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特別閱讀:我們為什麼要把生活中的塑膠袋換成環保袋?
大家好,這裡是「青柳悅生活」!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我們為什麼要使用環保袋?
眾所周知,塑膠袋是我們地球環境汙染的重要來源之一。它們在地球上最終會變成垃圾,汙染環境,而且,每年還會導致成千上萬的海洋動物因誤食塑膠袋而死亡。
那些被埋在垃圾填埋場的塑膠袋,可能會需要大約1000年的時間才能完成分解,而在這個過程中,它們會分解成越來越小的有毒顆粒,而這些有毒的顆粒也是汙染土壤和水的重要原因。
此外,塑膠袋的生產也會消耗數百萬加侖的石油,而這些石油資源也是地球最寶貴的資源,並且在逐漸減少。
在生活中,我們許多人認為紙袋是比塑膠袋更好的替代品,但紙袋也會帶來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 例如,根據美國森林和紙張協會的數據顯示,在1999年,僅美國就使用了100億個紙質購物袋,這也意味著我們消耗了成千上萬的樹木,還有大量的水和化學物質。
但如果你拒絕紙袋和塑膠袋,那麼你怎麼把你的雜貨搬回家呢? 根據許多環保主義者的說法,這個問題的答案是高質量的可重複使用的購物袋,這些購物袋是由在生產過程中不會損害環境的材料所製成,每次使用後也並不需要丟棄。
專家估計,全球每年消耗和丟棄的塑膠袋數量會在5000億到1萬億之間,相當於我們每分鐘使用的塑膠袋就會超過100萬個。而以下是有關塑膠袋的一些資料,有助大家重視重複使用環保袋的價值。
塑膠袋不可生物降解:它們實際上經歷了一個被稱為光降解的過程,也就是會分解成越來越小的有毒顆粒,汙染土壤和水,最終進入大氣層、食物鏈。當動物不小心吞下它們時,就有可能會因此而喪失自己的生命。
根據環境保護署的數據,美國每年使用的塑膠袋超過3800億個。 其中,大約1000億是塑料購物袋,每年會給零售商造成40億美元的損失。根據各種估計,臺灣每年消耗200億個塑膠袋(每人900個) ,日本每年消耗3000億個塑膠袋(每人300個) ,澳大利亞每年消耗69億個塑膠袋(每人326個)。
而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鯨魚、海豚、海龜和其他海洋哺乳動物誤食被丟棄的塑膠袋而死亡。在非洲,丟棄的塑膠袋非常普遍,以至於產生了家庭手工業。 那裡的人們收集袋子,用它們編織帽子、袋子和其他物品。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一個這樣的團體每月會收集到3萬個塑膠袋。
在南極洲和其他偏遠地區,塑膠袋作為垃圾甚至已經變得司空見慣。隨著英國南極考察隊的到來,塑膠袋已經從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罕見變成了南極洲幾乎所有地方都有塑膠袋的出現。
目前,在世界上,有一些政府也開始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並正在採取行動幫助解決這一問題。例如,在2001年,愛爾蘭每年使用12億個塑膠袋,約為每人316個。
2002年,愛爾蘭政府徵收了塑膠袋消費稅(稱為 PlasTax) ,這使得消費減少了90% 。 每袋0.15美元的稅款由消費者在商店結帳時支付。 除了減少垃圾,愛爾蘭的稅收已經節省了大約1800萬公升的石油。 世界上其他幾個國家的政府現在也在考慮對塑膠袋徵收類似的稅。
而日本也通過了一項法律,授權政府向過度使用塑膠袋的商家發出警告,商店通常會把每件商品都包在自己的包裡,日本人認為這既是良好的衛生習慣,也是尊重或禮貌的表現。
而我國,其實早在2008年就已經實施了「限塑令」。而在今年的1月份,我們國家也將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並明確了禁塑、限塑期限,包括電商、外賣等新興領域也在其中。此次,北京將於5月1日起實施新版「限塑令」。
與此同時,一些生態友好型公司也正在自願探索符合倫理的塑膠袋替代品,轉向使用玉米製成的可生物降解袋。而且,生產這種袋子所消耗的能源要少得多,並能在4到12周內就會在垃圾填埋場或堆肥場被分解。
看到這裡的小夥伴們,如有不同的想法,請在評論區進行留言,我們一起來討論。
我是青柳悅生活,咱們下期再見!