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渾大字,擘窠天地
宋賢明書法鑑賞
乙客/文
宋賢明,男 ,漢族,1954年生於山東青島,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書法高研班。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榜書家協會會員,山東青島市書協會員,即墨市書協會員。其書法作品被北京市藝術中心、中央總後、國務院及國內外諸多名人名家收藏。其文字功底紮實有力,多年來不斷學習,長期參加中央電視臺、中國北蘭亭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濟南藝校參等學術論壇交流活動,並被眾多媒體跟蹤報導,在業內享有極高的榮譽。
宋賢明以榜書馳名於中國書壇,但人們卻不知道,他尤其精善行草,是不折不扣的行草高手。行草書與榜書在用墨和筆力上有著很大差異,但在形體表現和用筆章法上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不過,行草寫的好不代表榜書寫的好,榜書的成就高低與行草成就高低評價也有很大差距。榜書又稱擘窠大字,清代葉昌熾《語石》卷五《題榜》中說:「題榜,其極大者曰『擘窠書』。」擘,巨擘;窠,穴。顏真卿在《乞御書放生池碑額表》中說,「前書點畫稍細,恐不堪經久,臣今據石擘窠大書。」由此可見,顏魯公也是很擅長榜書的。
榜書需要以楷書、行草作為深厚的基礎。宋賢明楷書學柳公權、行草學王羲之、張旭,並且以近十年功力苦臨帖,日臨百字,深厚的基礎為其榜書創造奠定了堅實基礎。而宋賢明不僅臨池不歇,更追求古勁質樸。他在取法古人筆法同時,悉心摩挲名家名帖章法之精髓,注重創新,尋找作品的天成和諧之美。
宋賢明的榜書,用墨豐厚雄健,構架天方地圓,筆法靈動,運筆使轉自如,豪鋒粗放騰轉,如墨龍飛馳,江河橫溢,又法度謹嚴,濃墨潑灑之中又蘊藉遒勁峻秀,有山脈之雄奇,雲海之蒼勁,虹旭之韻澤,令人精神抖擻,脫略行跡。
在筆法上,宋賢明不追求細節的精細,而是經營整體的氣象。他的榜書圓轉渾厚,鋒豪隱匿,雖無豪尖露鋒的犀利,卻更加大氣沉雄,筆墨線條如刷如椽,自有一種磅礴的力量。中鋒行逆當中沉勁流暢,紙端淋漓蒼鬱,而豪端的散鋒以破墨之法營造出瑰麗雄奇的氣息。
榜書固然有氣勢,但從書家的價值觀念中,榜書的藝術價值似乎不高,這是因為榜書主要用來題榜醒目,其藝術性相對於更以技法和筆墨為主的真草篆隸來說,似乎難登大雅之堂。當然,由於筆墨過於厚重,其技法上的靈動和章法嚴謹有所失和,因此,寫榜書往往被內行認為是外行中的內行。
但宋賢明的榜書更追求尚意的書風,撇開榜書細節方面的弱點,從整體上經營一種震撼的筆墨魄力,是其創新之所在。當然這不是說,他榜書的技法不夠深厚,而是說他用一種書風的轉變營造了榜書的新境界。
因此,宋賢明的榜書有一種豪氣,有一種民族的正氣,有一種雄偉的精神,值得人們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