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科大5位本科生帶著自己設計的處理器晶片畢業
視頻來源: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2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孫慶玲)今天,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首期「一生一芯」計劃成果——在國內首次以流片為目標,由5位2016級本科生主導完成一款64位RISC-V處理器SoC晶片設計並實現流片,晶片能成功運行Linux作業系統以及學生自己編寫的國科大教學作業系統
-
最硬核畢業證:帶著晶片畢業,國科大本科生交付"一生一芯"首期成果
)2016 級計算機學院金越、王華強、王凱帆、張林雋和張紫飛五位本科生,主導完成了一款 64 位 RISC-V 處理器 SoC 晶片設計並成功流片,實現在晶片上成功運行 Linux 作業系統以及學生自己編寫的國科大教學作業系統 UCAS-Core。
-
國科大:打造「一生一芯」本科生培養計劃,培養處理器設計人才
」計劃成果「果殼(NutShell)」 7月25日,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在北京玉泉路校區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了首期「一生一芯」計劃成果——在國內首次以流片為目標,由五位2016級本科生主導完成一款64位RISC-V處理器SoC晶片設計並實現流片,晶片能成功運行Linux作業系統以及學生自己編寫的國科大教學作業系統UCAS-Core。
-
中國本科生首次帶著自己設計的處理器晶片畢業
中新社北京7月25日電 (記者 馬海燕)中國本科生首次帶著自己設計的處理器晶片畢業——中國科學院大學25日公布首期「一生一芯」計劃成果:在國內首次以流片為目標,由五位本科生主導完成一款64位RISC-V處理器SoC晶片設計並實現流片,晶片能成功運行Linux作業系統以及學生自己編寫的中國科學院大學教學作業系統UCAS-Core。
-
「中國芯、愛國情」帶著自己設計的晶片畢業!物理老師十分驕傲!
據新聞報導:中國科學院大學公布了該校首期「一生一芯」計劃成果。該成果在國內首次以流片為目標,由五位2016級本科生主導完成了一款64位RISC-V處理器SoC晶片的設計並實現了流片。晶片可以成功運行Linux作業系統以及學生自己編寫的國科大教學作業系統UCAS-Core。
-
國科大本科生帶「芯」畢業!9個月設計出64位RISC-V處理器晶片
五位2016級國科大本科生主導完成一款64位RISC-V處理器SoC晶片「果殼(NutShell)」,與「國科」發音相同,並基於中芯國際 110nm工藝四個月實現流片。這顆晶片能成功運行Linux作業系統以及學生自己編寫的國科大教學作業系統UCAS-Core。
-
公考面試最新熱點話題——本科生造晶片「一生一芯」
如何評價中國科學院大學「一生一芯」計劃?【背景】中國科學院大學 公布了首期「一生一芯」計劃成果——在國內首次以流片為目標,由5位2016級本科生主導完成一款64位RISC-V處理器SoC晶片設計並實現流片,晶片能成功運行Linux作業系統以及學生自己編寫的國科大教學作業系統UCAS-Core。
-
中國芯 中國夢!國科大「一生一芯」培養解決卡脖子關鍵技術人才
2019年11月,國科大啟動「一生一芯」計劃,並開設《晶片敏捷設計》課程,讓大四本科生、一年級研究生學習並實踐晶片敏捷設計方法,參與晶片設計,通過大學流片計劃完成晶片製造,讓學生帶著自己設計的晶片實物畢業,實現「矽上做教學和科研」。通過該計劃的實施,力爭在處理晶片設計、系統配套軟體等核心基礎領域,為我國培養一批解決「卡脖子」關鍵技術的一流拔尖人才。
-
「超硬核畢業證書」!國科大首期「一生一芯」計劃取得成果
去年,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在本科新生錄取通知書中嵌入了「龍芯三號」晶片,「硬核錄取通知書」讓人記憶猶新;今年,國科大本科生則拿到了「超硬核畢業證書」。7月25日,國科大公布了首期「一生一芯」計劃成果——在國內首次以流片為目標,由5位2016級本科生主導完成一款64位RISC-V處理器SoC晶片設計並實現流片,晶片能成功運行Linux作業系統以及學生自己編寫的國科大教學作業系統UCAS-Core。
-
國內首例帶「芯」畢業!國科大5位本科生超硬核畢業證曝光
5 位中國本科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迎來畢業季。他們帶著一顆自研晶片,從中國科學院大學(下稱國科大)畢業。RISC-V 處理器 SoC 晶片設計並實現流片,該晶片已可以運行在 Linux 作業系統、以及學生自己編寫的國科大教學作業系統 UCAS-Core 中。
-
國科大「一生一芯」背後有哪些故事?負責人詳解
27日,該計劃負責人、國科大計算機學院教授、中科院計算所先進計算機系統研究中心主任包雲崗現身知乎,詳細介紹了「一生一芯」背後的故事。包雲崗介紹說,這項計劃源於對「如何將教學和開源晶片結合起來」這一問題的思考,更啟發於中國通訊科技巨頭華為面臨的晶片困境。
-
5名國科大的本科生畢業設計的造晶片跑起來了
1 說明:=====1.1 國科大公布「一生一芯」計劃首期成果,我國本科生首次帶著自己設計的處理器晶片畢業。1.2 2020年7月25日,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公布了首期「一生一芯」計劃成果:在國內首次以流片為目標,由5位2016級本科生主導完成一款64位RISC-V處理器SoC晶片設計並實現流片,晶片能成功運行Linux作業系統以及學生自己編寫的國科大教學作業系統
-
本科生4個月造出晶片 最新後續來了 一生一芯計劃二期已啟動
和晶片有關的新聞,總能牽動國人的心。五位本科生,主導完成了一款64位RISC-V處理器SoC晶片設計並實現流片。這款晶片,被稱作他們的 「最硬核畢業證書」。中國科學院大學「一生一芯」計劃火遍網絡,這個計劃始於2019年8月,旨在讓每個本科生帶著自己設計的處理器晶片畢業。如今,五位學生已經開始了新的工作。他們正在深圳,參與新的更高性能晶片的設計。
-
本科生做晶片,天方夜譚嗎?五位本科生4個月造出晶片畢業!
「如何評價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一生一芯』計劃?」在某問答網站上,這個問題獲得了超千萬的關注熱度。五位本科生,主導完成了一款64位RISC-V處理器SoC晶片設計並實現流片。這款晶片,被稱作他們的 「最硬核畢業證書」。
-
中國科學院大學「一生一芯」計劃對國產晶片的發展意味著什麼?
」計劃成果——在國內首次以流片為目標,由5位2016級本科生主導完成一款64位RISC-V處理器SoC晶片設計並實現流片,晶片能成功運行Linux作業系統以及學生自己編寫的國科大教學作業系統UCAS-Core。
-
最硬核畢業證書!五位本科生4個月造出晶片畢業
「如何評價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一生一芯』計劃?」在某問答網站上,這個問題獲得了超千萬的關注熱度。五位本科生,主導完成了一款64位RISC-V處理器SoC晶片設計並實現流片。8月中旬,他們還多了個新身份——第二期「一生一芯」計劃的助教。本科生做晶片,天方夜譚嗎?晶片是今年五月底快遞到王華強家的。它大概一元硬幣大小,上面刻著 「COOSCA-01」和「一生一芯」的字樣,還有國科大的Logo。
-
最硬核畢業證書!五位本科生4個月造出晶片畢業
「如何評價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一生一芯』計劃?」在某問答網站上,這個問題獲得了超千萬的關注熱度。五位本科生,主導完成了一款64位RISC-V處理器SoC晶片設計並實現流片。這款晶片,被稱作他們的 「最硬核畢業證書」。
-
五位本科生僅用 4 個月帶「芯」畢業,九月初該晶片將亮相國際舞臺
別人的畢設寫論文寫到頭禿,他們的畢設帶著自己設計的晶片畢業。國科大這五位畢業生實為我輩楷模。7 月 25 日,中國科學院大學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首期「一生一芯」計劃成果——在國內首次以流片為目標,由 5 位 2016 級本科生主導完成一款 64 位 RISC-V 處理器 SoC 晶片設計並實現流片,晶片能成功運行 Linux 作業系統以及學生自己編寫的國科大教學作業系統 UCAS-Core 。
-
國科大5名本科生,4個月造出晶片!助力中國芯
目前看來,該項目應該會取得很大的成功,這5位同學正致力於設計高性能亂序多發射RISC-V處理器核。七月二十五日,國科大發布了「一生一芯」的成果,這是國內首次以流片為目標,由五名本科生主導完成的一款果殼(與國科發音相似)64位RISC-v處理器晶片 SOC設計,並在中芯國際110 nm工藝下實現。
-
5名本科生四個月造出晶片?這事兒竟然是真的
中國科學院大學五位本科生造出晶片畢業近段時間引發了不少關注。中國科學院大學官方介紹,中國科學院大學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了首期 「一生一芯」計劃成果——在國內首次以流片為目標,由五位 2016 級本科生主導完成一款 64 位 RISC-V 處理器 SoC 晶片設計並實現流片,並基於中芯國際 110nm 工藝,晶片能成功運行 Lin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