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摩以建交,美國為什麼這麼上心?

2020-12-25 大視界

在摩洛哥宣布將儘快與以色列建立外交關係後,摩洛哥外交與國際合作大臣納賽爾·布裡塔13日表示,摩以往來從未停止過,現階段要經過磋商恢復到以往的關係。

分析人士認為,美國承認摩洛哥「對西撒哈拉的主權」,以此推動摩以關係正常化。這是川普政府推動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關係緩和計劃的一部分,服務於美國支持以色列、遏制伊朗的戰略目標。

涉及西撒哈拉地位

美國總統川普10日在社交媒體上宣布,摩洛哥與以色列已同意建立全面外交關係。白宮隨後在一份聲明中說,美國支持摩洛哥關於解決西撒哈拉問題的提議,並「承認摩洛哥對西撒哈拉的主權」。

10日晚些時候,摩洛哥國王辦公室發表公報說,摩將與以色列恢復官方聯繫,並儘快與以方建交。公報說,摩以將重新啟用聯絡辦公室,摩還將建立與以色列之間的直航航線。布裡塔13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摩以「關係獨特」,雙方將通過磋商恢復以往的關係。

2020年9月15日,在美國華盛頓白宮,美國總統川普(右)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出席以色列與阿聯和巴林關係正常化協議的籤署儀式。(新華社/路透)

川普政府一直致力於撮合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關係正常化,而西撒哈拉問題是摩洛哥的重要關切。

西撒哈拉歷史上曾為西班牙殖民地。1975年,西班牙宣布撤離西撒哈拉,並同摩洛哥和茅利塔尼亞分別籤署分治協議,阿爾及利亞支持的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陣線隨後也對西撒哈拉提出領土要求,三方為此曾多次發生武裝衝突。1979年,茅利塔尼亞宣布放棄對西撒哈拉的領土訴求,而摩洛哥與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陣線的武裝衝突一直持續至1991年。

聯合國安理會1991年通過決議,決定設立西撒特派團監督停火,並在可能的情況下在西撒哈拉組織全民公決,以決定其最終地位。目前,摩洛哥實際控制著西撒哈拉大部分地區。

2019年4月30日,在位於紐約的聯合國總部,聯合國安理會舉行有關西撒哈拉問題的會議。(新華社記者李木子攝)

或將加劇地緣博弈

在美國宣布承認摩洛哥「對西撒哈拉的主權」後,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迪雅裡克表示,聯合國在西撒哈拉問題上的立場沒有改變,「只有根據聯合國決議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俄羅斯副外長波格丹諾夫11日對媒體表示,華盛頓關於西撒哈拉主權的聲明違反了國際法。他說,美國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單方面決定,超越了國際法和美國投贊成票的聯合國安理會決議。

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講師張玉友指出,川普政府此舉類似於此前處理耶路撒冷和戈蘭高地問題的做法,都使用了「承認外交」,在滿足一方利益的同時也損害了其他國家的利益,可能會進一步加劇北非地區的地緣政治博弈。

有分析人士認為,摩以關係正常化是川普政府推動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關係緩和計劃的一部分,服務於美國支持以色列、遏制伊朗的戰略目標,同時也會加劇部分阿拉伯國家與伊朗的敵對關係。這可能也會給中東地區安全帶來更多不確定性。

相關焦點

  • 在美國撮合下又一國家同意與以色列建交,為何外界反指川普「點燃...
    美國政府10日宣布,摩洛哥與以色列已同意建立全面外交關係,兩國官方也證實了這一說法。摩洛哥就此成為四個月來第四個與以色列解除敵對關係的國家,被視為美摩以三國的利好。
  • 為什麼?中國對義大利抗疫「最上心」!
    其中,讓中國「最上心」的無疑包括義大利——3月11日,中國醫療專家團隊從成都啟程,攜帶包括中國康復者血漿在內的31噸物資支援義大利。3月19日,中國打破了被網友調侃為「一省包一國」的援助方式,第二支來自浙江的醫療隊帶著物資增援義大利。為什麼中國對於義大利的疫情這麼「上心」?
  • 美國粗暴幹涉中薩建交是自負的蠻幹
    資料圖:美國總統川普(圖源:視覺中國)美國國務院星期二(21日)罕見地對中國與薩爾瓦多建交做出激烈反應,宣稱中國這樣做是「片面改變現狀」,並表示美正在審視與薩爾瓦多的關係。中國和薩爾瓦多都是主權國家,中薩建交不需要得到任何力量的同意。美國對中薩建交的粗暴幹涉在當代外交史上是極其罕見的。美國在開一個大國規定一個小國與誰建交或不建交的惡劣先例。
  • 國際觀察丨美國為何力推摩以關係正常化
    在摩洛哥宣布將儘快與以色列建立外交關係後,摩洛哥外交與國際合作大臣納賽爾·布裡塔13日表示,摩以往來從未停止過,現階段要經過磋商恢復到以往的關係。
  • 蔡英文期待與美國「建交」?袁鶴齡:不可能
    編輯:堅果審稿:悠悠插手別國內政是美國一貫的作風,在臺灣問題上,美國把臺灣變成棋子來制約中國大陸的發展。蔡英文也想趁著中美關係惡化的機會,趁虛而入,抱美國的「大腿」。臺灣在「外交」政策上選擇走親美路線,無非是想加強臺灣與美國的關係,從而獲得美國更大的「庇佑」。在中美兩國關係下滑的時間節點,臺灣企圖與美籤訂「FTA」,雖然美方部分政客認為這樣可以打中國一個措手不及。但其貿易代表表示,臺灣有著貿易保護主義,這樣做不會給美方帶來更大的利益,因此這個提議被否決。
  • 王毅同摩洛哥外交大臣布裡達通話:中方將繼續推動中國企業與摩方...
    王毅表示,中摩兩國友誼深厚、互信牢固。今年8月,習近平主席同穆罕默德六世國王通話,為下階段兩國戰略夥伴關係發展指明方向、注入動力。雙方要繼續加強溝通,把兩國元首重要共識落到實處,拓展全方位互利合作,推動中摩戰略夥伴關係在後疫情時期取得更大發展。王毅說,在兩國元首親自關心下,中摩疫苗合作取得積極進展。中方將繼續推動中國企業與摩方加強對接,助力摩方早日戰勝疫情。
  • 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美國)參與組織的中美建交40周年峰會在舊金山...
    8月24日,中美建交40周年回顧與展望高峰論壇在舊金山灣區伯靈格姆市舉行。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美國前總統卡特(Jimmy Carter)、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參議員Dianne Feinstein、加州州長Gavin Newsom、北京大學校長郝平、史丹福大學校長Marc Tessier-Lavigne等向峰會的舉辦發來賀信。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秘書長李宇寧、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美國)總裁趙琳等出席峰會。
  • 中美建交40年系列短紀錄片舊金山首發
    紀錄片拍攝歷時6個月,行程9900多英裡,走訪4個州,跨越美國東西海岸及南部。採訪的10位被訪嘉賓,是40年中美關係中的見證者、親歷者、建設者,也是受益於40年中美建交的獲得者。 首映式當天人民網啟動「多城一書 共讀中國」活動,通過向當地圖書館贈送英文版、中英文版中國圖書,舉辦讀書會,一起閱讀中國,讀懂中國。
  • 以色列與不丹建交,又一次外交突圍?
    據外媒報導,以色列外交部12日晚宣布,以色列當天與不丹正式建交。 不丹是近期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蘇丹、摩洛哥之後第五個與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或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也是其中唯一的非阿拉伯國家。分析指出,以色列和不丹建交,象徵意義多於實際意義,標誌著其外交突圍在南亞地區又添一國。
  • 李佳琦三次熱推,摩飛榨汁杯為什麼這麼受歡迎?
    這款李佳琦都在熱推的摩飛榨汁杯,到底是怎樣的神器呢?其實,把榨汁機做的這麼小,很容易產生動力問題。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榨汁杯動力都在15000-18000轉,不少人反饋,甚至是打蘋果、黃瓜都會卡刀。摩飛這款榨汁杯動力高達21000轉,而且它的刀片是和外科手術刀同等材質的,鋒利耐用,不僅能打動蘋果和黃瓜等堅硬的果蔬,就連冰塊都可以。這樣的性能,也讓摩飛榨汁杯打出來的的果汁口感更加細膩。
  • 不丹近日都與以色列建交了,為何一直不與中國建交?
    當天,以色列駐印度大使羅恩·馬勒卡與不丹駐印度大使韋措普·納姆耶爾在馬勒卡的大使官邸籤署兩國正式建交文件。近期以色列在外交上實現突圍,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蘇丹、摩洛哥四個阿拉伯國家實現關係正常化以後,這次與不丹建交,這也說明以色列在全球範圍內得到更多國家的承認。
  • 以色列與阿聯建交,川普:我將美國在該地區最親密的兩個夥伴...
    此前,埃及和約旦分別於1979年和1994年已與以色列建交。(圖說: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美國總統川普、阿聯阿布達比王儲穆罕默德)川普當天在橢圓辦公室宣布了這一消息。他說,這是「一個真正的歷史性時刻」,「既然僵局已經打破,我預計更多的阿拉伯和穆斯林國家會效仿阿聯的做法」。
  • 巴拿馬與中國建交 斷絕與臺「外交關係」
    巴拿馬總統巴雷拉12日宣布巴拿馬與中國建交。如今一年時間,雙方關係卻風雲變色,尤其巴拿馬與美國的關係密切,巴拿馬與臺灣「斷交」,也意味美國對臺政策已起了變化。 巴拿馬為什麼「棄臺靠中」?     在臺灣問題最重要的美國因素上,也出現了對中巴建交有利的方面。眾所周知,很多中美洲國家之所以與臺灣建立「外交關係」,與美國因素息息相關。美國雖然自身無法與臺灣保有官方關係,但是鼓動其後院的中美洲小國與臺灣建立「外交關係」。
  • 世界上最「特殊」的國家,我國與它無建交,是什麼原因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這個世界上有著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個國家都有著自己的文化和特色,也正是因為有著這些文化和特色,每年全世界都有著很多的外來遊客對各個國家旅遊參觀,然而你知道這個世界上最「特殊」的國家,我國與它無建交,這個國家是哪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 《戰艦世界》日系8級巡洋艦:摩耶 摩耶本該有的樣子
    《戰艦世界》日系8級巡洋艦:摩耶 摩耶本該有的樣子 作者:NGA-三菱時子剛剛WG
  • 剛建交 這個中美洲國家的總統這樣說
    其後,巴拿馬政府發表的一份公報中稱,巴中兩國一致認為,推動兩國正在進行中的20項協議談判對雙邊關係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這些協議涉及貿易、旅遊、海運、籤證、航空、能源開發等多個領域。    談及雙方廣闊的合作與發展前景時,巴雷拉總統告訴王毅,他對建交3個月來雙邊關係的迅猛發展深受鼓舞,很高興能於年內訪問中國,推動兩國各界交往和各領域合作。
  • 芮孝儉:卡特同中國建交 最後一刻才通知蔣經國
    這是在美國政府接受中方提出的「斷交、廢約和撤軍」建交三原則情況下取得的成果。而在卡特決定同北京方面建交的最後一刻,才通知了蔣經國。美國同臺灣建交,這也引起的臺灣學生的反美情緒高漲。在中美建交前的1978年,中美雙方到底是如何去衝破談判中的一個個難題,最終達成建交的呢?
  • 為什麼重機車可以壓彎壓得這麼低?摩友說出了實情
    那麼為什麼重機車可以壓彎壓得這麼低?摩友說出了實情。看完你或能知道答案。其實,壓彎的原理,我們上高中的時候就學過。車輛的重心,輪胎抓地的摩擦力,輪胎行駛的向心力等多重力量在壓彎的時候保持了平衡。所以即便壓彎壓得很低,只要車身平衡,車輛就不會摔倒。
  • 中法建交的情節與內幕【2】--黨史頻道-人民網
    毛澤東和戴高樂這兩位20世紀的偉大政治家,雖然從未見面,可在20世紀60年代的國際反霸和推動中法關係等問題上卻常常不謀而合。1963年8月29日,針對美國侵略越南戰爭急劇升級,戴高樂發表強烈譴責美國侵略越南的講話,並公開宣布他對解決印度支那問題的主張。就在這一天,他緊急召見富爾研究同中國建交的問題,可找不到富爾,而且誰也不知道他的去向。原來,富爾被毛澤東委託的人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