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國寶都流失到哪裡:大英博物館最多,丹楓白露宮最精

2020-12-15 歷史的邊角是風景

中國是文明古國,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中華民族的燦爛文明更是從未間斷,為後世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而中國的文物是中華文化的載體,也是悠久文明的見證。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然而,近代鴉片戰爭以來,中華民族飽受凌辱,帝國主義列強的入侵和掠奪,使得大量珍貴的文物都被流失海外,那麼,這些國寶都流失到哪些國家呢?

圓明園遺址

一流失到英國的文物最多

大英博物館被認為是中國以外藏有中國文物最多的博物館,1860年,英軍從圓明園搶走的文物一部分獻給了當時的維多利亞女王,而獻給女王的文物就存放在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藏有中國文物青銅器,瓷器,書畫,雕刻品等2萬餘件,還有20世紀由盜寶者從敦煌帶走的大量敦煌文物。

大英博物館的中國瓷器

其中,最有名氣的應該是東晉顧愷之的《女史箴圖》,這是大英博物館收藏的最重要的中國畫,也是現存的中國最早的絹本之一。

原作是中國著名的人物畫家顧愷之所畫,但是這幅畫是唐朝時期的臨摹本,這幅畫之所以地位顯著還因為它的收藏者,據記載宋徽宗、金章宗、乾隆皇帝都曾收藏過。

女史箴圖

另外,大英圖書館藏有中國珍貴文物古籍6萬多種,包括珍貴的《永樂大典》部分卷,甲骨文片以及敦煌藏經。

二法國館藏大量精美文物

法國的丹楓白露宮收藏著圓明園最多最好的珍寶,1860年,英法聯軍搶奪焚毀圓明園後,侵華司令將從圓明園搶來的珍寶獻給當時的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而為了存放數量龐大的珍寶,特意建造了丹楓白露宮,這裡藏有中國的歷代名畫,金銀首飾,瓷器,編鐘,寶石等幾萬件,可是說是圓明園的部分再現。

郎世寧畫乾隆肖像

巴黎國立圖書館還藏有著名的畫作《圓明園四十景圖》,這幅名畫由清代宮廷畫師繪製,並且有乾隆的親筆題詞。

圓明園四十景

該畫的畫工非常精美,直觀效果極佳。所繪景觀都為寫實風格,題詩也是意境深遠,書法雋永飄逸,詩、書、畫達到了完美的統一。可以說是我國成就最高的工筆彩畫,藝術價值極高。

圓明園四十景

巴黎集美博物館藏有中國從原始時代到明清的各種瓷器,各朝代的名窯名品應有盡有,且多為精品。

三日本各地館藏大量中國文物

日本的東京博物館有上萬件中國文物,上至新石器時代的良渚玉器,下到清代的字畫,無所不有,其中,馬遠的《寒江獨釣》李迪的《紅白芙蓉圖》等都是曠世名作。

東京博物館收藏中國青銅器

日本各地博物館珍品也是數不勝數,數據大約在十萬件以上,雖然二戰後歸還中國一部分,但是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綜合來看,中國的國寶流失到英法和日本的數量最多,而且大都是非常精美珍貴的國寶,此外,美國,挪威等國也藏有大量的中國文物。

紐約博物館藏康熙玉如意

回顧歷史是為了更好的展望未來,不知這些國寶是否還能回到祖國的懷抱,只有一個強大的國家才能更好地保護好自己的寶物,保護好自己的歷史文化,保護好自己的人民!

相關焦點

  • 大英博物館,「霸佔」多少「中國國寶」?
    現在,正遭受這種「霸道法則」的驅使,尤其跟舉世最大的搶奪受益者——大英博物館,侵略戰爭之後,英國人根本就感覺不到欠下了受害國——中國,多少虐債。英國人由衷地揣著一句話:搶來的寶貝,也是我的。絕不奉還。2006年,聯合國曾公布調查結果顯示,通過戰亂,或者侵略,中國先後流失文物多達164萬件,全球總共有47家博物館,大大方方地作了博物收藏者。
  • 那些流失在大英博物館的中國藏品!實在讓人痛心!
    中國流失國外的文物多達164萬件,被世界47家博物館收藏。其中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館,目前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萬3千多件,長期陳列的約有2000件,收藏的中國文物囊括了中國整個藝術類別,跨越了整個中國歷史。
  • 大英博物館的中國瓷器,每一件都美到心痛!
    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三大博物館之一,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也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一家,總量高達2.3萬件。大英博物館所藏中國文物囊括了遠古石器、商周青銅器、魏晉石佛經卷、唐宋書畫、明清陶瓷以及45卷《永樂大典》等超級國寶,可謂門類齊全,時間則跨越了中國各個歷史時期。
  • 那個館藏了無數中國國寶的大英博物館
    女兒問我最想去的是哪個博物館,我說British Museum,因為那裡藏著大量中國的國寶,曾經的大英帝國,靠坑蒙拐騙,「順走」了無數的中國國寶,每每想起這事,就心痛不已。讓我最痛心的是1907年,英國人斯坦因得到敦煌莫高窟發現藏經洞的消息,帶著一個翻譯,立即趕到敦煌拿出200兩白銀賄賂守護莫高窟的王道士,打開了藏經洞,連續盜寶七個晚上,共運走了24箱敦煌寫本經卷,近萬卷,5大箱絹畫和絲織品,約500幅。斯坦因僱了40多頭駱駝才運走。今天,這些珍貴的國寶就藏著大英博物館裡。
  • 中國有多少國寶流失海外?
    還有《永樂大典》等許多當年被搶掠去的圖書和文史典籍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更是有為數眾多的國寶流失海外據不完全統計早期由歐美人轉購>流散到國外去的甲骨文至少有5000片以上20世紀80年代根據中國甲骨學家最新的統計海外有中國甲骨資料的國家共有12個流散到這些國家的甲骨約26700片這些國家是
  • 無法回家的十大中國頂級國寶,大英博物館獨佔其三,件件讓人心痛
    中國是世界上文物外流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據統計僅入藏各國博物館的中國文物就有大約164萬件之多,而在私人藏家手中的則更是不計其數。這些國寶絕大部分都是清末至近代,西方列強利用各種手段從中國各地掠奪或洗劫的,並且至今歸還寥寥。 下面就為大家盤點一下,無法回家的十大中國頂級國寶。
  • 我國近代流失的1000萬件國寶在何方,這6個國家最多
    我國近代流失的1000萬件國寶在何方,這6個國家最多我國是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文化古國。從8000年前的石器時代,跨越了數十個朝代,中國在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上長期領跑世界。中國古人創造了輝煌絢爛的中華文明。
  • 大英博物館中古玉器,巧奪天工!
    專業視角,傳承文化,解讀價值,立志做國內最權威最接地氣的收藏類微信公眾號。我們會帶給您最豐富的收藏資訊,最隱秘的行業內幕,最實用的鑑別方法,最寶貴的藏家心得。關注《古玉鑑賞》公眾號,享受超值免費服務,每天都有新收穫!
  • 大英博物館,看著中國展廳中的國寶,你會有什麼感想?
    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有藏品800多萬件。大英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許多文物和圖書珍品,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
  • 大英博物館收藏著中國珍貴國寶……〈四〉
    大英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的大維德中國陶瓷館收藏的中國陶瓷,幾乎囊括了中國陶瓷是各個年代的作品,被公認為除臺北故宮、北京故宮之外的第三大中國古瓷收藏地。被稱為「縱有家財萬貫,不抵汝瓷一件」的宋代汝窯瓷器,是傳世品保存最少的一種,據專家統計,目前全世界傳世的汝官瓷總共67件,其中藏於臺北故宮23件,北京故宮17件,而在大英博物館的大維德中國陶瓷館,竟有11件之多!汝窯瓷之所以備受帝王推崇,主要在它的天青釉。
  • 英專家:大英博物館應開放「掃貨」,讓各國領回國寶
    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四大博物館之一,大英博物館藏品數目有800多萬件之多。高達99%的藏品甚至因為空間限制,不能同參觀者見面。不過,眾所周知,大英博物館很大一部分藏品都是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從各地掠奪搜刮而來的。這些文物也就此存放在異國,難以回到自己的故土。
  • 大英博物館收藏的中國的頂級國寶之一:敦煌壁畫
    在大英博物館收藏了一件我們中國的頂級國寶,就是敦煌壁畫了。今天就說一說敦煌壁畫。雖然說敦煌壁畫上面還有很多的割痕,但是卻難掩期歷久彌新的鮮豔色彩和三位菩薩雍容華貴的面容。大英博物館所珍藏的我國國寶級敦煌畫卷及經卷數都數不清。而敦煌藏經洞中所有經書經卷裡,大英博物館就獨佔了一萬三千件。而現今整個中國也不過只有三分之一。
  • 大英博物館的那些國寶級藏品,美到極致
    我在 倫敦 走的第一個景點就是 大英 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就是上面這個,旅行者的打卡地點之一。英國 幾乎所有博物館美術館之類的都免費,特展除外。大英 博物館可能是你看到展品最多的地方了,進去記得買張地圖或借個導覽器(忘了有沒有中文,因為我當初沒借),以防迷路。每個展館都有特定主題,也有 中國 館, 景德鎮 館哦,不過我最感興趣的還是一堆棺材,好多棺材直接放在那兒也沒有玻璃隔開。
  • 作為中國人,到了英國應看看流落在大英博物館的中國珍寶有多驚豔
    中國國寶,大英博物館33號。它是世界上首席個國家公共博物館。它與法國羅浮宮博物館、俄羅斯赫密塔博物館和美國多數市博物館一起,被稱為世界四大博物館。它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街以北的羅素廣場。它建於1753年,歷史最悠久,造型最宏偉。
  • 巧遊大英博物館 中國遊客的參觀建議
    大英博物館收藏了從世界各地收集來的眾多文物和圖書珍品,其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目前館內共擁有藏品600多萬件。由於空間的限制,目前還有大批藏品未能公開展出。   大英博物館展出的藝術珍品,展現了人類從史前時期到現代的發展歷程,其中最著名的藏品包括羅塞塔石、帕特農神廟雕像和波蘭特花瓶。
  • 大英博物館,收藏著2萬多件被掠奪的中國文物,卻未保管妥善!
    大英博物館,又名不列顛博物館,成立於1753年,於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羅素廣場。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法國羅浮宮、英國大英博物館、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和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 逛美英法日博物館,最怕看見中國文物
    逛國外的博物館,不知道你們最怕什麼? 反正老藝術家最怕的是:逛著逛著,突然就遇到了來自咱中國的文物。 沒人、沒技術、沒史料、沒文化背景,流失在外的文物過得並不好。 就拿被大英博物館當作鎮館之寶的《女史箴圖》來說。 因為博物館工作人員裝裱不當,又分開三截運送,直接造成了不可逆轉的破損:古畫開始大面積開裂、掉粉。
  • 多圖實拍:打卡大英博物館,裡頭的中國珍寶,美
    博物館,是最接地氣的藝術課堂。有統計稱如果大英博物館每年把展出的藏品更換一遍需要一百多年才能全部展完古希臘式主樓大英博物館,又稱不列顛博物館,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四大博物館之一,不管是藏品之豐富,還是種類之多,都為世所罕見。
  • 大英博物館:到底是大英帝國的光榮還是恥辱,看看藏品就知道了
    大英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的布魯姆斯伯裡區,收藏了大約八百萬件文物,是目前存在的規模最大,最全面的博物館。(不清楚800萬件是什麼概念,我告訴你,我國最大的博物館,故宮博物院,連地上的可以當文物的磚頭算上,也才180萬件文物。)它記錄了全球幾乎全部人類文化從開始到現在的歷史文物,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博物館。
  • 【文雅說英國】世界之最大英博物館
    也就沒有及時更新,但是我有刻意地在用文字和圖片來記錄我所學習到的每個瞬間。會陸續在此公眾號上和你分享。各種語言,留學,旅遊,生活的內容都會涉及到。今天跟我一起走進British Museum.在這瞻仰了來自全世界的優秀歷史文化成果,看大英帝國從別地「借」來的各種氣勢恢宏,面積巨大的雕塑真心厲害厲害。中國館展品賊豐富,青銅玉瓷器雕塑字畫絲綢應有盡有,還配上中國古典名句的中英文,霸氣地書寫乾隆的語錄「來天朝當差之人,即遵用天朝服色,安置堂美,永遠不準復回本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