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最牛」大學,8年建校時間,培養出174位院士和9位領導人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陳三,很開心又和大家見面了,說到中國最牛的大學,很多人都會想到清華和北大,從綜合教學質量上來說,這兩所大學確實讓很多高校望塵莫及,不過今天要說的這所大學,可以說是「最牛」的高校,那就是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簡稱是西南聯大。
-
中國最牛大學,8年建校時間,培養出174位院士和9位領導人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陳三,很開心又和大家見面了,說到中國最牛的大學,很多人都會想到清華和北大,從綜合教學質量上來說,這兩所大學確實讓很多高校望塵莫及,不過今天要說的這所大學,可以說是「最牛」的高校,那就是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簡稱是西南聯大。
-
中國最「牛」大學,只存在8年,卻培養了174位兩院院士
中國最「牛」大學,只存在8年,卻培養了174位兩院院士文/旅者心心哈嘍,大家好,我是旅者心心,歡迎閱讀本篇文章。說到最「牛」的大學,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不是清華就是北大,事實上,對現在來說,清華北大確實是我國目前而言最好的高校,但是這次心心要說的卻是另外一所綜合性大學。這所大學只存在了八年,但是卻培養出174位兩院院士。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中國最厲害的大學,僅僅存在了8年,卻培養出9位領導人
三所大學決定合併南遷,於是就有了西南聯大。幾經輾轉,西南聯大最終於1938年4月,成立於昆明。因為這所學校培養出來的人才實在是太多了 ,現如今我們回看這所學校你會發現這所學校不僅擁有最豪華的教師天團,最後還培育出了許多舉世矚目的人才
-
中國「最牛」的大學,僅存在8年,培育出了9位國家領導人
說到大學,可能很多人最想要考上的就是清華,北大,985,211這樣的大學了。在大家眼中這些大學就是當下最好,最牛的大學。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在我國最牛的大學是一所綜合性很強的大學,名叫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說到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應該都感覺很陌生,甚至沒有聽說過,接下來我們就來說說這座我國最牛的大學的故事。
-
中國最牛大學,僅存在8年,卻培養出了近200位院士
提到中國最厲害的大學,相信所有人都會分為兩個陣營,一方支持北京大學,一方支持清華大學。但事實上,北大和清華都不是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中國歷史上公認的最牛大學,是「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35年,日本帝國主義進一步擴大對華侵略,製造了「華北事變」。清華大學未雨綢繆,開始將學校秘密轉移至長沙。1937年「盧溝橋事變」之後,北京大學校長蔣夢麟、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和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在國民政府教育部的指示下,共同將學校遷移至長沙,合併為了長沙臨時大學。
-
最牛大學,只存在了8年8個月,卻出了9位領導人及172名院士
儘管說中國有很多985、211大學,綜合實力非常強,但與世界一流大學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的。說到中國最好的大學,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肯定是頭兩所。然而,中國歷史上曾經有一所大學,只存在了八年,但它被公認為最好的大學。這所大學的名字是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簡稱西南聯大。
-
我國最牛的大學,僅存在8年,卻培養了2位諾獎獲得者,百名院士
說起我們國內最牛的高校,大家一開始就會想到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因為各種高校排行榜的榜首位置長期都被他兩給霸佔了,所以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我們大家會對清華北大有一種莫名的崇尚之情。其實,說起我們國家的最牛院校,應該是這一所高校,在歷史上,他可是培養出了兩位諾貝爾獲獎者啊!
-
中國最有實力大學,曇花一現只存8年,卻走出了174名兩院院士
西南聯大的誕生跟當時的時代背景有著很大的關係,是一所在抗日戰爭戰火中浴火重生的大學,但西南聯大的存在卻在我國大學演變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曇花一現僅存8年的它,培養了9位領導人
-
探訪中國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瑪峰,8年培養171位院士,立下豐功偉績
每一年的高考結束到填報志願之前,關於國內大學排名都是大眾在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問題,說起中國最有實力的大學,很多人想到的都是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這兩所大學不僅是國內頂尖學府,更是在國際中享有非常高的學術地位,可謂是實力與名氣並存,是數以千萬學子們心中的理想之所。
-
湖南"超牛"大學:擁有5位院士、培養18位大學校長,連續5年省屬第1!
建有院士工作站、創新研究院等高層次產學研基地,近五年籤訂產學研合作項目1300餘項,申請專利近3300件。【數字2】建有2所孔子學院通過全校師生的不斷努力,湘潭大學在國際國內的影響日益擴大,先後與美國、英國、日本等20多個國家近60所高校和科研機構構建合作交流平臺,開展了30多個國際合作培養項目。
-
湖南超牛大學:擁有5位院士、培養18位大學校長,連續5年省屬第1
擁有5位院士復校時,國務院號召全國支持湘潭大學建設,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近90所名校向學校輸送了622名優秀教師。高水平教師及先進的辦學理念與治學精神,為學校高起點辦學奠定了堅實基礎。
-
8位學術院長,7位是院士,院士高福的母校這次動作有點大!
高校想要快速的發展,對科研人才和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大的,但是頂尖科研人員的培養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所以在我國的諸多高校中,很難擁有最頂級的科研人員來助陣發展,所以大部分的高校在短期內的發展非常有限,那麼一所高校想要快速發展,那就要在頂尖的科研人員方面做出巨大的突破。
-
中國教育史上奇蹟:存在只八年,出了多位「學術第一人」、174位院士、2位諾貝爾獎得主
直至1946年遷回京津,恢復三所大學建制,前後不過八年。短短八年時間,聯大走出的畢業生,都是國家棟梁。他們其中包括2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李政道,4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黃昆、劉東生、葉篤正等,8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郭永懷、陳芳允、屠守鍔、王希季、鄧稼先、朱光亞等,174位兩院院士,100多人文大師
-
西南地區最牛的211,一個系培養出20名院士,考上的同學有福了!
交通運輸學院是西南交大最「牛氣」的院系,有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載運工具運用工程、道路與鐵道工程等國家級重點學科,在教育部第三輪學科評估中交通運輸工程學科名列全國第一,隨著我國高鐵裡程不斷刷新紀錄,西南交通大學參與了越來越多國家項目研發。所以西南交通大學擁有世界最完善的交通人才培養體系,學生能夠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學習到真正的技術。
-
我國這所頂尖211大學,到底有多牛?曾經一個系培養出20位院士
大學,作為國家的高等教育學府,是為國家為社會培養人才的地方。也因此,一個學校影響力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是否能培養出「高精尖」的人才。比如公認的名校哈佛、劍橋、斯坦福等等,不僅歷史悠久,還不斷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
西南聯合大學有多厲害,三位校長,百位大師,培養出170多位院士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校歌)1937年,為了躲避戰亂,由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這三所中國頂級大學,合併成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即後來鼎鼎大名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西南聯大儘管只存續了八年零八個月,卻是我國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瑪峰,很可能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地位。
-
培養270多位院士、191位傑青、119位優青!南京大學實力強勁
人才培養是一所大學的最初願景和最終目標。在大學培養的各類人才中,學術人才具有獨特的地位,學術人才的培養與大學的學術水平關聯最為密切,培養學術人才是一流大學人才培養工作的中心目標。基於此,軟科發布了"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造就學術人才排名(百強)"榜單,南京大學以培養343名學術人才的成績位居總榜第4,充分彰顯了學校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實力。在一個多世紀的辦學歷程中,南京大學始終堅持育人為本,先後培養了270多位"兩院"院士、6位"兩彈一星"元勳、5位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191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生均培養傑青數位居全國高校第一。
-
培養出四位院士,不是雙一流!哈理工如何從高校絞殺中脫穎而出?
三校之一最早的哈爾濱電工學院建校於1950年,曾被譽為電線電纜行業的「黃埔軍校」。1970年,哈爾濱電工學院併入哈爾濱工業大學。1974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電工學院部分)復校哈爾濱電工學院,隸屬黑龍江省。三校之一的哈爾濱科學技術大學,是在黑龍江工學院基礎上建立和發展的。1960年,黑龍江工學院併入哈爾濱工業大學。
-
張嗣瀛院士逝世 培養出百餘位博士、碩士研究生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嗣瀛生前照片光明日報資料圖進入10月以來,已有三位院士先後逝世。據光明日報10月5日下午消息,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嗣瀛於2019年10月4日在青島因病去世,享年94歲。上述消息稱,張嗣瀛1925年4月5日生於山東章丘,1948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機械系。曾任東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自動化研究所所長,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他早期從事運動穩定性及最優控制的研究,其中有新型的有限時間區間穩定性。曾參加反坦克飛彈的研製,解決了控制系統的關鍵問題,取得突出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