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上午,嘉興市東升老年養護院PPP項目在位於市區東升路南的建設工地舉行奠基儀式,標誌著該項目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規劃佔地面積約13700平米,規劃總建築面積約27000平米,東至凌塘路,西臨菜花涇,南至城東路商住樓,北接殘聯康復中心,項目總投資約1.48億元。項目總平面由南向北依次布置三幢多層建築,分別設置為護理院、高齡養護院和失智照護專區,結合建築布置形態,在當中建有三個中心花園,將外部環境與院區景觀相結合。
根據嘉興市政府《專題會議紀要》精神,嘉興市東升老年養護院和市殘疾人康復中心按一個項目總體規劃設計,規劃設計項目總床位數550張,其中護理床位232張、養老床位230張、失智照護床位88張。該項目從籌劃到正式立項經過多次調研和相關部門反覆磋商,最終確定設計方案和整體的規劃思路。
什麼是PPP模式?
PPP是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的英文首字母縮寫,指在公共服務領域,政府採取競爭性方式選擇具有投資、運營管理能力的社會資本,雙方按照平等協商原則訂立合同,由社會資本提供公共服務,政府依據公共服務績效評價結果向社會資本支付對價。在該模式下,鼓勵私營企業、民營資本與政府進行合作,參與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
十八大以來,國務院和地方政府在建設基礎設施、提高包括養老、醫療等在內的公共服務領域中廣泛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模式)。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相繼出臺了有關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實施意見和一系列具體工作細則,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公共服務領域建設,激發養老服務事業的市場活力,推動提高社會養老服務質量水平。
2016年,嘉興市政府對於嘉興市公共服務有效供給「補短板」專題調研時就已經在籌劃推進「市東升老年養護院」項目,並很快確定該項目採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即PPP模式。
2018年,東升老年養護院項目被列為重大民生項目加以推進,在建設模式上,創新採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通過招標的形式由民營資本投資建設,2019年項目初步確定設計方案,2020年3月項目賦碼立項。「東升老年養護院PPP項目的建設是嘉興社會公共服務供給機制的重大創新,有利於提升公共服務的供給質量和效率,對提升全市養老服務品質,加快市區養老機構布局,緩解市區養老問題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義。」嘉興市民政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按照市委「全面落實年」要求,工程將加快推進項目進度,爭取早日建成投入使用,更早惠及嘉興老人。
據悉,該項目計劃於2021年下半年建成並投入運營,未來將依託九如城康復醫院、九如城專業運營管理團隊和相關優質的醫療資源,將康復技術融入到老年人專業護理當中,為他們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延緩長者身體機能下降。項目落成後,嘉興市將按照高規格的專業管理模式,將該項目打造成「醫康護養一體化」、「家院互融」的示範性養老機構,提升區域內的養老服務水平,給區域內的長者帶來高品質的養老服務。
(原標題《嘉興市首個!這個養老PPP項目今天奠基動工》,原作者謝夢騎、範祥址。編輯沈燁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