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個問題,有些同學可能會不屑:那還不簡單!有關聯詞的就是複句,沒有關聯詞的就是單句;字數多的就是複句,字數少的就是單句;句子短的就是單句,句間沒有停頓的就是單句,反之就是複句。真是這樣嗎?
我們不妨來看看下面的例句:
①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②我們不但善於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將善於建設一個新世界。
③對於我們,經常地檢討工作,在檢討中推廣民主作風,不懼怕批評和自我批評,實行「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些中國人民的有益格言,正是抵抗各種政治灰塵和政治微生物侵蝕我們同志的思想和我們黨的肌體的惟一有效的方法。
④我給你叫來你親自問問他。
⑤飛機,快看!
例句①中有關聯詞「只有.才」,好像是條件關係的複句,例句②中有關聯詞「不但.還」,看似假設關係的複句,但因為它們都只有一個結構中心(主語),只表達了一個獨立的意思,所以它們是單句。這說明,關聯詞雖然是複句的一個標誌,但不是絕對標誌。例句③字數多而且句子長,但由於整個句子是一個主謂結構,所以也是單句。看來說字數多句子長就是複句也不太可靠。例句④句間雖然沒有停頓,但該句有兩個結構中心,是由兩套主謂結構(「我給你叫來」和「你親自問問他」)緊縮而成的,是一種較特殊的複句。看來說句間沒有停頓的就是單句也不夠準確。例句⑤字數少句子也短,但「飛機」,是一個名詞非主謂句,「快看」,是一個動詞非主謂句,各自獨立,是兩個結構中心,所以全句是複句。如此看來,用字數的多少、句子的長短來區分單句與複句的「經驗主義」也不一定管用,有時要謹慎使用。
那麼,究竟如何準確地辨析複句與單句呢?我認為應該緊扣二者的定義,重點要分析其結構關係,核心是看它們有幾套句子成分。如果只有一個結構中心、表達一個獨立意思的句子就是單句;如果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結構中心、表達兩個或兩個以上相聯繫的意思的句子就是複句。一般來說,一個結構中心就是一個分句。所謂有幾套句子成分,是指獨立的不從屬於其他句子成分的主語、謂語有幾套。例:
①他的兩個哥哥,一個是醫生,一個是教師。(「他的兩個哥哥」是名詞性的偏正短語做主語,「一個是醫生,一個是教師」是聯合短語作謂語,全句只有一個結構中心,一套句子成分,所以是單句。)
②我相信,你卻不一定相信。(「我相信」和「你卻不一定相信」,意思各自獨立,在結構上彼此沒有聯繫,顯然有兩套主謂結構,所以是複句。)
③我相信你,你一定會學好的。(從形式上看,好像是兩個句子,但「你一定會學好的」不能獨立成句,它充當了「相信」的賓語,整個句子是一個主謂結構,所以是單句。)
④我可以大膽地說,如果歐陽修先生活在今天的話,那他的《秋聲賦》一定會是另外一種內容,另外一種色調。(該句的主語是「我」,謂語是「可以,說」,賓語是「如果.一種色彩」,全句只有一個結構中心,只分出一套句子成分,所以是單句。)
⑤下了一陣急雨,竟然出起太陽來了。(該句的兩個分句都沒有主語,都是非主謂句,但是,由於兩個分句之間意義是有關聯的,彼此聯合起來才能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兩個分句在結構上相對獨立,彼此不充當句子成分,因而是複句。)
特別要注意的是,關聯詞雖然是複句的標誌,但有關聯詞的句子不一定都是複句。因為在實際語言運用中,我們發現,許多複句都帶有關聯詞,用關聯詞來辨別單、複句的確也不失為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方法。但是運用此法必須同「句子成分分析法」相結合,這樣才能保證不出錯誤。例如:
①他既是三好學生,又是共青團員。(句中有關聯詞「既.又」,初步可以判斷是複句,再看它的結構也不是一套,所以,可以肯定是並列複句。)
②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句中雖然有關聯詞「只有.才」,看似條件複句,但分析其結構,發現它的句子成分只有一套,從全句的意思來看,「只有.才」什麼也不連接,用在這裡只是起強調作用,所以,這是單句。)
③他從心裡感到,沒有共產黨的領導,就沒有勞動人民的徹底解放。(句中雖然有關聯詞「沒有.就」,好像是複句,但分析其結構,它的句子成分也只有一套,主語是「他」,謂語是「感到」,第二第三個分句全都作賓語,而且關聯詞「沒有.就」在句中也只是起強調作用,所以是單句。)
④文武雙全的陳毅元帥,可以而且應該稱得上「儒帥」。(雖然有關聯詞「而且」,但它連接的只是兩個詞;句子成分也只有一套,所以是單句。)
⑤共產黨員應該帶頭挑起振興中華這個極為艱巨但是無比光榮的重擔。(關聯詞「但是」在句中連接的是兩個詞組,所以是單句。)
來源:《啟迪》2019年第10期
作者:劉長健
原標題:如何辨析複句與單句
相關閱讀
層次分析:整容少年放言要整成都教授,草帽路飛立志要當上海賊王
詞法手段、句法手段
主謂、偏正、述補,詞的組合結構基本類型
試評朱德熙先生《語法答問》(含資源)
余光中:警惕漢語中的歐化句式
成分殘缺、搭配不當,十種病句類型大詳解
書訊 | 陸儉明: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第五版)
查看更多,請點擊主頁菜單「語言學概論→語言學雜貨文匯總」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