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現象應該有很多人都注意到了,從一個小寶寶學會抓住東西開始,幾乎所有他們能拿到的東西最後都會跑進嘴裡,包括自己的腳、玩具、手指,還有媽媽的手機。可以說,好奇的寶寶能抓住的任何東西都會被送到嘴邊,而且這種情況一般在寶寶的爬行階段表現得特別明顯。
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很多寶寶從3到5個月大的時候就開始伸手抓東西,而且鹿角網發現他們一旦成功抓住了「獵物」,就會直接塞進自己的嘴巴裡。這可能意味著他們正在探索自己的世界。
大一點的孩子和成年人可以用手和指尖觸摸東西,但小嬰兒們那胖乎乎的小手主要是用來抓東西和不小心傷到自己的。隨著寶寶協調性的提高,他們會把拳頭或者抓到的東西放進嘴裡,但他們的手和手指還沒有發育成熟,不能真正戳、擠或撫摸什麼東西。
而另一方面,嘴唇和嘴巴則充滿了感覺神經,可以讓嬰兒真實地感受到這個東西是什麼。正是嘴巴告訴了寶寶,這個東西是軟的還是硬的,是毛茸茸的還是光滑的,是溫暖的還是涼爽的。
其次,對於小寶寶而言,他們幾乎總是想吃點什麼。嬰兒的味蕾從母親懷孕初期就開始形成,所以寶寶們在出生前就已經喜歡吃甜食了——比起酸的或鹹的,嬰兒們更喜歡甜的東西。
這種對甜食的喜愛,加上成長中的寶寶幾乎總是感到飢餓,所以小寶寶經常會想要檢查到手的東西是不是甜的,是不是可以吃。
幸好,嬰兒有很強的嘔吐和擠壓反射,這一點當他們面對一種新口味或不同質地的食物時表現得很明顯。所以他們會把一些不怎麼容易吃進去東西的吐出來,儘管一開始他們也會吐出一些不好吃的東西。只不過,出於安全性的考慮,父母們是絕對不會僅僅依靠反射的。
長牙是寶寶把東西放進嘴裡的另一個原因。長牙的過程和牙齦酸痛會讓寶寶感到非常不舒服,所以出牙期嬰兒有時會脾氣暴躁。他們會把東西放進嘴裡,然後咬下去,包括你。
此外,在寶寶學會把拇指放進嘴裡之前,他們會吮吸整隻手,因為吮吸或咬東西有助於嬰兒自我安慰。當感覺事情不太對勁時,嬰兒和成年人一樣會做出自我安慰的行為。比如說飢餓、不安全、混亂、睏倦或不舒服,所有這些事情都會讓寶寶變得暴躁易怒。把東西塞進嘴巴可以讓他們感到舒緩,幫助他們放鬆。
總有你不知道的事,當寶寶探索他們的世界時,他們的免疫系統也在學習外面的世界,以及如何最好地保護他們的小身體。
嘴巴會把新的細菌帶入到他們的體內。當他們把在沙發底下發現的沾滿灰塵的玩具放進嘴裡時,看起來似乎很讓人抓狂,但並不一定是件壞事。這種行為可以幫助寶寶們白紙一般的新免疫系統更好地識別可能進入體內的細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還可以幫助他們做好準備抵禦這些入侵者。
所以說,嬰兒把東西放進嘴裡是發育的正常部分,可以幫助他們建立更強的免疫系統並滿足他們天生的好奇心。一般來說,這個過程是安全的,你不應該阻止它。
不過當然,我們還是不能讓寶寶把什麼東西都往嘴裡放。一些可能會導致窒息的東西,包括硬的小玩具,或者任何硬的、大的、可能折斷和卡住的食物,都應該跟小嬰兒們保持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