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滁州消息 愛滋病恐懼症即恐艾症,主要指的是指一部分人群受不良社會輿論導向,對愛滋病知識不了解,對愛滋病字眼過度排斥和敏感,在強烈的恐懼狀態下,常伴隨焦慮、抑鬱、強迫、疑病等多種心理症狀和行為異常的心理障礙。
不少人認為,自己身體不適就是在不知情地感染了愛滋病毒,反覆撥打熱線電話諮詢,或去做愛滋病抗體檢測,卻又總對陰性結果持懷疑態度,認為檢測不準確。多次求醫也難以緩解心理焦慮的狀態,有極度潔癖傾向,嚴重影響了日常的學習生活工作。
愛滋病恐懼症產生原因
有過高危性行為的人。一方面,這類危險行為的確使感染愛滋病的機會大大增加;另一方面,由於這種行為是社會道德規範所不容許的,在內心深處他們經常受到道德的譴責和社會的壓力,理智與欲望,道德與本能的鬥爭會使他們產生矛盾感、罪惡感和恐懼感,因而更容易出現愛滋病恐懼症。
愛滋病知識缺乏者。某些人對愛滋病相關知識不了解,或者是一知半解,認為只要與愛滋病毒接觸就會感染愛滋病,不能認識到愛滋病的傳播與其他疾病的傳播一樣,也需要特定的傳播途徑(血液、體液和母嬰傳播),同時還需要足夠的病毒數量,而且與自身的抵抗力有關,因此出現不必要的恐懼。
某些心理素質差的人。對於某些敏感多疑、過分膽小、注重細節的人而言,更容易患愛滋病恐懼症。愛滋病恐懼症是反映他們性格缺陷的一面鏡子。
焦慮型愛滋病恐懼症
臨床表現為想到或看到「愛滋病」這三個字及愛滋病的相關報導即出現緊張不安和煩躁;經常提心弔膽擔心自己已感染或會被感染愛滋病;經常處於高警覺狀態,如臨大敵,同時也可能伴有各種軀體症狀,如坐立不安,往復走動,唉聲嘆氣等。
焦慮型愛滋病恐懼症一般不會反覆求醫,四處檢查,有一定的迴避行為和逃避行為。此型愛滋病恐懼症通過愛滋病知識的教育和相應的心理治療可以得到緩解。
恐懼型愛滋病恐懼症
臨床表現的中心症狀為恐懼,表現為對愛滋病及其與愛滋病有關的一切東西和場所的恐懼,如知道愛滋病可以通過血液傳播,於是對血液表現出極度的恐懼;對吸毒人員、性工作者及愛滋病人表現出恐懼反應;對醫院裡的針具、公共廁所表現出恐懼反應。在接觸到所恐懼事物的時候會出現心慌、出汗、肌肉緊張、顫抖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症狀。
強迫型愛滋病恐懼症
比較常見,表現為擔心自己因疏忽而曾有被感染的風險卻未發現,強迫自己不斷回憶去找尋感染的可能。怕抽血感染,怕護士操作不規範感染。不敢隨意使用公共廁所,不敢接觸血液製品等,而且伴有反覆清洗行為。
疑病型愛滋病恐懼症
喜歡糾結症狀,總覺得症狀很多自認為自己已感染了愛滋病毒,因此反覆檢查,四處求醫。經多次檢查,結果為陰性仍不能消除自己的恐懼和擔心,即使是權威機構的結果也不相信,整日奔波於各個醫院,對和愛滋病類似的症狀非常敏感。
抑鬱型愛滋病恐懼症
表現為對生活失去信心,感覺不到生活的快樂,也不願意主動尋求心理幹預。更多是擔心自己的家人因為自己的存在而受到傷害,萬念俱灰,有較強的對外攻擊報復和自殘動機,嚴重還有可能會自殺或傷害他人。
滁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沈夢婷 王慧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