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候鳥老人」開始向南「遷徙」

2020-12-13 阜新市傳媒中心

冬天去南方,夏天回東北,如今已成不少老年人新潮的生活方式,很多年輕人也贊同爸媽候鳥式遷徙。

「我前幾年旅遊的時候去過海南,在那住了10多天,感覺玩得非常好。這幾年年紀越大就越受不了冷了,膝蓋總是脹痛,於是我想去海南過冬天。」市民楊大娘說,去年這個時候,一家老少共6口人一起飛去海南,因為感覺不錯,直接租了一套房子。楊大娘告訴記者,海南的生活成本不算高,租房要比住賓館便宜,這幾天她已經訂好了飛機票,再過幾天就要到海南過冬了。

也有一部分市民是因為身體健康原因選擇南下養生。今年年近八旬的李女士患有心臟病和高血壓病。每年秋冬換季時,身體都會不舒服。為此,每年到了冬季,李女士就要南遷。李女士告訴記者:冬季南方氣溫不像東北這麼低,血壓不會驟然升降,非常適合養生。

記者了解到,我市「候鳥老人」南飛過冬是自發興起的,他們大多選擇環境優美、氣候怡人的南方市縣,非常適合老年人居住、養生。(記者 梁東輝)

相關焦點

  • 【地理視野】關於候鳥遷徙之痛背後的地理問題,中國候鳥遷徙路線圖...
    2、中部候鳥遷徙區  包括在內蒙古東部、中部草原,華北西部地區以及陝西地區繁殖的候鳥,冬季可沿著太行山、呂梁山越過秦嶺和大巴山區進入四川盆地,或經大巴山東部向華中以及更南地區越冬。  3、東部候鳥遷徙區  包括在東北地區、華北東部繁殖的候鳥,如鴛鴦、中華秋沙鴨等。
  • 遷徙的候鳥靠什麼辨舊路?
    當黃葉開始紛落,丹桂金菊飄香,山果成熟墜落,候鳥們也已從更北的北方出發,填飽肚腹,扇動翅膀,向更南的南方飛翔。    這是它們一年內第二度的遷徙。廣漠的黃河溼地內,已經迎來了第一批候鳥的身影。鷹擊長空,鷂子翻身,白鷺鳴柳,灰鶴沖天,還有一些體型小的鳥類,它們作為遷徙候鳥的「先頭部隊」,翩翩降落在河南,棲息在河上,休憩在河兩岸。
  • 遷徙的候鳥靠什麼辨舊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候鳥「先頭部隊...
    當黃葉開始紛落,丹桂金菊飄香,山果成熟墜落,候鳥們也已從更北的北方出發,填飽肚腹,扇動翅膀,向更南的南方飛翔。這是它們一年內第二度的遷徙。廣漠的黃河溼地內,已經迎來了第一批候鳥的身影。鷹擊長空,鷂子翻身,白鷺鳴柳,灰鶴沖天,還有一些體型小的鳥類,它們作為遷徙候鳥的「先頭部隊」,翩翩降落在河南,棲息在河上,休憩在河兩岸。
  • 鄱陽湖本月將迎冬候鳥遷徙高峰
    ▲白鶴  隨著冷空氣南移,又到一年一度候鳥向南大遷徙的時間了。有一字形的、也有人字形的鳥陣,一群群正在向我省鄱陽湖溼地保護區飛來,鄱陽湖廣闊水域作為候鳥珍禽的第二故鄉,本月將迎來候鳥的遷徙高峰。遷徙高峰之後,大量的候鳥將在湖泊中嬉戲,在天空中飛翔,也就意味著鄱陽湖迎來了最佳觀賞候鳥季節。如此絕佳觀鳥勝地勢必吸引許多遊客、攝影愛好者前來。 在鄱陽湖停留下來栖息的成群候鳥也將分散在廣闊的水域,那麼,哪裡將是廣大遊客的最佳觀鳥點呢?
  • 保護候鳥遷徙 建設生態昭蘇
    投餵候鳥投餵候鳥遷途之路 新疆新聞在線網訊(通訊員 李文武)金秋時節,在伊犁河谷的昭蘇縣溼地公園的沼澤淺灘上,一群群蓑羽鶴、白鷺時起時落;水天之間,天鵝、白鶴在翱翔;蘆葦叢中不時傳來大雁和野鴨的鳴叫聲……浩浩蕩蕩結隊南遷的候鳥
  • 保護候鳥MV:血色遷徙路 我是一隻小小鳥
    保護候鳥 餐桌開始(圖片來源:資料圖片)編者按:全球每年有數十億隻候鳥進行洲際遷徙,8條遷徙路線中有3條經過中國。成群結隊的候鳥從西伯利亞、內蒙古草原、華北平原等地起飛,經東、中、西三路分別飛往中國南部地區越冬。地處中東部地區的湖南、江浙、兩廣、雲貴等地形成了極窄的遷徙通道,成了從中部路線南遷候鳥必經的「千年鳥道」。然而,近年來這些地區大規模捕殺候鳥的行為,使得我國幾條「千年鳥道」殺機四伏。
  • 一個老人的遷徙-虎嗅網
    這是她的第五次遷徙之旅。對於兩天兩夜火車旅途的煎熬和可能的意外,她表示:「早已習慣了,每年都是同樣的路線。旅居公寓的環境我也很熟悉——公寓一半以上老人說東北話,公寓負責人是哈爾濱人,廚師也是東北人。」遷徙的路還在變化。
  • 8年時間,持續保護候鳥、研究候鳥全球遷徙路線
    11月10日,「跟著大雁去遷徙留住江豚的微笑」全球候鳥跟蹤守護行動舉行,愛鳥志願者們從遼寧瀋陽灌子洞國家溼地公園出發,將抵達湖南洞庭湖,活動將持續至11月22日,途中將為遷徙候鳥立下第十塊保護碑。奔波千裡,只為見證候鳥南遷。2012年,在瀏陽工作的愛鳥志願者周自然發起「跟著大雁去遷徙」這一公益活動。
  • 一個老人跨越4000公裡的遷徙
    這是她的第五次遷徙之旅。對於兩天兩夜火車旅途的煎熬和可能的意外,她表示:「早已習慣了,每年都是同樣的路線。旅居公寓的環境我也很熟悉——公寓一半以上老人說東北話,公寓負責人是哈爾濱人,廚師也是東北人。」遷徙的路還在變化。
  • 候鳥遷徙:誰說是場想飛就飛的「旅行」?
    在古北區(以亞歐大陸為主的動物地理分區)陸地繁殖的589種鳥類中有40%的種類,總共大約50億隻鳥,每年要飛到南方去越冬,這還不包括在本區內遷徙的鳥類。在加拿大繁殖的雀形目鳥類有160種,其中120種進行遷徙,佔75%。圖片來源於pixabay有遷徙行為的鳥類就被稱為候鳥。候鳥可分為夏候鳥和冬候鳥兩種。
  • 北京今春候鳥遷徙呈現三大特點
    本報記者 馬雨晶 尚文博  候鳥遷飛季,北京野鴨湖溼地自然保護區成了現實版的天鵝湖,每日可觀測到200多隻大天鵝、小天鵝和疣鼻天鵝在湖中嬉戲。  在2020年這個特殊的春天,北京88個候鳥監測站監測到遷徙候鳥140餘萬隻。監測結果還顯示,今春候鳥遷徙具有時間早、數量多、停歇地點廣泛三大特點。
  • 隨野保巡護員在官廳水庫調查今冬候鳥遷徙,今年飛過北京的候鳥最多
    現場待在蘆葦叢裡等待候鳥清晨6時30分,官廳水庫水面上一層薄霧籠罩的蘆葦叢中,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李理和兩位巡護員趴在皮筏上,慢慢向水中央划去,他們要尋找一處最佳的觀測地點從那,可以看到從西伯利亞地區和蒙古國出發,並即將飛到北京的第一批候鳥。」李理說,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剛到莫莫格溼地的隊員就報告,首批遷徙的候鳥已達1000多隻了。李理介紹,我們觀測著候鳥遷徙的起點,也會關注它們的目的地。
  • 候鳥遷徙正當時 延慶野鴨湖「野趣」橫生
    延慶區野鴨湖國家溼地自然保護區是每年候鳥遷徙的重要駐足棲息地,寒冬時節氣溫驟降,但在野鴨湖國家溼地公園的湖面上,卻熱鬧非凡。百隻灰鶴光臨於此,棲息覓食,形態各異的候鳥為這個冬天帶來了不一樣的靈動之美。在野鴨湖國家溼地公園,南側的步道上,環湖而行,可以聽見候鳥清晰的「咕咕」叫聲,讓野鴨湖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大雪節氣剛過,氣溫已降到零下,野鴨湖國家溼地公園內的湖面上,結了一層厚厚的冰,晶瑩剔透,形成一幅美麗的冬日圖畫。寬闊平坦的溼地上,一群駐足覓食的灰鶴和豆雁成為了這裡的主角。
  • 候鳥遷徙日風景亮麗時 共享家園我們應該怎麼做?
    山西永濟:大批遷徙候鳥成為冬日亮麗風景 隨著冬季的到來,全國許多地方也迎來了遷徙的候鳥。每年初冬時節,位於山西南部的伍姓湖都有大批越冬候鳥抵達,成為冬日裡一道亮麗風景。這裡生物資源豐富,生長著大量的蘆葦、苔草、香蒲等溼地植物,是我國候鳥遷徙廊道上的重要驛站。初冬時節,草鷺、雨燕、太平鳥等候鳥陸續抵達,吸引當地不少市民前來賞景拍照。 山西永濟市民:我來這最大的感覺就是心情特別放鬆,這塊景色非常美,這種詩情畫意的美景真的是讓人心醉。
  • 遼寧超過3萬「候鳥」老人今年到三亞租房過冬
    每年秋冬相交之時,我國北方省份有大量老人到海南過冬,被稱為「候鳥」老人。劉先生告訴記者,他已經是一隻「老鳥」,這幾年,一到天氣轉涼的10月,他就申請停掉家裡的供暖,和老伴兒「遷徙」到三亞過冬,老兩口租上一個單間,一住就住到來年的四五月份,平時自己買菜做飯,閒暇的時候就到海邊曬曬太陽散散步,時不時地還能和隔壁的老鄉湊起一桌瀋陽麻將。
  • 這條候鳥的遷徙通道有森林警察在守護
    巡護人員發現捕鳥網成都龍泉山到三岔湖,是候鳥的遷徙通道和棲息地,12月15日,成都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隊與東部新區相關部門人員對這一帶開展了野外巡護,發現了5處捕鳥網並進行了拆除。警方介紹,考慮到近期是候鳥遷徙時期,結合前期的群眾反映,市公安局森警支隊將對候鳥的遷徙通道、棲息地進行野外巡護和防火巡護。農田裡兩張大網 一張網上就捕了7隻鳥巡護人員在東部新區石板凳街道集合,除了成都市公安局森警支隊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森警大隊的民警,還有東部新區應急安全管理局和石板凳街道辦的工作人員。
  • 北京開始「清網行動」保護候鳥 森林公安公布舉報電話
    現在是候鳥遷徙的高峰季節,非法捕獵、交易野生鳥等活動成了鳥兒們遷徙路上的最大「殺手」。為了切實保護這些天空小生靈的遷徙安全,北京市從今天(10月30日)開始全市範圍內的集中打擊行動,為期一個月。早上9點左右,上營運河花鳥魚蟲市場裡一片嘈雜。在靠近東側入口的空地上停著一輛白色福田麵包車。
  • 一個老人的遷徙:從吉林到三亞過冬 旅居公寓發展迎來春天
    這是她的第五次遷徙之旅。對於兩天兩夜火車旅途的煎熬和可能的意外,她表示:「早已習慣了,每年都是同樣的路線。旅居公寓的環境我也很熟悉——公寓一半以上老人說東北話,公寓負責人是哈爾濱人,廚師也是東北人。」遷徙的路還在變化。劉玉芬表示:「2019年,因三亞的物價和房屋費用上漲,此前住同一個公寓的老人開始選擇去北海、西雙版納等地,他們說那裡便宜。
  • 專家:遷徙候鳥或攜帶傳染性病毒
    然而,記者近日在河北、北京等地採訪發現,正值候鳥遷徙季節,獵捕野生鳥類的行為仍十分猖獗,非法交易活躍。專家表示,遷徙的候鳥來源於世界各地,存在攜帶傳染性病毒的可能,捕獲流入市場後將帶來不少隱患。天氣轉冷,候鳥開始翩翩南飛。因為地處世界候鳥遷徙通道之一的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大通道,京津冀地區境內的沿海地區、內陸溼地和燕山—太行山山脈,成為候鳥重要停歇地和集中活動區域。連日來,記者走訪發現,利用捕鳥網等工具非法獵捕後販賣野生鳥類行為仍十分猖獗。
  • 哈爾濱—洞庭湖,落隊候鳥「打車」遷徙,專家們卻這樣說……
    2800多公裡的遷徙旅程歷經兩天兩夜昨天下午5點,全國首輛候鳥班車抵達湖南省常德市漢壽縣西洞庭湖。「打車」遷徙的過程中,200多隻候鳥零死亡,目前這些候鳥已分批放飛。據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介紹,200餘只候鳥,共涉及8種,分別是藍喉歌鴝、紅喉歌鴝、田鷚、白腰朱頂雀、黃雀、黃喉鵐、金翅雀、黑尾蠟嘴雀,經過挑選合格坐上「房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