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建交40周年:回顧與展望——新時代大講堂首次在美開講

2020-12-22 中國青年網

中國日報紐約9月17日電 9月17日下午,中國日報社在紐約亞洲協會舉辦了第八期新時代大講堂。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前摩根史坦利首席經濟學家史蒂芬·羅奇,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會長克雷格·艾倫等中外嘉賓,圍繞「中美建交40周年:回顧與展望」的主題發表演講,並與現場250名各界觀眾互動。

圖為活動結束後,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周樹春(右一)、中國銀行美國分行行長暨美國中國總商會會長徐辰(左一)向演講嘉賓贈送紀念品。中國日報 馮永斌 攝

今年適逢中美建交40年和新中國成立70年,也是新時代大講堂第一次走進美國。中美作為最大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發達國家,進入「不惑之年」的雙邊關係如何發展,不僅直接關係兩國人民的福祉和命運,也關係整個世界發展的未來。由中國日報社和中國銀行聯合主辦的本期新時代大講堂在特殊的歷史交匯點舉辦,具有特殊意義。

世界糧食獎基金會主席、前美國駐柬埔寨大使肯尼斯·奎恩,親歷1971年「桌球外交」的美國國家女子桌球隊隊員康妮·史維利斯(Connie Sweeris),中國銀行美國地區行長、美國中國總商會(CGCC)會長徐辰等嘉賓也分別從他們各自的專業領域及不同視角,就中美關係40年及當前中美關係的熱點問題分享了他們的思考。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發表主旨演講。中國日報 馮永斌 攝

崔天凱在主旨演講中表示,回望建交以來的40年,中美關係歷經風雨,砥礪前行,取得了當年人們難以想像的巨大成就,給兩國17億人乃至全球70億人帶來了巨大福祉,有力促進了世界和平、穩定和發展。

談到中美關係出現問題的癥結,他說:「我認為,問題不在中國本身,而在於美方對中國的認知出現了偏差。」 他強調 ,中國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發展目標是改善人民生活,不是爭奪全球霸權。「世人眼中中國之『變』背後蘊藏著深層次的『不變』,那就是我們的『初心』--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中國將始終堅持這個『初心』。」

他指出,美國基於錯誤的認知,把中國當成戰略對手甚至敵手,是極其危險和不負責任的。美國現行對華政策,包括臺灣問題、經貿問題以及中美「脫鉤論」,都不能給美國帶來利益。

崔天凱說,有人感慨,中美關係回不到過去了。世界在發展,我們無法也不應回到過去,而應開闢未來,為今天和明天的世界樹立一個新願景。

中國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周樹春致辭。中國日報 馮永斌 攝

中國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周樹春在致辭中表示:「如果說40年前,在中美之間幾乎沒有什麼交往的情況下,都能打破歷史的堅冰。那麼今天,在一個深度依存的世界,作為彼此的最大貿易夥伴和主要相互投資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兩國關係,更不能開歷史的倒車。」

史帶投資集團董事長、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副主席、首屆中國改革友誼獎章獲得者莫裡斯·格林伯格先生簡短致辭。中國日報 馮永斌 攝

史帶投資集團董事長、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副主席、首屆中國改革友誼獎章獲得者莫裡斯·格林伯格 (Maurice Greenberg)在講話中對中美經貿關係的前景表示樂觀。

他說,「兩國到了達成(經貿)協議的時候了,我認為這是可能的,貿易戰沒有贏家,兩個國家都會受到傷害。」

親歷1971年「桌球外交」的美國國家女子桌球隊隊員康妮·史維利斯(Connie Sweeris)發表演講。中國日報 馮永斌 攝

康妮·史維利斯回顧了她參與「桌球外交」的親身經歷,強調了中美民間外交的重要性。作為前美國女乒國手,史維利斯和她參加31屆世乒賽的同伴們曾於1971年4月應中國政府邀請對中國進行了一周的友好訪問,這也是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第一個應邀訪問中國的美國代表團。

史維利斯說,她最難忘的經歷是在北京首都體育館與中國國家隊的世界級選手打友誼賽。她說:「現場有一萬八千多觀眾,這在美國是不可想像的。」 退役之後,史維利斯與同為美國桌球國手的先生戴爾·史維利斯(Dell Sweeris)身體力行,積極參加中美桌球界及體育界的各種交流,繼續推動桌球外交的精神,默默地為加強中美人文交流貢獻力量。她在大講堂演講中鼓勵中美兩國年輕人積極參與人文交流,互相學習,爭做友誼與和平的使者。

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前摩根史坦利首席經濟學家史蒂芬·羅奇發表演講。中國日報 馮永斌 攝

史蒂芬·羅奇教授深度分析了中美之間的經濟聯繫與互動。他說,美國巨大的貿易逆差並不應該歸咎於中國,其根本原因是美國經濟的不平衡性。美國的儲蓄率相對較低,只佔GDP的2.4%。在這種情況下,美國需要從海外「進口」儲蓄,這種資本輸入使美國巨大的貿易逆差成為必然。2018年,除了中國,美國還與多達101個貿易夥伴間存在貿易逆差。因此對華關稅並不能治本,而會導致美國從其他貿易夥伴那裡進口更昂貴的商品,從而變相對美國消費者加稅。羅奇還認為,美國對中國進行的一些指控是缺乏真憑實據的。無論是強制技術轉讓、政府扶持產業、還是網絡安全問題,美國對中國的批評都不能完全站住腳。他說,比起達成貿易協定,中美之間需要一套更持久性的解決方案,其中包括通過達成雙邊投資協定的方式解決市場準入問題,各自調節自身經濟,特別是平衡存款問題,通過多邊合作解決網絡安全問題,建立更完善有效的定期溝通機制,比如,常設秘書處。

世界糧食獎基金會主席、前美國駐柬埔寨大使肯尼斯·奎恩發表演講。中國日報 馮永斌 攝

肯尼斯·奎恩講述了「老朋友習近平與艾奧瓦州的『兩個有趣的故事』」。 2012年,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回訪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曾到訪過的艾奧華小鎮馬斯卡廷,並與當年接待過他的當地家庭成員歡聚一堂。習近平引用馬克·吐溫在名著《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中的語句:「我在大洋兩岸從未看到過如此壯觀的落日」,讓當時也在現場參加會見的奎恩深受感動。

奎恩稱讚中國在解決糧食問題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指出中美在糧食安全方面有廣闊合作空間。1979年,奎恩曾陪同當時的艾奧華州州長羅伯特·雷(Robert Ray)在兩國關係正常化後第一次訪問中國,受到了中國領導人鄧小平的接見。40年來,中國和艾奧華州一直聯繫緊密,人文交流源源不斷。他說, 四十年後的今天,中國的經濟、社會和科技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不斷告訴人們,中國是世界上轉型最成功的國家。在過去四、五十年間沒有哪一個別的國家可以與之媲美。」

他認為,世界兩個最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戰是破壞性的,分歧應通過對話解決。他說:「雙邊貿易關係對農民和商人至關重要,因此,貿易戰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會長克雷格·艾倫發表演講。中國日報 馮永斌 攝

克雷格·艾倫引經據典,扼要回顧了中美貿易的歷史。他說,「在託馬斯.傑斐遜所撰寫的《獨立宣言》裡,可以找到當下中美貿易摩擦的某些參考。在正式向英國宣布獨立的開國文件中,傑斐遜抗議英國國王『削減與世界各地的貿易』、『未經我們同意擅自增加關稅』的做法是非法的。這些論述現在看來依然有趣,而且有現實意義。」 他在活動前接受採訪說,關稅和雙邊貿易的緊張關係令許多與中國有貿易往來的美國企業感到憂慮,但這些企業仍將中國視為重要的目標市場, 因為中國有著豐富的人才儲備、資本和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他說:「我們雙方需要做的是互相尊重,以積極和建設性的態度合力解決核心問題。美國和中國必須達成新的諒解, 才能在此基礎上實現共同繁榮。」

中國銀行美國地區行長、美國中國總商會(CGCC)會長徐辰致辭。中國日報 馮永斌 攝

徐辰代表中國在美投資企業講話,強調企業應該履行更多社會責任。他說,中國銀行紐約分行近年來一直推進普惠金融政策,促進了中美兩國中小企業跨境貿易投資。分行通過美國中國總商會這一平臺與銀行客戶和國內分行聯動,通過線上和線下並行的方式對接中美企業需求,搭建雙邊經貿合作的橋梁。談到中美關係,他說,隨著中國國力提升,中國有能力在國際事務中承擔更多責任,發揮更大作用,並與美國一道,履行大國責任。

莫裡斯·格林伯格先生向崔天凱大使提問。中國日報 馮永斌 攝

活動最後進行了嘉賓討論。中國工商銀行美國區域管理委員會主席、美國中國總商會副主席肖玉強,福耀玻璃北美集團總裁兼執行長、美國中國總商會董事會成員劉道川,美國肯塔基州商務廳廳長維維克.薩林(Vivek K. Sarin)圍繞中國在美投資、中國投資提升美國製造業及美國地方政府如何吸引中國投資等話題,分享了各自的經驗與思考。討論環節由中國日報美國分社社長兼總編輯紀濤主持。

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黃屏,曾跟隨尼克森總統訪華並協調費城交響樂團1973年訪華、出任美國駐三個國家大使的卜厲德(Nicholas Platt),早在1986年就通過製作膾炙人口的電視節目幫助世界了解中國的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製片人、企業家靳羽西,與來自中美各界,包括商業、貿易、金融、教育、媒體、文化等領域,以及多個國家駐紐約和聯合國的外交使團、中國駐美使領館、跨國企業等領域約250名代表出席了本期新時代大講堂。

現場觀眾。中國日報 馮永斌 攝

中國日報社於2018年初創辦了新時代大講堂,充分利用其自身國際化、全媒體、多語種、多平臺的優勢,通過創新敘事演講的方式,打造新時代向世界傳播中國聲音的新平臺。每期演講活動均選取具有世界意義的中國話題,邀請中外著名意見領袖同臺交流,從國際視角出發,回應世界對中國熱點問題和重大主張的關切,揭示中國故事背後的世界意義,為傳播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中國智慧作出貢獻。

此前,新時代大講堂系列活動已在北京、天津、杭州、南非約翰尼斯堡、英國倫敦等地成功舉辦了七場,分別圍繞「我眼中的『新時代』」、「命運共同體 世界新圖景」、「金磚合作與全球化」、「中非合作新時代」等具有全球影響的中國主題,邀請世界一流政商學界精英與優秀青年代表,進行深度思想碰撞與價值傳播。活動通過多媒體平臺進行全球直播,累計傳播量超過一億人次,在海內外引發熱烈反響。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美國)參與組織的中美建交40周年峰會在舊金山...
    40周年回顧與展望高峰論壇在舊金山灣區伯靈格姆市舉行。來自中美兩國500多位政商學界領袖和精英共赴盛會,以「並肩遠航」為主題回顧中美關係走過的40年,並展望中美兩國未來發展。方李邦琴致辭方李邦琴以1971年「桌球外交」開場,回顧了中美建交的40年曆程。她指出,舉辦本次峰會的初衷是為了推動中美民間加強溝通合作,夯實地方和民間友好基礎。
  • 尼克森基金會主辦紀念中美建交40周年音樂會
    新華社美國約巴林達1月13日電(記者黃恆)由美國理察·尼克森基金會主辦的紀念中美建交40周年音樂會,13日晚在理察·尼克森總統圖書館和博物館隆重舉行,中美各界350餘名嘉賓出席。中國駐洛杉磯總領事張平在致辭時回顧了中美建交40年來所走過的歷程。他強調:「歷史證明,中美兩國合則兩利,鬥則兩傷,合作是唯一正確的選擇。」張平稱讚中美各界民眾在過去40年中為增進兩國關係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呼籲兩國人民繼續努力,為落實中美兩國領導人近期達成的重要共識採取積極行動。
  • 費城交響樂團5月來杭 獻禮中美建交40周年
    這次中美文化交流的「破冰之旅」,讓中國與美國結交下深厚友誼,也使兩國關係加速回暖。 暌違六年,我們的老朋友回來了!作為來華次數最多的美國樂團,費城交響樂團今年將第12次訪問中國,獻禮中美建交40周年。5月24日,由杭州文廣演藝集團引進的「紀念中美建交40周年」費城交響樂團音樂會將登陸杭州大劇院,重返錢塘江畔,再續「中國情」。
  • 中美建交40年系列短紀錄片舊金山首發
    人民網舊金山1月19日電(記者 鄧圩)1月18日下午1時,人民網美西公司在舊金山市立圖書館舉行中美建交四十周年系列短紀錄片首映式及「多城一書,共讀中國」啟動儀式,中國駐舊金山總領事、著名僑領方李邦琴女士、舊金山市立圖書總館及27間圖書館館長Michael Lambert等嘉賓,和舊金山各界人士、中資機構人員、矽谷科技企業人員出席當天活動。
  • 兩國學者共論中印建交70周年:回顧與展望線上學術論壇在清華大學...
    兩國學者共論中印建交70周年:回顧與展望線上學術論壇在清華大學成功舉辦清華新聞網4月7日電  2020年4月1日是中印兩國建交70周年紀念日,雙方領導人互致賀電。在此背景下,清華大學「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攜手清華大學學生「一帶一路」研究協會,舉行了「中印建交70周年:回顧與展望」線上學術論壇。
  • 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回顧2019年外交工作並展望明年工作
    原標題:七十年歲月崢嶸 新時代接續奮鬥(2019年度國際特別報導)——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回顧2019年外交工作並展望明年工作2019年,對中國和世界而言,都極不平凡。習近平主席先後7次出訪,主持四大主場外交,全面展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偉大成就,引領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開闢新境界。
  • 【面試真題】2019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兩國關係也隨著世界格局的變化發生著深刻的改變.對此,請談談你的看法.
    2019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40年來中美關係歷經風雨,兩國關係也隨著世界格局的變化發生著深刻的改變。
  • 太牛了,湘西籍畫家榮膺「中美建交40周年親善大使」
    封面湘西3月1日當代商報社訊(記者王微微)近日,從美國洛杉磯傳來消息,由美中經貿文化促進會、美國國家電視臺聯合主辦的「2018年美中經貿文化合作論壇暨書畫藝術展」的活動中,湘西籍畫家楊幼民被授予「中美建交40周年親善大使」的稱號,同時還被美國中國企業家協會授予「2018中美經濟(文化)人物。
  • 中美建交40年 40位僑領入選《美中經貿領軍僑領》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2月30日訊 今年是美中建交40周年。40年來,美中關係歷經風雨,但兩國交流與合作取得了巨大成就。美中關係的發展不僅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巨大利益,也有力促進了世界的和平、穩定、繁榮。為了紀念美中建交40周年,進一步推動兩國經貿發展,深化兩國人民的友誼,《美中時報》評選40位美國華人社團僑領——主要是經貿領域的精英,並編輯出版《美中經貿領軍僑領》(1979-2019)圖書。這是美中建交40年來的第一次,不僅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而且對進一步推動美中經貿交流合作與深化兩國人民的友誼具有現實意義。《美中經貿領軍僑領》一書即將由美中時報出版社出版,在美中兩國公開發行。
  • 自貢:「知情明政大講堂」今天開講
    自貢:「知情明政大講堂」今天開講 2020-07-10 18: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青海乾部網絡學院:「崑崙大講堂」打造幹部培訓新陣地
    12月28日, 一場題為《致敬改革四十年——制度、紅利與青海經濟前瞻》的講座在青海民族大學開講。作為青海省委組織部主辦的「崑崙大講堂」在今年的最後一講,來自青海民族大學研究生院的院長陳文烈教授帶領全場近300名各級幹部回顧了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歷程,致敬時代、展望未來。
  • 綜述:巴西聖保羅市慶祝巴中建交46周年和中國移民日
    綜述:巴西聖保羅市慶祝巴中建交46周年和中國移民日 2020-08-15 14:51:25  新華社聖保羅8月14日電 綜述:巴西聖保羅市慶祝巴中建交46周年和中國移民日  新華社記者宮若涵  8月15日是中國與巴西建交46周年紀念日,也是巴西的中國移民日,中國駐聖保羅總領事館、聖保羅市阿曼多·阿爾瓦雷斯·彭特亞多基金會大學孔子學院以及聖保羅市議會14日分別舉辦活動,慶祝這兩個紀念日並強調將繼續深化中巴兩國務實合作和守望相助的情誼。
  • 展望拜登時期的中美關係——崔天凱出席中美研究中心2020年會
    前言中美兩國自1979年建交以來,經歷了諸多風雨。中美兩國雖然「回不到過去」,但可以通過重建互信,構建基於對話、合作與互利的雙邊關係,使兩國迎來新的發展契機,確保中美關係在正確的軌道上運行。
  • 中美建交40年,閻學通:中美進入「新冷戰」的可能性很小
    不少人將這次演說看成是新的「鐵幕」演說,認為這意味著中美「新冷戰」開始了。但你多次指出,中美進入冷戰的說法是錯誤的。這種風險不存在嗎?閻學通:任何國際事務都有多種變化的可能,但各種變化的概率有高低之別。我並不能完全排除出現新冷戰的可能性,但我認為出現新冷戰的可能性不大。
  • 中國日報「新時代大講堂」即將開講!用英語講述我的國,你要不要來?
    「新時代大講堂」即將開講!你要不要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什麼是新時代?這個問題國際社會一直在熱議,有許多答案。為致敬新時代,擁抱新時代、闡釋新時代、傳播新時代,中國日報創辦「新時代大講堂」,邀請世界一流政商學界精英進行交流,以國際視角講述中國故事,縱論世界大事。
  • 2018年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開講 短視頻《滔客Talker》今日上線
    原標題:2018年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開講演講短視頻《滔客Talker》今日上線,每周一、三、五更新深圳新聞網訊 自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2005年6月誕生以來,已經陪伴市民走過了12年的時光,奉獻了上千場精彩講座
  • 院士大講堂在三亞中瑞學院開講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導讀8月7日下午,由三亞市院士聯合會、中交海投主辦的「院士大講堂」在三亞中瑞酒店管理職業學院高培中心開講,中國科學院院士顧瑛以《雷射醫學在健康領域的應用》為題受邀講座
  • 紐約州參議院一致通過促進中美友好和肯定華裔貢獻決議案
    決議案審議通過後議員們向黃屏總領事表示祝賀決議案回顧了40年前美國為加強對華關係、增進安全與商業利益而作出同中國建交抉擇的歷史,以及40年來美國特別是紐約州在對華貿易投資等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為紐約州帶來數萬個就業機會,積極評價華裔美國人為太平洋鐵路建成通車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終勝利做出的突出貢獻,肯定紐約州華裔社團長期致力於推動社區和諧發展及美中友好,並決定設立「中國日」
  • 錢其琛就中美上海公報30周年發表文章(全文)(2002.02.26)
    卡特總統執政期間,美國政府接受了中國提出的建交三原則,即在臺灣問題上「斷交、撤軍、廢約」,中美建交的障礙得以排除。經過雙方努力,在上海公報發表將近七年以後,兩國於1978年12月16日發表建交公報,美國在建交公報中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範圍內美國人民同臺灣人民保持文化、商務和其他非官方關係。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中美關係史從此揭開新的篇章。
  • 慶祝建交50周年 中意兩國將首次雲端匯演
    小提琴協奏曲《梁祝》文旅部供圖中新網北京11月3日電 (記者 應妮)2020年11月6日是中國和義大利建交50周年。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義大利文化遺產、活動和旅遊部,中意文化合作機制將聯合推出「慶祝中意建交50周年線上文藝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