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同胞在臺灣公祭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2020-12-18 新華社客戶端

新華社臺北12月13日電(記者楊慧 劉斐)13日上午,臺灣新北市滬尾炮臺舊址天色陰沉,陰雨綿綿。「以史為鑑 民族復興——南京保衛戰暨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在此間開幕,兩岸同胞共同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公祭儀式。

本次展覽由臺灣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主辦,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協辦,旨在激勵兩岸同胞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弘揚抗戰精神,凝聚民族情感。展覽由「烽火——南京保衛戰」「陷落——南京大屠殺」「正義——戰後大審判」三大主題組成,現場展出的150餘幅南京大屠殺相關歷史照片和影像資料記錄了侵華日軍在南京犯下的種種暴行。

圖為當日人們在「以史為鑑 民族復興——南京保衛戰暨南京大屠殺史實展」開幕式上觀看影像資料。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八十一載青史昭昭,歷史記憶永不褪色。81年前,侵華日軍攻入南京城,實施長達40多天的大屠殺,30多萬生靈慘遭殺戮,無數家庭支離破碎。

「這段歷史我們不太想回顧,但必須要回顧,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非常恥辱的一天,我們在此紀念追悼遇難者,就是想讓我們的子孫記住這段歷史。」中國國民黨前主席、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洪秀柱在展覽開幕式上說。

開幕式後舉行了公祭儀式。公祭廣場莊嚴肅穆,黑底白字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公祭儀式」格外醒目,人們通過默哀、鞠躬、獻花、天燈祭等形式向遇難同胞表示哀悼。

臺灣新北市文化局、新北市青工總會、新北市兩岸青年交流協會、臺灣人民抗日協會、臺灣中華民族團結協會、臺灣中華黃埔同學會、臺灣中華退伍軍人協會等各界代表與南京在臺參訪人士一同參加公祭儀式。

短短半小時,近百名臺灣同胞自發走進展廳參觀、悼念,有的還通過手機、相機翻拍歷史資料。展覽設立了「12秒」悼念區,每隔12秒就能聽到一顆流星從高空墜落的聲音,意味著南京大屠殺期間每隔12秒就有一個生命消失,緩緩呈現又消失的是大屠殺死難者的姓名。看著一顆顆墜落的流星,臺灣青年羅子修說:「日軍攻陷南京後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屠殺,這段民族之痛的歷史無法忘記。」

在展覽現場,臺灣民眾徐月英告訴記者:「很怕現在的年輕人忘記這段歷史,歷史可以讓孩子們知道他們未來的責任是什麼。希望通過展覽和公祭激勵中華子孫奮發圖強。」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本月23日。

相關焦點

  • 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兩岸同胞在臺灣舉行公祭
    本報臺灣新北12月13日電(特派記者丁劼)昨天,《以史為鑑民族復興——南京保衛戰暨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在臺灣新北市滬尾炮臺開幕,兩岸同胞共同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公祭儀式。這不僅是臺灣首次舉行以「南京大屠殺史實」為主題的展覽,也是兩岸同胞首次在臺灣共同公祭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公祭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83年前,南京大屠殺慘案震驚中外,30萬無辜同胞慘遭日軍殺戮。2014年,國家決定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以國家的名義舉行公祭活動和相關紀念活動。本次活動由瀋陽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瀋陽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主辦,瀋陽博物院(瀋陽故宮博物院)、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承辦。按照疫情常態化防疫工作要求,本次活動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
  • 銘記歷史 網絡公祭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30萬同胞遇難83周年的祭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為了緬懷死難者,牢記中華民族屈辱與抗爭的歷史,青山社區召集網格志願者開展「銘記歷史、網絡公祭南京大屠殺死難者」主題教育活動。
  • 瀋陽今天舉辦「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活動
    總臺記者在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連線或直播報導公祭活動。83年前,南京大屠殺慘案震驚中外,30萬無辜同胞慘遭日軍殺戮。2014年,國家決定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以國家的名義舉行公祭活動和相關紀念活動。
  •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南京舉行2020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南京舉行2020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陳希出席並講話 發布日期:2020-12-14 07:45 來源:新華日報 字體:[大 中 小]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現場。中共中央、國務院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舉行2020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陳希出席並講話。
  •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南京舉行2020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南京舉行2020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 陳希出席並講話 2020-12-13 11:57:34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南京12
  •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舉辦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悼念活動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舉辦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悼念活動 2020年12月14日 09:13:00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瀋陽12月13日電(記者趙洪南)12月13日,瀋陽
  •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於12月13日上午10時舉行
    今年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0周年。12月13日上午10時,中央按照逢10周年規格,將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集會廣場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屆時周邊道路將實施交通管制。12月13日早晨7點,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集會廣場舉行升國旗和降半旗儀式。
  • 特別關注|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本周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我們該如何向孩子講述這段苦難? 2019年,據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消息,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胡信佳老人於12月4日去世,享年95歲。
  •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悼念...
    【解說】2020年12月13日,適值第7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以「致敬英烈 守望和平」為主題,與全國多家抗戰主題紀念館、博物館同步舉行悼念活動。此次悼念活動,也是在瀋陽的臺胞們首次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參與國家公祭日的悼念活動。
  • 毛毛說時政:關於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相關考點梳理
    歡迎大家關注:毛毛說公基常識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時政考點話題是一個需要我們一直銘記在心的時政話題即——2020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時政再現12月12日,一名小學生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漢中門外遇難同胞紀念碑前鞠躬。在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來臨之際,江蘇南京多地舉行活動,悼念遇難同胞。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02.
  • 國家公祭日|12.13緬懷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
    被遺忘的屠殺---二次凌辱為了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侵華戰爭中慘遭殺戮的中國同胞,牢記歷史,維護和平,全國人大常委會於2014年2月27日通過決定,將每年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 勿忘國恥 愛我中華 偽滿皇宮博物院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在南京開始對中國同胞實施長達40餘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30多萬人慘遭殺戮,這駭人聽聞的反人類罪行,是人類歷史上最為黑暗的一頁。2020年12月13日,是第7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民族之觴,須以國之名祭奠。
  • 國家公祭日前夕南京大學生祭奠遇難同胞
    12月9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前夕,南京農業大學青年學生在校園內開展獻菊花、燭光祭、詩朗誦等主題活動,悼念遇難同胞,銘記歷史,祈願世界和平。 12月9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前夕,南京農業大學青年學生在校園內開展獻菊花、燭光祭、詩朗誦等主題活動,悼念遇難同胞,銘記歷史,祈願世界和平。
  • 國家公祭日 |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我市教育系統開展「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主題教育活動(續)
    12月13日是第四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我市中小學紛紛舉行悼念活動,告慰逝者,惕厲生者。連雲港市蒼梧小學當日上午,蒼梧小學蒼梧小學東西校區全體師生以「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為主題,開展了莊嚴肅穆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主題活動。
  • 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攻佔南京,並進行了長達六周慘無人道的大屠殺,死難者30萬。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鼎文2014年國家設立國家公祭日,12月13日首次舉行國家公祭儀式。國家公祭鼎文:泱泱華夏,赫赫文明。仁風遠播,大化周行。洎及近代,積弱積貧。九原板蕩,百載陸沉。侵華日寇,毀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蒼生。卅萬亡靈,飲恨江城。日月慘澹,寰宇震驚。
  • 還記得今天是南京大屠殺公祭日嗎?在臺灣恐怕只有他和她!
    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舉行2019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今天,是第6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於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6周的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大屠殺和姦淫、放火、搶劫等血腥暴行。
  • 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是什麼意思?2019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由來
    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是什麼意思?12.13是什麼公祭日?國家公祭日的由來以及祭奠誰,可能還有國人不是很清楚,今天就為大家解答2019年國家公祭日的由來、儀式活動、直播地址、直播時間等相關內容!》》》推薦閱讀:2019是南京大屠殺多少周年?
  • 臺灣當局高官竟在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公祭日慶祝「天皇生日」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79周年公祭日
  • 南京舉行國家公祭儀式 祭奠大屠殺30萬冤魂
    中新網南京12月13日電 (記者 朱曉穎 盛捷)12月13日,十時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南京舉行。專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聚集了倖存者及遺屬、部隊官兵、學校學生、國際友好人士等各界人士。初冬晨曦中,人們裹著厚重的素色衣裝,披著白色雨衣,佩戴白色胸花,為反戰與和平的集會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