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收藏「押寶」,選舉也「押寶」? 中國書法家協會換屆退會風波)
2014年6月23日,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主席鮑賢倫的書法展《我襟懷古》在中國美術館開展。成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曾是許多人的夢想。 (CFP/圖)
2015年12月9日,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七次代表大會召開,選出新任主席。一批書法家宣布退出書協。
每當中書協換屆選舉,都是書法商家和收藏界「押寶」屯字,最熱鬧的時刻。
在本屆選舉前半個月,一份印有全部主席、副主席候選人名單的「押寶」名單就開始流傳,最終被證明與事實完全一致。所有候選人全部當選。
這是書法家們決定退會的導火索。
收藏界早早囤字,「一旦押對了,此人當上主席,作品價格馬上翻倍」。今年中書協換屆前流傳的一份候選人「押寶」名單,竟與最終版本完全一致,多位書法家怒而退會。
書法界「官氣」越來越濃,從中書協到地方書協,從理事、副主席到主席,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潤格」,「與其說是買字,不如說是買名字;與其說是作品,不如說是禮品。」
中國書法家協會的「光環」正逐漸褪色。2015年12月9日晚上9點,原籍湖北的書法家曾翔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發布《退會聲明》,表示,「從即日起本人退出中國書法家協會。」
這一日,正值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退會聲明立即在書壇引起一場「地震」。
一周之後的12月15日,曾翔刪除了退會聲明。一位書壇人士透露,目前「他承受了不少壓力」。
曾翔在給南方周末記者的簡訊中表示:「退了,不會變的。」
「天行健」, 莊子還是周易?
中國書法家協會創建於1981年5月,官方網站介紹,協會「是書法家組成的專業性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繫書法界的橋梁和紐帶,隸屬於中國文聯」。
中國書法在線總編輯侯勇介紹,中書協每五年進行一次換屆選舉,選舉主席、副主席和理事成員。主席、副主席候選人由有關部門提名。
參加此次大會的投票代表和理事,基本上是各省書協的主席、副主席或理事。南方周末記者獲取的一份中國書法家協會文件也予以證實。這份2015年11月10日印發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預備通知》,要求各團體會員單位報送參會代表和理事候選人名單。
引發退會風波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押寶」名單與選票名單的外洩。
所謂「押寶」名單,一名常年從事書畫生意的商人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中書協每屆換屆選舉前半年,書法市場會分析誰最可能擔任主席和副主席,從而收購囤積這些人的書法作品,「一旦寶押對了,此人當上了主席,他的書法作品價格馬上翻倍,屬於投機牟利。」
早在選舉會議前的11月22日,書法界內部就流傳著一份即將新任書協主席和14位副主席的「押寶」名單。12月8日是中書協全國代表大會第一天,一份印有主席和14位副主席候選人名單的選票照片在書法家朋友圈流傳,名單與那份「押寶」名單完全一致。
當日下午,一名與書法界相熟的媒體人在微信發朋友圈稱,「名單出來了,跟網上流傳的一模一樣,大家該買的買該賣的賣了。」
選票的流出同樣讓侯勇感覺不可思議,「選票肯定是從會議現場流出的,京西賓館作為保密嚴格的會場,流出選票名單很難想像。」
而流傳出的一張選票照片,則挑戰了書法家們的心理承受力。
南方周末記者看到的這張選票照片顯示:粉色的選票上,主席副主席候選人一側,只有反對和棄權兩個選項。
「竟然沒有贊成項,就是說不反對就意味著贊成,直接交上去就行,誰還敢提出反對。」身為政協委員多次參與民主投票,齊劍南認為:這種選票變相地擠壓了選民權利,民主程度遠不如政協會議。
本屆當選的中國書協主席蘇士澍出生於1949年,曾任國家文物局下屬文物出版社社長、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書協副主席兼篆刻專業委員會主任。本次選舉,他是唯一的一位主席候選人,順利當選。而14位作為候選人的副主席,也全部當選。
一幅書法作品在書壇流傳甚廣:「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出處「莊子乾卦句」,落款「丁亥仲夏蘇士澍書於北京」。這幅作品圖片拍攝日期顯示為2007年6月29日。
「這句話出自《周易》,怎麼能是莊子?還好意思寫那麼大的字。」齊劍南說。
南方周末記者未能聯繫到蘇士澍,無法證實這幅作品是否出自其本人。中國書協一名工作人員在電話中稱:「書協目前沒有接受採訪的業務部門。」
而一名曾任中書協副秘書長的書法家此前多次就此事「放炮」、表示不滿,目前則拒接電話,簡訊不回。知情人透露:他因為「放炮」受到了壓力。
「能擔任中書協主席的人,必定是書法界德高望重的泰鬥大師,好比武林盟主一定武功最高一樣。這是書法界圈內圈外的共識。」齊劍南說,候選名單居然與網傳名單一致,讓書法家產生種種懷疑與失望。
中書協換屆前半個月,微信公眾號上就開始流傳下屆書協領導的名單。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網絡上流傳的中書協換屆選舉的選票。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官氣」越來越濃的書協
成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曾是許多書法家夢寐以求的榮耀。
根據《中國書法家協會個人會員入會條件細則》規定,參評個人會員的作品必須入展一次全國展和兩次專項展,或者發表書法學術論文,或者從事書法教育、編輯、組織工作等有顯著成績,由地方書協提報給中書協。入會者需要填寫一份入會申請。
中國書法家協會官網介紹,目前協會共有41個團體會員和14000餘名個人會員。2014年中書協批准的新入個人會員873人。
不過,隨著多年來的超速發展,中書協往日的「光環」正逐漸散去。
齊劍南在1988年因多次全國書展獲獎而成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當時每年能加入中書協的會員不到三十人,全國會員才一千多人。現在十年發展的會員比以前二十年都多。」
他目前的身份是北京宋莊書法院院長,一個民間書法組織。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退出中國書法家協會,是因為他無法忍受「僵硬落後的運行機制」。
齊劍南說,2013年他曾被約請,陪同文化部等部門的官員到宋莊調研,調研者希望宋莊的藝術家們踴躍參加書法展、美術展。而具體規定是:參展需要書法家們回到各自的戶籍所在地,把作品交給市書協,市書協報到省書協,省書協再報到中書協。「民間搞藝術的覺得太官僚了,沒人參加。」
另外一次讓他感觸頗深的經歷是:他受邀參加2015年某對外交流藝術作品展,在會議現場,他發現沒有給藝術家安排坐的椅子,椅子都是給領導預備的。「組委會解釋,書協來的領導都排滿了。學術會議都按照在書協的職務大小論資排輩,而不是藝術成就。」
1997年成為中書協會員的濟南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汪海權對南方周末記者說,2013年,濟南市書協換屆選舉,有關部門提名了三個候選人,要從中選取一位副主席,後來因為三人中有人私下給評審主席團成員逐個打電話拉票被舉報,第二天的投票會議無法召開,導致濟南書協至今未完成換屆。
看到曾翔的退會聲明,汪海權覺得找到了盟軍。他跟著宣布:辭去一切書法家協會頭銜,包括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和濟南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因我愛書法太深,才作此了斷」。
(來源:南方周末 王瑞鋒 楊羽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