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出四位院士,不是雙一流!哈理工如何從高校絞殺中脫穎而出?

2020-12-13 百曉生評天下
哈爾濱理工大學

最近哈爾濱理工大學突然闖入到全國人民的視線中是起源於著名網紅考研老師張雪峰的一次講課。

張雪峰

張雪峰在一次講課中為了突出講課效果,將哈工大和哈理工進行了對比,對哈理工進行了非常負面的評價。廣大的哈理工師生紛紛要求張雪峰收回自己的不當言論並進行公開道歉。結果事情進一步惡化,張雪峰非常不服氣地進行了「非正式」道歉,他說你們哈理工牛逼,你們比北大清華都牛逼。對於這件事情的評價網上也是眾說紛紜,有人支持哈理工,認為張雪峰的確侮辱了哈理工的聲譽。也有人力挺張雪峰,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他對於哈理工的評價絕對不是空穴來風。

那麼哈理工究竟是所怎樣的大學呢?

哈爾濱理工大學(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和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學校由原機械工業部所屬的哈爾濱科學技術大學(前身黑龍江工學院)、哈爾濱電工學院和哈爾濱工業高等專科學校於1995年合併組建而成。

三校之一最早的哈爾濱電工學院建校於1950年,曾被譽為電線電纜行業的「黃埔軍校」。1970年,哈爾濱電工學院併入哈爾濱工業大學。1974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電工學院部分)復校哈爾濱電工學院,隸屬黑龍江省。

三校之一的哈爾濱科學技術大學,是在黑龍江工學院基礎上建立和發展的。1960年,黑龍江工學院併入哈爾濱工業大學。1978年,哈爾濱工業大學(黑龍江工學院部分)復校黑龍江工學院。

1950年,東北人民政府工業部電器工業管理局技工學校創建。1993年,哈爾濱機電專科學校更名為哈爾濱工業高等專科學校。

哈理工自從建校以來,培養出了四位院士校友(如下),自主培養出了一位院士教授雷清泉。在前些年排名全國97位,是全國百強學校唯一的一所雙非大學。這樣的成績就是與大多數211工程大學相比也是毫不遜色。

哈爾濱理工大學自主培養的四位兩院院士
雷清泉院士給哈理工學生講課

從哈理工的校史中可以看出,它應該具有很好的教學水平,應當具有衝擊成為「雙一流」學校的實力。但是為什麼在張雪峰的眼中它卻變得那麼地不堪呢?原因還要從哈爾濱理工大學在黑龍江省尷尬的地位有關。

從名字可以看出,哈爾濱理工大學肯定是以理工科為主的大學,然而縱觀整個黑龍江省內大學便會發現,在它前面還有理工科的兩位大佬,那就是哈工大和哈工程。凡是有任何項目和資源等,一定會優先支持哈工大和哈工程,哈理工就只能跟在後面眼饞了。

然後黑龍江又擁有豐富的農林資源,廣袤的大興安嶺和東北平原便為農林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所以東北林業大學和東北農業大學紛紛憑藉自己的農林特色學科搶下了211和雙一流的名額。

就這樣,在全國211和雙一流名額有限,給黑龍江這樣人才流失嚴重的東北省份名額更加有限的背景下,哈工大、哈工程、東農、東林之下的哈理工便不可能評上211和雙一流了。

然而這還不是最慘的情況,如果將哈理工評為黑龍江省第五的學校的話,那麼與它一街之隔的黑龍江大學一定不會答應。黑龍江大學作為一所綜合類大學在學校排名方面非常有優勢,現在排名已經在一百多名。而且作為黑龍江省排名第一的文科類學校也是黑龍江省各位領導的心頭肉,資源充足。可是哈理工只是一所理工類大學,在評分規則上並不佔優,又加上張雪峰等諸多事件,更是對哈理工雪上加霜,排名一度已經到達兩百名開外。

誠然,哈理工這幾年確實在走下坡路,但是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們必須承認哈理工不僅存在上述客觀條件,而且還存在很多人為因素,比如黑龍江教育資源分布不均,校領導的腐敗無能,以及學校的影響力,公關能力,突發事件的處理等都有問題。導致這幾年社會各方面對理工的印象都不太好。但是近兩年來學校還是很努力的在整頓校風,學風,也很努力的改善教學資源,還努力進行各專業各學科的國際認證,讓我們又看見了希望。所以希望社會的各行各業能對哈理工給予寬容,抱有希望,哈理工人一直在努力。

相關焦點

  • 建校70周年哈理工四院士聚首 助力龍江科教興省戰略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點上,哈理工正處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進「雙一流」建設、總結「十三五」、謀劃「十四五」發展規劃的關鍵時期,更需要以70周年校慶為契機匯聚力量,進一步增強全校師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發海內外學子、校友的愛校、榮校、興校、強校之情。他強調,雷清泉院士及3位院士校友相聚母校,給學校發展帶來了新機遇,振奮了理工師生精神,提振了士氣。
  • 坐擁21位院士!雙一流建設高校之太原理工大學
    近日,雙一流建設高校太原理工大學,聘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光輝為特聘教授,又獲一名院士加盟。從太原理工大學院士工作辦公室官網獲悉,目前共有全職院士4人,雙聘院士16人,再加上剛剛加入的吳光輝院士,院士數來到了21人!
  • 理工高校發力文科?多所「雙一流」有大動作!
    在回答「中國科大要辦什麼樣的人文」時,包信和明確表示,學校不謀求成為廣泛文科性質的綜合性大學,中國科大辦人文的願景是「強基礎、重特色、出精品、爭一流」,建設包括科學文化、應用文科以及文化傳承等學科,目標是培養出能夠預見科技發展引發社會影響、以人道方式處理科技問題的新型人才。
  • 家長心中好大學的標準985、211—華東理工「雙一流」評審
    人才培養指數的評價原則是「產出為主,投入為輔」,通過高校高考錄取分數、考生嚮往度、畢業生薪酬、僱主滿意度、人才卓越度和國家教學成果獎獲獎情況等二級指標,評價「雙一流」高校人才培養能力和質量。科學研究指數以「知識生產深度為主,廣度為輔」作為評價原則,聚焦高校的科研成果,在對高校學科基礎水平進行評估的基礎上,分類評價文科、理工科高校科研產出指數,研判高校知識生產的深度和廣度。社會服務指數理工科與人文社科並重,強化分類評價,衡量高校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發揮的引領和服務功能。
  • 安徽省這所高校引進三位院士,有望衝擊「雙一流」
    雙一流政策推出之後,合肥工業大學和安徽大學雙雙進入一流學科重點建設高校,安徽省的「雙一流」大學也達到了三所。近日,安徽理工大學傳來一個好消息,學校引進三位院士擔任特聘教授。這所高水平大學無疑向奮力創建世界一流學科的路上又邁進了一步。
  • 華東理工「雙一流」評審,專家高度評價,大概率升雙一流B類大學
    > 9月13日,召開「雙一流」建設周期總結評審會,全面總結評審2016—2020年學校「雙一流」建設情況。會議邀請化學工程與技術、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領域的13位院士專家,對學校總體建設和3個一流學科建設成效進行了現場評審。
  • 哪所大學培養的化學院士最多?
    中國科學院院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通常院士的產生是非常嚴格的,首先,這位教授必須是某一領域內的資深專家。然後想要評選院士,還需要資格提名,條件通常是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自然科學二等獎以上;最後還需要經過大概三輪評選才能成為院士。因此一個學校培養院士數量的多少直接反映了高校的教學和科研水平。
  • 東高西低中塌陷,中西部高校如何突圍「雙一流」
    「雙一流」意在打破名校身份固化,建立滾動淘汰機制,中西部又當如何突圍?西部一流加快落實區域發展戰略,繼續推動西部大開發,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政府工作報告為教育劃重點。整個江西,只有南昌大學是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南昌大學是全國百強高校,但綜合排名處於前百的中後位置,近年還跌出過前百。江西省頭部高校尚且如此,其他高校如江西師大、江西理工、江西農大等,在全國範圍內更加鮮為人知。其實,江西高校並不少。截至2019年,江西省共有103所高校,高校總數排名全國第12位,屬於中等偏上水平。
  • 太原理工大學校長黃慶學院士專訪-聚焦雙一流系列訪談-學術橋
    詳細 百年文化底蘊,以工為主理工結合的綜合類大學 陳志文您是太原理工大學的校長,您當院士最高興的莫過於太原理工大學的師生,您怎麼評價太原理工大學?因為這個學校對山西太重要了,又非常獨特,您又是如何理解太原理工大學的定位?
  • 北京這所低調高校,綜合實力領先非985,擁有四個「雙一流」學科
    其中在北京有一所,學校雖然不是享有985頭銜的大學,但是它的知名度並不小於985高等院校,這個學校有著四個一流的世界建設學科,甚至這些學科當中的一些名氣不低於985高校,這個學校就是被稱為「鋼鐵搖籃」的北京科技大學。
  • 非985、211,也無緣「雙一流」,這7所大學卻有院士「入帳」
    不管你是否認同,過去的985、211,現在的「雙一流」,類似的光環,在一所高校的發展過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當然,這些躋身名校方陣的高校也非常「爭氣」,無論是在國內外的綜合排名,還是在各項單項評比中,他們幾乎都佔據著絕對主導地位。
  • 「雙一流」建設以來,哪些高校新增「傑青」最多?
    被譽為「院士搖籃」的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以下簡稱「傑青」)已成為我國風向標式的高端學術人才資助項目,成為最能反映高校創新拔尖人才水平和頂尖基礎研究能力的指標之一。眼下處在第一輪「雙一流」建設的收官階段,高校間的人才實力引發了較為激烈的討論:「雙一流」建設以來哪些高校進步明顯?截至目前又有哪些高校「傑青」現職數量名列前茅?我們一起來看看!
  • 雙一流如何驗收?國家公布「163」原則,清華雙一流建設成笑話
    2020年已經到了歲末年尾,我國高校首輪「雙一流」建設也進入了尾聲。今年,有很多高校以自評和專家組評價,通過了首輪「雙一流」建設評估,比如蘭州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吉林大學、廣西大學等,專家組的意見大多都是「全面完成周期建設任務,標誌性成果顯著」之類的話,讓網友對雙一流建設產生的一些質疑,尤其是當清華大學宣布已經完成了「雙一流」高校的建設後,更引起了網友對清華大學的嘲諷。
  • 奮進中的地方醫科大學:下一次「雙一流」高校的有力競爭者_有數...
    雙一流的中期考核和第五輪學科評估的到來,牽動著所有高校的心,包括雙一流高校、非雙一流高校,尤其是那些有很強的學科實力,卻因為各種因素沒能入選雙一流名單的高校,勢必會抓住一切機會,奮勇向前。
  • 入選「雙一流」的天津工業大學更好?天津理工和天津科技大學不服
    天津之眼基本情況:天津市高等教育資源較為豐富,擁有2所985工程大學,分別是中國最早的三所國立大學之一——北洋大學堂的衣缽繼承者天津大學,周恩來總理的母校——百年名校南開大學;2所211工程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和河北工業大學;以及2所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 雙一流第一輪增選啟動,全國21家高校入圍,江蘇獨佔3個名額
    「雙一流」是繼985、211工程後,又一個全國高校建設計劃。雙一流即世界一流高校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目的是讓我國高校衝刺國際前列、打造世界頂尖學府和頂尖學科。而進入一流大學建設名單的42所高校,又分為A類和B類。其中,A類36所,B類6所。但雙一流高校與985、211工程不同,不是選上了就一勞永逸,有定期的考核,對於能力下降的高校,將從雙一流中踢出,對於能力突出的高校,可以增選為新的雙一流大學。
  • 培養出8位院士!這份重要榜單出爐,安徽這所211高校強勢登榜
    能夠培養出創造性人才是一流本科教育之所以"一流"的獨特表徵,近日,科學網公布《基於院士成長數據的一流本科教育排行榜》,該榜單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不含外籍院士)為依據,時間起點是1949年(本科畢業年),時間跨度約70年,梳理分析1065位院士的本科院校數據。
  • 山東省4所「雙一流」高校介紹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03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始建於1985年,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坐落於膠東半島的海濱城市威海,是哈工大「一校三區」辦學格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 南理工這下真的厲害了!
    樂樂來給大家科普一下:中國最好大學排名的評價體系涵蓋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和國際化四個維度使用的都是最能體現大學辦學水平的關鍵指標2018年首次引入了「社會捐贈收入」指標用來測量大學人才培養的社會聲譽能在這份榜單中名列前茅南理工的實力不容小覷厲害了
  • 大連高等教育的「領跑者」,原四大工學院之一,雙一流A類高校
    現為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211、985工程大學,並且在2017年首輪雙一流評比中成功入選雙一流A類建設大學,學校現有教職工4173人,其中專任教師2642人。學校有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13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兼職教師中的兩院院士38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0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38人,以及講座教授、青年學者等高層次人才數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