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建交40年系列短紀錄片舊金山首發

2020-12-14 人民網國際
1月18日,人民網在舊金山舉行「海外看中國·中美關係40年短紀錄片」首映式現場

人民網舊金山1月19日電(記者 鄧圩)1月18日下午1時,人民網美西公司在舊金山市立圖書館舉行中美建交四十周年系列短紀錄片首映式及「多城一書,共讀中國」啟動儀式,中國駐舊金山總領事、著名僑領方李邦琴女士、舊金山市立圖書總館及27間圖書館館長Michael Lambert等嘉賓,和舊金山各界人士、中資機構人員、矽谷科技企業人員出席當天活動。

紀錄片拍攝歷時6個月,行程9900多英裡,走訪4個州,跨越美國東西海岸及南部。採訪的10位被訪嘉賓,是40年中美關係中的見證者、親歷者、建設者,也是受益於40年中美建交的獲得者。

首映式當天人民網啟動「多城一書 共讀中國」活動,通過向當地圖書館贈送英文版、中英文版中國圖書,舉辦讀書會,一起閱讀中國,讀懂中國。

10位被訪嘉賓勾勒中美建交40年故事

40年中美兩國關係歷經風雨,砥礪前行, 給兩國人民和社會帶來巨大變化和相互利益。 40年裡,兩國之間機遇共享,相交相融,讓和平穩定、互利互惠,繁榮發展成為兩國關係的關鍵詞。

首映式現場,未能到場出席的嘉賓,中美關係全國委員會會長Stephen A. Orlins,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前主席Thomas Fingar,37任美國總統尼克森的外孫Christopher Nixon Cox,41任美國總統老布希的兒子Neil M. Bush,美國駐華前外交官David Firestein均發來祝賀視頻。

10集紀錄片採訪的嘉賓,他們有的祖輩父輩推動中美建交和友好發展,有的參與了四十年中美關係的建設,有的或許看似平凡、卻肩負信念,在大時代的變遷中以一己之力在不同領域影響著中美關係。

來自尼克森家族的Christopher Nixon Cox和布希家族的Neil M. Bush,祖輩父輩地位顯赫,卻高瞻遠矚,突破藩籬,為中美關係創造輝煌時代,後輩繼續積極推動四十年中美關係的向前發展;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會長Stephen A. Orlins、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前主席Thomas Fingar、美國國家工程院終身名譽院長Dr. C. Daniel Mote Jr.,美國前駐華外交官David Firestein,他們是中國通、中國問題專家,參與了中美建交、中美建立留學交流機制、中國文化傳播等多個中美關係史上的第一次,他們理解中國,見證中國崛起,以畢生精力去搭建中美合作友好之橋梁,不遺餘力推動中美關係向前發展;方李邦琴女士,首位收購美國本土重要英文媒體的華人企業家,為所有中美友好的社論「開綠燈」,她拿出自有房產建設海外抗戰博物館,記取歷史上中美並肩作戰那一刻;CherryHuang,得益於中美建交跨出國門的留學生,始終記住「你的面孔 就代表了你的祖國」,不是外交家也勢要為中美友好出份力;Noyes家族,1966年突破封鎖拿到中美貿易第一張拍照,創始人懷揣99美元的灰狗大巴車票走遍美國推廣中國圖書,就是為了將中國介紹給美國;Micheal Lambert,以「雙城一書」活動拉近中國與美國,開展「雙城一書」活動推動兩國兩地共讀一本書,照見文化的交融與理解...... 他們是美國政商界、學界重要人士,他們是老華僑、留學生、新移民,他們背負信念,在大時代的變遷中以一己之力在不同的領域,為中美關係增添色彩。

願景和信念推動中美人民理解和友好

中國駐舊金山總領事王東華出席當天的首映式,他說,「舉辦今天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有利於我們重溫中美關係發展歷程,總結中美合作經驗教訓,思考兩個大國和平相處之道和化解彼此分歧的有效辦法。」

王東華表示,這場活動切入點很好,主題是如何讀懂中國。當前,中美關係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相互了解和信任不夠,主要是美國還遠遠沒有讀懂中國,僅憑自己的主觀臆斷揣測中國,憑著道聽途說抹黑中國,而不是依據事實客觀看待中國發展、理性制定對華政策。「了解美國的中國人遠比了解中國的美國人要多。這也恰恰說明舉辦類似今天這樣的活動十分重要、很有必要。」

方李邦琴女士表示,中國是發展最快的國家,美國是最發達的國家,當這兩個偉大的國家一起努力時,歷史的紀錄表明他們可以取得任何成就。例如,他們第一次合作的時候,並肩在二戰中擊敗了法西斯主義。後來他們結束了冷戰。「兩個國家的合作不僅是未來,更是世界的希望。」

舊金山市立圖書館館長Micheal Lambert在首映式上表示,正如紀錄片主題所表達的,「Vision and conviction will take China-US relations forward」,我們相信,願景和信念必將推動人民之間的理解和友好。「我認為,國家與國家的關係,其實也是一種跨文化的交流。人民網美西公司拍攝的十集短紀錄片實際上體現的也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交流。」

現場嘉賓表示,每個人都是中美友好往來的一份子,人民網通過採訪大時代背景下為中國和美國關係作出貢獻的大人物和小人物,通過真實的記錄和對歷史的反思,回顧中美關係歷史上每一次來之不易的突破,搭建溝通交流的橋梁, 為兩國增進互信、擴大交往出力,啟發了對中美未來關係發展的新思路。

(責編:崔越、賈文婷)

相關焦點

  • 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美國)參與組織的中美建交40周年峰會在舊金山...
    8月24日,中美建交40周年回顧與展望高峰論壇在舊金山灣區伯靈格姆市舉行。本次高峰論壇由方李邦琴基金會主辦,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美國)、灣區理事會、舊金山-上海姐妹城市委員會等機構協辦。來自中美兩國500多位政商學界領袖和精英共赴盛會,以「並肩遠航」為主題回顧中美關係走過的40年,並展望中美兩國未來發展。
  • 第二集: 我,為中美關係而奮鬥 (Stephen A. Orlins)
    40多年後,這個地方來來往往的人群,從來不會缺少來自中國的面孔,而今這裡出入的中國人說著普通話越來越多。而一切的開始,來自四十年前。 當時,作為一名哈佛大學剛剛畢業的法律系學生,歐倫斯在美國國務院法律顧問辦公室工作(政治軍事事務法律顧問辦公室,東亞和太平洋事務辦公室)工作,他加入了卡特總統美中建交特使團,是團隊最年輕的一員,那一年歐倫斯26歲。
  • 尼克森基金會主辦紀念中美建交40周年音樂會
    新華社美國約巴林達1月13日電(記者黃恆)由美國理察·尼克森基金會主辦的紀念中美建交40周年音樂會,13日晚在理察·尼克森總統圖書館和博物館隆重舉行,中美各界350餘名嘉賓出席。中國駐洛杉磯總領事張平在致辭時回顧了中美建交40年來所走過的歷程。他強調:「歷史證明,中美兩國合則兩利,鬥則兩傷,合作是唯一正確的選擇。」張平稱讚中美各界民眾在過去40年中為增進兩國關係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呼籲兩國人民繼續努力,為落實中美兩國領導人近期達成的重要共識採取積極行動。
  • 中美建交40年 40位僑領入選《美中經貿領軍僑領》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2月30日訊 今年是美中建交40周年。40年來,美中關係歷經風雨,但兩國交流與合作取得了巨大成就。美中關係的發展不僅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巨大利益,也有力促進了世界的和平、穩定、繁榮。為了紀念美中建交40周年,進一步推動兩國經貿發展,深化兩國人民的友誼,《美中時報》評選40位美國華人社團僑領——主要是經貿領域的精英,並編輯出版《美中經貿領軍僑領》(1979-2019)圖書。這是美中建交40年來的第一次,不僅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而且對進一步推動美中經貿交流合作與深化兩國人民的友誼具有現實意義。《美中經貿領軍僑領》一書即將由美中時報出版社出版,在美中兩國公開發行。
  • 費城交響樂團5月來杭 獻禮中美建交40周年
    1973年,費城交響樂團在尼克森總統的邀請下首度訪華演出,歷史性地成為訪問新中國的第一支西方知名樂團。這次中美文化交流的「破冰之旅」,讓中國與美國結交下深厚友誼,也使兩國關係加速回暖。 暌違六年,我們的老朋友回來了!作為來華次數最多的美國樂團,費城交響樂團今年將第12次訪問中國,獻禮中美建交40周年。
  • 中美建交40周年:回顧與展望——新時代大講堂首次在美開講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前摩根史坦利首席經濟學家史蒂芬·羅奇,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會長克雷格·艾倫等中外嘉賓,圍繞「中美建交40周年:回顧與展望」的主題發表演講,並與現場250名各界觀眾互動。圖為活動結束後,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周樹春(右一)、中國銀行美國分行行長暨美國中國總商會會長徐辰(左一)向演講嘉賓贈送紀念品。
  • 「多城一書 共讀中國」活動在舊金山啟動
    人民網舊金山1月19日電(記者鄧圩)「文化是人類溝通理解與交流最好的方式」。1月18日當天的首映式上,人民網美西公司向舊金山圖書館捐贈了一批英文版中國傳統文化圖書,這批圖書將在圖書館收藏並借閱給當地社區民眾。
  • 《40人看40年:中美外交風雲對話》新書分享會 在2020上海書展舉行
    央廣網北京8月13日消息(記者樊新徵)由中國外文局主辦,新世界出版社、上海市美國問題研究所承辦的《40人看40年:中美外交風雲對話》新書分享會12日晚在2020上海書展舉行。據中國外文局副局長陸彩榮介紹,《40人看40年:中美外交風雲對話》由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和上海市美國問題研究所主編、中國外文局所屬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發行,旨在將中美外交領域權威的當事人和專家學者關於中美關係的回顧和睿智見解傳遞給國內外讀者,幫助國內外不同領域的人群正確理解中美關係,撥開迷霧,釐清兩國關係未來的方向。
  • 太牛了,湘西籍畫家榮膺「中美建交40周年親善大使」
    封面湘西3月1日當代商報社訊(記者王微微)近日,從美國洛杉磯傳來消息,由美中經貿文化促進會、美國國家電視臺聯合主辦的「2018年美中經貿文化合作論壇暨書畫藝術展」的活動中,湘西籍畫家楊幼民被授予「中美建交40周年親善大使」的稱號,同時還被美國中國企業家協會授予「2018中美經濟(文化)人物。
  • 【面試真題】2019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兩國關係也隨著世界格局的變化發生著深刻的改變.對此,請談談你的看法.
    2019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40年來中美關係歷經風雨,兩國關係也隨著世界格局的變化發生著深刻的改變。
  • 反對《與臺灣關係法》鬥爭——中美建交後圍繞臺灣問題的第一場較量
    四十年前,中美建交伊始,正當剛剛步入正常化軌道的中美關係在各個領域展現積極發展的勢頭、中美兩國人民對雙方關係的美好前景充滿期待之際,美國國內親臺勢力卻在臺灣問題上挑起一場嚴重的政治鬥爭。1979年4月10日由美國國會通過的《與臺灣關係法》,經美國總統卡特籤署正式生效。
  • 40年40人|陸伯彬:實用主義外交能讓中美再上合作之路
    【編者按】北京時間1978年12月16日上午10時,中美雙方同時發布《中美建交公報》,宣布兩國於1979年1月1日建立外交關係。40年彈指一揮間。澎湃新聞聯合上海市美國問題研究所、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跨越大洋兩岸,對話40位重量級人物。
  • 中美建交40年,閻學通:中美進入「新冷戰」的可能性很小
    對2019年國際局勢可能出現的變化,閻學通進一步稱,從全球層面看,世界經濟出現危機的可能性會比較大,中美雙邊戰略競爭也將更加激烈。雖然經濟的下行態勢有產生新一輪全球經濟危機的危險,但閻學通指出,「中美競爭加劇與世界經濟下行並沒有必然的關聯,很可能兩者只是碰巧發生在同一時期。」
  • 「臺灣安全法」將嚴重動搖中美建交基礎
    臺灣問題在川普眼中只是一張「臺灣牌」,不至於做到令中美之間硬碰硬的地步。嚴峻在金臺沙龍現場(海外網 楊皓銘 攝)4月16日,由人民日報海外網主辦的第21期金臺沙龍活動舉行,本期主題為「中美關係再思考」。全國臺灣研究會副秘書長嚴峻在沙龍中針對近期美臺關係升溫這一話題發表主旨演講。他指出,在臺灣問題上,中美關係不至於失控。
  • 中美關係惡化,美國人想跟臺灣「建交」?蔡英文其實很焦慮
    過去10年,愈來愈多人認定,美國正走向衰弱,大陸強勁崛起。最極端的看法,端出18世紀拿破崙的話,「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比較保守的說法,認為中國將在西太平洋、南海、印度洋和美國爭奪影響力,中美競爭是21世紀的世界格局。
  • 40年40人|何漢理:中美政治制度之爭也能成為良性競爭
    【編者按】北京時間1978年12月16日上午10時,中美雙方同時發布《中美建交公報》,宣布兩國於1979年1月1日建立外交關係。40年彈指一揮間。澎湃新聞聯合上海市美國問題研究所、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跨越大洋兩岸,對話40位重量級人物。
  • 中國國航北京-舊金山航線客機升級 更節能更舒適
    中國國航北京-舊金山航線客機升級 更節能更舒適     圖為國航北美地區總經理池志航中新社發 劉丹 攝   中新社舊金山2月11日電 (記者 劉丹)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北美地區總經理池志航11日上午在美國舊金山宣布,即日起,北京至舊金山航線執飛客機升級為波音777-300ER,使用了20多年的波音747客機退役。  上午11時20分,一架國航波音777-300ER客機降落在舊金山國際機場。
  • 紀錄片《熊貓》上映:中美科學家追蹤大熊貓回野外
    紀錄片《熊貓》上映:中美科學家追蹤大熊貓回野外     資料圖
  • 中國駐舊金山總領事館舉行「雲端雙慶」線上慶祝活動
    人民網舊金山9月24日電(鄧圩、葉穎)美國時間9月24號,中國駐舊金山總領事館舉行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雲端雙慶」線上慶祝活動。Norwell Coquillard)、北加州亞洲協會的執行理事瑪格麗特·康利(Margaret Conley)、舊金山灣區中國統一促進會理事長池洪湖、美國知名僑領、北京大學名譽校董方李邦琴等各界人士及華僑華人代表通過錄像的形式出席本次活動。 王東華總領事在致辭中表示,2020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各國仍在為抗擊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而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