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動錯覺如何逆向解構我們眼中的景象

2021-02-21 利維坦

利維坦按:先來看一個去年很火的視頻動圖:

看明白了沒有?Kevin Parry的這個拋球動作你也可以試試。

有人分析其實它的原理如下▽

文/George Musser

譯/果然多多

校對/鳳梨

原文/nautil.us/blog/how-japanese-floating-illusions-reverse_engineer-what-we-see

本文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由果然多多在利維坦發布

杉原厚吉(Kokichi Sugihara)創作的埃舍爾風格的3D錯覺圖

如果你不清楚某事物的原理,那就試著打碎它。科學就是建立在創造性的毀滅上:神經科學家對大腦的了解,大部分來源於大腦受創時遺失的信息。視覺感知在面對視覺錯覺時有偏差,由此科學家們機緣巧合地注意到視覺感知的功能。舉個例子,日本明治大學的杉原厚吉(Kokichi Sugihara)創作了一系列埃舍爾風格的3D錯覺圖,這些圖探索我們的大腦是否傾向於認為所有角度都是合理的(埃舍爾,M. C. Escher,1898~1972,荷蘭科學思維版畫大師,作品多以平面鑲嵌、不可能的結構、悖論、循環等為特點,主要作品有《相對性》、《瀑布》等)。

杉原厚吉製作的視覺錯誤模型

這裡有一個杉原厚吉製作的反重力斜坡模型,看一看你的大腦是如何被欺騙的:

(建議wifi環境下瀏覽)

UFO線舞,2013,杉原厚吉

這些最引人入勝的錯覺藝術中有一部分呈現出明顯的動態效果——它們看似旋轉、閃爍、或是搖擺,可實際上是完全靜態的,例如皮耶·蒙德裡安(Piet Mondrian)的《百老匯爵士樂》(Broadway Boogie–Woogie)或京都市立命館大學的心理學家北岡明佳(Akiyoshi Kitaoka)的《迷幻風車》(www.ritsumei.ac.jp/~akitaoka/index-e.html)。還有兩位日本數學家——東京大學的新井仁之(Hitoshi Arai)和他的妻子新井忍(Shinobu Arai)開創了一個新的錯覺類型,日語叫fuyuu,即浮動錯覺。


除了分析錯覺,新井夫婦還會創造錯覺圖像。他們對一張看起來普通乏味的圖像作細微的改變,上色後形成對比,最後迷惑我們的大腦。

新井夫婦建立了一個帶日語評論的大型網上畫廊,該網頁還有一個簡化的英語版(araiweb.matrix.jp/Exhibition/illusiongallary4.html)。除了自己創作,他們還收集了現實世界裡的錯覺景象,比如有些平時無人注意的建築,由於窗戶和設計元素的排列效果,從某些視角看好像位置移動了一般。

他們將藝術和理論相結合:新井夫婦嘗試逆向解構我們視覺處理神經的工作原理,從而為他們的錯覺作品提供解釋。在低層次的視覺處理中,人的視覺神經在看到條紋圖案時被激活,就像掃微小的條形碼一樣。不同的視神經察覺到不同方向、不同複雜程度、不同位置的圖案。大腦對這些初級反應進行高級處理,就得到了你看到的景象。

為了證明他們的理論,新井夫婦創作了各種Fraser螺旋錯覺圖(看起來像是螺旋的同心圓):你肯定會以為這個不規則圖形是逆時針的螺旋形,但實際上它是由一系列同心圓組成的(你可以通過將手指沿著圓周滑動來驗證)。他們認為錯覺的形成原因是我們的部分視覺皮層,也就是V4,其中的一些神經元對特定的條紋圖案有反應,這種條紋傾斜的方式和螺旋形一模一樣,而錯覺圖像裡就包含相同的圖案。

藉助框架分析這一數學技術,新井夫婦試圖捕捉大腦分解圖像的原理。為了證明該項技術可以做到這一點,他們對圖像做了些改動。觸發螺旋錯覺的圖形被過濾掉後,錯覺消失,你就看到同心圓的本來模樣了。而且要用特定的過濾器,這樣除了去除圖像錯覺外,其影響小到幾乎無法辨別。引發順時針螺旋錯覺的成分被單獨過濾後,只留下引起逆時針螺旋錯覺的成分,此時錯覺效果看起來比以前更明顯——這表明錯覺是不同方向的視覺觸發因素之間競爭的產物。




除了分析錯覺,新井夫婦還會創造錯覺圖案。他們對一張看起來普通乏味的圖像作細微的改變,上色後形成對比,最後迷惑我們的大腦。如此可以讓他們以系統的方式製造錯覺,而不是誤打誤撞地發現它。而且,新井夫婦可以將算法應用於任何圖像,而不僅僅局限於幾何圖案。他們用算法處理自然風景的照片時,其中隱藏的模糊細節會顯現出來。新井仁之向我展示了日本一座山的圖片。圖片經過增強優化後,顯示出你在原圖中幾乎察覺不到的輸電線和架線塔。該技術可以增強大腦本身檢測物體邊緣的能力。

新井夫婦的研究展示了錯覺圖像的中心原理。錯覺圖非但沒有脫離現實,反而體現了我們觀察現實的方式。畢竟我們通過觀察事物來了解事物。


最後送上一個關於視覺錯誤的視頻,我們真不知道怎麼回事。

「利維坦」(微信號liweitan2014),神經基礎研究、腦科學、哲學……亂七八糟的什麼都有。反清新,反心靈雞湯,反一般二逼文藝,反基礎,反本質。

投稿郵箱:wumiaotrends@163.com

合作聯繫:微信號 thegoatjoe


相關焦點

  • 《信條》的時間逆向是怎麼設定的? 如何看懂信條的時間邏輯線?
    《信條》的時間逆向是怎麼設定的?一、電影的逆向理論設定設定這個東西,沒有任何必要去槓符不符合科學,電影設定就是設定,認可就好了。電影關於「逆向」的設定說得很複雜,我給大家翻譯成好理解的人話。
  • 精選一組有趣的視錯覺圖片
    我們把世界看錯了,反說它欺騙我們。〔印度〕泰戈爾:《榕樹》一,這不是天空之城,其實只是湖面反射天空的景象。我們的孤獨就像天空中漂浮的城市,仿佛是一個秘密,卻無從述說。八,這不是房間內發生了火災,而是陽光造成的視錯覺。九,這不是摺疊世界而是地板生圖案造成的視錯覺。十,這不是一隻能飛翔的狗,而是一隻狗跳起來的瞬間。十一,這是正方形還是圓形?
  • 實驗表明:感知錯覺與幻覺如何改變我們的自我認知
    如果你所以為的這個事實是錯誤的,那麼你所基於這個錯誤事實基礎上的認知,在認知科學上稱為感知錯覺;如果你所以為的這個「事實」甚至是虛幻的,那麼你所基於這個虛幻事實基礎上的認知,在認知科學上稱為感知幻覺。這種對自我概念的心理認知,稱為心理自我概念,有時又稱為自我意識。
  • WPS如何設置隱藏浮動工具欄?
    浮動工具欄在我們進行WPS文檔編輯時,有的時候顯得很重要;有的時候又不需要用到它,那麼就要考慮將它隱藏起來比較好。那麼,WPS如何設置隱藏浮動工具欄?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1、在電腦上先建立一個WPS示例文檔,而後打開它,並輸入一段文本內容。
  • 解構電商/O2O:訂單系統,平臺的「生命中軸線」
    訂單的發展也是隨著電商、O2O行業發展逐漸演變進化的,今天跟大家來解構下這個平臺的「生命中軸線」。訂單基本概念設計訂單系統時包含幾個大的方向需要考慮,這些內容決定了訂單系統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他包括正向流程和逆向流程。正向流程訂單正常生產到配送的過程。這裡面列舉的模塊是一般電商通用的功能,部分可能根據實際業務場景有所增加調整。020場景下出庫、合包裹、發票準備等工作是由商家方進行,部分工作是屬於線下場景。
  • 解析逆向物流(一)——何謂逆向物流
    解析逆向物流(一)——何謂逆向物流 iwangshang / i天下網商 / 2012-12-11 摘要:目前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正向物流上,而對於逆向物流關注度不夠。
  • CSS浮動和浮動清理講解
    我們經常在一些開源的項目(例如:ecmall、wordpress)中看到類似下面的代碼:<div><div>xxxx</div><div>yyyyy
  • 盲人眼中的世界究竟是什麼樣子?
    對於人類來說,視覺是最重要的感覺,大約80%的外界信息都來自於視覺,人類的視覺系統在生物中並不是最優秀的,許多生物的視覺能力都要超過人,但是對於人類生存的環境來說,我們的眼睛就是最合適的,可是有一部分人,因為各種原因造成了視覺系統障礙,他們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盲人」。
  • 我們的顏值在別人眼中究竟是怎樣的?
    最重要的,我們暫且把自己在陌生人眼中的樣子設定為最接近真實的標準形象。接下來依次討論鏡子中的自己,照片中的自己和別人眼中的自己。 與其說在鏡子面前大腦會把我們美化30%,不如說因為照片中自我形象與我們心目中的自我形象相差巨大,所以我們產生了鏡子美化自己的錯覺。 鏡子中的形象和照片中的形象左右顛倒,由於曝光效應的存在,所以導致了我們的不適應。
  • 你知道Excel中如何進行逆向匹配嗎?
    今天給大家帶來excel中會經常遇到的問題——逆向匹配。大家都知道匹配用的最多的就是VLOOKUP函數。也是有一天我在工作的時候遇到了一個需要逆向匹配的操作。於是乎我就想到了VLOOKUP函數。心想,這很簡單嘛!
  • 逆向分析Cobalt Strike安裝後門
    Cobalt Strike安裝後門的技術原理,跟蹤一下它是如何與伺服器進行連接,並安裝Beacon後門模塊的。 逆向跟蹤分析 1.拼接字符串,如下所示:
  • 《頑主》:表現社會價值解構現象,反諷式喜劇
    小編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影片是根據作家王朔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頑主》,是由我們熟悉的演員張國立、葛優和梁天主演的一部1988年的喜劇電影,雖然是喜劇電影,但是影片內容深刻,引人深思。影片播出於20世紀80年代末,彼時我國的文化與價值步入轉型階段,產生了弄潮兒式作者,王朔是此種代表,與此同時,影視也緊跟時代步伐,翻拍能夠表現時代現狀的電影——表現價值解構、擁有「前衛性」與「市場性」混合的電影,價值解構即:打破現有的單元化的秩序。首先,影片的風格獨特。
  • 眼睛的錯覺--中國數字科技館
    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視錯覺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法國國旗紅∶白∶藍三色的比例為35∶33∶37,而我們卻感覺三種顏色面積相等。這是因為白色給人以擴張感覺,而藍色則有收縮的感覺,這就是視錯覺。隨著科技的發展,視錯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越來越普遍,立體畫、3D電影、魔術表演......都是視錯覺帶給我們奇妙感受,在建築、交通、服裝、攝影中視錯覺的應用也很廣泛。
  • CSS:浮動(float)
    前面我們說過,網頁布局的核心,就是用CSS來擺放盒子位置。如何把盒子擺放到合適的位置? CSS的定位機制有3種:普通流(標準流)、浮動和定位。html語言當中另外一個相當重要的概念----------標準流!或者普通流。
  • 逆向物流操作指導
    逆向物流和正向物流代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正向物流致力於在每個環節中挖掘利潤,而逆向物流則是為了減少資金流失;在操作流程上,和正向物流也大異其趣,至於秘訣,則隱藏在三個W的後面。   逆向物流與我們通常理解的物流活動大相逕庭。事實上,如果按照管理物流流程的慣例操作逆向物流,那你就死定了。
  • 小生淺談Java層逆向,【Android逆向技術】
    我們都知道安卓應用是可以用多種語言來進行開發的,而且根據不同的語言我們也有不同的逆向方式,今天小生就給大家介紹介紹在眾多語言中相對簡單一點的java,我們稱之為java層逆向
  • 我們眼中的「土狗」,在外國人眼中是如何看待的呢?
    中國田園犬我們中國農村的很多人都有狗去看望我們的養老院。村裡的人們叫他們當地的狗。他們還有一個叫「中華田園犬」的文學名稱。因為這些狗的價格不是很高而且品種比較普通,所以人們一般不特別珍惜它們,所以它們一般都很髒,長得不好看。
  • 逆向物流的浪費和如何在競爭激烈的電商物流縫隙中找機會
    經數據告訴我們,至少20個正常的訂單毛利才可能彌補一個逆向的損失。何為逆向物流?就是在用戶下單後,由於種種原因,需要將商品從用戶端流回銷售端、生產商的物流活動。比如不買了、買了,或者對貨物不滿意等,一旦訂單(商品)需要返回倉庫,就形成一個逆向物流的需求。
  • 知識的詛咒與錯覺
    我們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會聽到如下的話:「這麼簡單你都不知道啊,我以為你知道的」,或者「這是我聽別人說的(我看別人這樣做的),其實我也不知道」。前者是知識在自己腦袋裡,以為別人也應該知道;後者是知識在別人腦袋裡,以為自己知道。知識的詛咒——每個人其實都是「笨蛋」。
  • 浮動反饋「中魚了」,但是沒有魚來提升魚竿
    漂浮是我們漁民的「眼睛」,如果我們想釣到魚,我們必須使用浮子,但有時他會「欺騙」我們的眼睛,浮子清楚地反饋「中魚了」,但是當我們舉起魚竿的時候我們看不到魚,原因是什麼?也許大部分原因都在「這」中,你知道原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