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人民網在舊金山舉行「海外看中國·中美關係40年短紀錄片」首映式現場 |
人民網舊金山1月19日電(記者 鄧圩)1月18日下午1時,人民網美西公司在舊金山市立圖書館舉行中美建交四十周年系列短紀錄片首映式及「多城一書,共讀中國」啟動儀式,中國駐舊金山總領事、著名僑領方李邦琴女士、舊金山市立圖書總館及27間圖書館館長Michael Lambert等嘉賓,和舊金山各界人士、中資機構人員、矽谷科技企業人員出席當天活動。
紀錄片拍攝歷時6個月,行程9900多英裡,走訪4個州,跨越美國東西海岸及南部。採訪的10位被訪嘉賓,是40年中美關係中的見證者、親歷者、建設者,也是受益於40年中美建交的獲得者。
首映式當天人民網啟動「多城一書 共讀中國」活動,通過向當地圖書館贈送英文版、中英文版中國圖書,舉辦讀書會,一起閱讀中國,讀懂中國。
10位被訪嘉賓勾勒中美建交40年故事
40年中美兩國關係歷經風雨,砥礪前行, 給兩國人民和社會帶來巨大變化和相互利益。 40年裡,兩國之間機遇共享,相交相融,讓和平穩定、互利互惠,繁榮發展成為兩國關係的關鍵詞。
首映式現場,未能到場出席的嘉賓,中美關係全國委員會會長Stephen A. Orlins,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前主席Thomas Fingar,37任美國總統尼克森的外孫Christopher Nixon Cox,41任美國總統老布希的兒子Neil M. Bush,美國駐華前外交官David Firestein均發來祝賀視頻。
10集紀錄片採訪的嘉賓,他們有的祖輩父輩推動中美建交和友好發展,有的參與了四十年中美關係的建設,有的或許看似平凡、卻肩負信念,在大時代的變遷中以一己之力在不同領域影響著中美關係。
來自尼克森家族的Christopher Nixon Cox和布希家族的Neil M. Bush,祖輩父輩地位顯赫,卻高瞻遠矚,突破藩籬,為中美關係創造輝煌時代,後輩繼續積極推動四十年中美關係的向前發展;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會長Stephen A. Orlins、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前主席Thomas Fingar、美國國家工程院終身名譽院長Dr. C. Daniel Mote Jr.,美國前駐華外交官David Firestein,他們是中國通、中國問題專家,參與了中美建交、中美建立留學交流機制、中國文化傳播等多個中美關係史上的第一次,他們理解中國,見證中國崛起,以畢生精力去搭建中美合作友好之橋梁,不遺餘力推動中美關係向前發展;方李邦琴女士,首位收購美國本土重要英文媒體的華人企業家,為所有中美友好的社論「開綠燈」,她拿出自有房產建設海外抗戰博物館,記取歷史上中美並肩作戰那一刻;CherryHuang,得益於中美建交跨出國門的留學生,始終記住「你的面孔 就代表了你的祖國」,不是外交家也勢要為中美友好出份力;Noyes家族,1966年突破封鎖拿到中美貿易第一張拍照,創始人懷揣99美元的灰狗大巴車票走遍美國推廣中國圖書,就是為了將中國介紹給美國;Micheal Lambert,以「雙城一書」活動拉近中國與美國,開展「雙城一書」活動推動兩國兩地共讀一本書,照見文化的交融與理解...... 他們是美國政商界、學界重要人士,他們是老華僑、留學生、新移民,他們背負信念,在大時代的變遷中以一己之力在不同的領域,為中美關係增添色彩。
願景和信念推動中美人民理解和友好
中國駐舊金山總領事王東華出席當天的首映式,他說,「舉辦今天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有利於我們重溫中美關係發展歷程,總結中美合作經驗教訓,思考兩個大國和平相處之道和化解彼此分歧的有效辦法。」
王東華表示,這場活動切入點很好,主題是如何讀懂中國。當前,中美關係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相互了解和信任不夠,主要是美國還遠遠沒有讀懂中國,僅憑自己的主觀臆斷揣測中國,憑著道聽途說抹黑中國,而不是依據事實客觀看待中國發展、理性制定對華政策。「了解美國的中國人遠比了解中國的美國人要多。這也恰恰說明舉辦類似今天這樣的活動十分重要、很有必要。」
方李邦琴女士表示,中國是發展最快的國家,美國是最發達的國家,當這兩個偉大的國家一起努力時,歷史的紀錄表明他們可以取得任何成就。例如,他們第一次合作的時候,並肩在二戰中擊敗了法西斯主義。後來他們結束了冷戰。「兩個國家的合作不僅是未來,更是世界的希望。」
舊金山市立圖書館館長Micheal Lambert在首映式上表示,正如紀錄片主題所表達的,「Vision and conviction will take China-US relations forward」,我們相信,願景和信念必將推動人民之間的理解和友好。「我認為,國家與國家的關係,其實也是一種跨文化的交流。人民網美西公司拍攝的十集短紀錄片實際上體現的也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交流。」
現場嘉賓表示,每個人都是中美友好往來的一份子,人民網通過採訪大時代背景下為中國和美國關係作出貢獻的大人物和小人物,通過真實的記錄和對歷史的反思,回顧中美關係歷史上每一次來之不易的突破,搭建溝通交流的橋梁, 為兩國增進互信、擴大交往出力,啟發了對中美未來關係發展的新思路。
(責編:崔越、賈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