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點兵背後的數學故事

2020-12-14 騰訊網

韓信點兵的典故出自《史記》。漢高祖劉邦問大將韓信:「你看我能帶多少兵?」韓信回答說:「陛下你最多能帶十萬兵吧!」漢高祖聽了不大高興,於是問:「那你呢?」韓信非常驕傲地說:「我來點兵,當然是多多益善!」劉邦心中更加的不高興了,就想了個方法為難韓信。

他傳令叫來一小隊士兵,讓他們隔著牆在外面列隊。劉邦發令三個人站成一排。不久後,有人進來報告說最後一排只有兩個人。劉邦又傳令五個人站成一排。隨後又有人進行報告說最後一排只有三個人。劉邦再次傳令七個人站成一排。得到報告說最後一排只有兩個人。

這時,劉邦望向韓信問:「敢問將軍,這隊士兵總共有多少人?」韓信想也沒想,脫口而出:「二十三人。」劉邦大驚,心生殺機。其實放在現代,這個問題轉換成數學思想就是:「一個正整數,被3除時餘2,被5除時餘3,被7除時餘2,如果這數不超過100,求這個數

首先找出能被5與7整除而被3除餘1的數70,被3與7整除而被5除餘1的數21,被3與5整除而被7除餘1的數15。

所求數被3除餘2,則取數70×2=140,140是被5與7整除而被3除餘2的數。

所求數被5除餘3,則取數21×3=63,63是被3與7整除而被5除餘3的數。

所求數被7除餘2,則取數15×2=30,30是被3與5整除而被7除餘2的數。

又,140+63+30=233,由於63與30都能被3整除故233與140這兩數被3除的餘數相同,都是餘2.同理233與63這兩數被5除的餘數相同,都是,233與30被7除的餘數相同,都是2所以233是滿足題目要求的一個數。

而3、5、7的最小公倍數是105,所以233加減105的整數倍後被3、5、7除的餘數不會變,從而所得的數都能滿足題目的要求。由於所求僅是一小隊士兵的人數,這意味著人數不超過100,所以用233減去105的2倍得23即是所求。

本文由初中化學大師原創,歡迎關注,一起漲知識!

允許非盈利性引用,並請註明出處:「轉載自初中化學大師」字樣,以尊重作者的勞動成果

相關焦點

  • 韓信點兵:用Scratch巧解奧數題
    韓信點兵:用Scratch巧解奧數題標籤:難度中級;數學;枚舉;韓信點兵;奧數;韓信點兵我國古代有一道流傳於民間的趣味算術題,叫做「韓信點兵」。相傳有一次,韓信率領1500名將士與楚王大將李鋒交戰。苦戰一場,楚軍不敵,敗退回營。而漢軍也死傷約四五百人,於是韓信整頓兵馬也返回大本營。當漢軍走到一個山坡時,收到戰報,說有楚軍騎兵追來。韓信馳上高坡觀看,只見遠方塵土飛揚,敵軍來勢洶洶。漢軍大戰之後十分疲憊,此時敵兵襲來,不免人心惶惶。韓信仔細地觀看敵方,發現來敵不足五百騎,便急速點兵迎敵。
  • 聽說過「韓信點兵」的故事嗎?
    在數學典籍《孫子算經》中,有許多著名的數學問題。其中最有名的是「雞兔同籠」問題。除此之外,另一個流傳很廣的經典問題,被後人稱為「物不知數」問題:「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意思是說:有一堆物體不知道有幾個。如果三個三個分組,最後會剩下2個;如果五個五個分組,最後會剩下3個;如果七個七個分組,最後會剩下2個。
  • 韓信點兵:1000多士兵,韓信如何在極短的時間裡清點出具體人數?
    韓信(未知-前196年),漢族,淮陰(原江蘇省淮陰縣,今淮安市淮陰區)人。韓信是我國古代傑出的軍事家,兵家四聖之一,是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神帥」。同時,他也是西漢的開國功臣,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從一個眾人嫌棄的小混混到稱霸一方的大將軍,他完成了一次完美的蛻變,他的一生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如「背水一戰」、「暗渡陳倉」 、「 十面埋伏」等。在這其中,「韓信點兵」 這個故事包含一個非常著名的數學問題。「韓信點兵」在數學上又被稱作中國利餘定理或是孫子定理。那麼韓信點兵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 韓信點兵,物不知數和中國剩餘定理
    1 韓信點兵問題這個問題首先要從一個叫做「韓信點兵」的故事說起。秦末時期,楚漢相爭,漢初三傑之一的韓信有一次帶1500名兵士打仗,戰死四五百人。那麼韓信是如何快速算出士兵人數的呢?韓信點兵問題可以用現代數學語言描述如下:若士兵人數是,則有除以3餘2,除以5餘4,除以7餘6.
  • 韓信點兵與中國剩餘定理
    韓信點兵在數學典籍《孫子算經》中,有許多著名的數學問題。其中最有名的是「雞兔同籠」問題。除此之外,另一個流傳很廣的經典問題,被後人稱為「物不知數」問題:「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
  • 【每日謎題】韓信點兵
    喜歡加極品微信:82156每日謎題:韓信點兵題目類型:數學天地題目難度:★★★☆☆韓信是秦朝末年漢王劉邦手下的一員大將。有一次韓信帶領1500名士兵打仗,戰中有四五百人死傷。戰後,韓信把隊伍整理了一下,命令士兵3人一排,結果多出2名;命令士兵5人一排,結果多出3名戰士;最後又命令士兵7人一排,結果又是多出2名戰士。他當場宣布現在的士兵人數。你知道共有多少士兵嗎?
  • 一道古典而又有趣的數學題——韓信點兵(一)
    蔡老師數學課堂一道古典而又有趣的數學題——韓信點兵韓信點兵的典故據說有一次韓信出兵千餘人打仗,讓軍士清點人數。韓信聽完匯報,稍加思索,就得出了士兵人數是1049人。用數學的眼光來思考這個故事,它就是這樣的一道數學問題。數學問題一個數,除以3,得到的餘數是2;除以5,得到的餘數是4;除以7,得到得到餘數是6.請問這個數最小是多少?
  • 韓信點兵的奧秘:中國剩餘定理
    韓信是中國古代一位有名的軍事家,民間流傳著許多他的故事,韓信點兵便是其中之一。秦朝末年,楚漢相爭。一次,韓信率1500名將士與楚王大將李鋒交戰。苦戰一場,楚軍不敵,敗退回營,於是,韓信整頓兵馬也返回大本營。當行至一山坡,忽有後軍來報,說有楚軍騎兵追來。
  • 用scratch編程來解「中國餘數定理——韓信點兵問題」
    這道題叫「中國餘數定理」,又叫「孫子定理」,又叫「韓信點兵問題」,是我國古代數學智慧結晶。】後來,人們為了讓這個問題更具體化,就把它改編成「韓信點兵」問題。有一次戰鬥後,韓信要清點士兵的人數。讓士兵三人一組,就有兩人沒法編組;五人一組,就有三人無法編組;七人一組,就有兩人無法編組。那麼請問這些士兵一共有幾人?
  • 韓信竟是數學大師?中國古代數學啟發計算機加密算法
    韓信馬上算出,軍中還剩1073人,而敵人不足五百,而且居高臨下、以眾擊寡,於是率軍殺得敵方大敗而逃。韓信是如何算出人數的,背後的算法又是如何影響當今的計算機領域?且往下看。韓信還是個數學家?當然,韓信算出士兵人數只是個傳說,韓信本人並非數學大師。這個問題最早見於一本1700年前的古籍,已經是韓信死後600多年了。
  • 一道古典而又有趣的韓信點兵數學題(二)(不可錯過的解法原理)
    一道古典而又有趣的數學題——韓信點兵(二)上節課我們研究了一道古典而又有趣的數學題——韓信點兵,學會了一首詩:三人同行七十載,五樹梅花廿一枝,七子團圓正半月,除百零五便得知。用這首詩解答了諸如&34;這些已知除數是3、5、7,和它們的餘數,求被除數」的數學問題。有些人會說:「有什麼稀奇的,套公式!我也行。」今天我們換掉幾個數字,比如改為除以4、除以5、除以9,你還可以算出來嗎?
  • 韓信關愛留守兒童 巡演收入全捐慈善機構
    ,在距上一張《韓信點兵》發行後,沉澱2年,日前再度發聲推出溫暖創作大碟《守望》。  韓信,本名李建文,國內知名新生代創作歌手,2009年以一首《別在分手的時候說愛我》被廣大歌迷傳唱和熟知,並榮獲2010年中國娛樂金樽10大中文金曲獎。2011年底發行個人創作大碟《韓信點兵》,先後4次參加央視《民間春晚》。並於2013年成功舉辦了《韓信點兵》西安,杭州的個人演唱會。
  • 軍事與數學(一)
    前方高能預警:用現代數學的語言來說明的話,中國剩餘定理給出了以下的一元線性同餘方程組:現在是不是覺得孫子定理好懂了很多?孫子定理最早見於孫子算經, 《孫子算經》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數學著作。這孫子除了會寫數學書,關鍵還會打仗,寫了一部孫子兵法。。。還訓練了女兵:由於他點兵神速,所以出兵也快,開分基地也快。。。
  • 小學生現場出題,數學大師丘成桐在線解題,看題尷尬了:不會
    小朋友現場出題,數學大師丘成桐盯著題,尷尬一笑:解不出來。這道把數學大師都難倒的題是什麼呢?無意中,我翻看到《數學三書》中韓信點兵的故事,被深深吸引。古代名將韓信,認識他從韓信點兵說起,他用此法對手下轉頭把故事講給表弟聽,表弟兩眼冒光,數學比遊戲還有趣,嚷著要借我書回家看,不借不走了。
  • 經典數學智力題「守財奴的遺囑」,很有趣,網友:讓翟天臨試試
    在歷史上,有一些非常有名的經典數學智力題,這些題不僅有趣,而且富含數學思維。其之所以被譽為經典智力題,是因為同學們通過解答這些題目,往往能夠得到啟發,從而更好的學習數學。當然,這些經典數學智力題通常難度也是比較大的,在解答的過程中,需要同學們發散思維,充分調動自己的數學知識,方可答出。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一看4道經典的數學智力題。第1道經典數學智力題:守財奴的遺囑有一個守財奴,他擁有著一大群馬。
  • 試管促排的取卵數是「韓信點兵」?貪多也得分時候哦!
    相信「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的諺語大家都聽說過,現實生活中很多朋友也是同樣奉行著這樣的處事原則,像是買東西,如果花費同樣的錢可以買到更多的想買的物品,即使心裡明白這是一種「貪多」的心態,但無論如何還是會感到非常開心的。
  • 張良和韓信的關係很好嗎?張良為保韓信做過什麼?
    張良和韓信的關係其實也沒有特別的好,張良作為一個謀士,他是很欣賞韓信的能力,但同時他也了解韓信的性格,所以張良曾經也勸過韓信,讓他收斂一些,學會功成身退。奈何韓信根本就沒有聽從張良的意見,以至於最後落了個悲慘的結局。
  • 成語故事最多的人—韓信
    韓信是西漢的開國功臣,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戰略家、戰術家、統帥和軍事理論家,中國軍事思想「謀戰」派代表人物,韓信用兵講究出奇制勝,被後人奉為兵仙、戰神。據統計,與韓信有關的成語故事約有三十個,咱們今天將用十個常見的成語串聯起韓信的一生。
  • 你真的了解韓信嗎?與他有關的31個成語故事,我僅僅只知道6個
    韓信的一生充滿傳奇,本是王侯將相種,但家道中落,中年時連一口飽飯都吃不起,最後幸的蕭何賞識,劉邦重用,給我們留下很多經典的戰役和有生活哲學的道理,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耳熟能詳的成語小故事,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就有31個,今天就給大家說說說關於韓信的成語故事!一 胯下之辱。
  • 除了鱉臑,古代還有哪些奇怪的數學名詞?
    實際上,要讀懂古代的數學著作,數學好是不夠的,語文也要足夠好,否則你會發現自己不認識的不僅是「鱉臑」。  本期,數學不好的壹讀君(yiduiread)要來講講你能懂的數學——現在常見的數學名詞,古代人都是怎麼稱呼的?  學過高等數學Z的實習壹讀君|包子  低階配備都是怎麼稱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