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上午,鶴壁市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聯合市湘江小學,組織50名少先隊員走進「中原抗戰第一村」——濬縣裴莊。本次活動是鶴壁市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組織開展的「尋訪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主題教育系列活動之一。
據了解,鶴壁市市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充分挖掘該市紅色資源,對孩子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從小培養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情懷,講好紅色故事,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此次來到中原抗戰第一村——濬縣裴莊,以更為生動的形式,讓紅色愛國主義精神牢牢紮根在少先隊員的心中,厚植愛國之情,傳承紅色基因。」活動現場,鶴壁市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主任徐傑深情的勉勵每位隊員要牢記烈士的豐功偉績,傳承紅色基因,弘揚英雄主義精神。
少先隊員代表霍梓豫發言說:「我們要沿著革命先輩的光榮路程,在少先隊這所大學校裡,立大志,修品行,練本領,高舉隊旗跟黨走,傳承紅色基因,好好學習,好好鍛鍊,用實際行動為胸前的紅領巾增添新的榮光。」
在烈士雕像前,面對隊旗,隊員們舉起右拳,重溫入隊誓詞:「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宣誓完畢後,鶴壁市湘江小學大隊部輔導員鄭愛芬老師帶領隊員們唱起了少先隊隊歌。錚錚的誓言、嘹亮的歌聲是新時代少先隊員繼承革命先輩遺志,向著勝利勇敢前進的信心和決心。
在中原民眾抗戰第一槍大型主題浮雕、抗戰講習所舊址、常仙甫烈士展覽館、碑林、天門精英事跡展廳、裴莊地道和衛西工委舊址……隊員們在講解老師的帶領下,認真觀看、仔細聆聽,用心記錄著每段紅色歷史。
相關連結
濬縣屯子鎮裴莊村是著名抗日愛國志士常仙甫烈士一生從事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活動和犧牲的地方。1938年3月,常仙甫在這裡組織青壯年數百人,打響了聞名中原的抗日第一槍。從1940年至1945年,故居是「中共衛西工委」的主要辦公地址之一。1941年至1946年,這裡還是冀魯豫革命根據地和太行山革命根據地之間紅色地下交通線上的重要交通站,1945年我軍在湯陰戰鬥中,故居曾臨時為戰地醫院。1946年5月,國民黨縣長盛紹漢指使李書章等人,將常仙甫殺害於故居內。
1995年8月,濬縣人民政府把「常仙甫烈士故居」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命名為「河南省國防教育基地」。
來源 河南青年時報
見習記者 高飛 通訊員 徐博
編輯 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