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勤餘
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考出文科676分,湖南省2020高考文科第四名的好成績。當晚,校長帶著50多位老師抱著煙花爆竹連夜進村報喜。這樣的場景,不僅喜慶,而且讓觀者無不為之動容。
可沒想到,這麼一樁大喜事,卻惹來了一些「刺耳」的聲音。原來,鍾芳蓉決定選擇北大考古專業。在部分網友看來,考古是個專業冷門,還可能找不到工作。而另外一部分網友則認為,鍾芳蓉完全有權利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他人又有什麼資格橫加幹涉?
平心而論,上述兩種觀點都有一定道理。鍾芳蓉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自然是無可厚非。「網紅」教授戴建業就說,上大學選好的專業,比選好的大學重要;選最適合自己興趣的專業,比選最賺錢的專業重要。這個道理簡單質樸,卻又一針見血——如果不熱愛,又怎麼可能有前行的動力?考古專業對鍾芳蓉的一生意味著什麼,只有她心裡最清楚。
然而,部分網友的「潑冷水」看似不解風情,卻也不乏現實的考量。鍾芳蓉的家,在老師們驅車、步行都要走好久的山鄉裡;她的父母外出打工7年,僅能看望她三四次。這一切都說明,她的家境確實不富裕。而考古,又是一個慢工出細活的專業,沒有時間的積澱,強求速成顯然是不現實的。因此,有些話或許「不中聽」,但也不必急著全盤否定。
其實,我們倒無需為鍾芳蓉太過擔心。第一,她足夠優秀。能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取得如此優秀的成績,證明她的毅力和能力都足以應付接下來可能遇到的困難。第二,網際網路為她帶來關注度,也讓她有可能得到更多幫助。北京大學在微博回應,歡迎鍾同學報考北京大學,授業于田野之間,樹人於實踐之中,願你在北大考古,找到畢生所愛!我在大學等你。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大V、彭山江口沉銀遺址的水下考古領隊@考古君 也已經在微博中表示:中國考古人都是你堅實的後盾,祝你學業有成。
可以想見,一場意外的風波會讓鍾芳蓉今後的考古之路走得更「順暢」,對她個人來說,這無疑是件大好事。只是,真正值得思考的倒是,為什麼我們對一些專業,總是缺乏信心?
「家中沒有礦,就不要選XX專業。」這樣的話,大家都不會陌生。部分「錢景」不讓人看好的專業,尤其是文科專業,常常成為「勸退」考生的主力軍。不管有沒有鍾芳蓉帶來的爭議,這都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我們當然都想和戴建業教授一樣,投身於熱愛的事業。但畢竟,沒有人生活在真空裡,我們總要為自己的家庭、未來負責。
更令人擔憂的是,如果籠罩在我們之上的,是一種功利化、純粹實用主義的氛圍,那麼學術研究乃至整個社會的發展,必然是畸形的。就拿考古來說,或許它並不「賺錢」,可誰又能否認該研究領域對中國歷史文化的重要意義呢?
我們需要富裕的物質生活,也離不開豐富的精神世界,兩者本不該構成矛盾關係。重要的是,我們是不是能拿出更多實實在在的措施,來為那些投身理想的學子提供基本的保障?全社會能不能形成一種共識——「錢景」如何,不該成為選擇專業的第一甚至是唯一標準?
網際網路放大了輿論對鍾芳蓉的關注,這使她成為了新時代的「幸運兒」。但我們更希望,下一位「鍾芳蓉」的選擇,不會成為公眾爭論的話題。
文字:李勤餘
圖片:沸點視頻、新浪微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