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我願意降價出租,也不見得有租客。」「公司清理了賠本房源,拆掉了隔斷間,房源少了以後,部分地區的租金確實上漲了。」針對目前租房市場的情況,房東和中介人員的反應截然不同。
日前,中國證券報記者在租房市場調研時發現,當前租房市場正處於淡季,加上今年受疫情影響和長租房平臺頻頻「爆雷」,租房市場出現了房東降價找不到租客、中介公司「砍量提價」的現象。
機構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全國重點城市租金均價創近兩年新低,11月租金更是創近5年同期新低。
租金普遍下降
「之前每月成交10單輕而易舉,最近幾個月平均每月就只有1單。」張宇(化名)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張宇在某頭部租賃公司西安區域公司做銷售,負責西安蓮湖區及周邊區域的新房和租房業務。張宇說,「如果租房不行了,我就只能做新房市場了。」
張宇的經歷或是當前租賃市場現狀的折射。隨著市場轉冷,疊加疫情影響,租房市場持續降溫。
諸葛找房數據顯示,11月,全國50大中城市租金掛牌均價為34.71元/平方米/月,創了2019年1月以來的新低。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監測的18個城市租賃成交量於8月達到峰值後,9月開始轉淡。9月至11月的成交量連續下降,平均環比降幅達13.7%,高於去年同期10.6%的環比降幅,11月的租金更是創近5年同期新低。
各等級城市租金普遍下降,11月一線城市租金環比跌幅最大。諸葛找房數據顯示,11月一線城市平均租金環比下跌1.2%,同比下跌2.9%。北京、上海兩地租金均下降,分別環比下跌1.98%和1.57%;二線城市平均租金環比下跌0.58%,同比下跌3.1%。
貝殼研究院監測的18個城市中11月超四成城市租房市場的成交量環比降幅超10%,包括西安、天津、大連、青島、濟南、廊坊、煙臺等。諸葛找房數據顯示,上漲城市中,11月成都、珠海、泉州等地租金上漲,成都以1.95%的環比漲幅排第一位,原因是受成渝都市圈利好帶動,租金市場相對活躍。
房東「等候」 平臺「出擊」
在租房市場持續降溫的背景下,有中介公司「砍量提價」。
有租客日前稱,「為什麼整體租金在下降,自己的房子卻在漲價?」中國證券報記者走訪北京租賃市場了解到,上述租客反映的問題或和該平臺折扣活動結束有關,且目前該平臺低價房源已基本出租。
在走訪過程中,一平臺銷售人員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公司清理了前期收房價格較高但賠本的房源,部分區域拆掉了隔斷間,導致房源減少,公司上調了租金。」
也有租賃公司「想降價卻不能降。」成都某租賃公司負責人表示,「如果是房東直租,在市場行情不好的時候,可以多降點也就出租了。但對平臺而言,是想降價卻不能降,這是行業規則。」
「高租價」同樣是市場降溫的一大因素。成都「二房東」趙先生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我在一個租賃公司平臺上看到金牛區一個小單間,每月至少要800元租金,還不包括服務費等。」在他看來,「市場上不少房源依然偏貴。」
房東則在尋租客。成都市程先生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我出租的房源大部分是自己的,也有少量是租來的房源。之前的租客多是朋友或熟人,因為疫情、裁員,許多租客搬走了,現在很多房源處於空置狀態。」「就算我願意降價出租,也不見得有租客。」
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11月全國重點18城房源成交周期為47.5天,環比延長1.4天,同比延長8.9天。今年前11個月重點18城房源成交周期為51.0天,同比增長32.9%,客源成交周期為10.3天,同比增長85.6%,租賃市場業主房屋出租難度增加。
市場出現恢復跡象
貝殼研究院報告稱,監測的18個城市租賃成交量從9月開始呈現下降,10月、11月維持下降態勢,預計12月租賃市場將繼續保持低迷。
不過,租賃市場的下降幅度開始收窄。諸葛找房數據顯示,11月全國大中城市租金掛牌均價環比下降0.7%,環比降幅較10月收窄了0.46個百分點。
「短期影響肯定很大,但成都屬於人口流入城市,等經濟好轉,需求肯定會拉起來的。」程先生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北京某租賃公司人員稱,「對比去年,今年由於受疫情影響,北京租客少了,房租市場低迷。但最近開始有所改變,隨著春節後來北京找工作的人增加,市場肯定會恢復的。」
(原標題:房租創近兩年新低 租房市場成交持續低迷)
相關新聞
深圳出租房「滯租」:房屋空置房東降價 復甦待來年
「天天找租客太影響生活了,我想趕緊租出去,條件都好說。」張潔略帶疲倦地說。張潔的願望也是當前不少深圳房東的期盼。
時隔兩年後,深圳的房價從今年3月份開始再次「瘋狂」。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深圳二手住房價格指數同比上漲15.5%,漲幅為全國首位。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深圳的住房租賃市場卻罕見遇冷。
證券時報記者走訪深圳福田、南山、寶安等多個區域調查發現,當前出租難、出租周期拉長的問題困擾著不少深圳房東,為了儘快將房子租出去,不少房東不得不下調租金。業內人士指出,深圳出現住房租賃市場結構性的調整,主要受供求關係的影響,預計2021年春節後才能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
出租房空置期變長
「別看了,就租我家吧,條件都好說。」當租客表示還要再看看別家的房子時,張潔忍不住脫口而出。張潔的房子位於深圳寶安區,交通便利居家氛圍濃厚,往年都是上任租客還沒搬走,下任租客就準備搬進來,也不需要中介,在業主群裡說一聲或者發個招租帖子就可以租出去了。但今年的情況讓張潔始料不及。「一開始問的人還挺多,我也沒太在意,想著還是很好租的。」誰料,到10月中旬租客搬走之後,竟無人問津了。張潔有點著急,開始在各大中介放租、委託小區物業幫忙,但都無果。
期間,張潔還花了幾千塊刷新了房子。到了11月初,依然沒人看房。張潔把以往「不接合租、不做宿舍」的要求取消了,只要能租出去就行。
這種情況並非只發生在寶安,房子位於南山的李麗和位於公明的張鳴也同樣遭遇此窘境。
「從來沒有這麼難出租,我把掛牌價降了,只想快點租出去。」李麗盤算著,因為要還房貸,房子沒租出去意味著一天損失200元。張鳴則把房子翻新了,家電家具全部配齊,但從8月初放盤,直到12月初才租出去。
記者調查發現,在此輪深圳住房租賃市場的調整中,並非所有的房子都出現出租難的問題。記者走訪福田百花片區的 房產中介 了解到,由於該片區的房子屬於學區房,出租情況相對較好。「因為上學需要積分,所以有些客戶為了孩子上學會提前租房,也有一些客戶在附近買了小房子,再租個大房子住。」百花片區房產中介小黃告訴記者。
此外,位於原關外地區的農民房也沒有出現明顯的「滯租」現象。「我家的房子基本都租出去了。」寶安沙井本地人小潘對記者表示,除了工廠區的宿舍不太好租外,片區其他房子基本都租出去了。小潘認為,租金低是一個很大的優勢。
房東被迫降價求租
掛盤1個月,房子還沒有租出去,小鄧心裡很是著急,他每個月要還近2萬元的房貸,同時還租著一套7000多元的房子,每個月在房子上的支出就達2.7萬元。「已經降過一次價了,還是看的人多有意向的少。」小鄧說,他的房子面積近80平方米,以往的租金可達8500元,現在這個價格沒法租出去。
當地的房產中介小王告訴記者,「以往85平方米的房子可以租到8500元,但現在我們都會建議業主降到8000~8300元。現在看來,報價8300元的房子去化周期也很長。」小王說。
而張鳴之所以最後能把房租出去,是因為租金一次性下調了15%,「如果房子空兩三個月,損失也相當於這麼多了,還不如降價租出去,自己解脫租客也高興。」張鳴說。
美聯物業(深圳)藍籌住宅租金指數顯示,今年上半年深圳全市租賃均價約為91.6元/㎡·月,較去年下半年下跌0.6%,與去年上半年持平。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全市住宅租金出現下滑的趨勢,尤其是大戶型的物業,租金下滑的幅度就更大。加上今年二手房房價漲幅大,使得租金回報率進一步下降。美聯物業數據顯示,全市租金回報率從去年下半年的1.93%已下滑至目前的1.82%。
租賃市場不景氣,租客的議價空間隨之增大。「我還了一個價,房東二話不說就同意了。」在科技園上班的小吳說,相比去年,今年租房的可選空間更大,更容易租到品質好、價格符合預期的房子。
料明年初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今年深圳住房租賃市場遇冷的原因,與市場的供求關係有直接關係。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深圳掛牌23.27萬套,同比提升55.4%,導致市場供過於求。
「現在放租的房屋庫存很高,疫情之後接到的租單比去年同期多了不少。」福田蓮花片區房產中介小劉告訴記者,在這些放租的房源中,部分來自於倒閉的長租公寓。
而租金的下調,除了受供求關係的影響外,還因為疫情對市民經濟收入帶來了不同程度的衝擊。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總監何倩茹認為,今年深圳新開通了幾條地鐵線,帶動一些市民流向租金相對低廉的區域居住,人員流動使得原本租金高的區域租金水平下調,而原本租金低的區域租金上升。
「原關內及近郊地區,大部分房屋的租金都下調了,大戶型受影響更大一些。」何倩茹表示,從今年深圳的租賃市場發展來看,二三季度租金開始下降,四季度企穩。雖然租金下滑,但幅度不算大。在她看來,如果經濟按預期恢復,2021年春節過後,房屋租金便有機會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