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說時政:關於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相關考點梳理

2021-02-15 毛毛說公基常識

歡迎大家關注:毛毛說公基常識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時政考點話題

是一個需要我們一直銘記在心的時政話題

即——2020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01.

時政再現

12月12日,一名小學生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漢中門外遇難同胞紀念碑前鞠躬。在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來臨之際,江蘇南京多地舉行活動,悼念遇難同胞。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02.

關於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


成立背景:是中國政府設立的紀念日,以國家公祭的方式,祭奠在南京大屠殺中死亡的30萬生靈。
設立過程: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首個公祭:2014年12月13日,中國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出席首個國家公祭日。

03.

關於南京大屠殺

中國山脈的分布按其走向可分為東西、東北、西北、南北、弧形5種。

一、東西走向:山脈主要有3列(主要包括5條山脈)

1、北列為天山一陰山

【知識點延伸】陰山:

 中國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山脈

詩歌: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蒼穹,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

陰山巖畫:是中國已發現的巖畫中分布最為廣泛,內容最為多樣,藝術最為精湛的巖畫,不僅是世界上最早發現的巖畫,也是世界上最豐富的巖畫之一,是中國最大的巖畫寶庫。早在公元5世紀時,境內的陰山巖畫就被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所發現。他在著名的《水經注》中作了詳細的記述。這些記載是世界上對陰山巖畫最早的記錄。

2、中列為崑崙山—秦嶺

【知識點延伸】秦嶺——淮河的地理意義

中國地理分區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分界線

氣溫:1月份0℃等溫線;暖溫帶(北)與亞熱帶(南)分界線。

降水: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線;溼潤區(南)與半溼潤區(北)分界線

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南)與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北)分界線。

河流:有無結冰期

植被:溫帶落葉闊葉林(北)與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南)分界線。

種植業:旱地農業與水田農業分界線;農作物一年三熟、一年兩熟(南)與兩年三熟、一年一熟(北)分界線。

黃土高原-華北平原(北)與四川盆地-長江中下遊平原(南)分界線。

3、南列為南嶺


二、東北—西南走向:山脈多分布在中國東部,主要也有3列

1、西列為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中列為長白山—武夷山

3、東列為臺灣山脈

三、西北—東南走向:山脈主要分布在中國西部

著名山脈有兩條:阿爾泰山和祁連山

【延伸知識點】:阿爾泰山

阿爾泰山脈位於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和蒙古西部

西北延伸至俄羅斯境內

斜跨中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蒙古國境,綿延2000餘公裡

四、南北走向:山脈主要有兩條,分布在西南和西北

分別是橫斷山脈和賀蘭山脈

1、橫斷山脈

【延伸知識點】:橫斷山脈

位於:中國地勢第二級階梯與第一級階梯交界處

意義:是中國第一﹑第二階梯的分界線

為中國四川、雲南兩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區東部一系列南北向平行山脈的總稱。

中國最長、最寬和最典型的南北向山系,唯一兼有太平洋和印度洋水系的地區。

2、賀蘭山脈

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處

五、弧形山系:由幾條並列的山脈組成,由基本上東西走向轉為南北走向而與橫斷山脈相接,其中最著名的山脈為喜馬拉雅山,分布在中國與印度、尼泊爾等國邊界上,綿延2400多千米,平均海拔6000米,其主峰珠穆朗瑪峰是世界最高峰。

04.

世界山脈的常識考點


K2

是世界第二高峰,海拔8611米,主要有6條山脊,

被稱為「野蠻巨峰」,「喬戈裡」,通常被認為是塔吉克語,意思是「高大雄偉」。

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屬於私人土地,日本政府並沒有該山的使用權,只有租賃權,被日本人民譽為「聖嶽」,是日本民族的象徵,也被稱作「芙蓉峰」素有「非洲屋脊」之稱,而許多地理學家稱它為「非洲之王」是陸地上最長的山脈,位於南美洲的西岸,範圍從巴拿馬一直到智利。

相關焦點

  • 瀋陽今天舉辦「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活動
    總臺記者在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連線或直播報導公祭活動。83年前,南京大屠殺慘案震驚中外,30萬無辜同胞慘遭日軍殺戮。2014年,國家決定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以國家的名義舉行公祭活動和相關紀念活動。
  •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舉辦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悼念活動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舉辦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悼念活動 2020年12月14日 09:13:00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瀋陽12月13日電(記者趙洪南)12月13日,瀋陽
  •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南京舉行2020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南京舉行2020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 陳希出席並講話 2020-12-13 11:57:34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南京12
  •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於12月13日上午10時舉行
    今年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0周年。12月13日上午10時,中央按照逢10周年規格,將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集會廣場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屆時周邊道路將實施交通管制。12月13日早晨7點,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集會廣場舉行升國旗和降半旗儀式。
  •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南京舉行2020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南京舉行2020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陳希出席並講話 發布日期:2020-12-14 07:45 來源:新華日報 字體:[大 中 小]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現場。中共中央、國務院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舉行2020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陳希出席並講話。
  • 特別關注|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本周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我們該如何向孩子講述這段苦難? 請告訴孩子為何要設立公祭日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歷史不會因為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不會因為巧舌抵賴而消失。
  •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公祭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83年前,南京大屠殺慘案震驚中外,30萬無辜同胞慘遭日軍殺戮。2014年,國家決定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以國家的名義舉行公祭活動和相關紀念活動。本次活動由瀋陽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瀋陽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主辦,瀋陽博物院(瀋陽故宮博物院)、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承辦。按照疫情常態化防疫工作要求,本次活動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
  • 銘記歷史 網絡公祭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30萬同胞遇難83周年的祭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為了緬懷死難者,牢記中華民族屈辱與抗爭的歷史,青山社區召集網格志願者開展「銘記歷史、網絡公祭南京大屠殺死難者」主題教育活動。
  •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全國67所高校發起線上公祭
    2020年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當天上午8時,南京郵電大學聯合全國66所高校進行線上公祭,讓公眾在找尋所在城市抗戰遺蹟中,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 抗大陳列館舉辦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悼念活動
    燕趙晚報訊(融媒體記者 丁寶軍 通訊員 張麗超)2020年12月13日,第七個國家公祭日,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陳列館與全國20家抗戰主題的紀念館聯動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悼念活動」。舉國公祭,祀我國殤。
  • 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是什麼意思?2019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由來
    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是什麼意思?12.13是什麼公祭日?國家公祭日的由來以及祭奠誰,可能還有國人不是很清楚,今天就為大家解答2019年國家公祭日的由來、儀式活動、直播地址、直播時間等相關內容!》》》推薦閱讀:2019是南京大屠殺多少周年?
  • 兩岸同胞在臺灣公祭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新華社臺北12月13日電(記者楊慧 劉斐)13日上午,臺灣新北市滬尾炮臺舊址天色陰沉,陰雨綿綿。「以史為鑑 民族復興——南京保衛戰暨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在此間開幕,兩岸同胞共同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公祭儀式。
  • 坡頭鎮中學開展「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團隊主題教育活動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13日訊(通訊員 周芷伊)為紀念「12·13」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引導和教育廣大學生理解設立國家公祭日的意義,12月13日,坡頭鎮中學團委、少先隊組織開展了以「 12·13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為主題的團隊教育活動。
  • 國家公祭日 |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我市教育系統開展「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主題教育活動(續)
    12月13日是第四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我市中小學紛紛舉行悼念活動,告慰逝者,惕厲生者。連雲港市蒼梧小學當日上午,蒼梧小學蒼梧小學東西校區全體師生以「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為主題,開展了莊嚴肅穆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主題活動。
  • 勿忘國恥 愛我中華 偽滿皇宮博物院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在南京開始對中國同胞實施長達40餘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30多萬人慘遭殺戮,這駭人聽聞的反人類罪行,是人類歷史上最為黑暗的一頁。2020年12月13日,是第7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民族之觴,須以國之名祭奠。
  •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悼念活動在延安革命紀念館舉行
    2020年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延安革命紀念館與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等全國20家紀念館同步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悼念活動,以此緬懷先烈、悼念逝者、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 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兩岸同胞在臺灣舉行公祭
    本報臺灣新北12月13日電(特派記者丁劼)昨天,《以史為鑑民族復興——南京保衛戰暨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在臺灣新北市滬尾炮臺開幕,兩岸同胞共同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公祭儀式。這不僅是臺灣首次舉行以「南京大屠殺史實」為主題的展覽,也是兩岸同胞首次在臺灣共同公祭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 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攻佔南京,並進行了長達六周慘無人道的大屠殺,死難者30萬。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鼎文2014年國家設立國家公祭日,12月13日首次舉行國家公祭儀式。國家公祭鼎文:泱泱華夏,赫赫文明。仁風遠播,大化周行。洎及近代,積弱積貧。九原板蕩,百載陸沉。侵華日寇,毀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蒼生。卅萬亡靈,飲恨江城。日月慘澹,寰宇震驚。
  • 為何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 9月3日是抗戰勝利紀念日
    昨天(25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舉行全體會議,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確定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的決定草案、關於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決定草案。上述相關草案,擬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並擬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在每年12月13日舉行國家公祭活動。在這兩個特殊的日期背後有怎樣的歷史?
  • 國家公祭日|12.13緬懷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
    被遺忘的屠殺---二次凌辱為了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侵華戰爭中慘遭殺戮的中國同胞,牢記歷史,維護和平,全國人大常委會於2014年2月27日通過決定,將每年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