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惡化,美國人想跟臺灣「建交」?蔡英文其實很焦慮

2020-12-11 海峽導報

過去10年,愈來愈多人認定,美國正走向衰弱,大陸強勁崛起。最極端的看法,端出18世紀拿破崙的話,「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比較保守的說法,認為中國將在西太平洋、南海、印度洋和美國爭奪影響力,中美競爭是21世紀的世界格局。

中美競爭又是什麼格局呢?多數人認為是「鬥而不破」,雙方各有所需、各有退讓,在鬥而不破格局下,兩岸關係在大陸「和平統一」與美國「維持現狀」兩前提下,維持好壞反覆的「周期格局」,藍營執政發展多於衝突,綠營執政衝突多於發展。

但最近幾個月,維持臺海安定的兩個格局出現裂縫,愈來愈多觀察家認為,中美關係已由「鬥而不破」進入「新冷戰」,甚至接近熱戰。美國對臺政策也出現質變,不再強調一法三公報的現狀,愈來愈多美國人主張和臺灣「建交」,美軍介入臺海防衛。

美國越支持臺灣,大陸對臺灣就越緊縮,「一個中國政策」緊箍咒愈來愈緊,讓臺灣更不舒服。民進黨當局卻無能為力,最多內宣痛罵大陸一頓,徒增臺灣人對大陸的仇恨感,又有何用?

中美關係惡化,臺灣處境會更困難,大陸認定臺灣背叛民族、「以武謀獨」,美國把臺灣視為勢力範圍,必須亦步亦趨,言聽計從。

很多人可能認為蔡英文是臺灣最有權力的人,「五院」緊握手中、國民黨潰不成軍、黨內無競爭對手,簡直可以呼風喚雨。但面對40年來未有的中美衝突,與中美衝突下的兩岸關係,她可能是臺灣最焦慮的人。

來源:中時電子報

相關焦點

  • 蔡英文期待與美國「建交」?袁鶴齡:不可能
    蔡英文也想趁著中美關係惡化的機會,趁虛而入,抱美國的「大腿」。臺灣在「外交」政策上選擇走親美路線,無非是想加強臺灣與美國的關係,從而獲得美國更大的「庇佑」。在中美兩國關係下滑的時間節點,臺灣企圖與美籤訂「FTA」,雖然美方部分政客認為這樣可以打中國一個措手不及。但其貿易代表表示,臺灣有著貿易保護主義,這樣做不會給美方帶來更大的利益,因此這個提議被否決。
  • 中美關係惡化的原因是什麼?中國大使算了一筆「帳」,美國難堪了
    不僅如此,在美國官員瘋狂攻擊中國的同時,他們還倒打一耙,將中美關係惡化的責任全部推到中國身上。在這一緊要關頭,中國駐日大使孔鉉佑亮明了中方立場,向美國政客傳遞了鮮明信號。 據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官方網站29日消息,孔鉉佑大使近日就中美關係、中日關係發表了他的看法。他指出:「中美關係正面臨建交以來最嚴峻的局面,各領域交流合作均受到嚴重幹擾。
  • 社科院專家:中美建交後通過《臺灣關係法》 充分體現美國算計
    在周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及此事,趙立堅回應說,中方堅決反對美售臺武器,敦促美方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停止售臺武器和美臺軍事聯繫,以免對中美關係和臺海和平穩定造成進一步損害。「為了維護國家利益,中方決定採取必要措施,對此次軍售案的主要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實施制裁。」
  • 反對《與臺灣關係法》鬥爭——中美建交後圍繞臺灣問題的第一場較量
    四十年前,中美建交伊始,正當剛剛步入正常化軌道的中美關係在各個領域展現積極發展的勢頭、中美兩國人民對雙方關係的美好前景充滿期待之際,美國國內親臺勢力卻在臺灣問題上挑起一場嚴重的政治鬥爭。1979年4月10日由美國國會通過的《與臺灣關係法》,經美國總統卡特籤署正式生效。
  • 若美國態度轉變,緩和中美關係,蔡英文怎麼辦?
    據媒體報導,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邱師儀,就美國政黨輪替後未來中美關係走向一事向中評社發表看法。他稱,中美關係在短期內可能不會發生變化,中美對抗關係可能會持續存在。但若從長期發展來看,中美兩國很可能會重回歐巴馬時代的多邊制度。
  • 美國高官稱與臺灣「休戚與共、共存共榮」,蔡英文忙開心致謝
    「美國在臺協會(AIT)」負責人莫健今天見蔡英文,蔡英文辦公室還通過臉書對致辭進行了直播。莫健他在致詞時聲稱,臺美關係就是「休戚與共、共存共榮」。 他還說「在蔡英文第二任內,我們會加倍力道來為臺灣擴展國際空間」。
  • 妄想美國幹涉中國內政?蔡英文不懂鋌而走險的後果,但美國懂
    蔡英文想藉助中美關係惡化的局勢,加快親美行動,以求得到正常時期無法得到的支持,比如更多的軍購案、美國保護臺灣的承諾、民進黨想要的FTA談判等。為了這些目的,蔡英文付出了巨額的資金、開放美豬禁令等,美國也傳出一項多達7種戰略武器裝備的巨額軍購案,這些都刺激了兩岸關係緊張化。 美國右翼好戰派的想法 美國最新一期《軍事評論》的主題是「中國大陸武力侵犯臺灣」,引發了右翼反華勢力的狂歡。
  • 臺灣海基會前官員:中美若達成共識,臺灣可能被拋棄
    針對未來美陸臺關係,臺灣海基會前副董事長馬紹章表示,美陸臺是一個戰略三角關係,當中美實力差距大,也是戰略三角穩定時期,近年來兩者實力差距縮小,大陸軍事力量有些部分都還可跟美國媲美,中美競爭便愈來愈激烈。但兩者終究還是會發現兩方是彼此需要,未來當雙方達成共識,對臺灣將非常不利,這三角關係就沒了臺灣角色,就可能被美國拋棄。
  • 「臺灣安全法」將嚴重動搖中美建交基礎
    嚴峻在金臺沙龍現場(海外網 楊皓銘 攝)4月16日,由人民日報海外網主辦的第21期金臺沙龍活動舉行,本期主題為「中美關係再思考」。全國臺灣研究會副秘書長嚴峻在沙龍中針對近期美臺關係升溫這一話題發表主旨演講。他指出,在臺灣問題上,中美關係不至於失控。
  • 蔡英文上臺三年惡化兩岸關係,民進黨當局損害臺灣同胞利益福祉
    蔡英文上臺三年,兩岸關係如何?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29日應詢指出,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單方面破壞了兩岸關係發展的共同政治基礎,支持和縱容各種「臺獨」活動,阻撓限制兩岸交流合作,挾洋自重,不斷拋出各種充斥「兩國論」的分裂言論,肆意攻擊大陸,煽動兩岸敵意,升高兩岸對抗,不僅惡化了兩岸關係,導致臺海形勢更趨複雜嚴峻,而且嚴重損害臺灣同胞利益福祉。
  • 川普拒絕與蔡英文再次通話,專家:他不會跨過臺灣問題紅線
    信強表示,川普對蔡英文通話建議的拒絕,一方面表明川普高度重視中美關係,不會為了臺灣問題損害中美關係;另一方面,川普現在已經非常清楚,臺灣問題是中國的核心利益,對蔡英文的回應就說明他不會越過這條紅線。此外,川普的回應也顯示出川普對臺灣島內的一些小動作的不滿。
  • 蔡英文關鍵的一步究竟是怎麼回事
    蔡英文最近表示,臺美之間可以進一步合作,臺灣有決心「踏出關鍵的一步」。此話一出,頓時引起諸多揣測;不過,臺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日前明確指出,臺美關係近來大有進展,但目前不尋求建立全面外交關係。這固然讓很多「覺青」和網軍大為失望,也使人對「關鍵的一步」更加好奇。
  • 中美關係急劇惡化,那麼美國人的PMP還能考嗎?
    最近,在美國強制關閉了中國駐休斯頓總領事館後,中國則將同樣的制裁措施用到了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上;一時之間,中美之間的關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緊張狀態。中美之間在政治外交上的交鋒,以及關係的不斷惡化,甚至波及到了培訓考試領域;許多在準備PMP考試的同學不禁產生了焦慮:在中美之間的關係在不斷的惡化,那麼由美國人認證的PMP還值得去學,值得去考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從PMP的起源、背景、現狀以及未來發展等幾個方面進行綜合的考量。
  • 「你不跟臺灣好,我就不跟你好」
    美國打了個噴嚏,世界並沒有感冒。事實上,「臺北法案」不是一個新名詞。早在今年6月,美國國會參議院外委會亞太小組主席賈德納就曾主張邀請蔡英文到美國國會演講,並推進「臺北法案」。當時,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明確回應,美國個別議員的言論嚴重違反了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中方表示堅決反對。「臺北法案」到底是什麼?說簡單點,這是一個類似幼兒園小朋友的處事邏輯:如果你不跟臺灣好,我就不跟你好。
  • 蔡英文竄訪「邦交國」欲過境美國 網友:蔡是美國實驗室裡的白老鼠
    就在幾天前,美國總統川普再次闡述了在臺灣問題上的原則立場。川普表示,我重視中方在臺灣問題上的關切,美方繼續奉行一個中國政策。倘若蔡英文還能在這個明白無誤的表態後以官方名義過境美國,那就是對川普言行的打臉,只能給中美關係帶來損害,同時傷害兩岸中國人民的感情。
  • 蔡英文這次出息了 揚言「川普才是臺灣的棋子」
    海外網4月10日電 日前,美國單方面發動「中美貿易戰」,再頻打「臺灣牌」,引發外界輿論關注。9日,蔡英文被問到臺灣是否會成為美總統川普的棋子?蔡英文對「被當棋子」一事表示不同意,稱「不要小看臺灣2300萬人,很多人都說我們是別人的棋子,但川普才是我們的棋子」。蔡英文9日接受電視政論節目專訪被問到臺灣是否會成為美總統川普的棋子?蔡英文表示,「我的回答是這樣,你不要小看臺灣2300萬人」,臺灣的經濟和防務都有相當的實力。蔡英文說,很多人都說我們是別人的棋子,「但其實川普是我們的棋子。」
  • 蔡英文幻想破滅!美退役中校:中美若開戰,美國會被狠狠教訓
    自蔡英文上臺以來,就一直對著美國搖尾乞憐,對於美國的任何要求,蔡英文執政的臺灣當局都會照單全收,然而,臺灣卻從未在美國身上撈到任何好處。可即便如此,蔡英文仍不願意對美國繼續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可是,近日的一則消息,讓蔡英文不得不重新思考下,是否還可以繼續依仗美國。
  • 美國與臺灣地區關係大好?臺學者鐵口絕不可能建交
    針對美國與臺灣地區關係,前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邵宗海27日在論壇上舉兩個例子闡明美國到底是口惠,或實作?邵宗海說,美國至今在臺灣要參與WHA(世界衛生大會)都沒有任何承諾,美國國務院近期說明臺灣要「不希望臺灣以主權國家的身份」進入WHO(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由此可見。
  • 美國大選迎來結局,拜登上臺中美關係或將緩和,蔡英文卻坐不住了
    對於遠在臺灣的蔡當局而言,今天可能並不美麗。畢竟美國總統大選基本上可以認定是出現了結果,拜登率先拿到290張選舉人票遠遠領先於川普。這也可能意味著川普的總統執政生涯也就到頭了。 當美國媒體集中報導此事時,川普方面卻表示,拒絕接受預測結果,而且還揚言讓很多州重新計票。
  • 國臺辦原副主任王在希:拜登上臺後的中美關係與臺灣問題
    從以上訊息可以看出,拜登上臺後在中美關係上,將基本回歸民主黨以前歷屆總統奉行的一個中國政策,為下一步調整中美關係預留了空間,也適當安撫了臺灣蔡英文當局。從長遠看,拜登上臺後對華推行強硬遏制戰略這一立場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