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服裝、化妝品多領域!2019廣西商標違法十大典型案例出爐

2020-12-20 南國早報

購進特價處理的「名牌」鞋服,在知名商場銷售;品牌授權的銷售商故意銷售真假參半的潤滑油;未獲授權,擅自在加油站使用與他人註冊商標相似的圖案標識……11月25日,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發布2019年度廣西商標違法十大典型案例,涉及服裝、建材、燃油、化妝品等多個領域,商家均受罰。

案例1:「名牌鞋服竟是假冒商品

2019年4月24日,南寧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對南寧市新朝陽商業廣場檢查時,在一家店鋪發現標註有阿迪達斯、耐克等標識的衣服、褲子、襪子、鞋子等商品,但店鋪內未見相關營業執照及註冊商標授權許可證明文件。

經查,商鋪負責人黃某從他人處購進一批特價處理的標註有阿迪達斯、耐克等標識的服裝鞋襪。經註冊商標人鑑定,現場查扣的衣服褲子、襪子、鞋子,均為侵犯商標註冊人商標專用權的假冒商品。最終,黃某被責令停止銷售侵權商品,並被罰款5萬多元。

案例2:銷售侵權商品,公司被罰2萬元

2019年1月14日,根據舉報,柳州市市場監管部門對柳州保利國際中心進行檢查,現場發現吊頂上安裝有標註「TAISHAN·泰山」標識的輕鋼龍骨。經註冊商標權利人鑑定確認,上述輕鋼龍骨商品為侵權商品。

經查,深圳龍馬遠創勞務分包有限公司從他人處購進「TAISHAN·泰山」標識的輕鋼龍骨進行安裝,構成銷售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侵權行為。最終,該公司被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並被罰款2萬元。

案例3:所售「立邦」塗料是侵權商品

2019年7月14日,根據投訴,桂林市市場監管局對個體工商戶趙某經營的象山區夢航裝飾材料經營部進行檢查,現場查獲34桶標註「立邦」標識的塗料。

經查,自2019年7月12日起,趙某從一推銷員處以每桶240元至440元不等的價格,購進標註「立邦」標識的塗料40桶進行銷售。經註冊商標權利人鑑定後,確認為侵犯「立邦」註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趙某的侵權商品被沒收,並被罰款5000元。

案例4:假冒潤滑油混在正牌商品中銷售

2019年9月3日,根據投訴,梧州市市場監管局對梧州市龍圩區鑫元達潤滑油經營部進行檢查,現場發現一批標註有「美孚」「Mobil」的潤滑油。經商標權利人鑑定確認,其中20桶(罐、瓶)屬於侵權假冒商品。

經查,該經營部是「美孚」「Mobil」等潤滑油品牌的合法授權批發零售商,其於2019年7月從第三方購進假冒「美孚」「Mobil」商標的潤滑油,並將假冒潤滑油與正品潤滑油混合一起在門店進行銷售。

市場監管部門認為,該經營部明知是假冒商品而將其混搭在正牌商品中銷售,構成銷售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侵權行為,對其罰款1.5萬元。

案例5:「強生」「大寶」也有假貨

2019年10月9日,北海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根據投訴,對北海市海城區華發化妝品商店進行檢查,現場發現36瓶標註「強生」標識的商品以及204瓶標註「大寶」標識的商品。經商標權利人鑑定,確認上述商品屬於假冒商品。

市場監管部門認為,「強生」「大寶」等品牌在國內市場佔有率較大,屬於護膚產品的常見品牌,假冒護膚商品不僅侵犯商標權人利益,也給消費者人身安全帶來極大風險。該店銷售侵犯「強生」「大寶」註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構成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的違法行為,作出沒收侵權商品、罰款3000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6:擅自註冊相似圖標造成侵權

2019年3月7日,根據投訴,浦北縣市場監管局對寨圩鎮康某某經營的大江口加油站進行檢查,發現該加油站矗立在公路邊的廣告牌的正反兩側,以及加油站東側、西側、靠近公路邊的罩棚上,共有五處標註「朝陽」圖案,與商標權利人已註冊的「朝陽」商標圖案極為相似。

經查,康某某未經「朝陽」商標權利人的許可,擅自在其加油站的廣告牌及罩棚上使用與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註冊的「朝陽」商標圖案極為相似的標識圖案,容易導致混淆。隨後,經營者主動消除其加油站廣告牌及罩棚上侵權圖形圖案,並被罰款1.5萬元。

案例7:「阿詩瑪」「阿詩瑪農具」都構成侵權

2019年4月22日,在接到重慶警方的案件線索後,玉林市玉州區市場監管局聯合公安機關,查獲丘某某銷售的標註「阿詩瑪」「阿詩瑪農具」字樣的鐮刀960把。經「阿詩瑪」註冊商標權利人鑑定,確認該960把鐮刀為假冒「阿詩瑪」註冊商標商品。

經查,丘某某於2018年4月份通過微信聯繫,購進960把假冒「阿詩瑪」註冊商標的鐮刀進行銷售,貨值4416元。市場監管部門認為,「阿詩瑪」「阿詩瑪農具」與註冊商標「阿詩瑪」高度相似,且丘某某無法提供註冊商標持有人相關授權證明,已構成侵權,作出沒收侵權商品、罰款7600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8:朋友圈購進假冒商品轉賣,店主被罰3萬元

2019年11月5日,在接到投訴後,興業縣市場監管局對馬某某經營的興業縣蒲塘鎮萬家陶瓷店進行檢查,發現外包裝標註「德高」字樣的TTPⅠ易貼瓷磚膠77包、K11超柔防水槳料2桶,商家無法提供上述兩種產品的合格證明、供貨商相關資質材料和購進票據。

經查,馬某某通過微信朋友圈廣告獲得商品信息並與供貨人聯繫,通過別人送貨上門的方式購進上述商品在店面銷售,經廠家鑑定確認為假冒商品。最終,馬某某被罰款3萬元。

案例9:內衣超市售賣假冒塑身衣

2019年5月5日,根據投訴,賀州市八步區市場監管局對「賀州市八步嬌點美內衣超市」進行檢查,發現店內銷售標註「美人計」「瘦身公式」等標識的32件(套)塑身衣。

經查,李某於2019年4月21日以電話訂購微信支付的方式,在南寧某商行購進上述商品在店內銷售。經廠家鑑定,確認上述塑身衣系假冒商品。最終,李某被罰款1.5萬元。

案例10:「Panasonic」熱水器系侵權商品

2019年5月16日,來賓市興賓區市場監管局根據投訴,對興賓區澤華電器經營部進行檢查,發現一批標註「Panasonic」標識的燃氣快速熱水器。經商標權利人進行鑑定,確認為假冒商品。

經查,2019年4月,該經營部從某推銷人員處以送貨上門的方式購進55臺上述商品進行銷售,無法提供進貨票據及供貨人員聯繫方式。市場監管部門認為,該經營部銷售的上述商品侵犯了註冊商標專用權,對其作出沒收侵權商品、罰款1.5萬元的處罰。

本文由南國早報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涉服裝、化妝品多領域!2019廣西商標違法十大典型案例出爐
    購進特價處理的「名牌」鞋服,在知名商場銷售;品牌授權的銷售商故意銷售真假參半的潤滑油;未獲授權,擅自在加油站使用與他人註冊商標相似的圖案標識……11月25日,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發布2019年度廣西商標違法十大典型案例,涉及服裝、建材、燃油、化妝品等多個領域,商家均受罰。
  • 不得不看的十大商標違法典型案例 | 精選
    典型意義:本案是新商標法自2014年實施以來,上海工商(市場監管)部門在商標領域查處力度最大的違法侵權案件之一。該案的查處,警示違法經營者以不正當手段冒充他人合法商品,謀取高額非法利潤,必將付出沉重的違法代價,受到法律的應有制裁。
  • 2018年度商標行政保護十大典型案例
    2018年十大典型案例出爐 傍名牌,吃大額罰單 華聲在線5月24日訊 5月22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2018年度商標行政保護十大典型案例」。 記者梳理發現,此次公布的十大案例,涉及中國對中外商標權利人合法權益的平等保護、商標行政保護全鏈條打擊、商標行政司法高效順暢銜接等內容。 惡意銷售侵權商品,被罰35萬 經查,2018年1月,常德市鼎城區大烺管材經營部購進一批號稱某建築工地未使用完且標註「LESSO 聯塑」字樣的系列管材及配件處理品。
  • 2019年涉漁違法違規十起典型案例公布
    本報訊 據農業農村部網站消息 近日,農業農村部公布2019年相關漁政執法機構查處的違反漁業法律法規、損害漁業資源與生態文明建設的10起典型案例。 據介紹,這10起典型案例分別是:「魯某漁70234」等8艘漁船伏季休漁期河北海域非法捕撈案,「浙某漁運90039」伏季休漁期違法收購漁獲物案,江蘇省高某某等10人禁漁期高寶邵伯湖電魚案,江蘇省泗陽縣張某某等17人禁漁期非法收購、捕撈漁獲物案,浙江省舟山市「浙某漁05228」所有人王某未履行安全責任案,8艘涉漁「三無」船舶非法下水航行、作業案,山東省壽光市「魯某漁60397」未按規定刷寫懸掛船名號牌
  • 「老倪膏藥違法廣告案」被列為全國十大典型案例
    記者從會上獲悉,寧波去年在食藥品領域「重拳出擊」,開展網絡訂餐「淨網行動」、保健食品「兩非整治」、美容美髮單位化妝品整治等一系列專項行動。據統計,2016年寧波市市場監管系統共立案查處食品藥品案件2357件,罰沒款6553萬元;移送案件(線索)87起,公安部門刑事立案43起。
  • 河北藥監局公布13件化妝品違法生產經營典型案例
    日前,河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13件化妝品違法生產經營典型案例的公示》,公告顯示,河北省藥監局從全省各市上報的2019年化妝品生產經營違法案例中篩選出13件典型案例,予以集中公示。  據了解,2019年,河北省化妝品監管部門為進一步震懾化妝品領域的違法犯罪,警示教育化妝品生產營主體,增強消費者維權意識,嚴厲打擊違法添加、非法生產經營、侵權假冒、虛假宣傳違法廣告等破壞市場秩序、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為,查辦了一批違法案件。
  • 湖南發布智慧財產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
    華聲在線4月22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劉永濤 通訊員 周闖)在今天舉行的2020年湖南智慧財產權宣傳周啟動儀式上,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智慧財產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 據介紹,全省市場監管部門突出電子商務、重點商品交易市場、外商投資3個重點領域,圍繞商標侵權、假冒專利、專利侵權、地理標誌侵權、特殊標誌侵權等5類違法行為加強監管執法,嚴厲打擊智慧財產權違法行為,查處一批有較大社會影響和典型意義的案件,遏制智慧財產權違法行為,維護權利人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優化市場營商環境。
  • 打擊整治涉槍涉爆違法犯罪取得明顯成效 公安部公布十大典型案例和各地舉報電話
    公安部公布打擊整治槍爆違法犯罪十大典型案例和各地打擊槍爆違法犯罪舉報電話以「除槍爆、護穩定、保民安」為主題的全國153個城市集中統一銷毀非法槍爆物品活動17日舉行。記者從活動現場獲悉,今年以來,按照打擊整治槍枝爆炸物品違法犯罪部際聯席會議部署,公安部會同相關部門開展了新一輪為期三年的深化打擊整治槍爆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取得明顯成效。1月至10月,全國持槍、爆炸犯罪與去年同比分別下降13.3%、19.2%。今天,公安部公布了打擊整治涉槍涉爆違法犯罪十大典型案例和全國各地打擊槍爆違法犯罪舉報電話。
  • 湖南法院發布涉消費者權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
    華聲在線3月14日訊(記者 張鼎峰)3月14日,湖南高院向社會發布湖南法院2019年度消費者權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旨在通過以案說法的形式,引導消費者積極理性維權,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也提示廣大經營者依法誠信經營,營造良好市場秩序和消費環境。
  • 黑龍江法院2019年十大智慧財產權典型案例,涉庫爾勒香梨、如家...
    案涉作品的特定目的是三勝合作社委託黑土綠公司為「三勝園」產品設計商標標識,三勝合作社在其生產的產品上將其作為商標繼續使用並不違反法律規定,不構成著作權侵權。在此情形下,三勝雜糧店銷售該商品的行為亦不構成著作權侵權。判決:駁回黑土綠公司的訴訟請求。典型意義本案涉及委託作品的著作權歸屬及使用問題。
  • 涉槍涉爆違法犯罪十大典型案例公布
    公安部17日向社會公布2020年打擊整治涉槍涉爆違法犯罪十大典型案例。一、2020年5月,浙江省浦江縣公安局破獲一起非法買賣槍枝案,抓獲王某某等犯罪嫌疑人13人,繳獲氣槍16支。三、2020年6月,江西省公安廳組織全省公安機關多警種合成作戰,破獲一起利用射釘器非法改制、持有槍枝系列案件,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230人,梳理涉案線索8000餘條。
  • 廣西加速度生物公司發布違法廣告被罰10萬元:化妝品廣告用語涉疾病...
    中國網財經8月29日訊(記者杜丁 見習記者牛荷)日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2019年第二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件,涉醫療、藥品領域虛假違法廣告共13件。其中,廣西加速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發布違法廣告被罰款10萬元。
  • 浙江發布2019年度智慧財產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
    近日,浙江省智慧財產權強省建設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對外發布了2019年度浙江省智慧財產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這十個典型案例是從省市場監管局、省法院、省公安廳等25個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推薦的典型案例中篩選的,包括商標、專利、商業秘密保護等各類案例。具有典型性、代表性,體現了浙江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力度,具有較高參考價值。
  • 海南高院發布2019年度十大典型案例:涉及永和豆漿商標侵權等
    資料圖,圖文無關1月14日,海南高院對外發布了2019年度十大典型案例,包括刑事案例4件、民商事案例3件、行政案例1件、環資案例1件、執行案例1件, 從不同側面反映了全省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和法治進程,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 浙江發布2019年十大侵權典型案例
    央廣網杭州4月21日消息(記者張國亮 曹露浩 通訊員陳誼)4月21日,浙江省公安廳發布2019年浙江省公安機關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的十大典型案例。 十大案例如下:(一)杭州臨安姜某等人銷售假冒品牌手機案2019年4月初,杭州市公安局臨安區分局經偵大隊根據群眾舉報線索發現,該區錢王街道某出租房有一個「華為」品牌手機「拆、裝、售」加工作坊。
  • 上海公布2018年十大侵權典型案例 多涉及民生領域
    上海公布2018年十大侵權典型案例 多涉及民生領域 原標題:   中新網上海3月12日電 (記者 許婧)「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前夕,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12日公布了2018年查辦的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案件,篩選並公布了
  • 我市發布智慧財產權十大典型案例
    2020年4月26日是第20個「世界智慧財產權日」,大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大連市知識產權局)收集整理了大連市十大智慧財產權典型案例,涵蓋專利、商標和版權三大智慧財產權領域,從行政執法、司法審判、仲裁程序多角度全方面解讀剖析智慧財產權違法行為重點內容。
  • 柳州市表彰2018年度「消費維權十大典型案例」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從原柳州市質監局官網獲悉,為宣傳柳州市2018年消費維權執法成果,營造誠信經營、放心消費的良好環境,市局於2019年1月23日組織開展了「2018年原柳州市工商系統消費維權十大典型案例」評選活動,同時,對入選案例的報送單位予以通報表彰。
  • 防塵口罩假防盜門也假 安徽工商發布十大打假典型案例
    原標題:安徽省工商系統發布2014年十大打假典型案例在315即將來臨之際,昨天下午,安徽省工商系統發布了十大打假典型案例。據了解,去年安徽省工商系統在全省範圍內開展了以家用電子電器、服裝鞋帽、裝飾裝修材料和建築鋼筋、交通工具、有關服務等五大類商品和服務領域為重點的消費維權工作。
  • 重慶工商公布該市2010年度商標侵權十大案例
    中新網重慶4月25日電(郭虹 向丹)25日,重慶市工商局公布了該市2010年十大商標侵權典型案例。重慶市工商局副局長單衍華稱,2010年該市共查處各類商標違法案件517件,其中商標侵權假冒案件44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