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條路每個人都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輕時的彎路,不摔跟頭,不碰壁,不碰個頭破血流,怎能煉出鋼筋鐵骨,怎麼才能長大呢?」
——張愛玲《非走不可的彎路》
今天是2019年11月22日。
還有40天, 2019年就要結束了。20後即將出生,而首批90後,就要30歲了。據說20後看90後就好比90後看60後,是那種敬重又略帶害怕的眼神。
曾經以為30歲很遙遠,如今抬眼卻發現18歲是很久之前的事,終究還是要和青春告別。1990年生人,你們還好嗎?
即將奔三的90後們,步入社會與職場幾年,已經坦然接受它運轉的規則,懂得了人情世故;在適婚的年齡結成新的家庭,承擔養育下一代的責任,完成從孩子到一家之主身份的轉變。很多事情都來不及想清楚,也分辨不清責任的界限感,就被時間推向了而立之年。
這一個身份轉變的時期,也帶來了工作,家庭,經濟各方面的新變化。
No.1
心態
曾經渴望的長大,如今你害怕了嗎?
90後生人面對很多問題的心態,還是在微妙地發生著變化。甚至慢慢產生了「已經老了」的心態,我們把這稱為90後的「初老瞬間」。
靈魂拷問:
你是從什麼時候起,意識到自己開始老了?
「枕頭旁邊,電腦鍵盤旁邊,出現一堆萬金油、白花油等提神藥。」
「越近的事情越容易忘記,越久以前的事情反而越是記得。」
「以前可以唱K到天亮,現在只要熬夜一天,就會累一個禮拜。」
「對於星座、運勢、塔羅牌、兩性專家與勵志書,已經不感興趣。」
「逐漸發現身體體能不如以前,比如更加容易感冒,稍微不注意就頭疼。還有各種小問題逐漸顯現。」
「開始習慣寫To Do List。不管BOSS下達了什麼命令,或自己想到什麼,都要儘快記下來。因為很可能閉上眼睛再睜開眼睛,就會忘記自己上一秒在做什麼。」
這些90後的「初老瞬間」,不可避免地,仿佛發生在一夜之間。生活的暴擊,欲望的無法滿足,身體的力不從心,讓很多90後陷入了一種所謂的「佛系」心態。
No.2
健康
最「禿」出的群體,有你嗎?
——你敢看體檢報告嗎?
——不敢看,完全不敢看。
八月底微博有個熱搜#90後不敢看體檢報告#,閱讀量達到5.5億,說出了所有年輕人的普遍心聲。
「打開體檢報告就像是開獎,字越少越開心。」
「天天熬夜、吃快餐食品,心裡沒點數嗎?」
「就怕萬一查出來,有什麼病。」
面對「 首批90後已經禿了」「90後熬夜猝死」等話題,曾經被評「不知道天高地厚」的90後,也開始戰戰兢兢。隨著生活節奏變快,生活壓力增加,身體上的大小毛病已經成了90後的通病,更有甚者,被小病困擾著成為了醫院的常客。
年齡在增長,發量在減少。
今年雙十一的一個扎心數據#假髮成交數#顯示,所有購買假髮套的人群中,90後「禿」飛猛進,以42.41%的比率成為假髮套購買主力軍。根據《2019~2021年中國脫髮保健行業趨勢與消費行為數據研究報告》,中國現在有六成人群25歲就開始脫髮了。這已經成為困擾90後的重大問題。
害怕脫髮,怕到睡不著。
90後也是失眠或睡眠品質不佳的高發群體。刷不完的手機、愁不完的KPI、做不完的夢、捨不得屬於自己難得的放鬆、習慣不了的床、控制不了的情緒,都是偷走睡眠的原因……看看深深的黑眼圈,越來越少的頭髮,還有體檢報告裡各項異常指數,還要肆無忌憚地繼續熬夜嗎?
保溫杯裡泡著枸杞,敷著面膜熬著夜,是90後的養生姿勢。其背後並非完全看淡了生死,而是對自己健康深深的不自信,卻又無能為力的感嘆。
小時候總是想著快點長大,以為長大了生活就會容易很多,但長大了才發現,除了容易胖容易禿容易入不敷出之外,成年人的世界就沒有容易兩個字。
No.3
金錢
奮鬥的意義應該不是為了還花唄吧?
俗話說,何以解油膩,唯有精緻。
為了擺脫「油膩」,90後一代,卯足了勁兒讓自己變得「精緻」。超50%的90後生人表示,對於喜歡的東西,敢於作大額支出。雖然自己收入水平中等,但在購買大牌穿戴、高端護膚品時不會手軟。
今年雙十一,短短24小時當中,90後展示了在各大電商平臺貢獻的力量。天貓成交額有46%的攻堅力量是由90後支撐的。而過度消費的一時興奮過後,「暴花戶」們(指那些賺錢不多,但就莫名敢花,花光了又很喪的人)卻開始憂愁長長的帳單和抱怨「吃土」的日子。滙豐銀行曾經發布過一個數據:中國的90後,債務與收入比達到1850%,人均債務超過12萬元人民幣。可謂活得精緻閃亮,窮得明明白白。
30歲以前,可以大膽地想像生活的無數可能性,但30歲之後,卻需要學會面對失意和無序的人生。
工作上,從職場新手到公司的老年人,似乎到了一個瓶頸期。如果說以前工作的快樂,付出和收穫各佔一半,那麼現在工作時的心情一半是無可奈何一半是想回家。
職場進入倦怠期,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能升職?什麼時候能加薪?什麼時候能自由?走得快一步的朋友,要承擔起家庭和養孩子的責任。工作缺乏挑戰性,上升空間不大,又不敢辭職搏一把。
日日夜夜的打算和思考不能僅放在自己身上,更要護全家人周全,工作賺錢不僅是為了成就自己更好的生活,更是為了父母,伴侶和孩子的未來。
三十而立,立起副業。
成年人的工作也是分優良中差的,錢多事少且喜歡的工作終究還是可遇不可求。
懂得合理消費,拓寬收入來源,主動把握機會,實現「躺著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