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版《兩岸常用詞典》比臺灣版更嚴肅

2020-12-18 觀察者網

4日,《兩岸常用詞典》贈書儀式在北京舉行,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李衛紅、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李亞飛代表兩岸合編中華語文工具書大陸編委會,向兩岸合編中華語文工具書臺灣總召集人、中華文化總會秘書長楊渡贈送了大陸版《兩岸常用詞典》,楊渡回贈了臺灣版詞典。

《兩岸常用詞典》主編李行健指出,兩岸合編工具書,必將成為兩岸語言文字化解歧義、順暢溝通的橋梁,也必將促進兩岸文化更深入地交流合作,為共同弘揚中華文化、提升中華民族凝聚力和整體競爭力發揮重要作用。

兩岸合編中華語文工具書臺灣總召集人、中華文化總會秘書長楊渡說,兩岸的詞彙如今已逐漸融合,像「山寨」這個詞已被臺灣大量使用。今後詞典的編撰工作仍會持續,且下一版詞典增加收錄的詞彙將以生活上常用的詞彙為主。

相關負責人以及參加兩岸合編中華語文工具書的專家學者出席了贈書儀式

《兩岸常用詞典》大陸版、臺灣版8月相繼出版,大陸版詞典共收條目35000多條,每個詞條都以漢語拼音字母和注音符號加以標註,收錄的詞語分為五類,包括兩岸通用 的常用詞語、同中有異的詞語、同實異名的詞語,同名異實的詞語,屬於一方特有的 詞語。「窩心」、「公車」、「脫產」等同名異實的詞語被重點標識,「小三」、「雷人」等流行詞語未被收錄。

而臺灣版則收入大量流行詞,在8月13日馬英九參加的《兩岸常用詞典》臺灣版發布會時,他舉詞典收錄的流行詞「宅男」、「宅女」、「礮」,以及預定增加收錄的大陸用語「給力」及「雷人」為例,說明這是一本生活化的實用辭典,也希望藉此進一步加強兩岸溝通,在「維持傳統,包容變化」的精神下,進一步增進雙方的交流與了解。

8月13日,馬英九現身在臺北舉行的《兩岸常用詞典》臺灣版發表會

據了解,兩岸雙方計劃用三到五年時間編纂一部中型語言工具書《中華語文大詞典》,並在之前合作的基礎上編纂《中華科學與技術大詞典》和《兩岸科學與技術常用詞典》。同時,雙方協商共建「中華語文知識庫」網站。

《兩岸常用詞典》主編李行健

 【新聞背景】

《兩岸常用詞典》是海峽兩岸數百位專家學者,歷經近3年努力合編的第一部小型詞典;力求消除兩岸字詞出現形、音、義的差異。兩岸合編的語文工具書,「中華語文知識庫」網站正式向全球免費開通。經兩岸協商一致,(合作編纂的中華語文工具書)大陸出版「規範字形版」(即簡體字版)、臺灣出版「標準字體版」(即繁體字版)。

相關焦點

  • 《兩岸常用詞典》出版背後:兩岸有時需用英語交流
    第一部觀照大陸與臺灣兩岸語言文字差異的工具書《兩岸常用詞典》(以下簡稱《詞典》)今年8月在臺灣與大陸相繼出版。9月4日,《詞典》贈書儀式在京舉行,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總顧問李衛紅、海協會副會長李亞飛代表兩岸合編中華語文工具書大陸編委會,向兩岸合編中華語文工具書臺灣總召集人、臺灣中華文化總會秘書長楊渡贈送了大陸版《詞典》,楊渡則回贈了臺灣版《詞典》。
  • 兩岸合編詞典幕後:協商,彼此避免讓對方為難
    兩岸合作編纂中華語文工具書大陸編委會與臺灣中華文化總會,日前分別在北京、臺北宣布,經數百位兩岸專家學者700多個日夜的奮鬥拼搏,第一本小型詞典《兩岸常用詞典》已付梓,兩本科技詞語詞典也取得階段性成果……實際上,在消除海峽兩岸詞語差異的路上,有識人士已經走了將近20年。  1.
  • 兩岸語詞差異:臺灣土豆意指大陸花生米
    語詞差異成交流談資    2008年大陸居民赴臺旅遊開放前夕,臺灣旅遊管理部門專門製作了大陸和臺灣用語對照表,並請來專家給旅遊業者授課,除教他們認簡體字外,大陸的「土豆」等同於臺灣的「馬鈴薯」,而臺灣的「土豆」意指大陸的「花生米」。  兩岸一度隔絕,近30年期間「老死不相往來」。
  • 大陸臺灣合編版《中華語文大辭典》將於2018年出版
    &nbsp&nbsp&nbsp&nbsp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25日訊(記者 佘穎)中國經濟網記者從教育部了解到,兩岸合編工具書工作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大陸版《中華語文大辭典》(電子版,收詞10萬詞條),將於今年7月發布,兩岸《中華語文大辭典》(紙質版,收詞14萬詞條)《中華科學與技術大詞典》(
  • 國臺辦:《中華語文大辭典》大陸版電子版
    新華社北京4月27日電(記者 查文曄 劉歡 齊湘輝)國務院臺辦發言人安峰山27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應詢介紹了兩岸合編《中華語文大辭典》的出版進展。辭典臺灣版已於日前正式出版,大陸版的電子版將於今年7月發布,紙質版將於2018年出版發行。
  • 《兩岸常用詞典》:繁簡字並非兩岸語文鴻溝
    《兩岸常用詞典》最近在臺北和北京出版發行了,這是一件可喜可賀的大事。  在2009年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上,兩岸學者達成「合作編纂中華語文工具書」的共識。翌年,大陸和臺灣分別成立的編輯部,本著互相尊重、平等合作的精神,積極推動、密切配合,只用了兩年的時間,就編成了這部200多萬字的大書。
  • 《兩岸常用詞彙詞典》明年上線 化解兩岸用詞歧義問題
    中廣網北京12月29日消息(記者申玉彪)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兩岸民間合編"中華大詞典"計劃,將在一年後看到初步成果。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兩岸常用詞彙詞典》將於明年年底正式上線,以化解兩岸用詞歧義、用語不同的問題。
  • 架設海峽兩岸交流的橋梁
    左一劉兆玄(臺灣總顧問,臺灣文化總會會長)、左二王登峰(大陸總召集人)、右二曹先擢(詞典顧問,原國家語委副主任)、右一李行健(大陸主編)  ——會議商定全部工作分三步走:先儘快編一本《兩岸常用詞典》,收條目四萬餘條,以應兩岸交流急需。第二步計劃除前已收的常用詞外,再擴充四萬多條詞目成為《兩岸通用詞典》。
  • 兩岸合編中華語文工具書取得新成果
    (李佩 攝)  本報北京2月8日訊(記者 禹躍昆)兩岸文化教育界今天在京共同發布了雙方近3年來合編中華語文工具書的最新成果——《兩岸常用詞典》編纂完成,  兩岸合作編纂中華語文工具書大陸編委會與臺灣文化總會,同時在北京與臺北分別舉行合作成果發布會。中華語文工具書首席顧問許嘉璐、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副主任葉克冬、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主任李衛紅以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出席了北京發布會。
  • 從大陸常用而臺灣不常用的9個詞看兩岸差異
    從大陸常用而臺灣不常用的9個詞看兩岸差異 2008年07月22日 11:25 來源:新華網 發表評論   據披露,大陸與臺灣交流日益密切,常用詞彙的重合度也越來越高。
  • 大陸和臺灣的文風差異,你造嗎?
    ,由海峽兩岸專家學者共同編寫出版的《兩岸通用詞典》《兩岸科技常用詞典》等新書現場發布。▲1月8日,工作人員在發布會上展示兩岸合編的大陸版《兩岸通用詞典》和《兩岸科技常用詞典》。,大陸所用語言都非常接地氣,一般老百姓都聽得懂;而臺灣方面則常常引經據典,文風半文半白,比較文雅。
  • 大陸人代購臺版奶粉臺灣民眾無需擔憂
    加上此前紐西蘭限制奶粉出境的相關政策,讓許多大陸消費者想要轉戰臺灣購買奶粉。這也讓不少臺灣民眾擔憂,此舉會引發臺灣市場奶粉供貨緊張。那麼,臺版奶粉在大陸客群中消費情況如何呢?供需正常 陸客買奶粉大多自用今年春節期間,臺灣不少旅遊景點附近的連鎖藥房,均出現大陸旅客搶購嬰幼兒奶粉的情況。
  • 供需正常 大陸人代購臺版奶粉臺灣民眾無需擔憂
    加上此前紐西蘭限制奶粉出境的相關政策,讓許多大陸消費者想要轉戰臺灣購買奶粉。這也讓不少臺灣民眾擔憂,此舉會引發臺灣市場奶粉供貨緊張。那麼,臺版奶粉在大陸客群中消費情況如何呢?  供需正常 陸客買奶粉大多自用  今年春節期間,臺灣不少旅遊景點附近的連鎖藥房,均出現大陸旅客搶購嬰幼兒奶粉的情況。
  • 兩岸需要翻譯? 大陸哪些常用語讓臺灣人不爽
    資料圖(來源:香港文匯網)  北京於總是個臺灣通,多年來與臺商打交道,經常應邀訪臺演講。有一回聊天他提到一句話很有意思:我常在兩岸當翻譯。這話乍聽之下有些蒙:兩岸不是都說普通話嗎?哪會聽不懂還要翻譯?但經過這幾年在北京居住,特別是有許多來自臺灣的鄉親父老來京短暫停留或經商,的確是需要協助他們做個"兩岸翻譯"。  原因在哪兒?詞彙不同是個基本的原因;更多的是背後的思維方式不同。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前兩天應邀作客《海峽衛視》,主持人提到一個問題。說是有陸客到臺灣迷了路,就問街邊的人路怎麼走。
  • 臺灣當局嚴控官員在大陸轉機 被批臺版"麥卡錫主義"
    【觀察者網綜合】蔡英文上臺後,兩岸關係跌入冰點。臺灣當局近期還開始炒作「一中承諾書」、著手修改「保防法」,引發爭議。 據臺媒報導,除了以上這些手段,患上「恐中(中國大陸)蕁麻疹」的蔡英文政府更加大對於臺灣公務員的管控力度,要求公務員過境、轉機大陸,都需要事先申請許可或報準。
  • 天涯社區臺灣版,讓合作來得更猛烈些吧!
    華夏經緯網7月14日訊:今天,第二屆兩岸網絡媒體海南採風團走進位於海口的天涯社區網總部,做面對面座談,從天涯社區網的發展規劃,到兩岸民眾在網絡的交流現狀,再到兩岸網絡媒體的合作前景,座談現場,臺灣媒體人紛紛發言提問,問題層層遞進,討論氛圍積極,合作意願強烈。    天涯社區自1999年創立以來,以其開放、包容、充滿人文關懷的特色受到網際網路平臺全球華人的推崇。
  • 國臺辦:合編中華語文工具書是兩岸傳承文化良好開端
    中國臺灣網4月27日北京訊 國臺辦新聞發言人安峰山27日表示,兩岸合作編纂中華語文工具書是兩岸共同傳承和弘揚中華語言文字的良好開端,希望雙方持續推進這項工作。我們將為推動和深化兩岸語言文字交流合作,促進兩岸同胞溝通交流、傳承弘揚中華文化創造良好條件,提供積極幫助。
  • 介紹牛津、朗文、劍橋之外最新的英語學習詞典 麥克米倫高階英語詞典(英語版)
    此詞典在釋義中特別以不同的標誌來指明各詞在文體上的特徵,如口語或書面語、委婉或粗魯、幽默或嚴肅、舊用法或新用法;尤其是十分明確地區分出正式、十分正式、非正式和十分非正式之別。這就使學習者能正確理解詞義及語境,並不致誤用。  還有一條與眾不同的是此詞典中用紅色標出的Metaphor一欄。
  • 臺灣青年來大陸「充電」成兩岸交流新趨勢
    臺灣大學生合影留念。 湖南中醫藥大學供圖 攝隨著大陸經濟快速發展和兩岸經濟文化交流不斷深入,越來越多臺灣青年利用假期來大陸「充電」。這一現象成為兩岸交流的新趨勢。7月6日至11日,包括黃冠豪在內的百名臺灣大學生在湖南參加了2019百名臺灣大學生湖湘文化研學營。
  • 海圖會:適應大陸市場 七成臺版書排版「由豎變橫」
    正在進行的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是愛書人的一次盛會。海峽兩岸,閱讀習慣有哪些不同?大陸人喜歡哪些臺版書?臺灣人對大陸哪些書籍比較熱衷?對此,大眾網記者採訪了廈門外圖臺灣書店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昀希,聽他「揭秘」兩岸圖書交易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