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李浪:加快網際網路醫院建設 打造高...

2020-12-23 同花順金融服務網

  人民網南寧5月29日電(陳燕)5月29日,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李浪做客人民網「人民好醫生·八桂名醫」系列訪談演播室,介紹該院在拓展疑難複雜疾病診療新技術以及加快網際網路醫院建設、打造高水平區域性醫療中心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以下為訪談實錄:

  主持人:請您介紹一下,近年來貴院在推進先進診療技術應用、疑難重症攻關方面,有怎樣的探索和突破?

  李浪:近年來,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致力於鞏固傳統優勢技術,拓展疑難複雜疾病診療新技術,積極推進疑難、急危重症及罕見病診療水平,打造高水平區域性醫療中心,不斷推進先進診療技術應用、疑難重症攻關。

  一、凝聚幾代人心血、匯聚創新防治先進技術的「地中海貧血防治廣西模式」走出了國門,輻射「一帶一路」參與國家的地貧高發地區,造福廣大患者。在與「一帶一路」參與國家地中海貧血高發國家和地區,特別是東協等亞洲國家及希臘、賽普勒斯、義大利等國家保持密切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早在2004年,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就聯合亞太15個國家成立了「亞洲地中海貧血防治協作網」,在科研合作與交流、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2018年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設立了「中國―東協地中海貧血防治國際培訓中心」,面向東協及中東地區等地中海貧血防治需求,幫助各國建立國家級地中海貧血防治中心,提供醫療服務、人才培養、技術支持及開展科研合作等。2019年國際培訓中心為十餘個亞洲國家培訓基因診斷和產前診斷技術,獲得高度評價。

  地貧防治計劃實施9年來,廣西出生缺陷發生率從2009年的206.4/萬降低到18年的108.3/萬,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從2008年的首位病因降至2018年的第8位,重型地貧患兒出生率降至0.4/萬。我們創新性率先應用混合外周血聯合骨髓及臍帶血聯合骨髓幹細胞輸注用於地中海貧血移植,並在移植中應用創新性的預處理方案、GVHD預防方案。目前地中海貧血移植成功率91%以上。

  2019年完成了造血幹細胞移植倉的擴建,目前全院共有造血幹細胞移植倉37個,可開展同胞全相合造血幹細胞移植、非血緣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半相合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每年幹細胞移植例數達到400例。目前已完成地貧移植600多例,成功率90%以上,治癒率94%,移植規模及移植療效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二、積極推進外科微創化,人工智慧輔助手術水平進入全國先進行列。打造國內一流的微創手術中心和日間手術中心,完成手術室的擴大改造,增加兩個手術單元,目前共有兩臺達文西機器人,一臺骨科天璣機器人投入使用,2019年肝膽外科完成機器人手術174臺次,位居全國第三位;婦科完成機器人手術104臺次,位居全國第十位。機器人手術覆蓋主要外科個專科領域,人工智慧輔助手術水平進入全國先進行列。

  三、小兒活體肝臟移植技術水平邁入國際先進水平。2017年7月,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率先在廣西開展兒童親體肝臟移植技術,是廣西唯一開展兒童親體肝移植技術的醫療中心。兒童親體肝臟移植手術已成為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品牌手術之一,截至2020年5月,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共完成兒童肝臟移植96例,年移植數量全國排名前五位,總體生存率高達92.6%,已達世界先進水平。

  四、推進加速康復外科的建設與推廣,提高醫療效率,減輕患者負擔。普通外科、骨科等主幹學科全面覆蓋ERAS理念,通過優化圍術期管理,減少併發症、提高患者舒適度和滿意度,達到患者加速康復的目的。各學科高度契合,加強協作,參照已成熟的加速康復外科診療模式,高質量推進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加速康復病房規範建設。大大縮減了術後住院時間,有效降低了醫療費用,減輕人民群眾經濟負擔。

  五、發揮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全國罕見病廣西中心牽頭單位優勢,提升廣西罕見病診治能力。結合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自身優勢,在每年診治大量的罕見病等疑難病症診療中,引入並建立了多學科診療標準化操作流程(MDT),通過HIS系統實現MDT信息化管理,對罕見病患者進行相對集中診療和與基層醫院雙向轉診的結合,充分發揮優質醫療資源輻射帶動作用。2019年全年完成罕見病的診治達4300多例,提高廣西罕見病綜合診療能力,逐步實現罕見病早發現、早診斷、能治療、能管理的目標。

  六、圍繞國家衛健委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救治、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中心等五大中心建設目標,優化院前與院內急救體系建設,提升疑難複雜、急危重症多學科協同救治能力。以胸痛中心為代表的急救體系建設與醫療技術水平位列全國領先行列,連續兩年榮獲國家胸痛中心質量控制金獎,獲全國胸痛中心示範基地等榮譽。縱橫聯合,搭建5G+衛生應急醫療救治平臺。利用先進的5G網絡技術,搭建5G+衛生應急平臺,將胸痛中心、創傷中心、卒中中心、危重孕產婦及兒童救治中心等救治網絡統一於該平臺,同時輻射基層急救網絡醫院,實現優勢醫療資源下沉,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衛生應急醫療救治能力水平。

  七、依託「教育部骨與軟組織再生修復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和廣西優勢特色重點學科骨科,圍繞國家和自治區中長期科技發展戰略,積極開展組織器官修復創新研究和先進診療技術臨床應用。創立具有中國特色的「臨床醫學與基礎醫學有機融合」的臨床學科重點實驗室的創新模式,充分進行資源整合,學科融合、滲透和交叉,匯聚人才,提高創新水平。瞄準國內外再生醫學的前沿,通過利用廣西特色中草藥、結合再生醫學和組織工程領域先進技術,展開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以解決現代創傷修復中的關鍵問題,取得標誌性原創成果。

  八、落實國家分級診療醫改,牽頭組建跨區域42個專科聯盟等多種形式醫聯體,輻射帶動省域內基層醫院疑難病症綜合診治能力提升。不斷縮小區域間醫療技術水平差距,緩解群眾跨區域就醫負擔。

  九、加快網際網路醫院建設,拓展遠程醫療輻射範圍。通過加強遠程醫學中心建設,開展了遠程會診、遠程影像診斷、遠程心電、病理診斷、遠程門診、遠程培訓等服務,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積極開展網際網路遠程會診服務,和區外22家(北京、上海、廣州)大型三甲醫院形成互通,區內101家醫院互通。每年開展200多例疑難複雜疾病遠程會診,800多例遠程病理會診。同時利用遠程醫療平臺,增設地方特色醫療路徑,推進醫療扶貧工作,加強對口支援地區貧困人口的幫扶。積極開展國際遠程診療模式,同美國梅奧醫院、東協等國家建立遠程會診機制並開展相關會診工作。2019年完成梅奧遠程疑難複雜病例遠程會診4例。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通過遠程系統,組織廣西疫情防控核心專家和相關學科以及援鄂醫療專家與新加坡、馬來西亞、尼泊爾、柬埔寨等東協國家及日本開展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經驗交流共7場,獲得參與國的高度評價。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cjh

相關焦點

  • 機器人手術顯微鏡落戶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6月22日上午,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舉行KINEVO900機器人手術顯微鏡開機儀式。「新利器」的加入,將更好造福患者、推動該院神經外科事業發展。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陳俊強,副院長何松青、李浪、鄭寶石,神經外科主任黃瑋主任醫師,以及神經外科、手術室、麻醉科、醫務部、護理部等相關醫務人員參加開機儀式。  陳俊強說,此次機器人手術顯微鏡的應用,是醫院以技術引領服務區域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一個縮影。長期以來,醫院堅持以提升醫療技術水平為根本,以攻克疑難危重症為己任,壘建了廣西醫學史上的一個個高地。
  •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獲廣西公立醫院首批網際網路醫院牌照
    9月10日上午,自治區衛健委為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發放網際網路醫院牌照,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成為廣西首批「持證上崗」的、擁有網際網路醫院牌照的公立醫院。   今年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亟需啟動網際網路問診的大背景下,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向自治區衛健委提交了設置網際網路醫院的請示,並同時上線「廣西醫科大一附院網際網路醫院」2.0版(以下簡稱「網際網路醫院」)。   目前,網際網路醫院已經平穩運行,在線診療、處方開具、在線取藥等功能已形成閉環。網際網路醫院採用患者免費諮詢、醫院補貼專家的形式開展,讓患者足不出戶便能免費問診。
  • 高水平醫院建設丨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海東院區全面啟動建設
    中國教育在線訊 2020年6月30日,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海東院區項目開始全面建設,計劃於2023年7月竣工投入使用。項目建成後將作為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主院區,可讓老百姓在當地享受省內高水平同質化醫療服務,對加快補齊全市公共醫療服務短板,助力湛江市建設醫療衛生高地和打造環北部灣醫療衛生中心具有重要意義。
  •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獲多項表彰
    2019年8月19日,廣西醫師協會在南寧舉行中國醫師節慶祝大會其中,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胃腸腺體外科主任陳俊強榮獲中國醫師協會第三屆「白求恩式好醫生」榮譽稱號;消化內科副主任覃山羽榮獲廣西醫師協會第一屆「廣西十佳醫師」稱號;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江建寧榮獲「廣西十佳女醫師」稱號;小兒外科一病區副主任董淳強榮獲「廣西十佳青年醫師」稱號。江建寧作為獲獎醫師代表上臺發言。
  • 廣西醫科大一附院門診開停診情況如何?負責人回應
    2月12日,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相關負責人接受廣西臺記者採訪,就疫情防控、門急診開停診等相關情況回應群眾關切。 近期,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出現了兩名無症狀新冠肺炎確診患者。
  • ...與區醫院構建醫聯體 區醫院掛牌「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華龍網10月30日15時1分訊 10月27日上午,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渝北醫院籤約授牌活動在渝北區會議中心舉行。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重醫附一院)與區人民醫院構建醫聯體,助推渝北醫療衛生事業全面發展,將為老百姓提供更加高質量的健康服務。
  • 校地合作:安慶市第一人民醫院成為安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校地合作:安慶市第一人民醫院成為安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王俊 2021-01-02 18:37 來源:澎湃新聞 安徽醫科大學近日與安慶市人民政府籤約共建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安慶第一人民醫院
  •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東莞第一醫院揭牌
    南方日報訊 (記者/杜瑋淦 通訊員/王麗君)12月29日上午,東莞市人民政府與暨南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廣東醫科大學合作共建協議籤約儀式舉行。筆者從儀式上獲悉,東莞市人民政府與廣東醫科大學攜手發力政校合作,將東莞市東南部中心醫院共建為廣東醫科大學附屬東莞第一醫院。
  • 欽州二醫院:加入「廣西醫科大學大家庭」!
    12月21日,在欽州市第二人民醫院舉行「廣西醫科大學附屬欽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和廣西醫科大學欽州市第二人民醫院臨床醫學院」揭牌儀式。廣西醫科大學校長趙勁民,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鄭娟,廣西醫科大學副校長伍偉鋒,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市外事辦主任符進春出席揭牌儀式。
  • 中國移動新疆公司助力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打造5G智慧醫療
    「新基建」的加快實施,為5G智慧醫療按下了快進鍵。7月15日,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聯合中國移動新疆公司(以下簡稱新疆移動)、中國移動成都產業研究院率先在疆內開展首個5G智慧醫院的試點活動。通過中國移動5G網絡,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現場與哈密中心醫院進行遠程超聲會診。雙方醫生實時交互,對影像進行病例分析,幫助基層醫院進一步提升判讀能力。
  • 花都區人民醫院成為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家呼吸醫學中心...
    廣州市衛健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胡文魁,區委書記黃偉林,區委副書記、區長邢翔,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郭共添,區政協主席陳家飛,以及廣東省醫師協會常務副會長吳少林、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黨委書記黎毅敏、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黃錦坤,廣東省人民醫院副院長陳汝福、黃惠根,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院長黃逸輝,以及花都區各局領導、新華街相關領導,各高校和省部屬、市屬醫院領導
  • 金蝶醫療攜手南方醫科大學皮膚病醫院聯合共建網際網路醫院!
    2019年6月19日,南方醫科大學皮膚病醫院與金蝶醫療正式籤署「聯合共建廣東省皮膚病醫院網際網路醫院」戰略合作協議!接下來,雙方將致力於廣東省皮膚病醫院網際網路醫院平臺搭建、部署與運營,協力打造成全國皮膚病專科網際網路醫院一流品牌。
  •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36家附屬醫院
    ,以建設應用研究型一流大學為目標,按照「大學+醫科院+附屬醫院」體系,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大力加強附屬醫院建設,積極打造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綜合醫療防治體系,現有各類附屬醫院36家,醫療綜合實力和服務水平持續提升,為滿足大學教學、科研、實習見習等任務提供了強有力支撐,為全省新舊動能轉換和醫養健康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海東院區全面開建
    6月30日上午,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海東院區(廣東省高水平醫院建設重點項目)全面建設動員會在海東院區舉行,標誌著新院區全面建設正式進入施工階段。開工儀式現場。海東新區作為湛江市打造國家級新區的先行先試平臺,承載著廣東省和湛江市重大發展戰略。海東新區規劃遠期發展規模85平方公裡,總人口70萬,按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數6張計,該區域的醫療需求約4200床位數。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海東院區的建設,不僅滿足當地醫療衛生需求,憑藉地處毗鄰海南、廣西兩省的優勢,力求為更廣泛區域輻射優質醫療衛生資源,建成立足粵西,輻射北部灣,具有影響力的區域性醫療中心。
  •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與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舉行共建醫聯體...
    11月19日,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與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共建醫聯體揭牌儀式在碾子山區人民醫院舉行。碾子山區委副書記、區長馬天帥,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黨委副書記胡洪濤,碾子山區副區長潘軍偉以及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專家,碾子山區衛生健康局負責人,碾子山區人民醫院醫護人員近100人參加揭牌儀式。碾子山區委副書記、區長馬天帥與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黨委副書記胡洪濤共同為醫聯體合作單位揭牌。
  • 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網際網路醫院建設啟動
    人民政協網廣州12月21日電(通訊員 侯丹  記者 李木元)12月20日,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網際網路醫院建設正式啟動,並揭牌成為微醫大灣區協作平臺深圳基地。4月28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鼓勵醫療機構應用網際網路等信息技術拓展醫療服務空間和內容。作為深圳市「三名工程」首個落地的「名院」項目,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與微醫廣州網際網路醫院合作,率先藉助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建設網際網路醫院,為深圳乃至粵港澳大灣區居民提供新型醫療健康服務。
  • 南京江北新區與南京醫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籤署全面...
    5月18日上午,江北新區與南京醫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舉行全面戰略合作籤約儀式,三方就深化推動生命健康領域臨床研究和產業轉化達成全面戰略合作,開啟校地融合發展新篇章。  市委常委、江北新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羅群,南京醫科大學校長沈洪兵,南京醫科大學副校長、南醫大一附院黨委書記唐金海出席儀式並致辭。
  • 校地共建南方醫科大學附屬東莞醫院
    東莞市政府與南方醫科大學將在東莞市人民醫院的基礎上,共建南方醫科大學附屬東莞醫院。此次與南方醫科大學的合作,是在東莞市人民醫院與南方醫科大學合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共建南方醫科大學附屬東莞醫院。 2019年初春,東莞市委市政府為加快構建與「灣區都市、品質東莞」相適應的衛生健康服務體系,決定將東莞市人民醫院打造成為現代化高水平醫院。東莞市人民醫院隨即推出爭創高水平醫院「登峰計劃」三年行動方案(2019年-2021年),全力打造醫療新高地,帶動全市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兩年來,在創建高水平醫院的過程中,東莞市人民醫院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
  • 市四院舉行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崔連群教授聘任儀式
    12月19日,市四院在1號病房樓11樓學術報告廳隆重舉行了與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崔連群教授聘任儀式。崔連群教授受聘擔任市四院心血管內科首席專家、心血管內科管理與質控中心主任、濟南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名譽所長。
  •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來慶雲縣人民醫院開展長期駐點幫扶工作
    大眾網·海報新聞 通訊員 徐慧 德州報導近日,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第二批對口支援專家團到慶雲縣人民醫院進行長期駐點幫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