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愛滋病日 一名患病五年的愛滋病人自述

2020-12-14 浙江在線

  1977年出生的小可(化名)是溫州小有名氣的設計師,他還有另一個不為人知的身份——一名患病5年的愛滋病人。對於這個在常人眼裡被汙名化的疾病,小可早已坦然面對,「愛滋病人只要隱藏好身份,定期服藥,做好安全措施,就跟常人一樣,也可以健康生活,愛滋病人沒有殺傷力」。

  「拿到報告那一刻,我真的呆了」

  他用了一個月走出陰霾正視疾病

  當記者聯繫到小可時,他欣然接受了採訪,由於訪談的話題敏感,小可極為謹慎地選擇了某咖啡館一處隱蔽的角落位置,小可只要了杯牛奶。多年來,小可不喝咖啡,也不愛飲茶,沒想到這個習慣,如今反而有利於提高身體免疫力抵抗愛滋病毒的攻擊。

  今年38歲的小可選擇了室內設計這個行業。他的衣著穿戴頗為講究。工作多年,他在業內小有名氣,原本有一家自己的工作室,後因身體原因,他選擇了打工,「其實打工收入也不低,一個月也有2萬-3萬,除去日常開銷,基本我都會往家裡寄」。

  小可說,2005年路過溫州南站時,一個預防愛滋病的大型戶外廣告引起了他的注意,這個畫面不斷地在他的腦海裡揮之不去。因為男同的關係,幾年後,他的身體經常出現不適,臉色蠟黃,長期低燒,最重要的是,身邊陸續有朋友被檢出了愛滋病,出於恐懼,他走進了當地一家疾控中心選擇愛滋病病毒檢測。

  「拿到報告那一刻,我真的呆了,我熟悉愛滋病的各種情況,但是,當病毒出現在我的身上時,有一種被判死刑的感覺。」小可說,那一年他33歲,原本憧憬著自己的設計工作室能有大好前景,而那份診斷報告似乎將他的夢想打碎了。小可用了1個月的時間走出了陰霾,直面疾病,他選擇將病情隱瞞,「家裡還有老人需要我照顧,我消極生活,他們必定過得不好,而愛滋病對於常人來說,又怎麼能被輕易接受?」

  2010年9月,小可開始服用愛滋病抗病毒藥物,每個季度定期檢測病毒指數。目前,他的飲食習慣極為健康,不抽菸、不喝酒、不喝咖啡、不飲茶,平日口渴只喝水,這5年來,除了每日定期服用抗病毒藥,身體狀況與常人並無異樣。

  「像偷東西被人發現,抬不起頭見人」

  這種情況發生在每次常規病毒檢測中

  設計師、男同、愛滋病人,這是小可的三個身份標籤。「前兩個身份,家人、朋友都已經知道了,但愛滋病這個身份,只有我妹妹知道,一旦被其他人知道,這個消息就會被公之於眾,我最後的保護罩就被撕開,等於讓我去死。」小可發現,身邊隨處可見「談艾色變」的群體,選擇遠離的方式可以理解,但那種污衊、歧視、流言蜚語,則較疾病本身更令人難以承受。

  今年第一季度,小可錯過了愛滋病病毒的統一檢測時間,隨後他另外選擇了一個工作日到醫院檢查,「為我抽血的護士從拿到我的驗血單到抽血,沒有跟我說過一句話,也沒有看我一眼,抽完血後非常迅速地將針筒、手套等廢棄物一丟,就走了」。面對這樣的情況,小可羞得滿臉通紅,落荒而逃,「像偷了東西被人發現一樣,抬不起頭見人」。這樣的情況,發生在每一次的常規病毒檢測中,而每一次常規檢測之前,他總有些膽怯和緊張,歧視的眼光對於愛滋病人而言,都是致命一擊。

  談到「愛滋病」這三個字時,小可總是放低音量,「一旦愛滋病人這個身份被公之於眾,我的生活、工作都會被毀掉,當人的自尊被完完全全地毀滅,我真的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他說,愛滋病被汙名化,自己能得到妹妹的理解已是非常不易,而工作中的客戶和搭檔,更是無法接受這樣的病人。

  「我並不認為自己是一個病人」

  他自認定期服藥後愛滋病沒有殺傷力

  在保護隱私的前提下,疾病本身對於小可來說,並沒有造成過多的恐懼。由於發現早,發病5年多來,病毒值一直控制得很好,他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工作,感冒、發燒的頻率也很少,飲食上也沒有過度節制,經常跟朋友一起吃火鍋、吃川菜,休息之時出門旅遊。他說:「我並不認為自己是一個病人。」

  對於愛滋病,他有自己的看法。 「愛滋病只有三種傳播途徑,母嬰傳播、血液傳播、性傳播,其他的如空氣、飲食等途徑並不會傳播愛滋病病毒,與愛滋病人交談、吃飯都不會傳播病毒。愛滋病的傳播概率比B肝要低很多。」小可稱,他確診愛滋病後,除了每日定時服藥,身體狀況很好,連常見的感冒、發燒都很少出現,這個方面,他自認為比癌症病人要幸運許多,「如今癌症高發,癌症病人手術、化療,即便能熬得過5年,也是伴隨著疼痛活著,但我現在都沒有這些問題,比他們要健康」。

  「如果是癌症,哪有現在這麼自在、隨意。」在小可眼裡,愛滋病跟糖尿病、高血壓一樣,都是定期服藥的病,不服藥就會出現併發症。

  結束愛滋病流行未來五年是關鍵

  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執行副主任洛雷斯說

  12月1日世界愛滋病日來臨之際,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執行副主任、聯合國助理秘書長路易斯·洛雷斯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未來5年是實現2030年結束愛滋病流行的關鍵。他呼籲重點關注兒童、非洲地區年輕女性和吸毒人員等關鍵群體,確保他們可獲得治療並免受歧視。

  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日前明確提出到2030年結束愛滋病流行的「快速通道」目標,設定到2020年實現「90-90-90」目標,具體為90%的愛滋病病毒攜帶者自身知情,90%知情的攜帶者獲得治療及90%接受治療的人體內病毒受到抑制。而到2030年,各項具體目標的完成比例將提高至95%。

  洛雷斯表示,結束愛滋病流行主要從發病率指標衡量,這意味著到2030年,全球每年新增感染者數量應少於20萬,較目前水平下降約90%。

  他說:「愛滋病流行30年,我們正處於新的階段,例如我們有更先進的藥物、治療與檢測選擇,我們現在討論的是治癒愛滋病,在我看來,這一過程雖花費時間卻發展迅速。」

  以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為例,接受此治療的愛滋病患者不但可以回歸正常生活,並且可以實現不再傳播愛滋病病毒。據愛滋病規劃署估計,截至2014年6月,全球約1360萬愛滋病患者接受了這種治療,向在2015年覆蓋1500萬愛滋病患者的目標邁出巨大一步,但距離2020年「90-90-90」目標仍有很大差距。

  洛雷斯說:「未來5年是實現2030年結束愛滋病流行的關鍵,我們不可能奢侈地再等待20年結束愛滋病,我們需要在2015年至2020年間做出巨大努力。」

  洛雷斯表示,科技與社會動員的結合已認可結束愛滋病流行的可能性,並且治療方法的進步為結束愛滋病流行帶來了希望,當前治療藥物更為有效、副作用更少,但挑戰在於,感染風險最高的關鍵群體例如兒童、非洲地區年輕女性、吸毒人員等,卻因歧視難以獲得預防及治療。

  他指出,結束愛滋病流行是全世界每個國家的挑戰,但考慮到愛滋病影響程度不均,全球約90%的新增感染者集中於30個國家及地區,其中絕大部分為中低收入國家,這些國家更應加快對愛滋病的應對工作。

  洛雷斯認為,中國在應對愛滋病方面採取了實用措施,重點關注問題嚴重的領域,並給予受病毒感染的特殊人群關照。

  他說:「中國正向我們展示結束愛滋病流行應該走的道路,如果中國設定目標並為之努力,我相信,中國可比世界上許多國家更早實現結束愛滋病流行的目標。」

  據新華社

  蚊子叮咬不會感染扎針傳染概率不高

  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愛滋病性病防治所所長王大勇談防艾

  1.如何正視愛滋病的危害?

  答:相比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等,愛滋病的傳播效率要低很多。愛滋病屬於慢性傳染病,一旦感染將終生攜帶病毒,如果不進行有效抗病毒治療,降低體內病毒載量,將成為持續的傳染源。從控制傳染病角度出發,防治愛滋病同樣需要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科學規範治療,愛滋病患者就如同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患者一樣,儘管需要終生服藥,但可以獲得與常人一樣的期望壽命。

  2.如何消除對愛滋病的歧視?

  答:事實上,歧視愛滋病不僅僅出現在我國,全球都存在對愛滋病歧視的問題,只是在不同國家和地區,歧視程度不一樣罷了。歧視產生的原因很多也很複雜,其中主要還是愛滋病傳播途徑的誤解和歧視,畢竟全球愛滋病主要傳播途徑是經性傳播。今年我市報告發現愛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性接觸傳播佔96.5%,這也令這種疾病背負著更多的汙名。或許,這種歧視在醫護群體中也有一定程度存在,但主要是基於預防疾病風險和職業暴露的考慮。實現「零」愛滋的目標,最難就是實現愛滋病「零」歧視。

  3.防艾難度最大的是什麼?

  答:目前挑戰最大的是高危行為幹預工作,尤其是男男同性性行為者的行為幹預工作。近幾年,男男同性性行為途徑所佔比例呈現逐年增長趨勢,截至10月底,今年全市報告發現的愛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男男同性性行為傳播比例達35.1%。過去幾年,同性戀者常常會集中在一些場所,比如公園、酒吧、會所、浴室等,防艾工作人員或志願者則會在這些固定的地方分發安全套、防病手冊,教育高危人群採取安全性行為,發動高危人群進行愛滋病檢測,這種傳統幹預工作模式在過去幾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最近兩年發現,隨著同志圈社交軟體的出現,同志線上交流越來越多,令防艾工作者很難「第三者插足」。

  4.扎針和蚊子叮會感染嗎?

  答:愛滋病只有母嬰傳播、血液傳播、性傳播三種途徑。愛滋病人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傷口滲出液中都有帶有很多的愛滋病毒,所以接觸這些體液感染的危險性較高,而唾液、淚水、尿液中愛滋病毒較少,汗液、嘔吐物中幾乎不含愛滋病毒。

  蚊子是不可能成為愛滋病的傳播媒介,愛滋病毒在蚊子體內既不發育也不增殖,所以不可能通過生物性的方式進行傳播。

  被汙染的針頭扎到而感染了愛滋病毒的概率不會高於0.3%,特別是在被扎到之後就到醫院進行幹擾性治療的人員被感染的概率極低。

  

相關焦點

  • 叮過愛滋病人的蚊子再去叮人會傳染愛滋病嗎
    由於目前在全世界範圍內仍缺乏根治愛滋病的有效藥物,所以目前人們對愛滋病仍是以預防為主,而相對較高的病死率更是使人們對其聞之色變。愛滋病人除了要面對身體疾病,還要承擔相當大的心理壓力,這是因為曾經相當一段時間內乃至現在仍有一部分人對愛滋病人是有著各種偏見的:有的人直接將愛滋病與賣淫、吸毒等罪惡活動聯繫在一起。
  • 一名24歲愛滋病感染者的自述懺悔:放縱濫交的代價
    #世界愛滋病日#今天是世界愛滋病日,希望大家能夠自尊自重,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篇來自一位24歲愛滋病感染者的自述懺悔,他因為自己的任意妄為,年少無知,在一年的夜夜笙歌后終換來愛滋病的噩耗。
  • 一個愛滋病大學生的自述:別以為疾病離你很遠,它就潛伏在你身邊
    昨天快要休息的時候被一個標題吸引「一個愛滋病大學生的自述」。當時鬼使神差的點開,不是對這個病有多好奇,而是對這位大學生多了幾分心疼。愛滋病男孩的自述男孩名叫峰子(化名),因為在中學的時候發現了自己的性取向問題,在初中就開始了荷爾蒙激素的發洩。他生活在農村,遠離城市的喧鬧,接觸的人比較單調,不會想到有一天愛滋病的降臨。哪一年峰子考上了上海的大專院校,滿懷憧憬來到上海。
  • 涼山彝族為什麼不歧視愛滋病人?
    [摘要]儘管涼山彝族對愛滋病人的非歧視態度和整體關懷讓在世界其他大多數地方都飽受歧視的愛滋病人和專家都感受到希望。但這種基於當地文化法則的關切行為,恐怕也僅僅是地方性的。大涼山彝族合影(圖源網絡)諸多關於愛滋病傳播的研究皆認為,在主流社會群體之中存在著誇大了的愛滋病感染威脅,並由此產生出針對愛滋病人的社會歧視,並導致愛滋病人的社會關係全面斷裂
  • 公益微電影《天空中最亮的星》 獻禮世界愛滋病日
    公益微電影《天空中最亮的星》 獻禮世界愛滋病日 微電影海報    世界衛生組織於1988年1月將每年的12月1日定為世界愛滋病日,號召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在這一天舉辦相關活動
  • 新都區大豐小學開展2020年「世界愛滋病日」主題教育活動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30日訊 為了增強師生預防愛滋病意識,11月30日,新都區大豐小學開展以「預防愛滋病,共建美好校園」為主題的愛滋病預防宣傳活動,大豐小學中心校區全體師生參加活動。少先隊員們前期為大家收集了很多關於預防愛滋病的知識,在活動中都一一的為大家呈現,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家明白愛滋病的「可惡」之處,提醒大家一定要潔身自好,因為愛滋病只有唯一的三種傳播途徑,那就是:母嬰傳播、血液傳播、性傳播。只要了解傳播途徑,科學預防,就能離愛滋病遠遠的。隊員們還告訴大家:愛滋病可怕,愛滋病人不可怕,在日常生活中的正常交流是不會被傳染的,不能孤立和歧視愛滋病人。
  • 河南中醫藥大學舉辦世界愛滋病日系列宣傳教育活動
    河南中醫藥大學舉辦世界愛滋病日系列宣傳教育活動 2020-12-13 23: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界愛滋病日」為「艾」發聲 讓「愛」靠近
    攜手防疫抗艾 共擔健康責任假如我是一個愛滋病人 你會給我一個擁抱嗎2020年愛滋病患者自殺人數高達77萬12月1日是世界愛滋病日據科學研究表明,愛滋病的傳染渠道主要來源於性接觸、血液以及母嬰不會通過接觸、眼淚、汗液以及唾液傳染短暫的擁抱並不會帶來傳染風險據統計 全球每過40秒 就有一個愛滋病患者選擇自殺你知道嗎 打敗他們的並不全是病毒更多的是我們的歧視和排斥雖然一個擁抱並不能治好愛滋病但卻是對我們這冷漠社會的一劑良藥
  • 世界愛滋病日,這些你知道嗎?
    世界愛滋病日,這些你知道嗎?為提高人們對愛滋病的認識,世界衛生組織於1988年1月將每年的12月1日定為世界愛滋病日,號召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在這一天舉辦相關活動,宣傳和普及預防愛滋病的知識。
  • 世界愛滋病日大師有約·公益音樂會開展,百度公益與眾多音樂大師一...
    12月2日,「2018年世界愛滋病日·愛讓我們在一起」大師有約公益音樂會將在國家大劇院隆重舉行。音樂會上,沈娜、呂思清、魏松、朱亦兵等多位藝術家,攜手紅絲帶健康大使蔣雯麗、鞠萍、沈騰等眾多明星,用音樂和行動一起,為「艾」發聲。
  • 在世界愛滋病日,說說糖尿病人使用的針頭可能造成的傷害
    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愛滋病日,1981年的今天,第一個愛滋病病人被診斷出來,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在每年的今天號召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在這一天舉辦相關活動,宣傳和普及愛滋病的知識。作為糖尿病醫生,我今天的話題當然也與愛滋病有關,但更與糖尿病人相關。愛滋病的傳播途徑大家都知道,愛滋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有三個,一個是性傳播,這是一個主要的傳播途徑,這個傳播途徑導致愛滋病感染達到了70%以上,中國的比例可能超過了90%。
  • 世界愛滋病日|「恐艾」是種心理病
    安徽網滁州消息 愛滋病恐懼症即恐艾症,主要指的是指一部分人群受不良社會輿論導向,對愛滋病知識不了解,對愛滋病字眼過度排斥和敏感,在強烈的恐懼狀態下,常伴隨焦慮、抑鬱、強迫、疑病等多種心理症狀和行為異常的心理障礙。
  • 如果蚊子咬了愛滋病人,下一個被此蚊子咬的人會感染愛滋病嗎?
    首先和其它所有病毒一樣愛滋病毒也是需要達到一定數量才能使人感染致病的,而每隻蚊子叮咬人的吸血量大約為1/5000毫升,這意味著需要有成千上萬隻叮咬了愛滋病人的蚊子才能吸到足以使人染病的攜帶有愛滋病毒的血液,然後這成千上萬隻蚊子再同時叮咬同一個人的概率基本上比中六合彩更加不可思議。而且愛滋病毒無法在蚊子體內存活。
  • 世界愛滋病日:愛滋病在中國蔓延的態勢,是如何被遏制住的?
    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中國辦事處項目官員郭巍告訴南方周末,包括免費檢測在內,2003年起中國的「四免一關懷」政策對控制愛滋病的快速蔓延起到了關鍵作用,很多政策直到今天還在起作用並不斷發展。 自1996年進入中國以來,協助中國開展愛滋病流行形勢評估,是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的一項重要工作。
  • 熱點關注 I 2020年12月1日「世界愛滋病日」主題:攜手防疫抗艾...
    2020年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今年我國宣傳活動主題為「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旨在強調在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加強團結協作,強化壓實政府、部門、社會和個人「四方責任」,攜手應對新冠肺炎、愛滋病等全球範圍內重大傳染病挑戰
  • 紅十字會志願者走上街頭 開展愛滋病預防宣傳活動
    自貢網記者 羅樂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為了提高群眾對愛滋病的認識,讓更多市民正視愛滋病人、關愛愛滋病人,全市紅十字會志願者走上街頭,開展愛滋病預防宣傳活動。在自流井區東方廣場,圖文並茂的宣傳展牌內容豐富,涉及愛滋病預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內容。
  • 以案說法:隱瞞愛滋病與他人發生性關係,不是犯罪?
    原來,一次偶然的機會翻看妻子的病例,發現妻子早在結婚之前就已經染上了愛滋病,卻對自己隱瞞至今,而且醫院在婚檢的時候竟然還沒有能夠檢測出來,老張非常生氣,也非常擔心受怕,趕緊去醫院檢查自己是否也得愛滋病。由於老張和王某兩人新婚燕爾,各種性交姿勢、性交方式都嘗試了好幾遍,套套也很少戴,結果可想而知,檢測出來老張也患上了愛滋病。這個消息如晴天霹雷,老張恨死了妻子、恨死了醫院。
  • 愛滋病並沒有那麼可怕, 福田疾控中心醫生話你知
    晶報記者 肖利華 劉宇斌 通訊員 莊厚雄 劉瑩 再過幾天,就是世界愛滋病日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愛滋病就已經被「魔化了」,在很多患者面前,一張薄薄的愛滋病確診通知書基本等同於死亡通知書。愛滋病是不是真的那麼可怕?在這個特殊的日子來臨之前,記者來到福田區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與醫生一起探究愛滋病,了解這個已經被魔化的病症。
  • 六枝特區第二幼兒園開展預防愛滋病專題教育活動
    知"艾"防"艾",重在預防——六枝特區第二幼兒園開展預防愛滋病專題教育活動貴州民族報訊 (莫影影 吳嬌 )12月1日是"世界愛滋病日",為全面普及愛滋病防治知識,幫助全園師幼及家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六枝特區第二幼兒園開展預防愛滋病專題教育活動。
  • 海拉爾區哈克鎮:開展「青春健康、預防愛滋病」主題講座活動
    2016年12月1日是第29個世界愛滋病日,為提高海拉爾區哈克鎮青少年自我保護意識,提倡健康的生活態度和方式,預防愛滋病感染,同時擴大計生協會的影響力,哈克鎮計生協會以「世界愛滋病日」主題宣傳周活動為契機,開展「青春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