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高校發力文科?多所「雙一流」有大動作!

2021-02-08 中國新聞網

來源:中國青年報綜合

多所理工見長的「雙一流」高校發力文科,你怎麼看?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國科大」)召開「科技人文發展專家諮詢會」,宣布將大力發展新文科,建設包括科學文化、應用文科以及文化傳承等學科。

圖片來源:中國科大新聞網

據了解,在會上,校長包信和院士代表學校作了「引領未來的中國科大特色人文社科建設」主旨報告。報告認為:

步入新時代,大學使命發生了重要變化,大學的發展模式應與時俱進,培養的引領型人才不僅需要具備較強的科學技術基礎,還需要擁有人文智慧和科技倫理。

學校提倡理、工、醫和人文科學的高度融合發展,培養學生對世界複雜性的理解和應對能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在回答「中國科大要辦什麼樣的人文」時,包信和明確表示,

學校不謀求成為廣泛文科性質的綜合性大學,中國科大辦人文的願景是「強基礎、重特色、出精品、爭一流」,建設包括科學文化、應用文科以及文化傳承等學科,目標是培養出能夠預見科技發展引發社會影響、以人道方式處理科技問題的新型人才。

而不久前,有「中國理工科最高學府」之稱的清華大學也專門召開了文科工作會議,要求共同推動清華文科建設發展邁入新的階段。

邱勇指出,「文科是學校品位的體現」學校從建校之日起一貫高度重視文科建設,老清華的人文社科在國內獨樹一幟,清華國學院的學術成就影響深遠。

據澎湃新聞報導,除上述兩大理工名校重抓文科,目前多所傳統意義上的理工類高校也有向文科發力之勢,新增多個文科或文理科交叉的學位點。

近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公布2018年各省市經動態調整增列的學位授權點清單。據澎湃新聞統計,有超過20所偏理工類的院校增加了文科或文理科交叉學位點,相關學位點增列數量30餘個。

上述理工院校中,部分文理學位點均有增加,但北京化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南京理工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等多所院校2018年僅增加了文科或文理交叉學位點。

其中,北京郵電大學2017年僅增列系統科學博士一級學位點,2018年該校新增三個文科或文理科交叉碩士點,數量最多,分別為會計碩士、新聞與傳播碩士以及法律碩士。

從學位增列和撤銷名單中可以瞥見,目前不少理工類高校正在布局其文科或文理交叉學科,加強對人文社科類專業的重視。

就在不久前,教育部、科技部等13個部門正式聯合啟動「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全面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

在2018年「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工作研討會上,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就曾提到,「我們不僅要培養科學家,還要培養思想家,要通過『拔尖計劃』培養中國的大師。」故而,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在原先數學、物理學等基礎上,實施範圍擴展到天文學、地球物理學、心理學、哲學、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等,首次增加了人文學科。

今年4月,全國75所教育部直屬高校都在各自的信息公開網站上公布了2019年財務預算。

儘管與理工科高校的預算差距還很大,但今年一些傳統文科名校的預算增幅比較大。最明顯的是北京師範大學,年度預算數從去年的66.12億元猛增到81.85億元,增幅近24%,排名也從去年的第二十提升到第十六位。

截圖來源:青塔

據北京青年報報導,這與去年以來教育部提出推進「新文科」建設關係緊密。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兩所典型文科高校今年的收支預算總表中,來自財政撥款的收入增長都較大,北師大增加了2.87億元,人大增加了1.66億元。

據光明日報,越來越多的高校正在認識到,無論是在創建「雙一流」的徵程上,還是在實現大學最根本的育人使命上,人文社會科學所提供的滋養都必不可少。

清華大學建立文科資深教授制度

進一步推動文科發展的重大舉措

「如果說上一個百年,清華是百年輝煌;那下一個百年,一定是人文日新。」出身理工科、身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從不諱言自己對人文社會科學的重視。在他看來,一所大學的影響力取決於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兩方面,而在某種意義上,後者的影響還會更廣泛、更持久。

據清華大學官微,清華宣布建立文科資深教授制度,這是清華進一步推動文科發展的又一重大舉措。

文科資深教授是清華大學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設立的最高學術榮譽稱號,每兩年評選一次,採取提名推薦制。

設立資深教授是世界一流大學的通行做法,這一榮譽稱號通常授予那些在學術上做出了傑出貢獻、具有廣泛社會影響力的頂尖學者,以肯定他們的學術貢獻,激勵更多的年輕文科學者以此為追求目標。

目前,我國的院士制度只設立在理工農醫等學科,而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一直沒有與之相當地位和影響的學術稱號。2003年,教育部啟動實施「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計劃」,提出「鼓勵高校從實際出發設立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崗位,並給予與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院士相應的待遇」。此後,國內部分高校相繼實施文科資深教授或一級教授崗位制度。

浙江大學舉行文科發展諮詢專家小組會議結合 「雙一流」 建設整體布局 促進文科發展繁榮

據浙江大學消息,今年1月,浙江大學文科發展諮詢專家小組會議在紫金港校區舉行。校內外高水平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就如何進一步促進浙江大學文科發展繁榮出謀劃策。

浙大黨委書記鄒曉東表示,人文社會科學在浙江大學長期辦學過程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學校高度重視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近些年來,相關學科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要結合學校「雙一流」建設整體布局,明確使命,面向未來,勇攀高峰,促進浙大文科發展繁榮

他也希望今後能進一步發揮專家諮詢的作用,集聚文科資深教授等高水平專家學者的智慧,更好地為文科的發展把脈支招。

助力文科發展,還有不少高校

武漢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華東理工大學...

武漢大學已召開了多屆文科院長論壇,探討文科發展思路。

  

甚至西南交通大學,傳統視野裡以交通軌道學科見長的高校也召開了文科繁榮工作座談會,表示將在文科建設上有「大決心」「大手筆」。

華東理工大學則宣布成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

.

助力文科發展,

你們學校有哪些動作?


原標題:《理工高校發力文科?多所「雙一流」有大動作!》

編輯:何穎

責編:宋方燦

相關焦點

  • 多所理工見長的「雙一流」高校發力文科!
    據澎湃新聞報導,除上述兩大理工名校重抓文科,目前多所傳統意義上的理工類高校也有向文科發力之勢,新增多個文科或文理科交叉的學位點。近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公布2018年各省市經動態調整增列的學位授權點清單。據澎湃新聞統計,有超過20所偏理工類的院校增加了文科或文理科交叉學位點,相關學位點增列數量達30餘個。
  • 發力文科,一流大學再提速
    清華首聘18位文科資深教授——發力文科,一流大學再提速光明日報記者 鄧暉大學的人文高度,映照一個民族的思維能力、精神品格和文明素質「高原更高,高峰更多」,要有中國自信與中國標準文科復興,將給公眾視野裡的「工科強校」清華帶來什麼?當對人文的找尋、對精神的開掘成為風尚,又會給中國大學帶來何種滋養?壹:工科強校為何發力文科雄踞中國理工之巔的清華,正在加速文科建設的步伐。
  • 長沙理工和湘潭大學,兩所能進雙一流的高校!
    大家好,我是考研的馮胖胖,今天胖胖在這裡跟大家列舉兩個考研的大學,因為這兩個學校都是保護第一志願的,而且實力也不相上下,並且現在在全國範圍內都一直在猜測這兩所學校有機會進入雙一流行列,所以說盼望今天把這兩所大學一塊推薦給大家,希望對大家2022年考研選學校的環節有所幫助吧。
  • 理工類雙一流大學有多少所?理工類雙一流大學排名(共11所)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關於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其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A類36所,B類6所)。下面告訴你理工類雙一流大學有多少所。
  • 江蘇省內高校文理投檔線top15分享,這13所雙一流均上榜
    我們都知道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有42所(A類36所、B類6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有95所,其中,江蘇省表現亮眼,入選「雙一流」的學校就有15所。其中,有13所高校出自雙一流高校名單。最高分是南京大學的406分,最低分是南京審計大學的357分。沒有出現的南京林業大學和南京中醫藥大學雖然最低投檔線分數並不高,但是大部分專業投檔線排名依然靠前。上榜的高校當中,只有前三所學校的選測等級中出現A,其他均為B和C。
  • 華東師大之後,又一所「雙一流」發力醫學!建立醫學院大勢所趨
    這兩年,越來越多的高校發力醫學,其中「雙一流」建設高校表現得尤為積極。而就在不久前,又有一所「雙一流」建設高校——成都理工大學發力醫學,該校在回復網友的提問中表示:正在開展針對性調研工作,努力推動與相關單位共建醫學院。成都理工大學的前身為1956年創辦的成都地質勘探學院,1960年開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被批准為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84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 清華首聘18位文科資深教授:發力文科,一流大學再提速
    肖非攝/光明圖片壹:工科強校為何發力文科雄踞中國理工之巔的清華,正在加速文科建設的步伐。平均年齡68歲,來自清華8個文科院系、13個一級學科。在一個題為《一個理工科大學卻評選出18位文科資深教授,他們的底氣從哪裡來?》
  • 42所雙一流高校世界排名,被劃分為7檔,新疆大學墊底
    國家提出雙一流高校建設計劃,是希望我國的高校能夠走進世界舞臺,在世界的高校裡面都能夠脫穎而出,擁有較強的競爭力。因此,雙一流高校現在都特別重視在世界排行榜中的名次。 我國首批的雙一流建設高校,一共有42所,基本都是綜合性的大學或者是理工類的大學。
  • 山西省大力支持這兩所高校發展,從各地引入優秀人才,助力雙一流
    大家都知道山西省的高校資源其實放眼全國,並不是很突出。省內僅有一所211大學,即太原理工大學。除了太原理工以外,省內也只有山西大學、中北大學和山西財經大學三所一本高校。但是211、985工程已經不可能新增院校了,山西省最大的機會也就是「雙一流」了,而在第一輪雙一流建設名單中,也僅有太原理工大學入選。所以接下來的第二輪雙一流評選,山西省必定要有所作為。近些年來,山西這兩所高校從全國大力已經優秀教授,為雙一流打下基礎。這兩所高校就是山西省的龍頭高校太原理工大學和山西大學。
  • 網傳雙一流大學調整名單?985大學兩升一降,兩所高校退出雙一流
    雙一流大學調整迎來窗口期,而且雙一流大學建設在設立之初就確定了晉級和退出機制,所以近來網上有非常多的關於雙一流大學預測的文章,而且我們也知道,雙一流大學一共137所,作為首次評估調整,肯定不會有太大的動作,很大的機率就是在現在雙一流大學的基礎上,增加學科比較強勢,社會呼聲比較大的幾所大學
  • 83所普通高校,7所雙一流大學,全國高校僅次於北京的城市
    一直以來湖北都是公認的教育大省,高校數量和質量有目共睹,我們一起來看看為什麼湖北能有這樣的實力。據最新數據統計,湖北有160所大學,其中普通高等學校128所,成人高等學校14所,民辦的其他高等教育機構18所。
  • 「雙一流」調整在即,8所高校無緣下輪雙一流,學生:難以置信
    「雙一流」調整在即,8所高校無緣下輪雙一流,學生:難以置信雙一流大學,是繼985工程和211工程以後的又一建設,指的是世界一流建設高校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統稱,雙一流和以前的985以及211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打破了終身制,在985和211時期,如果哪所大學被評上了,就永遠是985或者211大學,而雙一流大學則不同。
  • 雙一流中期評估將至,眾高校頻頻出招,為進階世界一流大學發力
    同985/211計劃一樣,雙一流高校也是以五年為一個建設周期,每個周期的中期和末期會以建設績效考核的形式公布各高校的建設成果,那麼再中期評估即將到來之際,各個雙一流高校會有什麼「衝刺計劃」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培養出四位院士,不是雙一流!哈理工如何從高校絞殺中脫穎而出?
    哈理工自從建校以來,培養出了四位院士校友(如下),自主培養出了一位院士教授雷清泉。在前些年排名全國97位,是全國百強學校唯一的一所雙非大學。這樣的成績就是與大多數211工程大學相比也是毫不遜色。雷清泉院士給哈理工學生講課從哈理工的校史中可以看出,它應該具有很好的教學水平,應當具有衝擊成為「雙一流」學校的實力。但是為什麼在張雪峰的眼中它卻變得那麼地不堪呢?
  • 清華大學在上海建國際創新中心 多所「雙一流」大學有大動作
    清華大學在上海建國際創新中心 多所「雙一流」大學有大動作時間:2019/8/6 8:28:55 來源:文匯網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夏荔 據公開報導和各校官網消息,多所「雙一流」大學近期都有大動作!
  • 這所「一流大學」發力文科放大招
    法學學科在法治國家建設的宏觀背景下,形成了以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法學研究為代表的學科優勢特色。公共管理結合國家大力推進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統籌安全與發展等時代命題,進一步立足學校、行業、地域的資源稟賦,特別是結合學校「工理文醫」學科交叉融合新布局和新文科建設等主要機遇,形成了以社會治理及可持續發展研究為代表的學科優勢特色。
  • 多所雙一流高校成立農學院,火熱程度不亞於人工智慧和大數據
    今年,不少非農領域的高校紛紛發力農學,其火熱程度不亞於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又一所雙一流高校成立農學院?近日,中山大學內網一張《中山大學關於成立農學院的通知》截圖在朋友圈及中山大學貼吧流傳。北大也加入了,高校紛紛發力農學今年,多所非農業領域的重點高校發力農學,通過新建或共建等形式成立了農學院或農業研究院:鄭州大學2018年7月7日上午,鄭州大學農學院成立暨發展論壇在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鄭州科研中心舉行
  • 衝擊「雙一流」高校,太原理工擬聘任10名清華北大博士,學生叫好
    自從新一輪「雙一流」大學正在評估中,這所211大學為了衝擊「雙一流」高校,大力引進人才,又聘任10名清華北大博士,學生開心支持。 全國共有137所「雙一流」大學,其中又分為一流大學建設和一流學科建設,一流大學有42所,36所是雙一流大學A類,比如清華北大、「華東五校」、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6所是雙一流B類,有東北大學、湖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鄭州大學、新疆大學和雲南大學;一流學科建設大學有95所,基本上是211大學,除之外有河南大學、寧波大學、成都理工大學等等。
  • 入選雙一流的上海海洋大學有後發優勢,與同城高校的經管文法專業...
    上海在「雙一流」建設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有4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有10所,包括原有的211大學和新增的上海海洋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體育學院、上海音樂學院四所非985、211高校。上海雙一流大學名單 上海海洋大學源於江蘇省立水產學校,歷經上海水產學院、上海水產大學,最終於2008年改為現名,是一所多科性應用研究型大學,上海市與國家海洋局、農業農村部共建高校
  • 我國137所「雙一流」高校最新排名,各位準大學生注意了
    2020年我國137所「雙一流」高校最新排名,各位準大學生注意了今年的高考錄取工作正在進行,很多高考學子都已經被大學提檔錄取了,首先祝賀這部分學生,經過高中三年的努力之後,終於考上了心儀的大學,翻開了人生的新篇章。那麼大家都知道國內目前「重點建設的大學」嗎?知道這些學校的實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