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次朋友聚會上,一個銀行工作的朋友大聲的宣告說自己辭職了。
在座的朋友們都表示很震驚,你銀行那麼好的單位還離職,你確定你在幹什麼事情嗎?
朋友冷笑了一聲說,銀行櫃員有個什麼的好的,吃不飽穿不暖,我都後悔沒有早兩年跳出來,要是早跳槽,肯定比現在好太多了,現在年紀大了,想學一點技能都難了。
朋友繼續說,他們銀行的銀行櫃員離職率竟然高達35%,而且基本上每個月都有人離職,離職,對於他們來說,這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所謂的鐵飯碗,根本不存在的。
一、所謂的鐵飯碗,只夠一個溫飽而已。
要說銀行裡哪個崗位工資最低,當然是櫃員無疑。
一般來說,大部分銀行櫃員都和當地的一個普通文員工資差不多,考慮到一二三線城市的影響,大部分櫃員工資也就3000到5000元之間,那些以為銀行人員工資都是上萬的人,一是想多了,而是看錯了崗位。
普通櫃員想月薪過萬,這是不太現實的事兒。
二、工資與責任不成正比,關鍵事還多。
朋友說,銀行櫃員就像是流水線上的工人,每天機械性的重複,工作時間長,工作壓力大是他們的共性,一坐到櫃檯前,沒有半分鐘屬於自己的時間。
除了本職工作,每個櫃員都要承擔行裡的存款壓力,動則幾十萬的任務,託遍了親戚朋友,也很難完成,而不完成就要扣工資。
除了存款任務,現在還有理財產品、保險等衍生品,一樣是任務攤派制,達不到業績目標就要懲罰。
三、工作壓力超級大。
工作本身強度大,已經夠有壓力了。同時每天與錢打交道,雖然小心謹慎,但還是一不小心會收到假幣,這種情況沒有人會為你買單,買單的只有自己。
除此之外,作為服務崗位,最要命的是應對難纏的客戶,不能吵不能罵,只能默默忍受客戶的各種無理責罵,很多小姑娘,聽到難聽的話,當場就表示要離職。
那些能堅持做下去的人,都是有特別大勇氣和魄力的人,否則一般人還真吃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