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是一名985高校的研究生,今年六月畢業了。畢業後,他特招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技術軍官。但是現在,他想復原了。
為什麼才加入就想離開了呢?是因為去了之後學的專業沒有用上,去帶隊拔草押車了麼?比不少人慶幸的是,並不是這個原因。
特招入伍的小王,是面試官根據崗位直接招聘選拔的,進來後就直接安排到了還算對口的該崗位上,雖然說和自己研究方向有一點差別,但也還算是比較對口。
那想離開的原因是什麼呢?答曰:「受到了忽悠,遠沒有想像的那樣自由。」
在當初學校聽宣講的時候,宣講的幹事承諾道,工作時間外基本自由,周末雙休隨意外出,法定假日正常休息。
結果去了後,小王才發現該單位保密級別高,不要說周內下班,即使是周末也很難出營區,出去一趟都要經過層層審批,限制很多,遠不是宣講時幹事所說的那樣。
誠然,無論是哪個公司,在招聘的時候都會有所誇大,什麼薪資具有競爭力、成長空間大之類的吹法屢見不鮮。但作為體制內單位,在這種相當重要的自由度上不如實反饋,排座認為還是有所不妥。
其一,現在不再是信息封閉的時代。靠著老一套忽悠的道路越來越窄,只要願意找尋信息,在網上各單位的就業待遇、就業情況都能夠查到。忽悠的了一屆,忽悠不了更多,去了發覺不妥的人,必然會給學弟學妹們灌輸不好的觀點,從長期來看,並不有利於高校招聘。
其二,現代青年更追求自由與生活。雖然家國情懷或多或少會在每個人的骨子中存有,但是對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更被90後乃至00後看重。即使有著情懷選擇加入,進來後卻發現受到了欺騙,那麼只能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反而不利於長久奉獻。
小王的批覆已經下達,他也沒有辦法立馬復原,逆來順受是他現在唯一的選擇。但是他的一生,想必都會痛恨那個忽悠他的幹事,他的忽悠,打破了他對工作的美好期待和嚮往。
在未來更長久的歲月中,隨著信息壁壘的打破,隨著獲取渠道的日益多元,有志於投身軍營的青年必然會更容易了解到入伍後的真實工作和生活情況,而不是憑著潛意識裡的美好幻想或父母口口相傳的鄰家大表哥。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營造更適合青年人的工作生活環境,讓想來的人願意來,讓來了的人願意留,是新時代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