月份,廖某星將「天巡」軟體出售給被告陳某進,並將軟體原始碼提供給陳某進。陳某進使用該軟體破解、侵入他人攝像頭,後將軟體更名為「scavengers這麼簡單」(Scavengers英文翻譯為「拾荒者」)。2018年陳某進將軟體出售給被告張某東,並將軟體原始碼提供給張某東使用。張某東取得軟體後,主動聯繫被告劉某為軟體加裝收費系統,以便出售軟體使用時長(使用卡密)獲取利益。劉某將「拾荒者」軟體原始碼複製到其收費系統代碼裡,並把張某東QQ號寫在軟體界面右下角,對軟體進行包裝升級。2018年8月,張某東組建「雲視通有看頭交流群」QQ群售賣經劉某包裝升級的「拾荒者」軟體使用權,並組建「拾荒者售後」QQ群為購買者提供售後服務。張某東在群內指導、幫助購買者使用該軟體,劉某在群內負責維護該軟體的正常運行。張某東製作並交付給他人使用的軟體卡密共計235個,其自行使用軟體掃描破解IP攝像頭、猜解雲視通ID共計342個。劉某也使用軟體破解、侵入過他人攝像頭。經鑑定,「拾荒者」軟體具有掃描IP攝像頭並利用漏洞獲取IP攝像頭用戶名和密碼並登陸預覽攝像頭畫面的功能;具有對「安格華」、「雲視通」、「有看頭」三款攝像頭進行弱口令猜解,並調用對應程序進行畫面預覽的功能。被告林某等61人先後購買「拾荒者」軟體卡密並使用軟體對他人攝像頭進行破解、侵入、偷窺。

保定市人民檢察院發現被告張某東的違法行為後,經依法履行訴前公告程序,該院作為公益訴訟起訴人依法提起本案公益訴訟,請求判令被告張某東等人卸載並終止使用涉案侵權軟體;停止一切售賣涉案侵權軟體的行為,並消除售賣行為造成的影響;清除、刪除利用涉案侵權軟體獲取的視頻、圖片等信息、數據,停止一切使用上述信息、數據的行為,並消除保存、使用行為造成的影響;被告在國家級媒體公開賠禮道款。

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洩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不得實施拍攝、窺視他人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部位等行為,不得處理他人私密信息。任何個人或者組織使用網絡應當遵守憲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利用網絡侵害他人隱私。本案各被告明知軟體具備破解、侵入他人監控設備並進行偷窺等功能而製作、買賣並使用該軟體,侵入他人私密空間、偷窺他人私密活動、獲取他人私密信息,其行為已經侵害他人隱私權,並損害了社會公益,均構成對隱私權的侵犯。公益訴訟起訴人的起訴,具有事實和法律依據,被告張某東等65人依法應承擔相應民事責任。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上述判決。

文章來源:保定中院民二庭

原標題:《保定中院依法審理全國首例利用網際網路侵害隱私權民事公益訴訟案》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河北保定中院依法審理全國首例利用網際網路侵害隱私權民事公益訴訟案
    2020年12月3日,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不公開開庭審理了保定市人民檢察院訴被告張某東等65人利用網際網路侵害隱私權公益訴訟案,當庭判決被告張某東等人卸載並終止使用涉案侵權軟體;停止售賣涉案侵權軟體的行為,並消除售賣行為造成的影響;清除、刪除利用涉案侵權軟體獲取的視頻、圖片等信息、數據,停止一切使用上述信息、數據的行為,並消除保存、使用行為造成的影響;在國家級媒體公開賠禮道歉。
  • 全國首例 保定檢察機關提起的利用網際網路侵害隱私權民事公益訴訟案宣判
    保定日報訊(記者安亞靜 李忻遙)12月3日,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一起利用網際網路侵害隱私權民事公益訴訟案進行當庭宣判,支持保定市人民檢察院全部訴訟請求據悉,這是全國首例由檢察機關提起的利用網際網路侵害隱私權民事公益訴訟案件。今年8月28日,保定市人民檢察院作為公益訴訟起訴人,依法對利用網際網路侵害隱私權的張某東等65人提起民事公益訴訟。
  • 全國首例!由檢察機關提起的利用網際網路侵害隱私權民事公益訴訟案判了
    長城網訊(記者 李相伯)12月4日,記者從河北省檢察院獲悉,2020年8月28日,河北省保定市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利用網際網路侵害隱私權的張某東等65人提起民事公益訴訟。12月3日,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進行不公開開庭審理並當庭宣判,支持了檢察機關的全部訴訟請求。據悉,該案系全國首例由檢察機關提起的利用網際網路侵害隱私權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 西固區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開庭審理
    原標題:西固區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開庭審理  中國甘肅網12月23日訊 據甘肅經濟日報報導(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蘇葉
  • 邵陽中院公開審理首例非法捕魚民事公益訴訟案
    湖南法院網訊 12月15日,邵陽中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張秀華為審判長組成七人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並當庭宣判一起由邵陽市環境保護志願者協會提起的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糾紛案,該案是邵陽市首例破壞生物多樣性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法院經審理查明,2020年7月13日,被告肖某在淘寶網購買長100米、網孔2.0指的三層粘網。
  • 白山中院首例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開庭
    12月8日,白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公益訴訟起訴人白山市人民檢察院訴被告崔某某、董某某、謝某某破壞生態公益訴訟案,該案是一起因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致野生動物資源及生態環境遭受損害的破壞生態公益訴訟案件。
  • 西固區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開庭審理!
    西固區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開庭審理!,這是西固區首例涉公益林保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案件點評所謂民事公益訴訟,是指為了保護社會公共利益,對違反法律、侵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由法院按照民事訴訟程序依法審判並追究法律責任的訴訟。
  • 全區首例消費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在呼和浩特市中院開庭審理
    2020年10月29日,呼和浩特市中院公開開庭審理原告內蒙古自治區「多個首例」:本案系區內首例消費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首例由消費者協會提起的公益訴訟案件、首例涉及網際網路汽車租賃的公益訴訟案件。消費者協會通過電話聯繫、現場實地調查、公開登報約談、發布消費警示等方式都無法與小哥出行公司取得聯繫,消費者協會認為小哥出行公司的行為侵害了眾多不特定消費者合法權益,故作為原告提起此案。
  • 全國首例疫情期間銷售偽劣兒童口罩公益訴訟案宣判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人民網杭州10月20日電 (王蕭蕭、郭揚)今天上午,全國首例疫情期間售賣偽劣兒童口罩公益訴訟案在杭州網際網路法院開庭審理。10月20日,杭州網際網路法院公開在線開庭審理公益訴訟起訴人杭州市蕭山區人民檢察院訴被告呂某侵權責任糾紛民事公益訴訟一案
  • 江西首例製毒汙染民事公益訴訟案開庭審理
    今天,備受社會關注的江西省首例製毒汙染民事公益訴訟案在撫州市廣昌縣人民法院第一審判庭公開開庭審理。合議庭就同一行為引發的刑事訴訟案與該案進行了合併審理,當地檢察機關以公訴人和公益訴訟起訴人身份出庭。檢察機關在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起訴書中稱,非法製造「溴水」的原料、配劑被隨意堆放在廠房地面上,未採取密閉保存措施,桶內35公斤「溴水」洩漏,產生的廢水、殘渣通過排汙管道排入或直接傾倒入廠房外廢水池內,揮發出有毒有害物質,導致周邊生態環境遭受汙染。要求8被告依法及時處置場地內遺留的危險廢物,如未履行,則交由第三方處置,並共同承擔實際發生的處置費用。
  • 臨武法院審理首例汙染環境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
    豈容「後花園」變「垃圾場」臨武法院審理首例汙染環境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新湖南客戶端9月11日訊(通訊員 鄧慧花)由於環境優雅,氣候宜人,郴州地區一度被貫以「粵港澳後花園」稱號,就是這樣一個有「天下十八福地」的林邑之城,卻淪為少數不法分子傾倒工業廢渣廢液的
  • 白山市中級法院首例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公開開庭審理
    12月8日,白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公益訴訟起訴人白山市人民檢察院訴被告崔某某、董某某、謝某某破壞生態公益訴訟案,該案是一起因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致野生動物資源及生態環境遭受損害的破壞生態公益訴訟案件。
  • 福建首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公開宣判
    央視新聞客戶端9月2日下午,福建首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在福建南平順昌法院公開宣判。經順昌法院審理查明,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間,被告人龐某招募鄧某強、崔某英、王某玉、劉某標、鄭某蘭通過微信組建以總團隊、大隊、大區、總監、群的架構梯級的「龐瀾團隊」,該團隊打著「國家項目」旗號,在群內發送虛假宣傳信息,以項目落地後會發放福利為幌子發展會員,要求會員提供姓名、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等公民個人信息。
  • 退還押金、賠禮道歉 內蒙古首例消費民事公益訴訟案宣判
    張林虎 攝中新網呼和浩特12月14日電 (記者 張林虎)14日,內蒙古自治區首例消費民事公益訴訟案宣判:被告內蒙古小哥出行汽車租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哥出行」)向消費者退還押金,將收取而未退還的押金向其運營地的公證機關依法提存,並向未退還押金的消費者公示,同時發表賠禮道歉聲明。
  • 常州首例消費民事公益訴訟案於今日開庭審理
    >9月9日上午,常州首例消費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在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第一法庭公開開庭審理。日前,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公益訴訟起訴人常州市人民檢察院訴被告謝銀全、郭興亮、王永乾、王俊、常州強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蘇斯瑪特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常州強盛老頑童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江蘇強盛汽車租賃有限公司消費民事公益訴訟糾紛一案,並定於今日公開開庭。
  • 高臺縣人民法院公開審理首例失火罪及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
    8月20日,高臺縣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高臺縣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首例失火罪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法庭依法進行了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法庭調查、舉證、質證、法庭辯論和被告人最後陳述,並當庭宣判。法院審理查明:2020年4月10日11時許,被告人何某文在高臺縣南華鎮小海子水庫以東紅柳林內放羊時,因抽菸未將菸頭完全踩滅
  • 石門法院審理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
    中國法院網訊(周麗媛)11月26日下午,湖南省石門縣人民法院公開審理首例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並當庭宣判。被告人諶某林、諶某成因犯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分別被判處罰金人民幣二千元,沒收其作案工具。
  • 鶴壁中院審理並判決首例民事公益訴訟案
    二、審理情況2020年9月18日,鶴壁市中級法院依據《人民陪審員法》組成七人合議庭開庭審理鶴壁市人民檢察院對被告崔某、李某等五人提起的侵權責任糾紛民事公益訴訟案,七名合議庭成員有三名審判員與四名人民陪審員組成,鶴壁市人民檢察院委派四名檢察官出庭參加訴訟。
  • 閔行區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今日開庭
    中新網上海新聞10月10日電(李姝徵 應夢軒)10日上午,由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檢察院辦理的施某隆、秦某迎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在閔行區法院開庭審理,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張晨擔任公益訴訟起訴人,檢察官舒丙會出庭支持公訴。此案是閔行區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 閔行區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今日宣判
    人民網上海10月10日電 (王文娟、應夢軒)10日,由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檢察院辦理的施某隆、秦某迎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在閔行區法院開庭審理,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張晨擔任公益訴訟起訴人,檢察官舒丙會出庭支持公訴。此案是閔行區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