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家長嗎?是!就點標題下方藍色的 中小學家長慧 六字,然後點關注,您就可以享受到我們為您提供的最新教育和健康等信息。
10月13日,大連理工一名研究生,在實驗室自殺,研三,25歲。
怎麼就自殺了?
自殺前,他在微博中留下了一封遺書,字裡行間可以看出他有在積極調整自己的心態,讓自己樂觀地面對生活。這樣一個看似陽光,詼諧的男孩,卻最終不得不對命運屈服。
壓垮他的不止是延畢,還有一句句「殘酷」的話。
「你這樣下去肯定延畢了,真丟人,幾百萬的研究生,不缺你這麼一個廢物,去死吧」
「這二十幾年家裡人給你這麼多關懷,結果養了一個廢物出來」
他是自縊的,在窒息中解脫,用這樣殘忍的方式。
圖源:微博
上一次引發轟動的是武漢理工大學的研究生陶崇園。在自殺前,該學生深受導師王攀的折磨。
幫導師洗衣服、買飯,叫老師起床,甚至被迫喊老師「爸爸」,王攀利用著導師身份,以畢業作為籌碼,對學生進行精神操控。
最終,陶崇園未能熬過畢業,在2018年3月26日清晨的宿舍樓裡縱身躍下。
而再把時間線往回拉,類似的事件發生很多。
2017年12月,被導師禁止出國深造的西安交大博士楊寶德被發現溺水身亡;
2016年1月,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學院研三的學生蔣華文從9樓跳下;
2015年5月,中南大學研究生薑東跳樓自殺事件,遺書中稱導師故意不讓他通過答辯;僅僅是2015年畢業季,北京郵電大學半年內出現五起自殺,均為研究生。
近年來,有關博士自殺的事件多次發生,大多都和畢業壓力與導師嚴苛有關。
每次看到這樣的新聞,身為家長的我們,都心痛萬分。
誰都知道,能上985大學讀研,既不可能笨,也絕不可能懶。
不要指責這個孩子為什麼心裡素質差,為什麼辜負父母選擇結束生命了。
如果家長早點發現孩子的壓力,這場悲劇是否可以避免?
作家獨木舟在《深海裡的星星》中所說:
覺得自己「做不到」,沒有存在的價值,所以只能選擇去死。
他們能夠考上研,能夠考到第一名,卻因為缺乏能力感,而找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最終選擇離開這個世界。
這樣的悲劇看似很遠,其實離我們很近。
作為家長、作為老師的我們,是不是曾對孩子說過這樣的話:
「這次你考的好,也許是運氣好,別驕傲,要想成績穩定,以後還得努力學」
「你是我見過最差的學生!」
「作業寫完了嗎?還不趕緊寫作業,寫完作業再玩」
「別玩了,趕緊看看書吧,別人家的孩子超過你那麼多都還在學,你有什麼臉玩?」
家長這麼說的本意也許是促使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但是一次次的嘮叨、催促卻破壞了孩子的自主感與能力感,讓親子之間產生劇烈矛盾。
看到這些自殺事件,我相信每個父母都會想和孩子說,寶貝啊,這些都不重要,活著最重要。
但捫心自問,我們日常一言一行有讓孩子這麼覺得嗎?
家長應該怎樣做?
請在向孩子施加壓力、提出期待之時,多給孩子遊戲、交友、獨處的空間。
而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也希望父母不要一味指責,而是試著去蹲下來,去聽,去看。
這樣,或許我們才可能支持到孩子,真正幫助到孩子,而不是讓情況更加糟糕。
在孩子遇到挫折或者處於瓶頸期的時候,我們應該站在孩子這邊幫助孩子一起克服困難,順利度過瓶頸期,而不是站在困難這邊,和困難一起壓垮孩子。
這是可以克服的困難,那麼,不能克服的呢?
很少有父母告訴孩子可以選擇「逃避」,有時候逃避可恥,但有用。因為任何時候,生命總是最重要的。
在一篇文章中,小編看到一個同樣面臨延畢的學生講述的小故事:
「我也要延期畢業了,我也對導師不滿意,我也總是覺得自己是廢物,我也剛診斷患上了抑鬱症。
但是,我不想來生做一隻貓,我只想今生當爸媽的寶貝。
延期畢業,大不了再讀一年;實在不行,大不了不要學歷;不喜歡導師,大不了早點離開他;拿不到月薪兩萬的offer,大不了拿5000的也ok。
我向那些沒法左右的理想投降,並好好珍惜身邊擁有的一切。
因為媽媽告訴我,好好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好好活著,比什麼都重要,這是所有父母應該給孩子的教育底限。這句話簡短,卻很重要。
「去年期末,我無法控制的走到學校的湖邊,掙扎了很久轉頭去了醫院診斷為雙相,過了3天有位男同學在我站過的那個位置 ,他沒有去醫院而是跳了下去。
我看著他母親跪在他屍體旁邊哭,腦子裡都是自己母親跪著哭泣的模樣。
去一趟醫院吧,就當是最後的孤注一擲也好,一定一定要尋求專業的幫助,你不是矯情不是失敗不是廢物,你只是生病了。」
我們希望孩子獨立,但「獨立」的孿生兄弟,不一定是「強大」,「獨立強大」經常放在一起說,但並不存在必然性。
孩子從來到這個世界上,就一直在學習如何獨立生存。
但我希望,孩子在自己不行了的時候,也要學會求助,也要學會避免自己被傷害。
成功的時候,告訴他:「你可以失敗!」
如果覺得此文不錯,文末點個【在看】吧!
中小學家長慧包含各類免費學習資源,「拼音」「音標」「作文大全」「電子課本」「高考諮詢」「睡前故事」等等。獲取流程:先關注「中小學家長慧」,然後點擊菜單進行學習,內容多多等你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