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臺灣地區關係大好?臺學者鐵口絕不可能建交

2020-12-14 海峽集結號

針對美國與臺灣地區關係,前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邵宗海27日在論壇上舉兩個例子闡明美國到底是口惠,或實作?邵宗海說,美國至今在臺灣要參與WHA(世界衛生大會)都沒有任何承諾,美國國務院近期說明臺灣要「不希望臺灣以主權國家的身份」進入WHO(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由此可見。他強調,臺美建交是絕對不可能的!

臺灣民眾黨27日舉辦「臺灣新國際關係」系列論壇,主題「新國際關係與兩岸對話機制」,由政治大學副校長趙怡主持,邀請前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邵宗海、民眾黨「立委」張其祿、中國文化大學國家展及大陸問題研究所教授龐建國、淡江大學整合戰略科技中心執行長蘇紫雲、臺灣師範大學政治研究所所長範世平與談。

邵宗海27日在論壇上表示,兩岸問題涉及美中臺狀況,蔡英文就任以來的美臺關係是1978年斷交後最好的,美國通過《臺北法案》等一系列友臺法案,但美國到底是口惠?還是實作?

邵宗海舉例說,美國至今在臺灣參與WHA上一直沒有任何承諾,包括2019年非常有可能,卻都沒有承諾,而最近美國國務院說明不希望臺灣以「主權國家」身份進入WHO等國際組織,這句話就很明白地說明美國是如何跟臺灣互動。

至於「外交部長」吳釗燮接受專訪時稱「臺美關係近來大有進展,目前不尋求建立全面外交關係」,邵宗海指出,美國要跟「中華民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絕對不可能!」對美國來說要在外交上承認「中華民國」,必須要付出非常大的代價,包括與中國斷交。吳釗燮身為「外交部長」,一般來說不應該講不會尋求跟什麼人、什麼國家建立外交關係這樣的話。

邵宗海認為,駐美代表蕭美琴在私人推特上將個人簡介改為英文「Taiwan Ambassador to the US(臺灣駐美國大使)」,這是一種自封的行為,不可能因為是駐美代表的身份就能去觸碰臺美關係,但國際政治本身就是現實環境,有些不是一廂情願。

來源:中評社

相關焦點

  • 美國通過對臺軍售,臺灣地區應注意連帶效應
    小布希總統曾承諾協助臺灣地區獲得潛艦,甚至還公開表達協防臺灣地區抵抗「武力犯臺」。這些對臺友善措施卻因美方更優先的反恐戰爭而遭忽略,雖然馬英九當局與歐巴馬政府重修雙邊關係,仍不敵中美交往的利益盤算。
  • 蔡英文期待與美國「建交」?袁鶴齡:不可能
    蔡英文也想趁著中美關係惡化的機會,趁虛而入,抱美國的「大腿」。臺灣在「外交」政策上選擇走親美路線,無非是想加強臺灣與美國的關係,從而獲得美國更大的「庇佑」。在中美兩國關係下滑的時間節點,臺灣企圖與美籤訂「FTA」,雖然美方部分政客認為這樣可以打中國一個措手不及。但其貿易代表表示,臺灣有著貿易保護主義,這樣做不會給美方帶來更大的利益,因此這個提議被否決。
  • 巴拿馬與中國建交 斷絕與臺「外交關係」
    巴拿馬宣布與中國建交 稱為民眾尋求更好利益 臺灣地區再失「邦交國」 僅剩20個    2016年12月20日,聖多美普林西比政府宣布與臺灣斷絕「外交」關係,臺灣「邦交國」僅剩對此,有大陸學者表示,蔡英文在巴拿馬的舉動改變了臺灣當局的正式說法,這是非常不好,而且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蔡用英語將自己的稱謂寫成「臺灣總統」,僅僅把ROC放在後邊用括號的方式加注,這是改變臺當局過去一貫的立場的。退一步講,即使是依照臺灣地區的法律,蔡英文當選的也是「中華民國總統」,絕不是什麼「臺灣總統」。
  • 喚醒催命符,蔡英文剛喊「臺灣獨立」,心腹立馬叫「美臺建交」?
    但是與我國同文同種的臺灣地區不但禁止口罩出售給中國大陸,阻撓滯留在中國大陸的臺灣同胞返回臺灣,而且還趁著這一個時期大搞事情。臺灣當局總是懷有「臺獨」之心,特別是當最大的「臺獨」分子蔡英文連任之後,臺灣當局的「臺獨」行為就更加明顯。剛剛當選臺「立法院長」的遊錫堃與美國在臺協會處長酈英傑等人見面,商議「臺獨」陰謀。
  • 蔡英文叫囂「絕不屈服」 馬英九喊話:別指望美國人
    海外網5月2日電 多米尼加共和國5月1日宣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與臺當局「斷交」。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2日在談到此事時表示,他在任8年,臺「友邦」只少1個,蔡英文上任不到2年,臺「友邦」就少3個。馬英九喊話蔡英文,一定要自己想辦法,要和大陸打交道,美國人幫不上忙。馬英九喊話蔡英文:你不是要「自立自強」嗎?據臺媒報導,馬英九今日(2日)到高雄科技大學演講,主題為「你有國際觀嗎?」演講過程中,馬英九主動向在場數百名學生主動談及多米尼加「斷交」一事。他說,他任臺灣地區領導人期間曾赴多米尼加3次,如今多米尼加已經與臺「斷交」。
  • 中美關係惡化,美國人想跟臺灣「建交」?蔡英文其實很焦慮
    過去10年,愈來愈多人認定,美國正走向衰弱,大陸強勁崛起。最極端的看法,端出18世紀拿破崙的話,「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比較保守的說法,認為中國將在西太平洋、南海、印度洋和美國爭奪影響力,中美競爭是21世紀的世界格局。
  • 主動和中國斷交,與臺灣地區「建交」的國家一覽!
    1987年,總理普萊斯宣布和中國建交,承認臺灣屬於中國,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但是1989年,自食其言,單方面宣布和臺灣「建交「,當時外交部明白這是臺灣重金收買的結果,但是不能慣著貝里斯這個毛病,同年10月23號,我們宣布同貝里斯斷交!
  • 美方對臺有大動作?中方這次絕不退縮!
    近日,各方媒體紛紛猜測,川普政府會不會最後四十多天的任期內,對臺灣地區有大動作?例如國務卿蓬佩奧「訪臺」?川普政府是否會在下臺前與臺灣地區「建交」?不少人可能會覺得,中國在川普下臺之前會以「忍」字為主,但事實上,如果此時中國選擇「隱忍」,不僅可能會讓美方更加放肆,並為未來的拜登政府做出示範和綁架。 堅決打擊囂張氣焰,中方這次絕不退縮!
  • 蔡英文才喊「臺灣獨立」,心腹又叫「臺美建交」?
    近日,臺灣立法機構負責人遊錫堃與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酈英傑等人見面。在這次見面之後,遊錫堃表示希望美國同意臺灣加入WHO,並且儘快完成臺灣和美國籤訂自由貿易協定。遊錫堃也提到了「臺美建交」,不過對於這美國沒有回應。
  • 反對《與臺灣關係法》鬥爭——中美建交後圍繞臺灣問題的第一場較量
    四十年前,中美建交伊始,正當剛剛步入正常化軌道的中美關係在各個領域展現積極發展的勢頭、中美兩國人民對雙方關係的美好前景充滿期待之際,美國國內親臺勢力卻在臺灣問題上挑起一場嚴重的政治鬥爭。1979年4月10日由美國國會通過的《與臺灣關係法》,經美國總統卡特籤署正式生效。
  • 「臺灣安全法」將嚴重動搖中美建交基礎
    嚴峻在金臺沙龍現場(海外網 楊皓銘 攝)4月16日,由人民日報海外網主辦的第21期金臺沙龍活動舉行,本期主題為「中美關係再思考」。全國臺灣研究會副秘書長嚴峻在沙龍中針對近期美臺關係升溫這一話題發表主旨演講。他指出,在臺灣問題上,中美關係不至於失控。
  • 蔡英文講話透露臺美將「建交」?臺專家:美在逼大陸開第一槍
    美國國務院次卿柯拉克日前低調訪臺,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特別於官邸款宴嘉賓,而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也在其中。對此,島內經濟學家吳嘉隆今日凌晨連發2篇文,除了分析晚宴合照,還將後續所有事情連起來,並拆解蔡英文一句「臺灣有決心踏出關鍵的一步」,他驚覺「美國正在設法逼中國大陸開第一槍」。
  • 「臺美不建交論」在島內發酵
    蔡英文(資料圖臺媒)【環球時報記者陶欣然】民進黨當局一再宣稱臺美關係進入「史上最佳狀態」,但臺「外交部長」吳釗燮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表示,「目前不尋求與美國建立全面外交關係自稱不追求「建交」中時電子報28日稱,臺美關係今年「突飛猛進」。5月,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議員麥考爾聲稱,「承認臺灣作為一個獨立國家就是對北京最嚴厲的懲罰」,接著美國在兩個月內接連派出衛生部長阿扎、副國務卿克拉奇訪臺,並宣布對臺多項軍售。
  • 學者:臺北法案」明裡「挺臺」,實則是「遏華」
    &nbsp&nbsp&nbsp&nbsp華夏經緯網12日發表南京大學臺研所教授楊澤軍文章指出,「臺北法案」表面看是美國「力挺」臺灣,加強臺美關係;實則矛頭直指大陸,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與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精神背道而馳,是美國對中國內政的又一次粗暴幹涉,彰顯美國在繼續打「臺灣牌」,重在「以臺遏華」,阻撓大陸崛起。
  • 美前高官博爾頓鼓動駐衝繩美軍改派臺灣 學者:臺灣不是美國的
    川普當選後,身為高階顧問的他曾是國務卿人選之一,而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前董事長兼執行長蒂勒森(Rex Tillerson)被選為國務卿後,博爾頓被認為可能出任副國務卿。 在處理國際關係中,博爾頓一貫奉行強硬的對外政策,他曾聲稱,美國與世界的關係就是錘子和釘子的關係,美國愛敲打誰就敲打誰。
  • 「駐臺代表」比照大使?臺媒解讀:臺美將升至「準建交」狀態
    【「美國駐臺代表」比照大使?臺媒解讀:臺美將提升至「準建交」狀態】「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發布2020年國會報告,當中提及「臺美經濟合作」在今年出現進展,並建議提升「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位階,職位改為由總統提名、參議院同意。對此,臺灣資深媒體人黃創夏2日表示,這樣的提議形同將臺美的所謂「官方關係」提升到「準建交」狀態。
  • 臺學者:蔡英文不斷「切香腸」或觸大陸底線
    編輯:常樂校對:百味中評社近日報導,臺灣中國統一聯盟前主席戚嘉林先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隨著美國的挑釁越來越激烈 ,美國此前宣布美駐華大使離任,兩國的外交關係走向低谷若在美國大選前發生所謂的「美臺實現建交」,那麼,中國大陸一定不會再繼續忍讓,定會採取行動修理臺灣。中美對抗,臺學者擔憂大陸提前對臺「動武」據報導,參加海峽論壇的臺灣人員已到達廈門,進駐酒店進行隔離,此次一共有32人抵達大陸參加兩岸論壇會。
  • 如果美國在臺灣駐軍會有什麼影響?美專家:可能導致中美斷交
    文/木才 10月22日,曾在美國駐臺協會擔任過理事主席的卜睿哲表示,美國如果再一次向臺灣地區派遣軍隊,中國很有可能會與美國斷絕外交關係,因為當初中美建交的原則之一就是美國從臺灣撤軍,而現在這個規則被破壞了。
  • 美打「臺灣牌」發錯誤信號 臺媒:臺當局想打擦邊球,有籌碼嗎
    美臺「一拍即合」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臺灣旅行法」稱,「自『與臺灣關係法』制定後,由於美國自身對於臺決策高層訪美的自我設限,美臺始終缺乏有效溝通,明顯阻礙雙方關係的發展」,因此「應當促進美臺間所有層級的互訪」。法案允許臺灣官員在「受尊重的狀況下」入境美國。
  • 陸學者:如果蔡英文持續逃避 大陸可能收回對臺紅利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亦超】準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5月20日上臺前夕,大陸方面宣布和前臺灣「友邦」非洲國家甘比亞復交。對此,大陸國務院參事、中國人民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時殷弘表示,如果蔡英文持續逃避,習近平可能會採取一些對民進黨政府不利的措施,例如結束「外交休戰」、不再給臺灣經濟好處、甚至收回紅利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