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青年來大陸「充電」成兩岸交流新趨勢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臺灣學生參觀嶽麓書院。 湖南中醫藥大學供圖 攝

中新網長沙7月12日電(唐小晴 王萱)「大陸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取經,比如湖南的文化創意產業、高鐵研發技術等。」這是臺灣青年黃冠豪在湘研學期間的感受。

臺灣大學生合影留念。 湖南中醫藥大學供圖 攝

隨著大陸經濟快速發展和兩岸經濟文化交流不斷深入,越來越多臺灣青年利用假期來大陸「充電」。這一現象成為兩岸交流的新趨勢。

7月6日至11日,包括黃冠豪在內的百名臺灣大學生在湖南參加了2019百名臺灣大學生湖湘文化研學營。此次活動由中國教育部、全國臺聯主辦,湖南省委統戰部、湖南中醫藥大學等承辦。

學習中醫專業的臺灣大學生溫子慧一直想了解大陸中醫藥傳統文化和問診方式,此行在湖南中醫藥大學體驗了艾灸、拔火罐、推拿等豐富的中醫術。「中醫的根在大陸,在開方等方面經驗豐富,值得學習。」溫子慧說,中醫文化已成為兩岸交流的重要內容之一,兩岸青年可以在這一領域多開展交流。

「中國釉下五彩發源地」湖南醴陵是中國最重要的陶瓷生產和出口基地之一,這裡建有聚集了世界各地傑出陶藝家作品的醴陵陶瓷谷。借參觀之際,痴迷陶藝文化的臺灣學生徐一瑄不僅拜見了國家級陶瓷大師,還親手體驗了繪製釉下五彩。

「醴陵瓷器是中國的一張名片,國外很多大街小巷能看到各種各樣的醴陵瓷器。這次來湖南,我了解到它的最新造型設計方法和銷售理念。」徐一瑄說,大陸很多城市發展快速,湧現出很多新現象、新事物,對臺灣青年有著巨大吸引力。

臺灣青年在湖南電臺直播間體驗當主播。 湖南中醫藥大學供圖 攝

從《還珠格格》到《甄嬛傳》,從《快樂大本營》到《我是歌手》,湖南廣電生產的電視劇、綜藝節目近年不斷「登島」,受到臺灣年輕人熱捧,有的還留在大陸從事文化創意行業。

學習視覺藝術的鄭博宜計劃今年8月和朋友到馬欄山(長沙)視頻文創產業園向大陸青年「取經」。「這個地方聚集了很多有創意、有活力的年輕人,我們想通過交流獲得一些創業經驗。」

為方便臺灣青年學習、創業和就業,大陸很多城市不斷推出和完善惠臺措施。2018年,湖南出臺了湘版「惠臺59條舉措」,明確逐步為臺灣同胞在湘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湖南居民同等待遇。

「通過多方位體驗大陸經濟社會建設發展成就,新時代的臺灣青年增強了對大陸的認同感。」湖湘文化研學營名譽團長黃智賢說,兩岸一家親,「中國夢」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夢,兩岸青年要相互建立深厚的情誼,共享時代發展機遇。(完)

相關焦點

  • 臺灣青年來大陸創業都有哪些優惠政策?
    針對臺灣青年來大陸創業,大陸各地從省到市紛紛出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全方位幫助臺灣青年圓大陸創業夢。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到目前為止大陸各省、市鼓勵臺灣青年來大陸創業的相關政策。》  對臺優勢明顯的福建省在2015年6月出臺了省級的鼓勵臺灣青年創業的優惠政策,強閩臺青年交流,鼓勵和支持臺灣青年(18~40周歲)來閩創業就業。
  • 助力臺灣人才登陸發展 福州開通兩岸人才交流服務綠色通道
    [新聞頁-臺海網] 福建日報·新福建客戶端12月6日訊 (記者 劉深魁 文/圖)6日,海峽兩岸閩王王審知信俗非遺傳承大會暨兩岸人才交流服務綠色通道啟動儀式在福州舉行。
  • 臺灣青年陳怡廷:兩岸創業市場融合已成趨勢
    中新網嘉興12月16日電(錢晨菲)「與其在父輩的庇佑下順順利利地接過交接棒,臺灣青年不如尋找一個機會,逐夢大陸,在自負盈虧的創業下真正成長起來。」901兩岸青創聯盟執行長陳怡廷說,兩岸的創業市場融合已經成趨勢。陳怡廷1977年出生於中國臺灣,自退伍後登「陸」求學至今已有20餘年。
  • 淮安積極促進兩岸青年交流
    不斷增強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區、綜合保稅區、留學人員創業園等8個國字號開放平臺以及7個省級開發區和13個省級特色產業園區產業承載能力和配套功能,為臺灣青年來淮創業就業提供成熟的發展平臺。2014年,淮陰工學院與臺灣中華大學、修平科技大學、長榮大學聯合成立了大陸首家臺商學院。
  • 民革邀臺灣青年來大陸實習,臺青贊「遇見更好的自己」
    實習活動接近尾聲,但對臺灣青年來說,這只是一場新旅程的開始,對不少希望就此留在大陸的臺灣青年更是如此。「自2013年起始,我們開始協助同學們實習後繼續留在大陸工作。同時,在於企業溝通,確認哪些企業作為同學實習單位,也會將實習後是否能夠轉正作為確定企業的優先條件。」
  • 臺灣省代表團:臺灣同胞感受到了大陸的真情實意
    「兩岸開放交流三十年來,各領域之間的交流、交往日益深入,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選擇到大陸發展,這也為『一國兩制』臺灣方案的提出奠定了基礎。」黃志賢表示,我們常講「兩岸一家親」,兩岸同胞是一家人,那麼兩岸的事自然是兩岸同胞的家裡事,也理應由家裡人商量著辦。
  • 大陸推8項措施強化與臺灣8縣市交流 原因只有一個
    不管臺灣哪個縣市,只要對兩岸關係和縣市交流的性質有正確認知,願意為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和親情貢獻心力,我們都持積極態度。臺灣各縣市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和需求,同大陸各地加強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大陸的資源和市場,造福地方民眾。    來訪的臺灣縣市長表示,希望兩岸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繼續推進各領域交流,實現互利雙贏。
  • 淮安全面推展淮臺青年交流_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臺灣...
    近年來,淮安始終將加強淮臺青年交流作為臺資集聚示範區建設的應有之義,按照「引得來,留得住,發展好」的思路,持續加快載體建設,不斷優化政策環境,深入實踐101%服務理念,積極為臺灣青年來淮參訪、實習、就業、創業創造條件。
  • 葉克冬:歡迎臺灣大學生來大陸實習、就業
    來源:中國臺灣網23名來自世新、成功、清華等大學的臺灣大學生,日前圓滿結束在大陸的暑期實習活動。國臺辦副主任葉克冬專程赴寧波祝賀,並在「臺灣大學生在甬實習總結會」上表示,歡迎更多的臺灣大學生來大陸實習、就業。自2011年浙江省委書記趙洪祝在臺灣邀請大學生來浙實習以來,連續四年有376名臺灣大學生來浙實習。此次赴寧波實習的大學生來自臺灣成大、清大、交大等12所高等院校,其中不少人是第一次到大陸。
  • 大陸腳,走臺灣︱我所經歷的兩岸史學交流
    舉行這次會議背景是:臺灣地區選舉結束,民進黨取代國民黨執政已成定局,臺灣的會議主辦者預感到兩岸關係將發生變化,史學交流難免要受到影響,所以趕在5月20日當局交接之前,對30年來的兩岸近代史學交流進行一次回顧,對未來有所展望。
  • 關注 大陸推8項措施強化與臺灣8縣市交流 原因只有一個
    不管臺灣哪個縣市,只要對兩岸關係和縣市交流的性質有正確認知,願意為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和親情貢獻心力,我們都持積極態度。臺灣各縣市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和需求,同大陸各地加強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大陸的資源和市場,造福地方民眾。來訪的臺灣縣市長表示,希望兩岸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繼續推進各領域交流,實現互利雙贏。
  • 【兩岸新青年】臺灣人在大陸:兩岸交流 樂趣無窮
    於是我傳了一堆大道理給學長,什麼雞湯文、勸世文、什麼經典語錄、靜思語錄,只要能夠證明自己是對的,我義不容辭的挑選出來糾正他,後來才知道會錯意了,原來學長的別混了,是別把出貨的品項搞混,否則之後大家還有事情等著收拾的意思,而我以為的混,是臺灣表示混水摸魚的意思,表示工作不上進的意思,好吧!我尷尬地硬著頭皮道歉去。
  • 臺灣青年在大陸築夢「鄉愁」
    臺灣青年在大陸築夢「鄉愁」 2020年12月09日 08:39:00來源:新華網 在8日舉辦的「兩岸鄉建鄉創融合發展論壇活動」上,來自臺灣的建築規劃師張欣頤說。  作為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本次活動以「青春築夢 不負韶華——兩岸青年建築師攜手鄉建鄉創,助推鄉村振興」為主題,來自兩岸的青年企業家、建築設計師與福建多個部門代表齊聚廈門,共同解讀惠臺政策、分享經驗,共話閩臺深化鄉建鄉創交流合作的新機遇。  「始於情懷,但不止於情懷。」
  • 大陸首家臺灣青年眾創空間——臺創星秀入駐福州
    福州日報8月7日訊(記者 謝星星/文 池遠/攝)昨日,臺創星秀臺灣青年創業孵化基地暨高雄市青創(福州)育成中心在福州市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孵化中心(山亞)正式掛牌成立。記者在現場了解到,這是大陸第一家臺灣青年眾創空間,標誌著榕臺交流合作邁上新臺階。
  • 臺灣基層裡長喊話蔡英文:有膽就讓大陸青年來臺灣就學就業
    對此,無黨籍、臺灣村裡長聯誼會總會長楊鑫坤受訪時表示,如果怕大陸的「磁吸」效應,就應該好好努力,若沒有好政策好人才留不住;如果夠guts(膽識)的話,應該讓大陸青年願意來臺灣,讓大陸甚至全世界害怕臺灣才對。 據中新社今天(29日)報導,楊鑫坤在接受採訪時指出,大陸對臺政策相信是「硬的更硬」、「軟的更軟」。
  • 職派攜手臺灣青年交流協會,共建臺灣高校學子大陸實習就業孵化器
    2019年6月23日-6月26日職派CEO魏錸受海峽兩岸青年交流協會邀請赴臺交流兩岸大學生就創業交流互通事宜洽談落地職派(臺灣)就創業服務平臺拓寬臺灣學子赴大陸實習及就創業機會深化兩岸青年的就創業交流CEO
  • 政策解讀丨關於進一步鼓勵和支持臺灣青年來廈實習就業創業的若干措施
    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2021年1月29日(此件主動公開)  關於進一步鼓勵和支持臺灣青年來廈實習就業創業的若干措施為切實發揮好臺灣青年(指18-45周歲的臺灣同胞,下同)在兩岸交流交往中的生力軍作用,全方位優化臺灣青年在廈實習就業創業環境
  • 兩岸大學生交流互評:大陸學生大氣臺灣學生靈活
    兩岸大學生交流互評
  • 臺灣對大陸的出口貿易量增加 民進黨擋不住兩岸經貿交流的事實
    這說明,在民進黨當局不斷施壓、企圖減少甚至擺脫大陸經濟的情況下,臺商們仍然選擇與大陸開展經貿交流,從臺灣出口到大陸的數據比例也隨之增長。臺商們的舉動和臺資的投資方向都在打臉民進黨當局,說明民進黨當局的企圖註定是徒勞的,也是無法阻擋兩岸經貿交流的。
  • 兩岸教育交流:5800多名大陸學生在臺灣攻讀學歷
    教育部港澳臺事務辦公室常務副主任趙靈山6日在此間表示,2008年以來,海峽兩岸教育交流日趨緊密,2014年共有5800多名大陸學生在臺灣攻讀學歷。此外,每年還有2萬多名短期交流生在臺灣學習。 他說,2014年訪臺的教育部直屬高校的書記、校長等達58人次,大陸聘請的臺灣教師達3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