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上午,自治區衛健委為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發放網際網路醫院牌照,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成為廣西首批「持證上崗」的、擁有網際網路醫院牌照的公立醫院。
今年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亟需啟動網際網路問診的大背景下,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向自治區衛健委提交了設置網際網路醫院的請示,並同時上線「廣西醫科大一附院網際網路醫院」2.0版(以下簡稱「網際網路醫院」)。
目前,網際網路醫院已經平穩運行,在線診療、處方開具、在線取藥等功能已形成閉環。網際網路醫院採用患者免費諮詢、醫院補貼專家的形式開展,讓患者足不出戶便能免費問診。隨後,根據醫生開具的處方,患者可到藥店取藥或選擇藥店配送。據統計,在線診療共有805位醫生上線參與,完成問診超10萬人次。除此之外,網際網路醫院還新增有AI導診、智能預問診、報告解讀、智能用藥指導、候診查詢等功能。
在傳統的預約掛號功能方面,目前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僅網際網路醫院一個預約通道,網際網路醫院極大地承載了日常門診預約量。
今後,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將繼續開發網際網路診療模式,探索更多新功能,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多、更優質便捷的服務。
門診服務
1.在線診療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已經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在線診療不受制於診療地點和時間,能為患者和醫生提供直接在線交流渠道。只需描述病情、上傳病歷資料圖片就可進入諮詢頁面,通過文字和圖片諮詢專家。
2.常見病、慢性病「網際網路+」複診服務
提供常見病、慢性病「網際網路+」複診服務。符合醫保政策的相關費用可納入醫保基金支付範圍。
3.處方共享
電子處方平臺將網際網路醫院、醫院信息系統、藥店和患者的數據對接,可憑藉醫生開具的電子處方,提供給藥師在線審方,或共享至藥店進行處方調配、核對、藥品發放或配送、用藥指導等。慢性病患者無需到院就診,即可完成取藥。
4.電子就診卡
無需實體卡即可就醫。電子就診卡避免了初診患者就診線下排隊建卡的環節。目前已實現電子就診卡全流程就醫。
5.AI導診
可根據您的主訴、症狀,AI引擎智能判斷,精準匹配科室和醫生,緩解導醫壓力,解決看病該掛哪個科的問題。
6.智能預問診
提前收集病症,在醫生接診前已採集更豐富的病症信息,智能生成規範的電子病歷,縮短問診時間,提高門診效率。
7.候診提醒
可在手機端查詢候診秩序,憑手機推送的消息進入二次候診區,保持一人一診室,有利於疫情防控。
8.行動支付
醫生診間開具醫囑即可使用手機完成支付,可大大減少患者在窗口、自助機排隊時間,同時可便捷查詢繳費明細等。
9.AI用藥指導
根據處方,指導合理用藥時間和給藥方式、提供藥物合用間隔、展示常見不良反應及應對策略,輔助藥師指導患者正確用藥,解答常見用藥等問題,同時支持藥師在線診療服務,有效解決患者用藥困惑。
10.報告查詢
患者可通過手機端查詢醫生開具的檢查、化驗等情況,查看結果。其中,「雲膠片」能通過手機掃描碼輕鬆讀取影像電子膠片信息。
11.分時段預約掛號
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自行預約各個時段的號源,按照預約時間到院就診,預約時間可精確到半小時,減少院內就診環節,有效分流患者。
12.在線流行病學篩查
可進行在線流行病學篩查,同時還可根據篩查結果自動生成健康碼。患者到院後,出示健康碼即可快速進行預檢分診。且篩查結果與醫生工作站、發熱門診等就診環節信息系統互聯互通,貫穿患者在院就醫全流程。
住院服務
13.入院辦理
醫生在門診開具住院通知單後,病房護士預約床位後可推送消息給患者,患者綁卡後即可在手機端完善住院患者個人信息、登記住院、預交押金,三步即可輕鬆辦理住院。
14.在線住院押金補繳
通過手機可隨時查看押金餘額,當餘額不足時,系統會向患者自動推送提醒消息。押金補繳完成後,憑證電子版自動生成,方便患者保存及退款時使用。
15.出院結算
醫務人員在系統做出院操作後,系統會自動向患者發送提醒信息,患者即可在手機端核對帳單後進行出院結算操作。
16.病例複印申請、郵寄
患者能夠在網上預約複印病案,並郵寄到家,提交複印申請、選擇複印用途、上傳信息、微信支付,患者無須到醫院,避免舟車勞頓。
17.出院帶藥配送
臨床醫生在醫生工作站開具出院帶藥醫囑,患者結算完成後形成電子處方,系統向患者推送消息,患者或家屬填寫配送地址,藥品配送部門或機構當天即可完成配送。
18.預約停車
患者在網際網路醫院成功綁定就診卡後,辦理入院/出院手續後,可預約車輛進入醫院及臨時停放的時間段,系統會根據患者預約輸入的車牌號自動識別放行。
19.患者及陪護人門禁
患者綁定就診卡後,系統會自動獲取患者的姓名、科室、住院號等基本信息,生成二維碼,可憑二維碼進入住院部相應區域。家屬或者陪護人關注網際網路醫院公眾號並填寫住院患者信息後,系統會允許綁定1名陪護人並獲得相應區域的門禁權限。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宣傳科、計算機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