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約一名母親排隊等腎臟移植10年 意外獲死亡兒子腎臟

2020-12-12 瀟湘名醫

【南美僑報網訊】一個原本是悲劇的結局,卻給一家人帶來了重生的希望 。事件發生在裡約SAO FRANCISCO DE ITABAPOANA市。

65歲的瑪利婭患有嚴重的腎臟疾病,排隊等待腎臟移植有10年的時間。在最近一個星期,她終於接受了腎移植手術,但是讓她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的是,捐贈者竟然是自己的兒子瑪格諾,34歲,他因為一起摩託車事故而腦死亡。

「我們大家對於發生的事故都非常悲傷。當談及器官捐贈時,我們首先想到的是他的腎可以捐給我們的母親,但醫生說我們不能選擇,因為器管捐贈是完全保密的,必須遵守規定。我們覺得非常失望。」瑪格諾的一個姐妺依沙貝拉說。

依沙貝拉表示,當時她想到母親還要繼續排隊等腎就非常失望 ,甚至曾一度想要阻止籤署器官捐贈的許可書。「我們把這個情況告訴了母親,我承認,當時我變得很自私,但是我母親的一番話讓我非常感動。」依沙貝拉說,「我們今天的悲傷可能會帶給其他家庭快樂,而有一天其他家庭的悲傷也可能成為我們的快樂。我母親的智慧讓我們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依沙貝拉說。

瑪格諾的家人籤署了捐贈器官的許可書,他的腎、肝和心臟挽求了四個人的生命。其中一名獲益者正是他的母親瑪利婭。

「我的母親是在周四23點30分接到了醫院的電話,說她被選中接受手術,需要來做術前檢查。共有5個人被要求到醫院檢查,我的母親被最終選中是因為她與捐贈者的情況最為吻合,我從內心預感這是我兄弟的腎。」依沙貝拉說。

在手術之前,一家人獲得了一些關於捐贈者的信息,這使他們更加確定是馬格諾的腎。「醫生說捐贈者在CAMPOS DOS GOYATCAZES因為交通事故腦死亡,34歲6個月。所有的信息都顯示是我的兄弟。」依沙貝拉說。

移植手術在上周五進行,持續了3個小時。瑪利婭做腎透晰治療已經有10年的時間,與兒子的腎臟100%吻合。

「這樣的故事很罕見,也很感人。」醫院器官移植部門心理醫生路易斯說。

瑪格諾是在周日晚間騎摩託車出門時發生了事故,在周一凌晨家人獲知了事故。他在周三被宣布腦死亡。

家人說,馬格諾在幾年前就曾表示要把腎移植給母親,但是母親一直拒絕。

「醫生說手術很成功,儘管我們很心痛,但同時我們又獲得了新的希望 。上帝安排了我們的命運,我們無法解釋。」依沙貝拉說。

【來源:南美僑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血型不合親屬間 其實也能腎臟移植
    血型不合親屬間 其實也能腎臟移植 2017年華西醫院腎移植總數481例,其中血型不合腎移植12例 記者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獲悉,2017年,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泌尿外科完成腎移植手術總數達到481例,其中活體腎移植280例,血型不合腎移植12例,均為全國第一。目前,華西醫院泌尿外科的腎移植移植物5年手術存活率達到95%,屬世界先進一流水平。
  • 器官移植是如何走到今天的?|專訪《當死亡化作生命》作者約書亞...
    作為一名外科醫生,梅茲裡希完成了多例移植手術;作為一名寫作者,他也將對於器官移植的思考、病人的故事記錄下來,希望更多人能夠正確了解器官捐獻,思考如何將死亡化作生命。《當死亡化作生命:一個移植外科醫生的手記》,[美]約書亞·梅茲裡希著,韓明月譯,中信出版社2020年6月版。約書亞·梅茲裡希在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長大。
  • 生命接力——接受於媛媛腎臟的姑娘,也籤了捐獻志願書
    「於媛媛的故事讓我特別感動,作為一名器官移植科的護士,她用生命踐行了器官移植捐獻的心願,做出了讓生命在陽光下延續的壯舉,讓大家都知道器官移植是為了救人。」12月21日下午,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教授到珠江醫院看望慰問了23歲的器官移植科護士、器官捐獻者於媛媛的家屬,送上了鮮花一捧表達內心的崇敬。
  • 四川8萬人排隊等腎移植 醫院盼補捐贈缺口(圖)
    沒過多久,病情惡化的他被確定為「尿毒症」,想要擺脫死亡威脅,最好的途徑就是移植健康的腎臟。「我還年輕,我還想好好地活下去。但排隊一年多了,卻一直沒收到音訊。」劉剛說。全國像劉剛一樣等待腎臟移植的患者超過200萬,而去年全國實現腎移植手術僅5200例……面對供體的極度匱乏,昨日(6日),來自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省醫院成都軍區總醫院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的腎臟肝臟等多科專家齊聚華西醫院,共同呼籲大家自願在「心臟死亡」後捐獻器官。
  • 廣州23歲移植科護士離世,捐獻器官助兩人獲新生
    12月4日上午10時56分,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器官移植科護士於媛媛與病魔抗爭40多天後,生命停留在了23歲。但她的大愛留在了人間——於媛媛捐獻的兩個腎臟器官將使兩位腎衰竭患者重獲新生。於媛媛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了不同的人生。
  • 王海燕:中國腎臟病學界的領頭雁
    NKF2006年學術委員會主席B. Becker教授說:「您的業績和成就獲此殊榮當之無愧。您對中國慢性腎臟病的工作十分重要,它能夠幫助我們在國際範圍內理解慢性腎臟病。」對於王海燕獲得兩項國際大獎,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前衛生部部長)陳竺說:「王海燕教授榮獲國際大獎,也是我國腎臟病學界乃至中國醫學界的榮譽,是國家榮譽。王海燕教授無愧於『中國腎臟病學之母』的稱號!
  • 專訪丨約書亞·梅茲裡希:死亡是我們的另一個起點
    作為一名外科醫生,梅茲裡希完成了多例移植手術;作為一名寫作者,他也將對於器官移植的思考、病人的故事記錄下來,希望更多人能夠正確了解器官捐獻,思考如何將死亡化作生命。 在醫學的其他領域,我們畢生都在和死亡做鬥爭,保護患者免受疾病折磨,或者減輕疾病為患者帶來的痛苦。但器官移植卻從死亡開始,死亡是我們的另一個起點。 對於那些在名單上排隊等待的受捐者來說,這其中存在著巨大的挑戰:人們期盼著有一個器官可以拯救他們的生命,結束他們的痛苦,但同時人們也明白,這意味著必須有人死去。
  • 腎臟非法交易,治理任重道遠
    隨著醫學的進步,器官移植在這幾年發展極為迅速,除了大腦,現在人體的各個器官都可以成功進行移植手術。這意味著符合實施器官移植的患者數量不斷增加,但另一方面器官的獲得往往需要一個個具體的生命來提供,而供體不會隨著需要的增加而增加。這也就導致在世界範圍內,器官移植需求與供體不足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
  • 西班牙有這樣一群志願者,活著捐出腎臟,受捐者必須接受這個條件
    這些無私的捐贈者是構成器官捐贈鏈中的第一個環節,他的腎臟被移植到第一個跟他沒有任何關係的病人身上,第一個接受移植者的親屬,再將自己的器官捐贈給第二個毫不相識的病人,第二個病人的親屬再捐贈另一個人一樣,這樣就形成了持續不斷的器官捐贈鏈。
  • 【腎世圖卷】淋巴管和腎臟
    前期腎世圖卷討論了血管內皮細胞與腎臟疾病的關係。除血管之外,腎臟還富含淋巴管,且其在腎臟疾病中的作用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動物循環網絡的複雜性隨著物種的進化而增加。👉 下表顯示針對慢性腎損傷的淋巴管生成的治療策略💊 人同種異體移植物腎的排斥反應和移植性腎病的鼠模型中均出現淋巴管生成;而淋巴管生成與淋巴細胞浸潤相關,且與同種異體移植纖維化和移植功能受損相關💊 試驗表明:淋巴管在腎移植中產生和維持適應性免疫反應中起著重要作用👉 受損的腎小管上皮細胞和浸潤細胞分泌針對淋巴管內皮細胞的信號蛋白,CXCL11
  • Cell Stem Cell:創造人工腎臟可能需要這種技術
    2016年8月29日訊 /生物谷BIOON/ --美國薩克研究所的科學家們最近開發了一種在體外培養腎祖細胞(Nephron Progenitor Cells)的方法,在此之前一些維持腎祖細胞培養的嘗試經常失敗,培養的細胞或者死亡或者失去發育潛能
  • 小心安胎藥傷了孩子的小腎臟
    然而,10歲男孩小龍就是這麼不幸,從心跳過速、氣喘發展到失眠、眼腫腳腫,原來一切都是尿毒症在作怪。    有關醫學統計數據顯示,16歲以內的兒童尿毒症的發生率大約在百萬分之八。然而,10歲男孩小龍就是這麼不幸,從心跳過速、氣喘發展到失眠、眼腫腳腫,原來一切都是尿毒症在作怪。
  • 臺灣錯誤移植愛滋病患者器官醫療事故始末
    在兒子被醫生宣告死亡的那一刻,邱的母親流著眼淚,作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她撥通了臺灣大學附屬醫院(以下簡稱臺大醫院)新竹分院的電話,表示願意將兒子的器官捐給需要器官移植的重大傷病患者。在臺灣,每年約有1800名病患苦苦等待器官移植的機會,但是能夠順利完成移植手術的幸運兒,只有200人左右。如果順利,邱志明的器官,將會救治五個病患的生命。
  • 10個月大男嬰腎臟藏"巨石" 醫生:與尿布有關
    10月大男嬰腎臟長出大結石,原因竟是每天都在用的……)   腎臟裡長結石,這是上了年紀的人們經常在體檢中發現的事情,可是在浙江省人民醫院泌尿科,卻來了一位只有10個月大的孩子,在他腎臟裡,有一個結石把腎臟擠得滿滿當當。  「當時真的驚呆了,出生才10個月的孩子身體裡怎會有大結石?」結石嬰兒的父親說起兒子的奇病,一驚一乍,直搖頭。
  • 近期腎臟健康相關研究進展
    2020年4月13日訊/生物谷BIOON/---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有關腎臟健康相關領域的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約一半的狼瘡患者會受到腎臟損害影響,有時會導致腎功能衰竭,需要進行透析或移植,"免疫生物學教授Joe Craft說。"因此,找到造成這種損害的原因是極其重要的。" 狼瘡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由免疫細胞攻擊宿主體內的組織引發。其中腎臟特別容易受到影響。在狼瘡性腎炎中,患者自身的T細胞浸潤腎臟組織,並引發腎臟組織缺氧,從而導致組織損傷,並有可能出現晚期腎功能衰竭。
  • 移植了一名嬰兒的雙腎後,她成功懷孕並誕下女嬰
    24歲那年發展至腎衰,移植了一名嬰兒的雙腎,才算躲過一劫。今年她懷孕了,而腎移植者懷孕成功的概率遠低於常人。所幸,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以下簡稱武漢協和醫院)多學科團隊的全程護航下,本月初,她生下一名健康的女嬰。12月11日,即將出院的梅梅(化名)得到了來自該院泌尿外科、婦產科、新生兒科專家們的集體祝福。
  • 臺灣發生重大醫療事故 5人誤移植愛滋患者器官
    院方誤將一名愛滋病感染者的器官移植給5名病患,導致這5人均有感染愛滋病毒之虞。這也是臺灣首例愛滋病器官移植事故。   綜合此間媒體報導,事件爆發後,原本沉浸在獲得器官重獲新生喜悅中的移植患者和家屬,全都傻了眼。患者從即日起開始接受愛滋藥物治療。被捲入其中的成功大學醫院6名醫師,因直接接觸到移植者的器官、體液和血液,感染風險高,將進行預防性投藥一個月。
  • Covid-19與腎臟疾病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此外,PD的供應在2020年春季比CKRT受到的約束更少。因此,幾個中心在幾天到幾周的時間內成功創建了從頭開始的急性PD計劃。需要腎臟替代療法進行PD治療以及使用PD作為CKRT或間歇性血液透析治療的初始替代方案的穩定患者的過渡也減輕了這些方式的負擔,以更好地確保可用性。
  • 華西醫院完成兒童血型不合腎移植
    近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泌尿外科成功為一名10
  • 網上出現「腎源公司」 在多省公開高價收購腎臟
    這些天,我們已經在安徽收購了10多例。  記者:我還是害怕錢收不到,卻白白丟了個腎。  李某:老實和你說吧,我2006年也賣掉了腎,所以我現在很理解您的擔心。但是,只要你見到我們後,一切疑慮都可以打消掉。我們長期與全國各大醫院合作,所以很容易配型成功,那樣價格就是20萬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