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竊聽風雲"大調查:APP為啥要獲取麥克風權限?
國內主流App獲取麥克風權限理由App、智能音箱、電視技術上如何實現竊聽不少國內網民講述了自己疑似被手機App竊聽談話內容的經歷。15分鐘後,朋友的Instagram中便出現了該品牌啤酒的廣告。另一篇報導中作者提到,自己在說過「下星期的聚會需要一些花」之後,Instagram裡也出現了花店的廣告。現在很多App都希望獲取手機麥克風權限,這背後究竟有何用途?
-
原來,手機是這樣「竊聽」你的!
(2019年315關於手機竊聽實測報導,請見文末推薦閱讀) 捫心自問,我們每個人好像都曾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剛剛和朋友討論了什麼,打開手機某App就蹦出了它的廣告推薦。 例如剛說了想吃新疆菜,外賣App的首頁裡就神奇地出現了新疆菜的推薦;剛說了要買除蟎儀,電商App裡就出現了除蟎儀廣告。
-
原來,手機是這樣「竊聽」你的
來源:瞭望智庫你的手機也許正在「偷聽」你!2019年3·15,《IT時報》拋出的這個終極質疑引發了全社會的關注和自省。捫心自問,我們每個人好像都曾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剛剛和朋友討論了什麼,打開手機某App就蹦出了它的廣告推薦。
-
FBI可遠程開啟Android手機麥克風
稜鏡門已經讓美國人民草木皆兵,上個月,外媒就曾探討了微軟Kinect體感外設可能被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當做竊聽工具使用,今天,《華爾街日報》又報導稱,筆記本和Android手機上的麥克風也已經成為FBI監聽的工具。
-
加速度傳感器 語音密碼識別 原來手機是這樣「竊聽」的!
捫心自問,我們每個人好像都曾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剛剛和朋友討論了什麼,打開手機某App就蹦出了它的廣告推薦。例如剛說了想吃新疆菜,外賣App的首頁裡就神奇地出現了新疆菜的推薦;剛說了要買除蟎儀,電商App裡就出現了除蟎儀廣告。今年3·15,本報再次將目光投向這個與所有手機用戶息息相關的話題:難道手機真的在「監聽」我嗎?手機App是如何擁有「讀心術」的?
-
不用麥克風!很多APP調用你的計步器就能實現「竊聽」
不知名且詭異的APP更應該擔心比如走路賺錢APP,分享賺錢的APP,玩遊戲賺錢的APP,還有看視頻看新聞看小說有錢賺等APP,如果裡面有很多廣告,那相對來說還有一條完整的利益鏈條,就是APP平臺用實實在在的用RMB吸引用戶,用戶看廣告,然後這些APP能從廣告主那賺錢。
-
浙大研究:手機加速度計可能暴露你的密碼,「竊聽」無需授權
謹慎設置麥克風權限,就能百分百避免手機被「竊聽」了嗎?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一些硬體設備可能淪為內置的「間諜」。這意味著,加速度計「竊聽軟體」可以包裝成任何形態。NDSS是全球計算機安全領域的四大頂級學術會議之一。論文的通訊作者為浙江大學網絡空間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任奎。被低估的「竊聽」工具加速度計是一種在智慧型手機中廣泛應用的傳感器,可以通過計算手機在各個方向上的「應力」來得出加速度。
-
英美開發竊聽工具「哭泣天使」 可讓電視「假關機」
近日,維基解密詳細公布了電視監聽工具「哭泣天使」的用戶手冊,其中詳細敘述了三星F系列電視的特性,並公布了具體使用方法。該工具可以使電視正面的LED顯示變暗,呈現「假關機」的狀態,並在後臺開啟程序通過電視內置麥克風進行錄音,而錄音通過網際網路上傳到一個秘密的美國中央情報局(CIA)伺服器上,以達到竊聽的目的。
-
加速度傳感器會成為竊聽的工具?
打開APP 加速度傳感器會成為竊聽的工具? 但浙江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院長任奎帶領團隊研究了發現「加速度計竊聽」。這是一種基於深度學習加速度傳感器信號的新型「側信道」智慧型手機竊聽攻擊方法。 智慧型手機App可在用戶不知情、無需系統授權的情況下,利用手機內置加速度傳感器採集手機揚聲器所發出聲音的震動信號,實現對用戶語音的竊聽。這一攻擊不僅隱蔽,而且並不違法。
-
北京一公司機密會議被竊聽 損失達千萬,竊聽器竟然是……
而這樣的產品是如何用來非法竊聽的呢?此外,在APP的界面中,還有一個「遠程錄音」的按鈕,啟動後,這段對話就被存到了手機裡。也就是說,只要在被竊聽者身邊放置這樣一個GPS定位器,就相當於放了一個保持通話的手機。一切聲音會被傳到竊聽者的手機上,甚至被錄音,被而竊聽者對發生的這一切卻渾然不知。
-
屏蔽網絡廣告——剔除網絡工具中的廣告
對於每個網蟲來說,平時總是少不了使用各種網絡工具,如網盤、在線郵箱、微信、搜索等。網絡廣告商自然不會放過這些網絡工具,幾乎每種網絡工具中都充斥著各種廣告。想獲得更清爽的網絡體驗?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如何屏蔽這些網絡廣告。
-
竊聽類木馬狂襲安卓手機
隨著各類智慧型手機越來越普遍,高科技電子產品在給人們享用方便快捷的科技成果的同時,個人信息安全風險也逐漸在增加。「竊聽醜聞」引發軒然大波,幾乎人手一部的智慧型手機更接連爆出竊聽漏洞,我們的隱私幾秒內便蕩然無存!隱私洩露已不再是名人專屬或者什麼電影橋段,而是早已「融入生活」。
-
遠程竊聽,悄悄定位,蘋果手機比間諜還優秀
它可以把 iPhone 變成麥克風,然後把耳機變成助聽器(將 iPhone 聽到的聲音擴大後,通過耳機放出來)。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對,開啟監聽模式時,只要手機鎖屏,沒有任何人會知道你此刻正在竊聽或錄音。
-
美國總統通訊如何防竊聽
當然,在這方面做得最出色的當屬最喜歡竊聽別人秘密的美國。英國《衛報》16日稱,斯諾登披露,英國電信部門具有竊聽智慧型手機的能力,而電信部僱員對此「相當自豪」,宣稱有能力破解黑莓手機的加密技術,並在開會前就先行取得各國簡報資料。該報導提及一個很普遍的問題,就是手機如何防止洩密。如今,人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手機,各國總統也是如此。歐巴馬因為競選期間手機不離身而被稱為「黑莓總統」。
-
外賣軟體被曝竊聽用戶日常對話
3月18日,美團和餓了麼這兩款常用的外賣軟體被曝竊聽用戶日常對話。在《IT時報》記者長達3個月的測驗下,他們發現:不管是安卓還是蘋果手機,不管是美團還是餓了麼,只要你在對話中無意識地提到某款食品,這些最常用的外賣軟體總能即時地將對應的商家推送到你的首頁,出現相關推薦的概率高達60%-70%。那麼,是否有人在暗中偷聽我們的對話?用戶被偷聽了?
-
手機竊聽新手段!通過加速度計竊聽,借超聲波劫持語音助手
近日,在國際信息安全界頂級會議「網絡與分布式系統安全會議(NDSS 2020)」上,一項由浙江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任奎團隊和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多倫多大學團隊的聯合研究發現,當前智慧型手機軟體可以在用戶不知情且無需系統授權的情況下,利用手機內置加速度傳感器(俗稱 「加速度計」)實現對用戶語音通話的竊聽,其成功率可高達 90%。
-
雙口變單口,簡單又實用,這款小工具讓手機耳機秒變電腦耳麥
為了解決這一小煩惱,其實只需一個小工具而已。它就是耳機、麥克風二合一3.5mm轉接線,某東對比了幾家產品之後,最終入手了畢亞茲的轉接線產品,十幾元的價格還是很划算的,比起更換耳機和筆記本電腦來說,成本還是天壤之別的。
-
手機APP竊聽,準確率均接近90%!除了這個還有你更不知道的……
你的手機安全嗎?警惕無處不在的竊聽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發展,智能化已經無可逆轉地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最為常見的是智能化手機的應用,無論是購物支付、視頻聊天,還是遠程操控都已經不再是什麼新鮮事。事物總是相生相剋,兩面性存在的,這些方便之餘,也就同樣會存在諸多的隱患。其中信息安全是一大難題,竊聽就是最嚴重的一種表現。
-
細思極恐:私家車愛用的GPS定位器能變身竊聽器 可竊聽通話等
據央視網報導稱,北京一家安防公司就因為商業機密被竊聽,企業競標失敗,蒙受了重大損失,而竊聽器竟然是我們常見的GPS定位器。設備中的在APP的界面中,還有一個「遠程錄音」的按鈕,啟動後,這段對話就被存到了手機裡。只要在被竊聽者身邊放置這樣一個GPS定位器,就相當於放了一個保持通話的手機。一切聲音會被傳到竊聽者的手機上,甚至被錄音,被而竊聽者對發生的這一切卻渾然不知。為什麼這說個產品讓人細思極恐呢?
-
竊聽Vs.反竊聽,你所不熟悉的方方面面
實際上,「從技術上講,流行電影和電視中出現的竊聽設備的99%的功能是不可能的。」如果你覺得只買一個設備,把它偽裝一下,放置在辦公室內就行了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對於快速短期任務來說,如把竊聽裝置植入鋼筆、電腦滑鼠中,或粘到桌子或椅子下面等任務,選擇小型竊聽裝置是非常適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