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6 日,世界權威市場調查機構歐睿國際(Euromonitor)發布 2016 年國內商用冷櫃市場數據,海爾商用智能冷櫃以55.9%的市場佔有率穩坐頭把交椅,凸顯出其在科技引領、智慧轉型方面的優勢。
這一數據背後折射出海爾商用冷櫃嶄新的謀篇布局:通過研究智能物聯科技,為客戶在各方面提供「軟體+硬體」的增值服務及解決方案,海爾商用冷櫃聚焦社區、商圈兩個圈層,最終打造一個全新智慧社區生態圈,引爆社群經濟。
從社區到商圈,帶動產業轉型升級
物聯網時代的最大特點就是「物物相連」。多年來,海爾商用冷櫃對快消品行業、終端零售業態一直進行著思考,並將物聯網智能技術應用於產品,使產品和用戶良性交互。
社區「菜籃子」關係著千家萬戶的日常生活,想要保證食材新鮮又做到方便提取是一個矛盾點,為此,海爾商用冷櫃研製了社區生鮮自提櫃。這種自提櫃能夠自動開關門,應急解鎖,便捷省心。最為關鍵的,它還能夠實現遠程溫度監控、設定,真正保障食材新鮮安全。
城市商圈中的日常採購影響著消費者的生活體驗,海爾商用冷櫃為此推出了智能自取櫃。使用該產品時,用戶通過相關聲光操作提示,用支付寶掃描二維碼就可以打開櫃門,隨意購買自己喜歡的商品。購物結束時,關閉門體,系統就會自動進行結算,並及時通知用戶消費明細。
當前,服務型經濟下衍生了眾多新興產業,由海爾商用冷櫃自主研發的這些智能冷櫃可以針對不同地域進行有效投放。智能冷櫃可以自檢測、自運營,依託自動搜集的大量用戶數據為行業把脈。這種產品創新,既實現了從社區到商圈的覆蓋,又為各行業尋找了最佳用戶切入口,開拓了全新的行業模式。
從電器到網器,打造智能生態平臺
海爾商用冷櫃積極研發一系列智能冷櫃,關鍵在於把握住了「網器」這一概念。在海爾的產業視野中,電器已經不是「器」,而是「網」,是一個個向用戶全開放、全透明的智慧生態圈。基於「網器」這一全新的概念,海爾商用冷櫃於 2014 年開始進行智慧轉型升級,同時也在家電行業掀起了一股「網器革命」。
海爾商用冷櫃的「網器革新之路」歷經四個階段,從傳統的展示櫃,到定製化冷櫃,再到主動營銷冷櫃,最後變身為大數據終端。
以海爾商用冷櫃研發的店促寶為例。這是一款營銷軟體,集終端使用、廣告宣傳、跨界整合於一體,能為消費者帶來場景營銷新體驗。別看這個設備只有鑰匙扣一樣大小,卻能實現 24 小時無需人工值守開展營銷活動,輻射半徑可達 50 米。相較於傳統的發傳單和掃碼等營銷方式,它不僅節省了人員和物料成本,更節省了空間成本,增加了售賣轉化率。
除了店促寶之外,海爾商用冷櫃還提供了智能資產解決方案——掌上閱冰,通過「掌上閱冰」APP即可完成區域內冷櫃的地理位置、商品陳列、商品補貨、商品品相等相關信息的實時獲取。可以說,海爾商用冷櫃利用這些智能模塊向用戶提供了從解決痛點到提供營銷平臺、再到主動營銷的創新轉型體驗。
從地域到社群,帶來全新購物新體驗
依託「軟體+硬體」的增值服務及解決方案,海爾商用冷櫃在物聯網時代開始聚焦新領域。海爾執行長張瑞敏認為,企業的發展現在已經進入了第三階段——用戶資源時代。用戶資源其實就是社群。如果以產品為中心,聚起一個個用戶圈,不僅可以使產品迭代升級,還可以創造新的價值。
在「O2O」盛行的時代,為市民提供便利需求的不僅局限於大型商場,居民社區、城市商圈蘊藏著巨大的消費潛力,其對冷櫃的需求將會呈指數增長趨勢。正是基於這點,海爾商用冷櫃瞄準了社區商圈這一社群。憑藉先進的物聯網技術以及多樣化的冷櫃系列產品,海爾商用冷櫃可以在超市、學校、甜品店、餐飲店、社區物流、生鮮店等地域實現全流程、全空間智慧物聯,將冷櫃從地域覆蓋精準到社群覆蓋,從而打造一個全新的社區購物生態圈。
這個社區生態圈不光有用戶群,還可以吸引其它服務提供商的加入。以國內生鮮電商巨頭多年來與海爾商用冷櫃的合作為例:生鮮電商負責提供全新的農產品流通模式和社區生鮮O2O宅配電商平臺,海爾商用冷櫃則提供智能冷櫃產品等系列增值服務及解決方案,雙方共同帶動了生鮮電商行業的發展。未來,越來越多的合作夥伴將會進入社區商圈,與海爾商用冷櫃一起,引爆這一全新的經濟領域。
不久前,李克強總理在兩會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新經濟」概念,指出要深入實施《中國製造2025》,加快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應用,以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推動變革。海爾商用冷櫃依託自身技術優勢,擁抱物聯網時代,著眼社區商圈,在產品、技術、服務等環節不斷革新,將會創造新型購物方式,引領消費者進入智能購物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